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加六個字意思秒變,有文化真可怕

2020-12-13 小Y說史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咱普通老百姓一般叫對子,人家上點檔次的叫楹聯。不論叫什麼,意思都是一樣的。對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小兩千年,可謂是源遠流長了。小編第一次有意識地接觸對聯還是小學時候,那一幅「獨角獸、比目魚」可是令人印象深刻。

一般來說,對聯都是一些喜慶祝福的話。普通人家中多是些「一帆風順、萬事如意」之類,祭壇祠堂多是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像「獨角獸、比目魚」這類就是純屬文人之間互相考較、比對了。在古代有這麼一個人,他在自己家門口貼了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既不是祝福的話,也不像是考較比對,反而更像是詛咒,這可有點奇怪呀。

在東晉時期,有個叫王羲之的人,大家一定都知道,那是書法史上有名的「書聖」。王羲之和梵谷之流不同,人家是活著的時候就名揚天下了,那一筆字寫的無人不服。但這也不是什麼好事,怎麼說呢?你字寫得好,大家都來求字,人一多了總有個寫不過來,這樣就有人動歪腦筋了。

話說王羲之本是琅琊臨沂人(山東臨沂),那年他從琅琊舉家遷徙到了會稽山陰(浙江紹興)。搬家之時恰逢臘月,沒幾天就要過年了,大年夜逢著喬遷,王羲之決定親筆寫上一副對聯慶祝一下。

沒多想,趁著兩件喜事,王羲之提筆寫下了「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景新家」。三個「春」字,三個「新」字,把兩件喜事寫的活靈活現,文採斐然。文採好,又是書聖的字,不可多得的好東西啊。不出所料,半夜裡就有人把這副對聯給偷走了。

沒辦法,偷走了就再寫吧。王羲之思忖一番,寫下第二幅對聯「鶯啼北裡千山綠,燕語南鄰萬戶歡」。沒有疑問,這幅也被人偷走了。眼看就是年三十了,自己家門上空蕩蕩的,到了大年初一不得讓人笑話死。

王羲之這次「怒」了,提筆寫下「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寫完就命人貼出去。這幅對聯可真是狠,詛咒別人都不帶這麼狠的呀。不過還真有效果,這副對聯貼上還真沒人偷,到了年初一早上,還安安穩穩的掛在王家門口。

王家門口一大早那是圍了一圈的人呀,大家都在這議論,這大書法家怎麼給自己寫這麼一副對子,還有人說是不是仇人貼上的。正此時,王家大門開了,只見王羲之提著毛筆笑呵呵的出來了。他在門口對聯上提筆添了六個字。對聯改成了

福無雙至今日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這下大家先是傻眼,而後齊聲合彩。書聖果然是書聖,不光字好,這腦子也靈光的很。套句現代俗語,這真是「有文化真可怕」。

