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一種容易被誤診的孤獨症

2020-12-15 新京報網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當一個孩子多動到在上課時離開座位,90%以上是自閉症伴有多動症症狀的孩子。多動症的孩子怕老師,老師一瞪眼能管一會兒;如果老師瞪眼也沒用,自閉症的可能性很大。」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崔永華解釋,在自閉症患兒中,有一部分孩子語言發育正常、智力正常甚至超常,但是不顧及老師的存在隨性而為,這類孩子往往都是孤獨譜系障礙中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自閉症又被稱為孤獨症,在孤獨譜系障礙中,有1/4-1/2智力正常,被稱為高功能自閉症,這類孩子說話偏晚,語言發展速度慢;還有一類智力正常,幾乎沒有語言障礙的自閉症被稱為阿斯伯格症候群,也被人們稱為「天才病」。但崔永華強調,不是每個阿斯伯格症候群都是天才,只有15%的患者具有超常智力,如牛頓、愛因斯坦、美國總統傑弗遜、貝多芬、莫扎特、安徒生等。

阿斯伯格症候群患病率約為1%,其中新生兒的發病率是0.7%,嬰幼兒期是1%-1.2%,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性障礙。和普通孤獨症一樣,阿斯伯格症候群男孩比女孩多,但女孩更善於適應和偽裝,因為她們往往不那麼好動,往往被人錯誤地認為只是性格內向。

崔永華稱,臨床上,阿斯伯格症候群被誤診斷現象突出,診斷年齡往往在8-11歲甚至青少年或成人。很多孩子因為「不合群、被同學孤立、鬱鬱寡歡、不上學」而「曲線就診」,在多數情況下會被作為「抑鬱或焦慮」、「多動症」予以對症處理。有的孩子甚至因為刻板行為只吃一兩種食物,而被診斷為「厭食症」。18%-23%的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青春期少女,同時有阿斯伯格症候群症狀。

在崔永華接診的患者中,有位「神童」。他自幼在數學方面聰明過人,3歲時可熟練計算萬以內的加減法,小學時因數學成績優異被譽為「神童」。但這個孩子平時沒有什麼朋友,有時較固執,自幼只吃喜歡的幾樣食物,體育活動常不能遵守「遊戲規則」,但家人和老師認為這是孩子性格所致,大了自己就好了。

升入初中後,孩子的言行舉止越來越怪,他常為別人一句玩笑當真;課堂上,老師不小心說錯一個字,他會站起來和老師「理論半天」,自習課上有時會突然大叫一聲來吸引別人的注意。他渴望擁有朋友但又不知如何交朋友,同學和老師對他的評價是「情商很低,不懂人情世故,與人格格不入,像個外星人」。他因被同學孤立而整日心情低落,最後不願意去上學。

阿斯伯格症候群常見症狀表現:

1.語言交流困難


崔永華指出,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雖然會說話,說得也很流利,但語言發展遲緩,只能表面完美地陳述語言,語言交流困難。因為綜合理解缺陷,他們只能理解表面的字面意思,不能開玩笑,閱讀能力差。說話刻板,語調古怪,像過於正式的學究式語言,說話像背書。

聊天時,他們只喜歡聊自己感性的話題,用自己的話組織一段話很困難,除非是自己感興趣的。

2.人際交往困難

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社交成熟程度和社交推理分析能力都發育得晚,缺乏交往技巧,不會察言觀色、不懂人情世故。他們在交往上是單方向的,只希望別人按他的規則去玩,卻不能遵守別人的規則,而且不懂在什麼環境下應該遵守什麼規範,做任何事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有部分人有強烈的交往意願,但卻因為沒有交往技巧,往往被人看成了「外星人」。

3.行為模式刻板

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很固執、刻板,他們堅持用同一種方法去做某事,不容許有任何改變,並且不斷地這樣重複下去。比如擠牙膏一定要從尾處開始擠。他們常常在協商和妥協中表現得非常不成熟,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讓步或者該道歉。如果發現學校中某條校規不合理,他們不但不會接受,或許還會像捍衛理想一樣去反抗,這會引起與老師和校方的很多衝突。

4.運動笨拙獨特

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的運動方式就和他們的思考方式一樣,有著與眾不同的表現。至少60%的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動作笨拙,常有奇怪的甚至獨特的步態,缺乏流暢性和功效。老師也會注意到他們的精細動作問題,如寫字和使用剪刀的能力,在體育課上常常無法跟上大家的節奏。

5.情感成熟偏慢

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的情感成熟度通常比同齡孩子落後3年。他們描述情感的詞彙非常有限,且缺乏情感表達的微妙性和多樣性,不能有效識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有些兒童會因為意識到自己與社會融合的重重困難而陷入精神壓抑。所以大約有1/3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出現臨床抑鬱症狀。有些孩子會沉迷於想像,抑或表現出抗拒、傲慢等。

