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半醉半醒過半夜」,元順帝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2020-12-20 國學大觀園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往今來有很多文人墨客,以傳統文化為根基,用詩詞歌賦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會顯得十分的雅致。比如送別友人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我們從這句話中讀到了對朋友的不舍,這種分別的場景,作者委婉地表達出分別的感傷,是如此的真摯動人。

誠然詩詞的魅力一直被文人才子奉為圭臬,但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對聯文化更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中國對聯,早期又叫楹聯或者桃符,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短的對聯幾個字就可以完成,長的對聯多達百字。對聯也很講究韻律,比如對聯在平仄方面和古典的詩詞很像,都很在意對句是否工整,可以說對聯是詩詞的濃縮版和精華版。

一副好的對聯,要求的不僅僅是對仗,還要立意深遠言之有物,如果上聯的意境和下聯的意境不匹配,那麼也不算是一副優秀的對聯。對聯有的人說很簡單,比如「星」對「月」,「天」對「地」,「千」對「萬」等等,看似是有套路可尋,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對聯是靈活多變的,如果只是為了對仗,難免會落入一潭死水之中,對聯的靈動性和趣味性就無法得到體現,其本身也就失去了意義。

舉個最簡單的意思來說,上聯的意境是描寫風景的,下聯對出一個人物,雖然平仄都是押韻的,但也是失敗的對聯;再比如上聯寫的是人物,下聯對的是情懷,也是不搭配的。對聯要透過文字的表面來看內含,才是對聯的真諦所在。

宋朝的大文豪蘇軾就是對聯高手,蘇軾的一位好友名字叫佛印,兩人經常在一起談經論道,共同研究禪理和國學文化,關係十分的密切。蘇軾有一位妹妹叫蘇小妹,平時跟著哥哥學習,自然也沾了很多才子氣息,對對聯文化更是十分的熱衷和喜愛。

一日佛印來到蘇軾家中,大談佛法無邊,說的頭頭是道。蘇小妹以前就聽哥哥說佛印不僅僅佛法在行,而且還是對聯高手,今天得見,調皮的蘇小妹正好藉機來試探一下他的才華,於是就走了出來,來到佛印身邊,說出了一個上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這副上聯是個拆字聯,「僧」和「佛」拆開後又組合在一起,佛印知道蘇小妹是在挖苦自己,怎能如此甘心認輸,佛印仔細思考了一番,就對出了下聯「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這副下聯堪稱是一副妙對,在封建社會,「女婢」和「奴婢」都是對女子的賤稱,蘇小妹聽後臉上瞬間就紅了起來,同時也敬仰佛印機敏的才華,頭也不回地溜到了閨房之中。

其實我國的對聯文化,不僅僅盛行在中原地區,就連蒙古的王公貴族也十分的喜愛。元代的大丞相脫脫,就對中原地區的對聯十分的熱愛。一日早朝,元順帝安排好了各位臣子的工作,丞相脫脫負責明日啟程到三河去處理事情。元順帝和丞相脫脫關係甚密,於是就賜宴和他聊天,一直到半夜十分。

天色將晚,丞相脫脫起身告辭說「臣明日要起早,要先行告退了」。丞相脫脫在臨走前,吟出了一副上聯「半醉半醒過半夜」。這上聯的意思是說,我喝得有點多,處於半醉半醒的狀態,今夜半夜十分就要出發了。

元順帝聽後笑道「愛卿明日也不必過早」,說罷吟出了下聯「三更三點到三河」。元順帝是告訴脫脫,三更時分啟程到三河即可。元順帝的這副下聯可以說是一副妙對,堪稱經典。脫脫聽後叩頭謝恩,這段君臣之間的對聯,被後人記載下來,傳為一段佳話。

