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經管學院在深圳按下產教融合新按鈕

2020-12-25 澎湃新聞

大工經管學院在深圳按下產教融合新按鈕

2020-12-25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踐行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推動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12月20-21日,在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朱方偉教授帶隊下,創新與創業研究所所長王國紅教授和企業管理研究所周英男副教授、孫謀軒老師等一行先後走訪了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樂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農網有限公司、深圳市金證前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四家企業,為校企雙方的產學研戰略合作牌匾揭幕,並與企業高管做戰略合作研討,打造校企產教融合發展共同體,為啟動新一年校企深度合作按下新按鈕。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之年,同時也是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關鍵之年。經管學院在紮實全面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上,特別提出2020年重點推進工作,提出以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共建前沿領域研究中心、實驗室與研究平臺、實踐教學基地和服務企業發展等方式,豐富學院與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內容和形式。

朱方偉表示,作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的大連理工大學雖身處東北,但經濟管理學院與深圳一樣,都是因改革開放而生、而興,40年來幾代經管人的砥礪前行,使得我們在管理教育領域已經擁有較為深厚的積澱與實力。深圳作為中國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樣板城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希望以此次參訪的企業為契機,多與深圳的企業開展產、學、研、教等各方面深度交流合作,持續深化和拓展產教融合的內容並實現落地見效。

深圳的四家企業行業特色鮮明,優勢明顯。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寶山科技)是一家以大型精密模具為核心,集汽車模具及零部件、3C產品結構件、熱流道控制系統、工業設計為一體的全球化一站式製造服務供應商。深圳市樂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下簡稱樂凡信息)成立於2009年,在X86架構終端產品方面已耕耘11年,目前專注於移動終端整體解決方案定製,為軍工、醫療、工業網際網路等行業提供軟硬體整體解決方案及信息安全相關服務,擁有自主品牌「樂凡Livefan」,致力於成為最專業的移動計算終端解決方案提供商。

深圳市中農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網)致力於將成熟的平臺模式和供應鏈管理經驗與農業產業深度嫁接,打造新型農業生態圈。深圳市金證前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證前海)是一家專門從事金融IT服務的科技企業,運用先進科技賦能金融體系及相關領域,幫助金融體系及相關領域實現數位化轉型。

朱方偉在與企業交流時說,經管學院提出對接國家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進一步聚焦學科前沿,突出重點,依託行業,做好學科布局,全面系統推進學科創新團隊建設。以大平臺、大項目、大團隊、大成果和高水平人才培育體系為重點, 調整學科資源配置,夯實內功創特色,為產教融合鋪基石。他特別指出,經管學院的大數據與智能決策研究中心、金融開放中心等科研機構擁有強勁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企業研發經驗,特別是項目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優勢學科與企業適配度契合,學院可結合企業核心需求,針對市場環境及政策變化等情況,優先配置資源與企業共同組織研究團隊完成專項研究,同時攜手企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他表示,雙方未來合作空間會很大,效果也會凸顯。

樂凡信息科技宋昆鴻董事長表示,將踐行從戰略高度建立深層次的「產學研教」合作關係的責任和使命;中農網CEO孫煒表示,中農網非常歡迎和高校的跨界融合,這不僅是在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更希望雙方可以在合作的過程中,找到一些有效路徑,共同響應市場環境的變化。

2020年,面對全年防範疫情帶來的經濟波動和衝擊,經濟管理學院與政府、企業各單位主動牽手,已經完成與56家單位籤署合作協議,希冀從戰略高度加強校企多方面的務實合作,用開放的姿態積極加強校企互動,用行動籌謀同發展,共同肩負起「科技強國」和「製造強國」的歷史使命。

