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資訊]原文再續,書接上一回。上次跟大家科普了3種必須知道的消毒劑:醫用酒精、含氯消毒劑以及過氧化物類消毒劑。想重溫的童鞋可以直接點擊《藥店酒精賣光,做好防護這3種消毒劑你必須知道》回顧。
在評論區,大家都提到一個問題:口罩買不到,酒精類的消毒劑也同樣難買。每晚口罩抽籤開獎,感覺中籤的朋友的開心程度堪比中彩票。
而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到,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敏感,也就是說預防新型肺炎,除了戴口罩、使用消毒劑消毒外,紫外線消毒器也是一種有效方式。
①紫外線殺菌效率高,不會產生其他化學汙染,但同樣有一定危害性;
②在正規的渠道上,購買具有廣微檢測等質量認證的紫外線消毒器,最好是帶有遠程遙控器的;
③使用時遵循使用說明,避免直接照射皮膚或直視燈管。
講完紫外線消毒器的重點,怎麼買也是非常的關鍵。
首先我們要在正規的渠道購買,在這裡我建議大家首選京東、天貓這種品牌知名度高、管理嚴格的平臺,即便產品出現質量問題解決起來也方便快捷。
在搜索框中,除了輸出「紫外線消毒燈」外,還需要加上幾個關鍵詞如「延時」、「遙控」、「人體感應」,並儘量選擇無臭氧紫外線消毒燈。
如果沒有加上關鍵詞,就會出現以上這類產品:手持式,向四周散發的紫外線會傷害我們的皮膚;缺乏延時、遙控或人體感應功能的紫外線產品,同樣也會在開啟、關閉過程照射到皮膚,對我們的皮膚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安全,才是我們使用紫外線消毒器消毒的初衷。
重點看完了,想了解更多詳情?馬上往下翻~
首先來了解什麼是紫外線。
紫外線是光譜中100-400納米的光線,屬於不可見光範圍。
根據波長的不同,紫外線光又可以進一步分為:UVA(320~400nm)、UVB(280~320mm)、UVC(100~280nm)3種。
UVA是波長320-400納米的紫外線,穿透力最強,對衣物和人體皮膚的穿透性遠比中波紫外線(UVB)要強,可達到真皮深處,並可對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從而引起皮膚黑色素沉著,使皮膚變黑,長期積累會導致皮膚老化,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塗抹防曬霜的原因。
UVB是波長280-320納米的紫外線,能促使人體合成維生素D,以防止患佝僂病,經常讓小孩適當曬曬太陽就是這個道理。它與UVA一樣,長久照射也會對皮膚造成損傷,嚴重的還會引起皮膚癌。
UVC是波長100-280納米的紫外線,可細分為短波紫外UVC(200-280納米)以及真空紫外VUV(100-200納米),它是三種紫外線波段中能量最高的一個波段。
所以實際上,對於殺菌消毒,真正最有效的紫外線波段就是UVC。
紫外線消毒燈是利用光源來產生對應波長的紫外線。目前大部分市售的紫外線燈為採用氣體放電光源的低壓汞燈,燈管內充滿汞蒸氣,通過通電激發管內的汞原子來產生紫外線,一般主要產生254納米和185納米兩種不同波長的紫外線。
其中,254納米紫外線是直接通過破壞微生物機體細胞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結構,造成細胞死亡,達到殺菌消毒的效果。
而185納米紫外線則是通過分解氧氣,生成臭氧,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破壞蛋白質結構,從而達到消毒滅菌的作用。
這並不是說185納米波長的紫外線沒有殺菌作用,是因為細菌的DNA對紫外線吸收是有曲線的,任何一個波段都有殺菌作用,只是效率不同。
250-280納米這一段的吸收程度最高的,正好低壓汞蒸汽紫外燈的特徵譜線在253.7納米,所以使用254納米紫外線可以起直接殺菌作用,而利用185納米紫外線生成臭氧,能夠隨著空氣流動到達各個角落,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徹底殺菌消毒。
這也是電商平臺上為什麼會有帶臭氧和無臭氧兩種不同的紫外線燈的原因。
與化學滅菌對比,短波紫外線擁有極高的能量,能夠迅速破壞分子結構,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滅活(幾秒中),殺菌效率高,且不會產生其他化學汙染。
紫外線消毒除了我們日常看到的紫外線燈外,目前有部分家用淨水器、空氣淨化器等也配備了紫外線殺菌功能,可對水或空氣中的微生物、細菌進行無害化處理。