今日話題:上聯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或者是「半醉半醒過半夜」,你能對出下聯來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展現自己的才華,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千古絕對:上聯「半醉半醒過半夜」下聯成為絕唱!
    乾隆便寫出了一副上聯「池中蓮藕,攥紅拳打誰?」乾隆將這個蓮藕擬人化了,非常生動形象。將一副夏日荷花圖描繪的活靈活現。既然乾隆說出了上聯,那麼紀曉嵐當然也要想出下聯啊,作為臣子紀曉嵐的下聯也不能超過乾隆,也不能讓乾隆看出來故意讓他。所以紀曉嵐答出的下聯是「岸上蓖麻,伸綠掌要啥?」這一唱一和,乾隆非常高興。
  • 丞相向皇帝辭別,出上聯「半醉半醒過半夜」,皇帝下聯堪稱經典
    詩詞固然是魅力無限,但通常普通百姓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對詩詞的了解程度不高,但對子則不一樣。對子又叫做對聯,本身十分講究對仗,一般都分為上聯和下聯,對子的字數長短是沒有規定的,字數少的對子可能上下聯分別就四五個字,但字數多的甚至可以達到幾百字。
  • 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上聯最後一個字要用仄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三聲或四聲;下聯最後一個字一般是平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一聲或二聲。這樣的對聯讀起來才符合音韻審美習慣。老和尚於是就來了興致,他對秀才說:「我這裡有一副上聯,不知道你能不能對出下聯來?」秀才平時也十分喜歡對對聯,就答應了,老和尚說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
  • 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下聯更是富含深意,堪稱經典絕對
    它不像是詩詞一定要求是多少字數,也不會追求字字押韻,只要意思表達對應工整即可,今天就要給大家帶來這麼一則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而它的下聯更是富含深意,二者對應堪稱經典絕對。這則上聯是取自老子得道成仙的典故,老子作為道家的創始人,其形象一直都是仙風道骨的老者姿態,傳聞中,老子曾經騎著一頭青牛路經函谷關,在出了函谷關後便乘風而上,得道成仙。後人知道後都稱其為「真人」,隨後便讓人著書記載。
  • 私塾先生出上聯:谷黃米白飯似霜,多年後皇帝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生肖、姓氏、對聯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對聯又是一種集結中華語言特色的藝術形式,所以能對出一個完整工整的下聯也並非一件易事。唐伯虎、紀曉嵐等人都是對對子的高手,其實古代的皇帝更是對對子高手,因為皇帝接受的是古代最高級別教育,自然更善於對語言和文字的運用,當年明朝皇帝弘治帝,就曾對出過一個好多年人們都沒對出的下聯,堪稱經典。
  • 上聯「山石巖下古木枯」,紀曉嵐靈機一動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一副標準的對聯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一般是出題者吟出上聯,而應答著要對出合適的下聯,所以對聯在古代經常用作選拔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上聯多少字,下聯也要有相同的字數,而且平仄方面要押韻,上聯是平仄平,那麼下聯就要是仄平仄,這樣才算是嚴謹。
  • 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才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妙對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詩詞歌賦,還有民間的梨園戲曲,以及在象牙塔中的國學經典和智慧語錄等等。但是在傳統文化中,對聯文化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成為文人墨客最喜愛的藝術形式。 對聯和詩詞相似,都講究對仗和押韻,所以有一定的語法性,但是對聯更簡潔,可以說是詩詞的濃縮版。
  • 上聯「不管三七二十一」,網友巧用典故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結果有人突然把這句話拿出來當做上聯,希望有「能人之士」對出下聯。如若作為對聯的話,看似簡單平常,實際上有很多講究。漢字的魅力就在於看起來普普通通,組在一起又很神奇,像這種數字對聯很常見,對起來也非常有意思。
  • 上聯「坐紅樓,讀水滸,說三國,夢西遊」,網友的下聯堪稱經典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對聯文化堪稱是眾多傳統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千百年來一直散發著它獨有的藝術魅力。一副好的經典佳對,需要言之有物,意境高遠,如果上聯寫的是人物,下聯卻對的是風景,那就是風馬牛不相及了,也是一副失敗的對聯。 明朝的唐伯虎就特別喜歡對對聯,比如在《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中,就有一個精彩的橋段,對穿腸以為自己文思泉湧,特地與華安挑戰,曾出一副對聯:「十口心思,思君思國思社稷」。
  • 經典絕對!上聯老牛臥雪思春草,下聯堪稱一語雙關,經典到爆
    經典絕對!上聯老牛臥雪思春草 下聯堪稱一語雙關 經典到爆今日,小編再次給大家帶來一幅對聯,所謂每日一對聯,開心一整天嘛哈哈。今天的主人公依舊是我們的蘇東坡。上次小編已經提到過蘇軾與好友佛印對對聯的故事了,兩人的實力可謂是旗鼓相當了。
  • 上聯:「好馬不吃回頭草」,下聯實在太經典!
    在古代封建社會,人們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對於現代人來說,如此未免太過無趣。但小編並不這樣認為,或許恰恰相反,古人的生活反而更具情調。就說闊別已久的朋友相聚,飲酒彈琴,對月作詩,又何嘗不是件愜意歡快的事情呢?