相關焦點

  • 巧改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誰敢要?各添三個字人人搶著要
    古時候大家很喜歡對對聯,逢年過節的都是自己寫對聯,當然許多老百姓是不會寫對聯的,所以過年過節的時候,都希望能向那些文人學子討得一副好對聯,貼在自家,圖個吉利,尤其是春節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要貼對聯的,對聯一般都是些祝福喜慶吉利的話,寓意都是很好的,但是有一副對聯卻是與眾不同的,聽起來不是很吉利
  • 春節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王羲之各添了3個字,成為絕對
    在眾多的傳統文化當中,對聯文化一騎絕塵,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文明的瑰寶。對聯文化,講究的是平仄押韻,對仗工整,從這一點來看,很像是唐詩或者宋詞。對聯又短小精悍,由上聯和下聯兩部分組合而成,上聯又叫出句,下聯又叫對句,綜合一起來看,對聯文化其實就是一道試題。古人運用對聯文化,可以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結合起來。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用英文怎麼說?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是一個漢語成語,指「幸運的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literally blessings never
  • 過年趣味對聯,看十遍不過癮
    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也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今天就讓詩詞君帶領大家來品讀這些妙趣橫生的對聯。
  • 最有趣的15副對聯,一定刷爆你的朋友圈!
    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也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今天就讓詩詞君帶領大家來品讀這些妙趣橫生的對聯。
  • 英語口語:「禍不單行」用英文如何表達?
    中文中有一句俗話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那麼如何用英文來表達這個含義呢?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pour的本意是「傾,倒」,在這裡是「傾盆大雨」的意思,就好像水從天上譁譁地倒下來一樣。
  • 老話說的好系列015: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愛拖更的河豚,點個關注唄~河豚聊老話,不會刻意的吹捧也不會故意的貶低,同樣的話在不同的環境下會有不一樣的含義,只以自己的理解分享給大家,無論對錯或者大家認可與否,只當博君一笑了今天河豚跟大家聊一聊「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句老話,現在作為一句漢語成語出現,解釋為幸運的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但是河豚現在看來這句話有失偏頗,應該只是時運不濟的人抱怨而已,雖然禍不單行是必然的,但是福也必定有雙至的時候,而且也並不只是偶然,下面一起來仔細的聊一聊。
  • 古人對數字的禁忌有哪些?8真的代表吉利麼?
    禁忌2:二的禁忌數字二古人認為是吉利的,古語云「福雙至,禍單行」表示美好的期許,所以古人出殯的時候忌諱這個數字,擔心壞事成雙,有個小故事:王羲之寫的對聯因為字太好,每次貼出來過不來大年三十就被人取走,於是一次王羲之寫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大家一看晦氣就沒人拿,結果王羲之在過了除夕之後補了一筆,
  • 一課譯詞: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一課譯詞: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chinadaily.com.cn 2020-01-14 15:31
  • 福不雙至,禍不單行怎麼理解
    禍福無門,為人自招,這就說明不管是福是禍,都不是以單雙來計算的,它是人們在關聯事物的心產生的數字概念,人的心裡想的是好事越多越好,但是那有那麼多的好事呢?好事多磨,成就一件好事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達到好的程度,沒有努力的好事也好不到哪兒去,也算不上是好事.
  • 奇葩的春聯文化,引發了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王羲之的防盜春聯的故事王羲之是大書法家,他的文學造詣頗深,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他剛落戶到浙江紹興時,隨之春節也將到來,雙喜臨門,於是揮筆寫下了一副對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景新家。」當時的王羲之有「書聖」的美名,他的墨寶可是個寶貝,貼上沒有等到半夜就被人偷走了。
  • 易經中「福不雙至,禍不單行」的道理
    在易經中福為陽,禍為陰。凡是陽都是單數,凡是陰都是雙數。所以才有了「福不雙至,禍不單行」的說法。福氣來了,只有一個。就好比有人買彩票中了大獎,明天繼續再買,就不會再中大獎了,因為福不雙至嗎!災禍來了,就不可能是一個,緊隨其後還會再來一個,這叫「禍不單行」。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每個人都在時時刻刻圍繞著這個規律運轉,一次又一次的重複著。有一次,我妻子開著電動三輪車做生意,前輪突然被釘子扎漏了氣在路上拋了錨。給我打電話,我把家裡另一輛三輪車的前輪換下,給她帶去更換。
  • 易經中「福不雙至,禍不單行」的真相
    這就是為什麼有一個說法「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只有一種祝福。就像某人買彩票在大獎,明天繼續再買,不會再中大獎,因為沒有雙重幸福!當災難來臨時,只有一個不可能,而且還會有另一個「禍不單行」。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自然法則,每個人都在時時刻刻中繞著他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他。
  • 一理通,百理明,舉一反三,5至7字對聯的創作技巧
    五字聯只有十個字,不允許展開太多,只能抓主要的起筆。瞿宇輝。2、六字對聯的創作技巧。六對聯實際是在四字、五字對聯基礎上增加主語或加大程度,或增加新元素而已,其格式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一三有時不論。
  • 中國這3大才子的對聯,個個經典到爆,第三位的下聯堪稱絕世經典
    對聯,俗稱對子,是我國古老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的「國粹」。雖歷經風雨,現在仍然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在《唐白虎點秋香》中,周星馳扮演的唐伯虎和對穿腸對對子的那一段,相信給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段讓人捧腹大笑的同時也讓人驚嘆出對子的人的才華,。
  • 《寶可夢劍盾》禍不單行技能效果介紹 禍不單行怎麼獲得
    18183首頁 寶可夢劍盾 《寶可夢劍盾》禍不單行技能效果介紹 禍不單行怎麼獲得 《寶可夢劍盾》禍不單行技能效果介紹 禍不單行怎麼獲得
  • 這些廁所對聯,一個比一個高明,8個字的簡直絕了
    中國對聯文化深遠,據說早在東晉時,就已經有人寫對聯了,到唐宋時期,家家戶戶都要在過年貼對聯了。王安石那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桃符就是對聯。但是對聯一般都貼在門上,尤其是家中大門,也有的會貼在雞圈、牛棚上,圖個六畜平安,全家歡喜的兆頭。可是,有人在廁所貼對聯嗎?歷史上還真有,而且這些才子的寫的廁所對聯,一個比一個高明。
  • 對聯,中華瑰寶,魅力獨特,如何創作和欣賞四字對聯?
    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對聯很簡單,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什麼詞對什麼詞,平仄相反,如上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仄仄平平仄仄平。什麼叫平仄?漢語拼音陰平陽平叫平聲,上聲去聲為仄聲。而古仄已入為平聲怎麼辦?
  • 歷史上有兩個對聯,都只有三個字,其中一個被清華大學用來招生
    文化對一個國家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中華民族能夠綿延數千年,其中文化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作為精神支撐的文化,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它總能給人們帶來強大的精神支撐。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