記者 黃冉 通訊員 葉佳
運河大關橋至江漲橋一段的東岸,一條全長只有1100米的小路沿河而建,取名大兜路。信步大兜路,從街頭到街尾,不過20分鐘,但卻足夠讓人品味其中的幽靜、雅致和文化底蘊。
「眷戀家園 走運一生」——2017大運河·湖墅婚典,將在這裡延續爛漫的故事。
在大兜路的核心區域,花驛民宿靜靜等待著人們回家。這家民宿源於一個愛情故事——花驛掌柜的陳敏,為了幫奶奶紀念那段初識的美好,還原了奶奶老家的客棧原貌。
從此,杭州版花驛在大兜路見證著人們的幸福——無論是家人、朋友、情侶,都能在花驛感受到家一般的自在、溫暖、熱鬧、舒心。而在宣傳運河文化的同時,陳敏還在做另一件事——嘗試和音樂藝術做更多的結合,為志同道合的朋友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
今年7月底,美國首席室內樂團之一的洛杉磯吉他四重奏的四位演奏家入住花驛民宿,為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們籤書授課,共同聊音樂、品美食、遊運河。由於這一場活動反響熱烈,陳敏決定將融合做得更深入,讓花驛成為古典音樂的聚集地——今後,擬邀請所有到杭州交流的古典音樂大師,在花驛舉辦分享活動。如果有一天你走進花驛,遇上了世界頂尖藝術大師正在彈奏古典吉他,不要意外,只需盡情感受音樂的魅力。
今年的大運河婚典,我們依然將「娘家」安在花驛,新人們將在這裡完成化妝和出嫁的儀式。在這個溫馨又喜慶的時刻,古典吉他的元素也會貫穿其中。現代與古典、民俗與西洋、傳統文化和世界音樂在這裡碰撞、交融,共同為新人譜寫愛的樂章。
事實上,花驛在湖墅、在運河邊琢磨樂音,與湖墅自古與音律頗有淵源不無關係——在花驛的不遠處,香積古寺梵音微頌,在寺內的第一殿,就供奉著掌管音律的妙音菩薩,其本名緊那羅,就是意為「音樂天」、「歌神」的意思。近年來,湖墅在挖掘音樂文化的歷史積澱的同時,又通過引進、培育兩條路子,致力於讓運河音樂文化不斷豐滿。
而古運河畔眾多的名人工作室中,音樂藝術的紮根正體現著獨特的生命力。百年富義倉變身文創園區後,引入了「越劇王子」趙志剛。他把自己的趙氏工坊打造得古色古香,但同時又注重創新,和導演朋友小海將新銳的動畫產業引入戲劇。小海不僅是浙江省文化館京劇詠秋社社長,還是花臉名家郭德發、一帶名鼓師梁少垣、京劇名家王曉鵬先生的入室弟子。兩位大師駐紮在這運河邊,將戲曲和動漫相結合,賦予傳統藝術新的表現形式。
一方水土滋養一方人,藝術文化早已成為大運河畔老百姓的精神文化內核之一。
今年的湖墅元宵音樂會(民樂專場),就在富義倉的一曲「運河春早」中拉開序幕,揚琴獨奏、二胡齊奏、琵琶、中阮二重奏、排簫獨奏重奏等,為公眾帶來濃鬱純正的民族音樂盛宴。其中杭州古運河江南絲竹隊在長三角地區知名度較高,江南絲竹音樂是民族音樂中的瑰寶,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汲取運河文化之底蘊,同時也是運河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藝術文化的種子在湖墅生根發芽,開出了各具姿態的花朵——香積寺雅集以樂會友,邀請古琴、古箏愛好者聽古樂、品禪茶,秋日桂香和嫋嫋琴律令人陶醉;香積寺與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合作,開辦浙派古琴藝術傳承班;富義倉的美善致知國學院內也有一個古琴館,開設的古琴課深受孩子們喜愛……
大運河畔,餘音繞梁。千百年來,吟唱著藝術,吟唱著生活,也吟唱著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