  • 上聯「劈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下聯被大才子對出,堪稱經典
    對仗是對聯的基本功,最主要的是平仄要協調,如果上聯是平平仄,下聯需要對仄仄平,這樣才是一副標準的對聯。而字數相等其實和中國的古典詩詞一樣,上聯的字數也要和下聯的字數對等,不能漏字和多字。所以說對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化形式,任何一門外語都無法達到相同的藝術效果。
  • 上聯:「馬化騰馬雲馬明哲,三馬同槽」,下聯太經典了
    眾所周知,我國歷史博大精深且源遠流長,喜歡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對對聯事實上也是我國歷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在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十分有趣的上聯,大家請看,上聯:「馬化騰馬雲馬明哲,三馬同槽」。是的,這個上聯看著十分的簡單,但是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難的,其實在歷史上,三馬同槽講的可不只是馬騰、馬超跟馬岱,其最主要的就是在講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而在今天,許多網友將馬化騰、馬雲、馬明哲定義為三馬同槽。面對這樣有趣的上聯,筆者肯定是要試對一下的,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 李白一生最鬱悶時刻,醉酒寫一上聯,醒來傻了:下聯怎麼對?
    酒是李白的半個靈魂,醉酒後的李白曾經留下無數佳作,著名的《將進酒》便是李白半醉半醒間揮筆寫下,但李白醉酒後居然在對聯上栽過跟頭,到底是什麼情況? 而李白在如今四川江油青林口鎮一帶停留時,也遇到過朋友熱情相邀的事。李白自己生在江油青蓮鄉,他對四川山水有很深的感情,當時,青林口兩山矗立,形成險要隘口,過往商賈不少,比較繁華,李白便多待了幾天,一位鐵匠得知李白在青林口,非要將家中藏的酒拿出來相請,李白自然求之不得。
  • 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下聯你知道嗎?可稱經典!
    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下聯你知道嗎?可稱經典!文/松松談歷史人文對聯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代就有桃符的說法,在當時也是萌生了很多有才人士,他們時常一起吟詩作聯,讓我們的文化能夠延續至今。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副十分經典的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下聯真是太經典了,堪稱千古絕對。大家應該都知道乾隆皇帝,他很有才華,對對子的技藝也可以說是非常高超的。他也曾寫過很多對子,但是卻沒有什麼對聯能夠響徹四方的,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因為乾隆皇帝雖然很有才華,但是他十分自傲,所以寫的對聯大多數也是誇讚自己的才能的,說自己多有才華。
  • 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當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能對出什麼樣的下聯?當「姓氏」碰上「對聯」,會擦除什麼樣的火花呢? 一、姓名對聯 對聯種類十分豐富且繁多,可以按照不同的用途分類,也可以按照字數分類,還可以按照內容,形式多種多樣。而「劉邦劉備劉德華」則是屬于姓名對聯。
  • 知府上聯「東和尚,西尼姑,兩廂情願,糊糊塗塗」,下聯堪稱經典
    一副寓意頗深、構思巧妙的對聯往往會令人叫絕,自古以來流傳下來不少經典對聯,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副精妙的對聯。知府大人提出的上聯:「東和尚,西尼姑,兩廂情願,糊糊塗塗」,乍一看頗有刁難、奚落之意的上聯卻被人輕鬆對出,並且下聯堪稱經典,這是怎樣的一副對聯呢?
  • 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 網友的下聯太經典了
    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其中上聯和下聯必須要對仗工整,平仄相符,意境結合,這樣才能算是一個好的對聯。歷史上對聯高手有很多,比如北宋的文豪蘇軾和佛印和尚,明朝的解縉和唐伯虎,而清朝則有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可能很多人會對乾隆有所疑問,乾隆不是寫了四萬首詩都沒有流傳嗎,寫對聯能有多厲害?
  • 王姓網友出上聯:「王莽王勃王守仁,王者榮耀」,姓李的下聯經典
    但是,面對如此狂傲的上聯,很多人只能保持沉默,因為這個下聯並不好對,對不好就容易落了下風,遭人笑話。要想對好這個下聯,我們在對聯之前必須搞清楚上聯的用意和內涵,摸清上聯的套路,對聯就像對壘一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 上聯:「西遊記,記唐僧師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經」,下聯太經典
    說起唐伯虎,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才華橫溢,學富五車,風流倜儻,大才子一個,生性不羈的他,除了詩詞歌賦之外,也留下了不少有趣的對聯,許多調侃的對聯更是讓人看後忍俊不禁,頗感樂趣,他曾替一財主家的廁所寫了一副對聯——「上聯:且看來客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下聯: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可謂是經典至極,令人大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