前面提到電商平臺上會有帶臭氧和無臭氧兩種不同紫外線消毒燈出售。
但臭氧對人體有毒性,特別是對人體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作用,國家規定大氣中允許濃度為0.2mg/m?。當空氣中臭氧濃度達1mg/L時,即可嗅出,達2.5-5mg/L時,可引起脈膊加速、疲倦、頭痛。
我們在使用時的過程中,並不清楚到底會產生釋放多少的臭氧量,使用不當或者通風時間不足,室內就會有臭氧殘留。
同時臭氧也是一種強氧化劑,對多種物品有損壞性,濃度越高對物品損壞越嚴重,可使銅片出現綠色鏽斑、橡膠老化,變色,彈性減低,以致變脆、斷裂,使織物漂白褪色等。
儘管臭氧滅菌較為無死角(臭氧可以漂浮到角落中,起消毒滅菌作用),但為了安全起見,我個人更推薦購買無臭氧類(即254納米波段)的紫外線消毒燈。
我們在選購時,可以在電商頁面中,查看是否使用253.7nm紫外線進行消毒滅菌及相關的滅菌檢測報告。
當頁面無顯示時,要向在線客服諮詢具體使用的紫外線波段及相應的滅菌檢測報告,切勿購買無檢測認證的三無產品。
此外,也要關注一個關鍵的標準——功率。
在通常情況下,每立方米的空間配備的紫外線燈功率應為1-1.5W,大家選夠時可以按照這個標準進行選購。
因為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直接照射人體或直視光源,所以我們在選擇時也儘量選擇帶有延時功能、人體感應、遠程遙控等功能的無臭氧紫外線消毒燈,儘可能的確保我們的安全。
電商平臺上也不乏一些粗製濫造的產品,出現了一些號稱「手持式」、「可攜式」的紫外線消毒燈,大家看了之後是不是覺得很心動?想著買一個可以隨身攜帶,去到哪裡就消毒到哪裡?
這位買官且慢,當你點開它的詳情頁後就會發現,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
這種看起來很方便,很厲害的可攜式紫外線殺菌儀,但實際上是沒有質量認證、數據不明、對眼睛和皮膚都有潛在危險的雞肋產品。
有些產品的詳情頁設計得非常的精緻,但通覽下來卻沒有看到一份檢測報告,我們不知道它具體的消毒作用如何,有沒有殺菌作用。
有些甚至是只有普通的實拍圖,連對產品的簡單介紹都沒有,可以說是真·三無產品了。
消毒殺菌作用我們暫時放在一邊,前面提到紫外線會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使用時不能直視或直接照射。
但這種消毒燈的發光區是開放式,開啟後紫外線會向四周發散,使用時人也必須在場,儘管有些商家會貼心的附贈紫外光防護眼鏡,但在使用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照射到皮膚上,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潛在的危害。
所以我們在選購的時候,一定了解清楚這款產品是否具有有效的殺菌作用、相關檢測報告,選擇正規的產品。
紫外線燈能夠對細菌、病毒滅活,顯然對人體也是有一定的危害的,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直接照射人體或直視光源,這樣輕則引起出現皮膚紅腫、瘙癢,重則有可能對視力產生永久性損傷。
購買紫外線消毒燈後,如何科學、有效、安全地使用?我們要注意擺放的位置,營造最佳的使用環境,同時注意使用時長。
第一,紫外線在空氣中穿透能力很弱,遠距離殺菌能力較低,所以在使用時要放在主要除菌位置,例如室內中間。
在使用時要注意使用環境對殺菌效果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在室溫25℃左右時紫外線的輸出強度最大,殺菌效果最好。
在家中使用時,儘量密閉門窗,拉上窗簾,關閉燈光,確保室內處於較黑暗的條件下,更利於紫外線發揮殺菌作用。增加接觸面積,如把被子鋪開,也利於紫外線的殺菌消毒。
第三,如果是選擇帶有臭氧功能的產品,要記得在使用後,開窗通風30-60分鐘,直至聞不到刺鼻氣味為止,因為濃度過高的臭氧會使人產生頭暈、噁心等症狀,長時間使用下來甚至會引起呼吸道的病變。
總得來講,根據《診療方案》的說明,紫外線消毒燈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毒滅菌,雖然相比酒精等消毒劑有著使用局限,但其消毒滅菌的效率更高,在目前酒精緊缺的情況下,在家使用紫外線消毒燈未嘗不是一個更好的代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