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一白領連續上班半個月後,在生日當天下班時又被單位叫回加班,情緒崩潰當場哭泣。
一段網約車行車記錄儀拍攝的視頻熱傳,視頻記錄下女孩被叫回加班崩潰大哭。
視頻中女孩哭泣著說:「我都加班半個月了,她又叫我回去,我今天過生日,好不容易早點回去,連聯通和銀聯都給我發信息,祝我生日快樂,別的人也沒說了「,視頻中司機安慰女孩,並祝福女孩生日快樂。
在偌大的城市裡,沒有一個關心自己的人。就算是生日當天,也僅僅收到銀行的祝福簡訊,以及公司的加班通知。
司機師傅看出來這點了。最後,司機還沒有收取送她回去的車費,給予其免費。這應該是姑娘這個生日裡收到唯一一份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卻滿是愛心的生日禮物了吧。
回看視頻,小編注意到:天色已然昏沉,路上基本沒什麼行人,女孩所說的好不容易早點回去,看時間應該在晚上八九點的樣子了,聽她的哭泣聲讓人有些心酸。
其實,年輕人並不是害怕加班,而是因為加班是徒勞的。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上班都是圖財,不圖財那是扯淡,誰工作不是為了養家餬口,工資與房貸比起來,少得可憐,工作的目的是養家餬口,獲取經驗和資歷。其實很多人都從基層做起的,眼高手低成不了大事。但是這個「事」要讓人能夠有所成長,能從中「得到」什麼。結合自身,每天重複性的工作太頻繁,對於自己來說,「進步」太慢了,所以,老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困惑不已。所以年輕人適當發洩發洩都應該理解和被尊重。
女孩哭泣的訴說,不禁聯想到自己,今年以來基本沒幾個假期,領導微信群裡一聲令下,就得馬不停蹄地趕過去。有時候旁若無人時就想,有生之年真的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畢竟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找工作就應該找個讓人舒心,晉升機會多,空間發展大的單位,年輕人挑工作還是應該擦亮眼睛。想辭職,卻發現自己身上背著的鍋裡養著幾個人,想取也去不掉,甩也甩不開。
如今的微信群又成了曾經的QQ群,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發朋友圈。因為微信裡有太多的領導,有太多的工作安排,宣洩情緒會被領導看到當做是消極對待工作,吐槽抱怨也只能默默放在心裡,年輕人太難了。
不是年輕人不能吃苦,而是加班所吃的苦要有價值。現在我們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較高,書讀多了,不容易被忽悠的同時更相信自己努力。老一輩或許把吃苦耐勞為榮,因為他們沒得選,但是時代變了,原本難以獲取信息更加容易了解。東邊村裡張老闆給的工資比西邊村裡周老闆給的待遇好,那就去給張老闆幹唄,給誰打工不是打工。別給我們談什麼忠誠不忠誠,君以國士待我,我以死士待之。聽說縣裡劉老闆規矩更好,下次去他那試試,向錢看齊,畢竟丈夫老婆孩子爸媽生活質量得上去才行。
不過打鐵也要自身硬,爭取找個不加班的活。現在加班讓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變得緊缺,但也不忘忘了給自己充電,為下份工作做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