新聞來源:大工新聞網

編輯:王天姝

校對:白書彬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深圳研究院正式落戶福田
    ,副區長孟漫,以及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執行院長高虹,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副院長李紀珍,清華大學國內合作辦公室副主任孫宇等出席籤約儀式。  籤約儀式由清華經管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煜波主持。黃偉、白重恩分別代表深圳市福田區、清華經管學院籤署合作協議。
  • 全國首個華為5G+數位化人才產教融合基地落戶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與浙江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全國首個「華為5G+數位化人才產教融合基地」(以下簡稱「深職院-華為5G基地」)在我校揭牌成立。深圳是全國ICT產業和技術發展的前沿,擁有華為、騰訊等一大批ICT行業領先企業。深職院與華為的合作是全國產教融合的典範,成效顯著。希望深職院借深圳5G獨立組網全覆蓋的東風,依託深職院-華為5G基地,發揚職業教育的優勢,為深圳5G網絡建設、5G技術應用,培養更多的ICT技術技能人才。
  • ...清華經管學院舉行籤約儀式 共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深圳研究院
    全國政協常委宋海,中國銀保監會深圳監管局局長李文紅,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于洋,福田區委書記鄭紅波,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區委常委、區委區府辦主任葉文戈,副區長孟漫,以及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執行院長高虹,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副院長李紀珍,清華大學國內合作辦公室副主任孫宇等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清華經管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煜波主持。
  • 南科大工學院新大樓正式啟用,堪稱深圳高校「巨無霸」建築
    南都訊 記者朱倩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堪稱深圳高校「巨無霸」建築的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新大樓10月17日正式啟用。它將容納5000餘名致力於未來科學發展的學者與科學家,致力於探索工程人才培養創新模式,並聚焦產業需求,與企業深度互動,與產業深度對接,促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互聯互通,走出一條大學與地方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校長陳十一。
  • 深化產教融合!山青院文化傳媒產業學院按下啟動鍵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關於推進新時代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聯合大眾報業集團大眾創投公司、山東魯信文化傳媒投資集團,共同投入各自優勢資源,展開以創辦混合所有制文化傳媒產業學院為目標的深度合作。
  • 聚焦產教融合創新 華理舉辦行動學習論壇
    日前,以「產教融合創新:行動學習案例研究」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行動學習論壇在華理舉辦。探討如何運用行動學習的理論、工具和方法推進「產教融合創新」,進一步助力商學院的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本屆論壇採用線下與線上融合的形式向與會者呈現。
  • 我校與上海富悅大酒店舉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共建會
    為了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3月4日下午,上海立達學院與上海富悅大酒店舉行了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共建會。校董事長劉鶴霞、校長孫德彪、教務處長顧明廣、經管學院院長童宏祥以及上海富悅大酒店常務副總經理易圓滿、人力資源部總監劉佳媚、培訓質檢部經理駱楹炯等出席了本次會議。
  • 校企合作以產定教 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
    11月3日,矽湖職業技術學院與TCL集團旗下TCL教育科技、北京奧鵬教育,TCL華星光電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探索產教融合以產定教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建「矽湖-華奧現代產業學院」,合作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矽湖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書寫產教融合大文章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三全學院緊扣健康中國、健康中原戰略,緊盯社會產業資源,緊貼區域發展實際,深入推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根據「合作一個企業,建設一個集群,打造一個模式,創造一個品牌」的發展策略,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三全特色」、中原風格的產教融合創新發展之路。
  • 黃河科技學院:產教融合駛入「快車道」
    創新引領、產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確定了這樣的理念,從科研定位到合作機制,從平臺搭建再到成果轉化,黃河科技學院重新系統謀劃學校教學科研框架,探索出了一條產教融合創新發展的新路徑。應用優先科研走下「神壇」深化產教融合,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戰略性舉措。
