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藝術中心首度公開亮相 顛覆傳統劇院(圖)

2021-01-20 新華網客戶端

    「劇場應效仿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新模式,將藝術與觀眾的需求互聯互通,創造維持劇場生長的生態圈。」8月13日,南中軸路上的全新文化地標-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度公開亮相,天橋藝術中心總經理田元表示,將全面顛覆傳統劇院的經營模式,效仿網際網路+的創新模式,利用藝術的吸引力,讓觀眾的需求在劇院的空間裡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田元將這種模式形象的稱為「藝術+」。

    「藝術+」重構劇場消費生態圈

    田元表示,天橋藝術中心的「藝術+」模式的核心是大眾化、開放式、智慧型。

    劇場藝術在中國具有較高的文化地位,有固定的消費者,但是商業價值遠遠落後於同屬文化消費品的電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劇場藝術是現場演出,其無可複製的特性決定劇場票價要高於電影票價,在觀眾對劇場藝術認知不足的市場階段,高票價一定程度上阻礙觀眾走進劇場體驗現場藝術的魅力。因此,天橋藝術中心要發展首要擴大消費群體,在提供高品質演出的基礎上,通過會員優惠、打包票價等形式,降低演出票價,刺激消費者走進劇場,體驗劇場藝術,培育觀眾對劇場藝術的興趣,由「路人轉粉」,成為劇場忠實的消費者。

    田元認為,傳統劇場與目標消費者產生隔閡另一個原因是過於封閉,通常傳統劇場一天只提供一場演出、兩個半小時的服務,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無法讓更多觀眾近距離體驗劇場的獨特魅力。未來天橋藝術中心將定位於開放式的劇場,不只局限於滿足演出愛好者的需求,在提供高品質演出的同時,更將「全天候」打開大門迎接更多人的到來。在設計之初,除保證劇場功能的外,藝術中心規劃了大量的開放互動區,用以定期舉行主題展覽、文化沙龍、藝術普及等眾多類別活動。在實際建設中,該區域全部採用輕裝形式,便於靈活調整,以配合各種主題活動的場地需求。未來,無論是否觀看劇院內演出,到訪者均可自由進出天橋藝術中心開放互動區參與各類活動,體驗藝術所帶來的樂趣。不僅如此,藝術中心4000㎡的配套商業區也將以藝術、文化主題商鋪為依託,提供集餐飲、休閒、購物等多模塊的服務,打造真正意義上的藝術空間,帶來都市生活、休閒方式的全新選擇。

    此外,劇場也與所有行業一樣,深刻的感受到網際網路+帶來的變革,當前劇場觀眾獲取信息、購買支付等需求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上的第三方平臺實現,初步實現了智慧劇院的體驗。而天橋藝術中心不會簡單的將網際網路技術與門票銷售、營銷推廣結合,天橋藝術中心將以觀眾為本,整合各類網際網路服務,將智慧化劇院深入到觀眾的各個層面的需求,未來觀眾可通過劇院官網查詢劇場活動,訂購門票;通過劇院APP,用手機預約劇場的停車位,預定劇場餐廳的座位,或者APP預定計程車。通過智慧化的手段,圍繞劇場空間,構建觀眾消費的生態圈。天橋藝術中心開幕後,將開放可供3000人同時上網的免費Wi-Fi,通過智慧化的服務,把消費者從需求到體驗的過程變得更為便利。

    顛覆性設計營造絕佳觀演體驗

    除了運營理念,在硬體設備上,天橋藝術中心也進行了顛覆性的設計。作為擁有四個劇場的綜合性劇場群,天橋藝術中心在整體設計上充分考量各細節,以觀眾所需為出發點,力求完美呈現舞臺藝術魅力,營造絕佳的觀演體驗。

