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 ——習近平總書記縱論經濟全球化(二)

2020-12-23 人民論壇網

【「學習筆記」按】

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潮流、著眼全球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等不同場合深入闡述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有力凝聚起國際社會的共識,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筆記君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今天,與大家一起學習總書記關於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的相關論述。

2017年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瑞士聯邦主席洛伊特哈德在達沃斯共同啟動中瑞旅遊年。兩國元首在熊貓冰雕像和印有中瑞兩國國旗及「中瑞旅遊年」字樣的滑雪板旁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丁林/攝

推動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

面對當前世界經濟的複雜形勢和風險挑戰,國際社會對二十國集團、對杭州峰會抱有很高期待。在去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安塔利亞峰會上,我提出要對世界經濟把準脈、開好方。中方希望同各方一道,推動杭州峰會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推動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

第一,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闢增長源泉。創新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新技術日新月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將給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這種變化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需要各國合力推動,在充分放大和加速其正面效應的同時,把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中方把創新增長方式設定為杭州峰會重點議題,推動制定《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目的就是要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創新、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數字經濟的歷史性機遇,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這是二十國集團首次圍繞創新採取行動,我們要把各國實施創新政策的力量匯集一處,做到理念上有共識、行動上有計劃、機制上有保障。我們要針對全球經濟增長低迷的突出問題,在宏觀經濟政策上進行創新,把財政貨幣和結構性改革政策有效組合起來。

第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重回以鄰為壑的老路,不僅無法擺脫自身危機和衰退,而且會收窄世界經濟共同空間,導致「雙輸」局面。

「輕關易道,通商寬農。」這是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應有之義。中方把貿易和投資擺上二十國集團重要議程。我們推動二十國集團加強貿易和投資機制建設,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鞏固多邊貿易體制,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承諾。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舉措,為各國發展營造更大市場和空間,重振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

第三,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發展環環相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必然選擇。我們要在世界經濟共振中實現聯動發展。

我們應該加強政策規則的聯動,一方面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放大正面外溢效應,減少負面外部影響,另一方面倡導交流互鑑,解決制度、政策、標準不對稱問題。我們應該夯實基礎設施的聯動,中方發起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推動多邊開發銀行發表聯合願景聲明,加大對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以加速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我們應該增進利益共贏的聯動,推動構建和優化全球價值鏈,擴大各方參與,打造全球增長共贏鏈。

第四,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消除貧困和飢餓,推動包容和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國際社會的道義責任,也能釋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據有關統計,現在世界基尼係數已經達到0.7左右,超過了公認的0.6「危險線」,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同時,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不同產業和群體帶來了衝擊。我們要正視和妥善處理這一問題,努力讓經濟全球化更具包容性。

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年二十國集團首次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首次就支持非洲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開展合作,具有開創性意義。各方一致承諾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儘快生效。我們還就能源可及性、能效、可再生能源、創業制定共同行動計劃,加強糧食安全和農業合作。我們關心不同階層和群體特別是困難群眾的需求,推動各國討論公共管理和再分配政策調整。

我們希望向國際社會傳遞這樣一個信號:二十國集團不僅屬於二十個成員,也屬於全世界。我們的目標是讓增長和發展惠及所有國家和人民,讓各國人民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來!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歷史表明,搞保護主義是沒有出路的

經濟全球化進入階段性調整期,質疑者有之,徘徊者有之。應該看到,經濟全球化符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勢所趨。我們不能因為一時困難停下腳步,要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注重同各自發展實踐相結合,注重解決公平公正問題,引領經濟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發展。我們要用行動向世界宣示,亞太對經濟全球化決心不變、信心不減。

歷史表明,搞保護主義是沒有出路的。8年前,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緊要關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在利馬發出反對保護主義的一致聲音。兩年前,我們在北京莊嚴重申,不採取新的保護主義措施。在當前亞太發展的關鍵當口,我們要攜手合作、促進共贏,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正能量。

——2016年11月20日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上的發言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2020年11月5—10日,第三屆進博會在上海成功舉行。圖為11月6日,在技術裝備展區,一名觀眾與EX仿生機器人對視。新華社記者 李任滋/攝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當然,我們也要承認,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當世界經濟處於下行期的時候,全球經濟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變小了,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會更加突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會感受到壓力和衝擊。反全球化的呼聲,反映了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足,值得我們重視和深思。

