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和廣州深圳的距離,不在於高學歷人口,而是沒三和大神打地基

2020-12-22 城市把脈

南京和廣州深圳的距離,不在於高學歷人口,而是沒三和大神打地基?一種觀點認為,南京和廣深的距離,不在高學歷人口上,而是在吸附低學歷人口的能力上,沒有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廉價勞動力三和大神打地基,金字塔想往上蓋難之又難。

南京

廣東有大把非珠地區窮窮的學歷低的人聚集到廣深做夢,江蘇則太重視教育導致勞動力過於理性,「南京夢」做著做著就醒了。應當看到,不是只有高學歷人才,才能為城市創造價值,低學歷甚至沒有學歷的人在城市中衣食住行消費,也是在為城市創造價值。

人人都坐辦公室,還是得有人給坐辦公室的送快遞、送外賣、水電裝修烹飪餐飲等等的,假如這部分人的收入無法覆蓋支出,就自然會離開這塊地方,還想維繫之前便利的生活方式,那就得在辦公室裡再開除幾個人來做這些粗活了。

金字塔墊高了一層,每一層的人數都會增加,但最下面一層不增加,就想建上面的,無異於空中樓閣,現在南京缺的是下面的……

南京

對此觀點不敢苟同,高中沒考上的那一半人,確實只能來做這些事,但廣東那樣的方式未必適合江蘇,宏觀也在找突破口,即使是江蘇這樣的發展方式也是一種出口,至於如何調整,我想廣東如此資源集中的方式,是不會被允許全國效仿的,兩極分化嚴重,這種結果更偏向資本。

南京和廣州深圳的距離,不在於高學歷人口,而是沒有三和大神打地基?我認為,南京人口增長太慢,根源還是在於產業發展不足,無法大規模提供足夠優質的崗位。南京的基礎教育在江蘇居然排不上中上遊水平(諷刺的是,南京周邊的句容儀徵溧陽一本率比南京高,南京吞併這些地方可以提升一本率)。

發展南京首先需要改變當地的教育模式,讓南京高考一本率至少達到省內前三。轉移耕地紅線,增加可供應土地,降低江寧浦口的房產價格,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南京的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動蘇州無錫的蛋糕,說白了就是要否定過去的蘇南模式。

