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咱普通老百姓一般叫對子,人家上點檔次的叫楹聯。不論叫什麼,意思都是一樣的。對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小兩千年,可謂是源遠流長了。小編第一次有意識地接觸對聯還是小學時候,那一幅「獨角獸、比目魚」可是令人印象深刻。
一般來說,對聯都是一些喜慶祝福的話。普通人家中多是些「一帆風順、萬事如意」之類,祭壇祠堂多是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像「獨角獸、比目魚」這類就是純屬文人之間互相考較、比對了。在古代有這麼一個人,他在自己家門口貼了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既不是祝福的話,也不像是考較比對,反而更像是詛咒,這可有點奇怪呀。
在東晉時期,有個叫王羲之的人,大家一定都知道,那是書法史上有名的「書聖」。王羲之和梵谷之流不同,人家是活著的時候就名揚天下了,那一筆字寫的無人不服。但這也不是什麼好事,怎麼說呢?你字寫得好,大家都來求字,人一多了總有個寫不過來,這樣就有人動歪腦筋了。
話說王羲之本是琅琊臨沂人(山東臨沂),那年他從琅琊舉家遷徙到了會稽山陰(浙江紹興)。搬家之時恰逢臘月,沒幾天就要過年了,大年夜逢著喬遷,王羲之決定親筆寫上一副對聯慶祝一下。
沒多想,趁著兩件喜事,王羲之提筆寫下了「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景新家」。三個「春」字,三個「新」字,把兩件喜事寫的活靈活現,文採斐然。文採好,又是書聖的字,不可多得的好東西啊。不出所料,半夜裡就有人把這副對聯給偷走了。
沒辦法,偷走了就再寫吧。王羲之思忖一番,寫下第二幅對聯「鶯啼北裡千山綠,燕語南鄰萬戶歡」。沒有疑問,這幅也被人偷走了。眼看就是年三十了,自己家門上空蕩蕩的,到了大年初一不得讓人笑話死。
王羲之這次「怒」了,提筆寫下「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寫完就命人貼出去。這幅對聯可真是狠,詛咒別人都不帶這麼狠的呀。不過還真有效果,這副對聯貼上還真沒人偷,到了年初一早上,還安安穩穩的掛在王家門口。
王家門口一大早那是圍了一圈的人呀,大家都在這議論,這大書法家怎麼給自己寫這麼一副對子,還有人說是不是仇人貼上的。正此時,王家大門開了,只見王羲之提著毛筆笑呵呵的出來了。他在門口對聯上提筆添了六個字。對聯改成了
福無雙至今日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這下大家先是傻眼,而後齊聲合彩。書聖果然是書聖,不光字好,這腦子也靈光的很。套句現代俗語,這真是「有文化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