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玉虛弟子——廣成子手拿著火靈聖母的金霞冠前來送還,碧遊宮門人,認為此舉有褻瀆截教之意,馬上視廣成子為「異己」。
向通天教主上繳過金霞冠,廣成子沒有想到火靈聖母的同門中人,都在宮外恭候他多時。
截教弟子們對金靈聖母遇害,本已心情不佳,又聽通天教主對廣成子說:凡截教弟子,如有不遵訓令者,任憑姜子牙的打神鞭處置。
「火靈聖母是多寶道人門下,廣成子打死了她,就是打我等一樣。他還來繳金霞冠,分明是欺蔑我教。」
截教弟子中最為不服的有金靈聖母,也有無當聖母,首先向廣成子「開炮」的也正是此兩人。
《封神演義》中,多寶道人身為截教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城府極深,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和看法。一旁的龜靈聖母突然仗劍衝向了廣成子。
「待我去拿了廣成子,與你們洩恨……廣成子,不要走,我來了!」躲閃龜靈聖母數劍,廣成子祭出了番天印,將龜靈聖母打出了烏龜的原形。
或許是早預知到龜靈聖母日後的結局,又或是通天教主想借龜靈聖母不遵教諭,給大家一個教訓,又或是通天教主為了讓龜靈聖母避開封神是非,通天教主作出了一個令大家吃驚不小的決定:將龜靈聖母革出碧遊宮外,逐出師門,不準她再入宮聽講。
此後,龜靈聖母一度消失在封神榜中,直到通天教主擺下了誅仙陣和萬仙陣,龜靈聖母毅然又站在了截教一派的陣營中。最後被接引道人的白蓮童子,一不小心放出的蚊道人,咬幹精血,元神渙散。
龜靈聖母在封神大戰中死去後,名字並沒有上「封神榜」名單中,魂魄歸於何處,也成了個謎。
與龜靈聖母,無當聖母、金光聖母、火靈聖母同稱為截教「五大聖母」中的金靈聖母,也曾與通天教教主和截教萬仙弟子們一同並肩作戰,最終在萬仙陣大戰中,一人大戰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最終卻死於燃燈道人的定海神珠之下。
通讀《封神演義》原著,「源易緣」留意到,同樣身為截教弟子,同樣是在封神大戰中戰死,兩個人的結果卻大不相同,一個受封天庭坎宮鬥部正神,位居周天名宿之首,統率八萬四千多群星惡煞,一個卻魂魄無依,下落不明。
那麼,為何金靈聖母和龜靈聖母兩人的結局,會有天壤之別呢?結合《封神演義》原著,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一、龜靈聖母行事有些草率,元始天尊對其印象不好龜靈聖母的原形是一隻大烏龜,修行萬年得道人形。
從龜靈聖母的修行時間和截教弟子排名中看,龜靈聖母條件並不算太差。可在廣成子三遊碧遊宮,龜靈聖母第一個與廣成子發生正面衝突,並遭番天印傷害的情節上,可見龜靈聖母性格直率,做事欠缺思考、性情衝動。
當著闡教弟子的面,龜靈聖母名義上被通天教主趕出了宮門,可是她有這樣的下場,是為了替同道弟子出氣,相信通天教主不會不考慮這個因素,其他弟子在龜靈聖母現出原身,又被趕出宮門後,也不會對龜靈聖母不管不顧。
這也是後來,為何龜靈聖母在誅仙陣和萬仙陣中,又毅然決然的回到了通天教主身邊,與截教共榮辱、同生死。
萬仙陣中,眼見烏雲仙、靈牙仙和金光仙被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收為坐騎,通天教主怒火叢生時,龜靈聖母突然出現,對通天教主大喊著:師父不要動怒,我來也!然後揮著寶劍就要找廣成子復仇。
此時,身後鴻鈞老祖的親傳弟子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以及西方聖人準提道人又是對龜令聖母是何印象?
《封神演義》原著第83回,「三大獅收獅象犼」一章節中,元始天尊望著龜令聖母,笑著道:兩位道兄,似這樣的東西,如何也要成正果,真箇好笑!
要知,封神神話中,元始天尊是三界封神大任的總負責人和執行人。元始天尊不僅對龜靈聖母印象不好,甚至笑話他不該修成正果。
從封神榜「主考官」的口中,得出了這樣的一個考評結論,龜靈聖母註定難在三界封神裡取得好的成績。
二、龜靈聖母的出生一般,與龍王有關係龜靈聖母修行時間不短,能躋入截教五聖母行列,成為通天教主的八大弟子之一,可見造化也不淺。
那麼龜靈聖母又是何出身呢?
「根源出處號幫泥,水底增光獨顯威。世陷能知天地性,靈惺偏曉鬼神機。藏身一縮無頭尾,展足能行即自飛。倉頡造字須成體,卜筮先知伴伏羲。」
上述這些文字,「源易緣」可以推斷出龜靈聖母的出身資料:首先,她屬於五行中的「水族」;其次龜蛇是天地陰陽所產的靈物,能夠通曉天地神機;第三,她在黃帝時期開始修行得道,不僅在倉頡造字時有功,對聖人伏羲開創先天八卦,也有貢獻。
上面的文字,是對龜靈聖母的正面評價。下面的文字,則可看出她的發展過程和將來的結果。
《封神演義》原著中,稱龜靈聖母:九宮八卦生成定,散碎鋪遮綠羽言月水。生來好勇龍王幸,死後還駝三教碑……
漢字中的「幸」字,既有幸福、高興、希望的意思,也有得到寵愛、寵幸的意思。
原著中稱龜靈聖母生性好勇,又得到了龍王的寵幸,似乎在講,她與龍王的關係不一般。
而龜靈聖龜無緣封神榜,她有沒有其他的出路呢?
答案是:有!封神話話中,龜靈聖母與懼留孫大戰,祭起日月珠將懼留孫打敗。在追趕懼留孫的過程中,遇到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用青蓮和念珠使得龜靈聖母二次現出原形,並認為她與西方有緣,可將龜靈聖母度化到西方世界。
可是,當白蓮童子準備收納龜靈聖母時,不小心放出了蚊蟲,龜靈聖母被吸成了空殼,12品蓮臺也被吞食了三品。
三、金靈聖母道德雙全,堪擔大任在封神系列的解讀文章中,「源易緣」多次談到過金靈聖母的尊貴之處:既是截教女仙弟子之首,又是五大聖母之首,還見過大世面,曾協助通天教主一同負責過誅仙陣和萬仙陣大戰,最後戰死在萬仙陣。
元始天尊對龜靈聖母的印象不大好,對金靈聖母評價則是很高:道德已全,曾歷百千之劫。只不過犯有嗔心之怒,才招來殺身之禍,陷入輪迴之苦。
封神後,金靈聖母成為道教有名的鬥姆元君,坐鎮坎宮鬥府,居於周天列宿之首,成為北極紫氣之尊,手下有八萬四千群星惡煞。
同比金靈聖母的結局,死得其所。而龜靈聖母死後則是負責掌駝佛道儒「三教碑」,這份工作雖然清閒,卻也清苦,同為截教而戰,收穫卻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封神演義》、《中國神話民間傳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