南京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

相關焦點

  • 三和大神之外,廣州獅嶺臨時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其實一說起臨時工,很多人都會想起「三和大神」,就是深圳龍華三和人力資源市場聚集一群打日結零工的人,被戲稱為「三和大神」。那麼除了三和大神之外,在廣州獅嶺同樣有著一群人,每天都是做臨時工,也就是做日結零工的人,在招工市場每天都有上千人在這裡找臨時工。
  • 深圳「三和大神」揭露真實的生活態度:頹廢和自由只有一線之遙
    這些年輕人,剛開始來深圳也是帶著夢想的,希望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過上娶妻生子的美好生活。深圳有個「三和人才市場」,是很多年輕人夢想開始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夢想,有一部分年輕人沒有學歷,甚至26個英文字母也不能完全認識,給找工作帶來難度。
  • 深圳「三和大神」:幹一天,玩三天,一群年輕人正在「混吃等死」
    所以,他們也想要在那個充滿了競爭和速度的環境中,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很多時候闖勁跟城市也沒有太大的關係,重要的是人。即使在一線發達的大城市,也有一圈混吃等死的人。比如說,人人都嚮往的深圳。在深圳的一個"寶地",就有一群做一天,玩三天的大神,每天過著比在老家還安逸的日子。他們工作和住的地方,如果不找尋地圖,單純去轉一趟,都不覺得那是我們眼中光鮮的深圳。02什麼支撐著他們過這樣的生活?
  • 三和大神:是好逸惡勞的廢柴青年,還是自得其樂的人生?
    由於出身農村、學歷低,他們只能進廠從事流水線的工作,周而復始的機械性工作讓很多人感到厭倦,看不到希望,在辭職之後很多人選擇成為大神,開始成為「日結工」,他們信奉「幹一天、玩三天」,他們開始吃6塊1碗的「掛B面」、喝2塊錢1瓶的「清藍水」、抽2毛錢一根的散煙、上10塊錢1晚的網、住20塊一晚的旅館床位,當身上沒有錢的時候,他們以天為被、以地為床,開啟了在深圳的流浪生涯,他們稱自己為「三和大神」。
  • 混吃等死的年輕人在這裡做大神:我們與三和大神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在距離深圳市中心不到10公裡的龍華新區景樂新村,有一個叫做三和人才市場的地方。從這裡走出來的「三和大神」早已紅遍網絡。他們工作一天玩三天,日子「悠閒且自在」。01 這裡的人沒有身份。這大概就是「三和大神」們的核心精神所在: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當他們賤賣身份證換來的錢快用完時,他們需要工作。而他們所謂的工作也就是一天,日結,一天工作大概能拿到100元左右的人民幣,錢到手之後,又可以維持3天的生活了。所以工作一天玩三天,是他們的常態。
  • 只是為了活著:深圳三和大神,一群社會底層的辛酸人
    沒有夢想,只為了今日的下一餐做打算,這就是三和大神的生活 社會千奇百態,調侃不要見外!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 三和大神是社會底層人員生活的無奈縮影,日本NHK電視臺拍攝播放的名為《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1500日元的年輕人們》紀錄片火了。該紀錄片拍攝是的在中國深圳打工者的生活。
  • 「三和大神」,一個非常有趣而不詳的象徵-虎嗅網
    三和人才市場已經存在多年了,「三和大神」一詞流行至今已經五年了。雖然屢被報導、屢遭整改,但是「三和大神」們沒鬧過什麼大事,最多只是小偷小摸或一般的鬥毆。在三和,沒有形成什麼大型黑社會團體,也沒有形成成熟的亞文化。「三和大神」的神奇之處在於:過著渾渾噩噩的底層生活,沒有產生任何的「抗爭性」或「覺醒度」,一點也不「中二」。
  • 活著:深圳三和大神為了不餓肚子竟100塊賣掉「身份證」?嘆氣!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 在繁華的深圳,有這麼一些特殊的人群,以天為蓋、以地為席,今日有錢今日花,明日無錢才打工。沒有夢想,只為了今日的下一餐做打算,正如他們所說「幹一天闊以玩三天」,這就是三和大神的生活。
  • 深圳三和大神的4位傳奇人物,其中有一個萬人睡過,你肯定知道
    導語:深圳不僅是一個國際大都市,它還是一個包容的大城市。在深圳龍華新區有一群人,一群流浪的人聚集在一起,我們稱他們為「三和大神」。家鄉的熟人社會不想融入,再也回不去;國際大都市紙醉金迷,他們沒有技能,與他們無關。他們自卑自憐,靠逃避現實來生存,他們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
  • 深圳三和大神的4位傳奇人物,其中有一個萬人睡過,你肯定知道
    導語:深圳不僅是一個國際大都市,它還是一個包容的大城市。在深圳龍華新區有一群人,一群流浪的人聚集在一起,我們稱他們為「三和大神」。家鄉的熟人社會不想融入,再也回不去;國際大都市紙醉金迷,他們沒有技能,與他們無關。他們自卑自憐,靠逃避現實來生存,他們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
  • 冬天來了,深圳「三和大神」瑟瑟發抖,可以不吃飯,不能沒有酒
    冬天來了,深圳「三和大神」瑟瑟發抖,可以不吃飯,不能沒有酒在深圳龍華,有那麼一群人,網友們親切地稱呼他們為「三和大神」。他們每天穿梭在龍華的街頭,即便沒錢也不願意去工作,他們更喜歡那種風餐露宿生活。實在不行就去做下臨時工,但是近期深圳三和人力資源倒閉了,三和大神唯一的窩也沒了,只能夠棲息在街頭。以前三和人力資源鼎盛的時候,養活他們還是沒有絲毫問題的,雖然不會活得特別好,但是也能夠解決一日三餐。