    天橋藝術中心在規劃及建設過程中,力邀英、德、韓、中等多方頂尖顧問團隊,以確保主體建造、舞臺工藝、建築聲學、室內裝飾等各方面的高規格專業品質。為還原最佳聲場效果,藝術中心採用了國內劇場為數不多的音響外掛方式;大劇場舞臺底部無機械的設計、燈景兩用杆及國際標準的吊點間距,則為引進劇目原汁原味的現場呈現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保證舞臺效果外,藝術中心也從觀眾體驗出發,進行了諸多人性化的細節設計。大劇場在座位布局上採用了錯位排列,前後排座椅視線差提供了較大間距,座椅朝向則以舞臺為中心呈弧度分布,從而最大程度避免了視線遮擋。不僅如此,劇場座椅尺寸、座位間隔均突破了行業慣例,空調送風採用下出風口設計,種種考量將共同為觀眾提供更為舒適的觀演體驗。而地鐵八號線與藝術中心的無縫銜接,將為觀眾及到訪者在交通上提供更多便捷。

    高品質演出打造精彩紛呈開幕演出季

    以顛覆者姿態登上演出市場的天橋藝術中心選擇了眾多高品質演出推出開幕演出季計劃,即將於11月20日啟幕,由兩部開幕大戲以及新力量、新體驗、新經典三大系列演出聯袂呈現。劇目類型將包括音樂劇、戲劇、肢體劇、秀、舞蹈、音樂會等多種類型,以滿足各類觀眾的喜好,奉獻一場全民視聽盛宴。

    本次開幕演出季的兩部開幕大戲可謂重量級巨製,韋伯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田沁鑫導演、李敖原著的《北京法源寺》分別成為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和中劇場的開幕大戲,這一中一外兩部大劇將為天橋藝術中心揭幕。

    而三大系列演出將涵蓋不同表演形式與主題,為觀眾提供多種選擇。新力量系列邀請活躍在戲劇舞臺上最年輕、最具原創活力的十大新銳導演齊登場,為藝術中心的舞臺帶來一陣新風,打造戲劇界現象級演出。新體驗系列搜羅國際範圍內眾多體驗性演出項目,以突破性的表演形式增添觀演的趣味性,體會全新觀劇體驗。新經典系列將於春節期間上演,以傳統經典劇目為主,在承襲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為百姓大眾提供假期休閒娛樂的全新方式。精彩紛呈的天橋藝術中心開幕演出季將在年終開啟一波劇場賀歲的熱潮。  