孤獨症治療以康復訓練為主

崔永華指出,孤獨症的核心症狀治療只有個體化的康復訓練,包括語言、社交技能、生活能力、認知能力等。家長應先在機構學習掌握訓練方法,然後在家庭練習。「任何藥物、針劑、儀器的效果都不確定。」

如果患兒出現各種精神症狀,比如異常多動、自言自語、自傷行為、衝動,這些光靠康復訓練無法改變,還需要配合精神類處方用藥。對於出現情緒問題、心理創傷的患兒,則要結合心理治療的方法。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孤獨症、高功能孤獨症、阿斯伯格症候群
    孤獨症兒童更喜歡一個人獨處,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視覺中國 資料孤獨症,高功能孤獨症,阿斯伯格症候群之間是什麼關係?孤獨症,又稱自閉症,與阿斯伯格症候群同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臨床核心症狀表現有很多相似之處。
  • 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 天才病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說到阿斯伯格症候群,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它的別稱「天才病」,或者「孤獨症」。這種病患在情感交流和社會交往中存在很大的困難,但也有人問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患有阿斯伯格障礙的孩子通常會在特殊的領域和話題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和興趣,不少父母因此而忽略了早期的引導和培養,天才病其實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 阿斯伯格綜合症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阿斯伯格綜合症? 這是一種廣泛的神經發育障礙的一種類型,也是屬於孤獨症一種類型。以前將其和一般的孤獨症當作兩種疾病來對待,近年來這個概念叫孤獨症譜系障礙,像一般的孤獨症,以前的孤獨症和阿斯伯格綜合症都是孤獨症譜系障礙裡面的一種具體表現情況。
  • 科普|家長如何早期識別阿斯伯格症候群
    ,明明他會講話,很聰明,怎麼會是阿斯伯格症候群呢?」「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話多、課堂紀律差、做事我行我素」,這類孩子因為這些表現,很可能背上多動症的「罪名」,但其實他們很可能患了與多動症截然不同的病症——阿斯伯格症候群。
  • 科普|家長如何早期識別阿斯伯格症候群
    ,明明他會講話,很聰明,怎麼會是阿斯伯格症候群呢?」 「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話多、課堂紀律差、做事我行我素」,這類孩子因為這些表現,很可能背上多動症的「罪名」,但其實他們很可能患了與多動症截然不同的病症——阿斯伯格
  • 什麼是阿斯伯格症候群
    阿斯伯格症候群與孤獨症同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或廣泛性發育障礙,但又不同於孤獨症,與孤獨症的區別在於此病沒有明顯的語言和智能障礙。最早由維也納醫生漢斯?阿斯伯格於1944年描述。同孤獨症一樣目前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
  • 嗨,孤獨的朋友,你也有阿斯伯格症候群嗎?
    前不久,我去精神病救助中心,他們診斷出我患了新的阿斯伯格症候群。那是一種神經不穩定性疾病,我寧願簡稱為:阿斯皮。阿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yndrome,簡稱AS)是廣泛性發育障礙(PDD)的一種,有某些特徵類似孤獨症(Autism,又稱自閉症),如人際交往障礙,刻板、重複的興趣和行為方式,因而也被歸入更廣泛的孤獨症譜系障礙(AutismSpectrumDisorder,簡稱ASD)。
  • 兒童出現性格孤僻,無法正常的社交,請家長警惕阿斯伯格症候群
    導語:阿斯伯格症候群好發人群在剛出生到六歲的嬰幼兒時期,大多數為男童。他們的臨床症狀表現在社會交往以及溝通障礙、興趣狹窄、動作和行為刻板,如果不及時治療發現很有可能由此引發的並發疾病有抑鬱症和多動症。這種精神疾病需要長時間持續治療才能痊癒,持續時間長久。就診常見檢查為阿斯伯格診斷量表和孤獨症譜系障礙篩查問卷或者兒童阿斯伯格症候群測試等等。一般使用藥品包含利培酮和舍曲林。
  • 「天才在左,自閉在右」——你不了解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然而近幾年,一種被稱為「阿斯伯格天才」的人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AS)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ASD)或廣泛性發育障礙(PDD),具有與孤獨症同樣的社會交往障礙,局限的興趣和重複、刻板的活動方式。在分類上與孤獨症同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或廣泛性發育障礙,但與孤獨症不同的是,阿斯伯格症候群沒有明顯的語言和智力發育障礙,他們對於自己喜歡的話題會滔滔不絕,開始讓人感覺這些孩子很「聰明」。
  • 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原標題: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7歲男童歡歡每天看電視只看新聞聯播,會跟別人滔滔不絕地講美俄政治經濟軍事關係,但是講話時的思維比較混亂。經過醫生確診,歡歡得的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症候群」。那麼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呢?