「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從哲學上說,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為事物存在優點就把它看得完美無缺是不全面的,因為事物存在缺點就把它看得一無是處也是不全面的。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但我們不能就此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

——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主動作為、適度管理,順應大勢、結合國情,講求效率、注重公平

去年年底,我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提出,要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我們要主動作為、適度管理,讓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更多釋放出來,實現經濟全球化進程再平衡;我們要順應大勢、結合國情,正確選擇融入經濟全球化的路徑和節奏;我們要講求效率、注重公平,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領導者應有的擔當,更是各國人民對我們的期待。

——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要想公平有效,必須跟上時代

以規則為基礎加強全球治理是實現穩定發展的必要前提。規則應該由國際社會共同制定,而不是誰的胳膊粗、氣力大誰就說了算,更不能搞實用主義、雙重標準,合則用、不合則棄。

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要想公平有效,必須跟上時代。我們應該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變革過程應該體現平等、開放、透明、包容精神,提高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遇到分歧應該通過協商解決,不能搞小圈子,不能強加於人。歷史告訴我們,如果走上對抗的道路,無論是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都不會有真正的贏家。國與國只要平等相待、互諒互讓,就沒有通過協商解決不了的問題。

亞太經合組織因水結緣。剛才登船時,望著廣袤無邊的大海,我想到了「同舟共濟」這個詞。讓我們握穩舵盤、把準航向、齊力划槳、乘風破浪,共同駕駛著世界經濟的大船駛向更加美好的彼岸!

——2018年11月17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演講 

2020年11月15日,東協十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歷經8年談判後,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終於宣告誕生、正式啟航。圖為9月23日拍攝的海南洋浦小鏟灘碼頭。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

堅持「拉手」而不是「鬆手」,堅持「拆牆」而不是「築牆」

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措,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機製做實、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經濟全球化動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

我們應該堅持以開放求發展,深化交流合作,堅持「拉手」而不是「鬆手」,堅持「拆牆」而不是「築牆」,堅決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不斷削減貿易壁壘,推動全球價值鏈、供應鏈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場需求。

——2019年11月5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抉擇

面對經濟全球化大勢,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裡假裝視而不見,或像堂吉訶德一樣揮舞長矛加以抵制,都違背了歷史規律。

歷史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我們必須作出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抉擇。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

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複雜挑戰,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策劃:學而時習工作室  編輯:劉名美 周璐銘 韓辰  審核:宋維強  監製:馬建輝