  • 產、教、科、用融合發展!中國職教學會微電子技術專委會在深圳成立
    長期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存在「缺芯少魂」現象,而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儲備不足,是制約我國微電子產業發展的難題,如何擺脫這一掣肘,讓微電子技術真正發揮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技術變革的關鍵力量?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揭牌8月10日,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發起成立的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簡稱「微電子專委會」)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深圳信息學院」)成立,眾位院士、專家、學者、企業代表「
  • 陝西省首家新媒體產教融合學院在西安文理學院成立
    和諧陝西網訊 12月4日下午,新媒體產教融合學院成立暨首期學員開班儀式在西安文理學院報告廳舉行。西安文理學院副校長王曉萍、原省工商聯副主席李挺毅及50餘位商協會代表,企業家代表,媒體代表等出席見證了學院成立儀式。
  •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召開首次產教融合大會
    英德茶產業學院揭牌  李和森代表省總工會對大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產教融合已從制度供給上升為國家戰略,要從更髙站位認識產教融合改革的重大意義:一是要全面認清形勢,準確把握產教融合的核心內涵;二是要推進深度融合
  • 河北外國語學院國際語言教育學院產教融合將啟新篇章
    來源:河北外國語學院國際語言教育學院河北外國語學院國際語言教育學院產教融合帶隊老師親自實地走訪教學單位,落實產教融合教學工作。,國際語言教育學院結合本學院專業特點,依照集中和自選相結合的原則,安排2021屆358名學生進入44所中小學實踐教學崗位。
  • 數字經濟背景下 產教融合創新高峰論壇在長沙成功舉辦
    8月20日,由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湖南區域中心主辦「數字經濟背景下 產教融合創新高峰論壇」在長沙成功主辦。會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教育創新與變革,探索技術浪潮推動下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發展機遇。來自湖南省內本科、專科、高職等高校領導,華為、以及湖南鯤鵬創新中心的領導齊聚一堂。共同分享政策背景、前沿觀點、實踐經驗。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共同推動創新發展群策群力。
  • 論壇前瞻|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推進產教融合發展!
    基於此,新的商業模式、新的技術平臺、新的人才培養需求和全新產教融合模式應運而生。2020年8月,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要求充分發揮產業優勢,發揮企業重要教育主體作用,深化產教融合,推動高校探索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模式,建強優勢特色專業,完善人才培養協同機制,造就大批產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為提高產業競爭力和匯聚發展新動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 吉利學院:對標一流 深化產教融合 建設一流學科
    吉利學院的人才培養堅持走產教融合之路,實施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產教五融合」改革:「培養規格與行業標準相融合」 「教學內容與工程實際相融合」 「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相融合」 「教學場所與真實工廠相融合」、教師隊伍與工程師隊伍相融合主動融入地方,在服務中彰顯價值。
  • 國順教育舉辦「產教融合•智能教育扶持行動」說明會
    2019年11月27日,蘇州國順教育「中國製造2025+產教融合」全國百家院校智能教育扶持行動計劃說明會隆重舉行。來自多個省市的院校領導和老師參加此次會議一同探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相關問題,並參觀蘇州國順教育智能實訓室、進行意向籤約。
  • 深化產教融合,惠州城市職業學院5G產業學院啟動招生
    在新基建和「雙區驅動」機遇下,惠州正在加快構建「2+1」現代產業體系。作為惠州產業發展的重要人才搖籃,惠州城市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惠城院」)一直緊跟城市發展的腳步,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提供相關技能人才支撐。
  • 產教融合再結碩果
    12月6日,安徽新華學院與聚星超媒共建聚星電商學院籤約揭牌儀式在安徽新華學院大禮堂舉行。新華集團副總裁、安徽新華學院董事長王孝武致辭。他表示,學校與聚星超媒的此次牽手是強強聯合,共建聚星電商學院更是實現產教深度融合、強化校企協同育人、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具有符合時代發展新需求、符合雙方發展新要求、符合人才成長新規律的重要意義。下一步,聚星電商學院將進一步開拓產教融合新模式,打造長三角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大學生「網紅」人才培養基地,進而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數字媒體與文化產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