  • 可能患了阿斯伯格症候群
    這類人也許需要考慮下是不是患上了阿斯伯格症候群了!到底什麼是阿斯伯格症候群阿斯伯格症候群屬於廣義上的孤獨症範疇,被稱為高功能孤獨症,但是又跟一般意義上的孤獨症完全不同。阿斯伯格症候群可能有以下臨床表現:人際交往困難,語言交流困難,行為模式刻板化,興趣愛好特殊,運動笨拙。而事實上阿斯伯格症候群並不是一種罕見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兒童被檢測出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而且由於醫學界對該病的了解並不多,直到1992年相關醫療機構才確定了該病的診斷標準。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比率是9比1。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通常智力高於平均水平。
  • 無法治癒的阿斯伯格症候群主要病因有哪些?怎麼治療會更好?
    01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具體概念,了解相關知識,幫助更好的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阿斯伯格症候群這種疾病是屬於孤獨症的一種譜系的,這種疾病是廣泛發生於嬰幼兒期的一種發育障礙疾病。一旦患上這種疾病主要表現是沒有明顯的語言發育障礙和智能障礙,這種疾病其他的臨床表現是和孤獨症相似的,也是會有社會交往能力差以及交友少等症狀出現的。02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有哪些?患上這種疾病會有哪些症狀?(一)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有哪些?
  • 阿斯伯格症候群,嬰幼兒期多發的廣泛性發育障礙,家長應及時發現
    導語: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種比較「溫柔」的缺陷病,相對於其他疾病來說,這種疾病要「溫柔」很多,不會像自閉症表現的那樣明顯,而且只要家長能夠及時地發現孩子患病後,及時的作出相應的措施後,是可以很好的治療的,對孩子的影響也會降到最小,並且大多數阿斯伯格綜合的患者會在某個領域特別突出,所以說阿斯伯格患者又被很多人稱之為「天才症」,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它畢竟是一種疾病,如果拿身體健康換來的天賦和基礎
  • 阿斯伯格症孩子的10個情感需求
    說起阿斯伯格症候群,很多人聯想到「天才病」一詞。有研究表明,很多世界名家如牛頓、愛因斯坦、梵谷等均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但當家長和社會誤認為孩子擁有獨特天賦時,會耽誤早期的培養和引導。阿斯伯格症具有與孤獨症同樣的社會交往障礙,局限的興趣和重複、刻板的活動方式。但又不同於孤獨症,沒有明顯的語言和智能障礙。
  • 7歲男童患阿斯伯格症候群 古板生硬只看時政新聞
    7歲男童患阿斯伯格症候群 古板生硬只看時政新聞時間:2015-03-28 12:35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題:7歲男童患阿斯伯格症候群 咬文嚼字如有超能力來源:股城網 摘要:【7歲男童患阿斯伯格症候群 古板生硬只看時政新聞】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
  • 關於阿斯伯格症候群的表現
    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的兒童發育行為障礙,以社會交流困難、狹隘的特殊興趣為主要特點,可伴有語言溝通障礙、動作笨拙,一般具有正常的語言發展和認知功能,可並發各種行為和(或)情緒問題。阿斯伯格症候群和自閉症(也稱孤獨症)在診斷上同屬於「泛自閉症障礙症候群」。
  • 什麼才是真實的孤獨症形象?
    「你的工作和孤獨症兒童有關?」「是的。」「他們真聰明。」「有些是這樣的。」「真希望我也有一個孤獨症孩子,能幫我在拉斯維加斯贏上100萬美元!」(無語。·格蘭丁(Temple Grandin)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
  • 長沙一男孩記憶力驚人情商卻低 醫生診斷:阿斯伯格症候群
    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兒少心理科,小浩被診斷為阿斯伯格症候群。據小浩媽媽介紹,小浩從小就與眾不同,記憶力特別好,對聲音、氣味非常敏感,但是情商有點低。儘管媽媽經常引導他,可10歲了,他還是經常把「你真胖」「你的粉刺真難看」等言語不顧場合地表達出來,造成尷尬;跟別人說話時,只顧喋喋不休地講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對別人的不快情緒完全沒有覺察;他還容易莫名其妙與他人發生爭執,甚至情緒失控、動手打人,造成同學們都不願意和他玩,老師也無能為力。此外,小浩一看見電梯就要上,自己的水杯永遠不能換,喜歡的衣服就要天天穿。
  • VR技術可治療阿斯伯格症候群和多動症
    (原標題:VR技術可治療阿斯伯格症候群和多動症)
  • 「天才」阿斯伯格?把數學書當玩具的孤獨症孩子
    在前一篇裡,我講述了不少人對於孤獨症的一種理解傾向,「孩子是不是不說話啊,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其實大多數孤獨症孩子,尤其是高功能患者,完全不是,很多反而是更加喧鬧、愛動、情緒激烈。其實別人很難懂,在養育阿斯伯格時,家長是怎樣的一種困難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