相關焦點

  •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喜迎五周年慶典《劇院魅影》2021年重磅回歸
    杭蓋樂隊表演 主辦方供圖詩朗誦《北京的天橋 世界的舞臺》 主辦方供圖此次天橋藝術中心五周年發布日以「在藝起 耀未來」為主題,分成 「初升·希望」、「成長·追夢」、「未來·綻放」三個篇章來呈現。五年來天橋藝術中心取得的成績 主辦方供圖據統計,五年裡,天橋藝術中心共上演各類劇目867部,演出3567場,觀演人數達189萬人次;2019年實現票房1.52億元,步入全國劇院前列;2016開始到2019年,天橋藝術中心連續四年被評為北京「十大文化消費地標」。「天橋」已經從歷經百年滄桑的市井演藝之地,蛻變為中外舞臺藝術交相輝映的京城演藝新地標。
  • 巴黎歌劇院現身天橋藝術中心 服裝道具布景奢華[圖]
    《劇院魅影》精美服裝。楊楊供圖   11月8日,《劇院魅影》主辦方宣布,總重達200噸的26個貨櫃已抵達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開始裝臺。金碧輝煌的巴洛克式雕塑、富麗堂皇的鏡廊樓梯、不為人知的地下暗湖,一座移動的巴黎歌劇院將現身北京。在經歷17天裝臺後,於11月17日首秀。   服裝道具布景奢華   《劇院魅影》擁有最奢華的舞臺,每次轉場需要26個貨櫃,道具布景進場需要5天的時間。
  • 國家大劇院、天橋藝術中心等北京多家劇院取消4月演出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3月26日國家大劇院發布公告,宣布將取消2020年4月份演出及相關活動,暫停參觀,恢復開放時間將根據實際情況另行通知。這也是繼1月24日,1月29日和2月23日後,國家大劇院第四次對外發布演出取消公告。
  • 暫別劇場的第70天,想Ta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更多工作人員,則是採取在家辦公的方式,為特殊時期的劇院運維注入動力,為後續工作開展提前布局。工作管理嚴格有序,防疫措施積極有效,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在抗擊疫情期間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工作,也為有序復工復產做好充分準備。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面對戰「疫」特殊時期的一系列問題,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答案是:停工不停「功」,運轉不止,學習不停。
  •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亮出新節目單
    天橋藝術中心同時對外公布了《劇院魅影》《兩京十五日》《人世間》等2021年度即將上演的精彩劇目,並邀約眾多重要合作單位,現場籤約十六份合作協議和備忘錄,共謀未來發展。天橋藝術中心總經理張利對外公布了2021年度即將上演的精彩劇目,其中《劇院魅影》《巴黎聖母院》《白夜行》《變身怪醫》等經典劇目的重磅回歸,以及將於2021年首演的根據作家馬伯庸作品改編的舞臺劇《兩京十五日》和根據作家梁曉聲獲茅盾文學獎作品改編的舞臺劇《人世間》,格外令人期待。五年前,天橋藝術中心的開幕大戲是被譽為「音樂劇之王」的《劇院魅影》。
  • 天橋藝術中心11月亮相 實施「低票價、廣惠民」政策
    原標題:「天橋藝術中心」11月亮相 實施「低票價、廣惠民」政策 天橋市民廣場同步投用  歷經四年建設,「天橋藝術中心」將於11月20日正式落成,成為國家大劇院之外,北京的第二座現代化劇場集合體,也是新天橋的主要建築。隨著天橋藝術中心一起投入使用的還有「天橋市民廣場」。
  •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2021新年演出季推出18個精選演出劇目
    記者獲悉,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從2020年12月4日-2021年1月31日,將以「異彩紛呈」、「經典歸來」、「全家齊聚」和「高清放映」四個單元為主題,推出18個精選演出劇目,開啟2021新年演出季。杭蓋樂隊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供圖「異彩紛呈」單元包括12月初杭蓋樂隊帶來的搖滾與銅管音樂會《北歸》,以及由上海崑劇團帶來的崑曲《臨川四夢》,《舞蹈風暴》第一季年度總冠軍胡沈員的個人作品《流浪·NOMADIC》。《牛天賜》劇照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供圖「經典歸來」單元無疑是本次演出季的亮點,五部口碑與劇作都讓人拍手叫好的經典話劇將接連上演。
  • 承文明血脈 集八方精粹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正心誠意踐行文化使命
    守正道重實幹,聚眾智創新局,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正以昂揚的姿態,傳承經典,追求卓越,開拓進取。首都文化承文明之血脈,集八方之精粹,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南城演藝明珠,閃耀其中,愈加奪目。優質劇目一票難求票房1.5億再創新高2015年,世界音樂劇經典《劇院魅影》驚豔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初試鶯啼。
  • 託尼獎史詩級英文原版音樂劇《鐵達尼號》將登陸天橋藝術中心
    2019年7月12日,託尼獎史詩英文原版音樂劇《鐵達尼號》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宣布英文原版音樂劇《鐵達尼號》即將在2019年11月12日正式登陸中國,震撼開啟中國首演!該劇北京站由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及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聯合主辦。
  •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首度亮相國家大劇院