  • 三和大神幹臨時工,12小時,工資不到200,羨慕深圳三和300一天
    因為三和大神一般都不願意去做正式工,一般都喜歡做臨時工,也就是三和大神口中說的日結工作,幹一天就給一天的錢,三和大神喜歡日結工作就是因為他的自由,幹完就可以走人,也不拖欠工資,更是可以幹一天玩三天,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三和大神很早就來到深圳三和這裡尋找日結工作。
  • 深圳三和大神:窮到連掛壁面都吃不起,這一次找份工作做到過年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國慶節馬上就要來了,今年真正上班的時間太少了,在三和人才市場一帶,有一群特殊的人,人們統一叫他們三和大神,他們的生活追求比較簡單,2塊錢一瓶的水,五塊錢的掛壁面,五毛錢的香菸就能活得逍遙自在。
  • 三和大神直播進廠:像撿錢一樣,就是沒有妹子玩
    因為在深圳這個四季如春的海濱城市,生活和環境設施都是一流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累了隨便哪個公園都能美美的睡上一天,生活舒適度遠遠比其他城市高多了。所以在深圳龍華這一帶,就有了很多以打臨工為生的三和大神。他們沒有計劃沒有壓力,卻也活得瀟灑不已,過著有錢喝酒,沒錢掛壁的瀟灑生活,但是也有一些三和大神開始選擇進入工廠。
  • 疫情下的「流浪吧老哥」和「三和大神」: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
    1關於「流浪吧老哥」和「三和大神」這兩個詞先給不太了解這兩個特殊群體的朋友們科普一下「流浪吧老哥」和「三和大神」。流浪吧是百度的一個貼吧,在去年十一月之前一直是四處流浪居無定所老哥們的聚集地。這則新聞火了以後,人們首先是驚嘆於鶴崗的房價,而後又和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形成對比,掀起了「中國逆大都市化」大討論。而流浪吧也湧入了大量的房地產廣告商,一度差點摧毀老哥們的精神烏託邦。三和大神是指一群集結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場周邊,以打零工獲取的日結工資作為主要收入人群,通常是採取打一天工網吧裡呆兩三天的生存模式。
  • 曾經的三和大神究竟怎麼生活?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能做一天玩三天
    曾經的三和大神究竟怎麼生活?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能夠做一天玩三天首先跟大家說一下什麼是三和大神,這大神兩個字,首先大家得在心裡打上一個雙引號,這是一群淪落在深圳三和的打工者。他們既沒有固定的工作,也不像一些擺攤的小販,每天流連於網吧,甚至是在網吧中度日。而每日花銷的來源則是做一些「日結」的工作。而在三和大神的「圈子」裡則是有著一句名言:做一天可以玩三天。那麼他們究竟怎麼生活?才能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做一天玩三天?
  • 三和大神之外,廣州獅嶺臨時工,年輕人且行且珍惜
    說起深圳「」三和大神」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其實就是在深圳三和專門有這樣的一幫人做臨時工來維持生活,然而很多人都是做一天玩三天,所以這類人被稱為「」三和大神」。那除了在深圳三和有做臨時工,在廣州獅嶺也有做臨時工,一個專門做皮具小城市,獅嶺做皮具可以說做全國是非常出名的,因為在這裡的工廠很多都是做皮具之類的,所以對於一個手工製作行業來說,是需要很多工人的,近這幾年在獅嶺開始流行做臨時工,也就是說日結工資,做一天拿一天工資,這樣每天有錢拿的工作吸引著無數年輕人,他們每天早早的來到招工市場,在這裡他們要等老闆來招臨時工。
  • 窩在深圳的三和大神們,難道從來沒有為未來想過?網友:不存在的
    在深圳這座國內超一線城市裡,有一個地方非常出名,就是龍華的三和,這裡窩在一群人們口中的「三和大神」,被許多人稱為「墮落的天堂」。在這裡,有眾多的人力資源公司聚集,全部打著工作一天浪三天的旗號,招募著廉價的勞動力,招募一些日結工人,當然,他們也絲毫不擔心招不到人。
  • 深圳龍華三和大神:打工留下一身傷,做不了長期工只能幹日結
    三和大神為什麼只幹日結,那是因為身體已經垮了!想當年我在上海乾日結的時候,去服裝加工廠搬牛仔褲,那一袋得有200斤,一天就把腰壓彎了,從四樓搬到車上就三四個人,把大車裝滿,本來遇計幹十小時的,結果六七小時就把活幹完了,一人拿了100多把,幹一天,把腰傷了,好久幹不了重活,那時候,是真的雪上加霜。
  • 那些三和大神都是什麼人?可能名下資本千萬,卻是無家可歸
    那些三和大神都是什麼人?可能名下資本千萬,卻是無家可歸三和大神這個稱號來自於深圳一個叫做三和的地方,在那個地方有著一群年輕或者不算年輕的打工者,每個人都奉行「做一天可以玩三天」,而每當有新的人來到這裡的時候,總有人說「朋友,那裡是黑廠,走人,我們去上網」,這在現在很多人都希望能夠有一份穩定工作的今天似乎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但是它就是存在,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說三和大神究竟都是些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