相關焦點

  • 「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
    【「學習筆記」按】  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潮流、著眼全球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等不同場合深入闡述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有力凝聚起國際社會的共識,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筆記君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
  • 「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習近平總書記縱論經濟全球化(一)
    圖片當地時間2019年11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夫婦陪同下,共同參觀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項目。這是習近平與當地員工代表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經濟全球化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   一是殖民擴張和世界市場形成階段,西方國家靠巧取豪奪、強權佔領、殖民擴張,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基本完成了對世界的瓜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都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之中。
  • 學習筆記:「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
    【「學習筆記」按】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潮流、著眼全球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等不同場合深入闡述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有力凝聚起國際社會的共識,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筆記君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
  • 習近平引用狄更斯名句縱論「經濟全球化」
    當地時間17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在主旨演講中,習近平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英國文學家狄更斯這樣描述工業革命發生後的時代。今天,我們也生活在一個矛盾的世界之中。
  • 思力網評: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
    這篇激蕩世界的歷史性演講,充分彰顯中國應勢而為、勇於擔當的大國引領作用,為處在十字路口的經濟全球化進程指明了方向,被國際社會譽為「冬日裡的陽光」,照亮了顛簸起伏的世界經濟航程,具有超越時空的思想穿透力。在這篇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造出來的。」
  • ...習近平|在這兒|經濟全球化|世界經濟|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學習筆記」按】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潮流、著眼全球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等不同場合深入闡述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有力凝聚起國際社會的共識,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筆記君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
  • 「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
    【「學習筆記」按】  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潮流、著眼全球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等不同場合深入闡述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有力凝聚起國際社會的共識,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筆記君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
  • 習近平縱論經濟全球化:「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
    【「學習筆記」按】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潮流、著眼全球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等不同場合深入闡述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有力凝聚起國際社會的共識,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筆記君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
  • 「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角色」教案
    學習動機:學生將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以寬廣的國際視野和世界眼光,正確分析經濟全球化的最新特點,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矛盾、問題以及總體特徵和基本趨勢,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扮演的角色和貢獻。教學方法:注重啟發性教學,以提問、引導的方式,以數據、事實的比較,使學生把握重點難點。
  • 全球化,中國策!
    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雜誌將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文章系統闡述了全球化時代下的中國之策,來看梳理。
  • 把握經濟全球化大勢 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
    、世界經濟陰霾重重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歷史長河的高度,在達沃斯論壇發表了歷史性演講,表明了中國捍衛經濟全球化的堅定立場,指明了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方向,為世界注入了強大信心和正能量,獲得國際社會持久的高度讚譽,標誌著中國從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向引領者轉變。
  • 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大同
    全球化背景下,根據全球生產和全球市場而非國家邊界,各種各樣的組織和機構正在各個層面上進行建構或重構。這也意味著,發軔於經濟領域的全球化運動正在政治領域突破以民族國家為中心的世界體系邏輯,較為突出的一個表現是晚近二十年「全球治理」議題的大量湧現。 [20]這就表明,經濟和政治或許是在各自的領域中進行理性化的嬗變,但生成邏輯的差異並不意味著二者之間只能是一種高度相關的外部聯繫。
  • 為推進經濟全球化作出更大貢獻(望海樓)
    《求是》雜誌近日發表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深刻回答了「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世界性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闡述了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展示了中國智慧,為世界經濟如何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
  • 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這一輪經濟全球化發展勢頭受到重挫,現有成果經歷再評估,以比較優勢和規模報酬遞增為基礎的經濟全球化動力被撼動。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羅賓·尼布萊特等一大批國際知名專家「宣布」,經濟全球化正走向終點。
  • 人民日報評論員: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
    「世界上的有識之士都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潮流,深刻闡明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大勢,明確提出了各國積極推動開放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三點倡議。
  • 【清風聚焦】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擋
    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工業具備了全球競爭力,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美國才意識到自己有必要也有能力通過自由貿易獲益,因而搖身一變成為世人所知的自由貿易倡導者和經濟全球化主導者。今天,美國對於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的態度又發生了逆轉,其原因無外乎這三點:一是以打貿易戰為威脅獲取更大利益,二是為了轉嫁其國內矛盾,三是為了維護其經濟霸主地位,遏制其他國家發展。
  • 港媒文章駁斥「脫鉤論」:中國經濟已與全球化「永結同好」
    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導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9日發表文章《忘掉脫鉤吧,中國經濟已與全球化永結同好》,作者是馬來西亞「泛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弧」計劃創始人帕·基姆·本。全文摘編如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剛剛籤訂不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在11月20日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上表示,中方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項貿易協定是美國提出的,現在得到日本的支持。
  • 習近平講故事:經濟全球化是阿里巴巴的山洞,還是潘多拉的盒子?
    有一種觀點把世界亂象歸咎於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曾經被人們視為阿里巴巴的山洞,現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國際社會圍繞經濟全球化問題展開了廣泛討論。 今天,我想從經濟全球化問題切入,談談我對世界經濟的看法。 我想說的是,困擾世界的很多問題,並不是經濟全球化造成的。
  • 李曉| 拋棄經濟全球化幻想 警惕全球化的「去中國化」
    李曉教授在演講中指出,長期以來經濟學界對經濟全球化的認知存在著三個誤區,可以將其稱為「全球化幻想」:一是把經濟全球化當做全球化,忽視了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一個政治選擇;二是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去國家化」的進程,嚴重忽視了國家具有強烈的技術能力、政治意願及其選擇來影響全球化進程;三是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的線性發展過程,不會出現重大的衝突或轉折。
  • 李克強與外國專家縱論文化多樣性和經濟全球化
    「你們發言的主題,其實都是如何用好中國豐富的人力資源。」李克強隨後總結道,「我們有13億人口,9億勞動力,超過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的人才,這既是巨大數量的勞動力和智力資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具有消費力的市場。中國發展最大的潛力是『人』,最大的動能同樣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