    8月8日至11日,享譽國際的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將攜鎮團之作《海盜》《吉賽爾》首度亮相國家大劇院,以全明星陣容為京城觀眾獻上精美絕倫的芭蕾盛宴,揭幕2019國家大劇院舞蹈節。7日上午,國家大劇院演出部部長王威、斯卡拉歌劇院總經理瑪麗亞·迪弗雷達、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弗雷德裡克·奧利維耶裡、斯卡拉歌劇院指揮大衛·科爾曼,攜手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尼科萊塔·曼尼、季莫菲·安德裡亞申科、瑪緹娜·阿爾杜伊諾、克勞迪奧·科維耶洛,以及獨舞演員維多利亞·瓦萊裡奧、馬爾科·阿戈斯蒂諾共同出席了媒體見面會。
  • 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22場
    昨晚,由中演·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該劇在闊別十四年後再度亮相京城。《芝加哥》昨天起至18日在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上演22場。《芝加哥》已有22年的連演記錄,是百老匯演出史上上演時間最長的復排版音樂劇。
  • 天橋藝術中心迎五周年慶典,劇王《歌劇魅影》2021年回歸北京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11月20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迎來五周年紀念日。屆時,天橋藝術中心將舉行「在藝起耀未來」五周年發布日活動。此次發布日活動將分為「初升·希望」、「成長·追夢」、「未來·綻放」三個篇章。
  •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藝術小站」線上指導舞蹈技巧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 實習記者 耿文婧)6月29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通過官方微信發布「藝術小站」最新一期的藝術培訓內容,並通過線上渠道向人們指導舞蹈技巧。公開資料顯示,隨著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的總體變化,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自今年1月以來,相繼取消後續的演出及相關活動並組織觀眾退票。但在停演期間,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藉助線上渠道推出了多種藝術活動,「藝術小站」便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已通過該活動向人們展示音樂劇、古典舞、合唱等多種表演的技巧。
  •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3月演出及相關活動延期或取消
    人民網北京2月24日電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發布公告,為進一步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減少人群聚集、杜絕交叉感染,確保廣大觀眾的身體健康與安全,我們很抱歉地通知您,原定於3月在天橋藝術中心舉辦的多場演出將延期或取消,具體公告如下: 一、原定於3月11-15日舉辦的話劇《斷金》將延期至8月26—
  •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北京人藝將翻開新的一頁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 高凱)「到那時,北京人藝將翻開新的一頁」,20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任鳴這樣向媒體形容這一老牌劇院的未來。北京人藝20日在北京公布2019演出劇目安排,當日,人藝首度公開了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的工程建設情況。
  •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取消1月部分演出,《白鹿原》延期至6月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1月14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發布《關於天橋藝術中心部分演出項目取消及延期、公共空間暫停對外開放的通知》表示,經演出主辦方通知,因受地方疫情防疫措施影響,部分舞美道具及演職人員無法抵京,原定近期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的親子舞臺劇《熊出沒之原始時代》和話劇《平凡的世界》演出取消。
  • 旅加大熊貓一家遷居卡爾加裡後首度公開亮相
    原標題:旅加大熊貓一家遷居卡爾加裡後首度公開亮相   當地時間5月7日,中國租借給加拿大的4隻大熊貓在它們位於卡爾加裡動物園的新家「熊貓走廊」正式向公眾亮相。雄性熊貓「大毛」和雌性熊貓「二順」於2013年3月底來到加拿大。
  • 英文戲劇夏令營 | 葉遜謙戲劇工作室 X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為你帶來...
    山東省會大劇院×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葉遜謙戲劇工作室5天戲劇課程與緊張排練呈現一場精彩的戲劇演出讓孩子的戲劇夢插上翅膀綻放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舞臺上)7月20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03劇本簡介安徒生童話系列《夜鶯》●招收學員6-9歲,20 人/班
  • 川普新冠確診後首度公開亮相
    川普新冠確診後首度公開亮相
  • 立陶宛國家劇院《偽君子》融入當下思考
    中國文化報訊 7月3日至5日,第八屆林兆華戲劇邀請展壓軸大戲《偽君子》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偽君子》是法國戲劇家莫裡哀的作品。該劇講述了教會騙子答爾丟夫在宗教包裝下通過各種手段讓富商奧爾恭對其深信不疑,並一步步滲透到他的家中,企圖奪走他一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