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經常來我家打掃衛生的那個保潔阿姨很早就回家過年了,我一直很努力地在自己打掃,但是最近實在髒亂差到我自己收拾不來,今天臨時預約了一個阿姨到我家。
我比較愛閒聊,忍不住問她:「別的阿姨都回家過年啦,阿姨你什麼時候回去啊。」
阿姨說:「我都四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今年也不回去啦。」
可是我看阿姨的手機號顯示的是河南啊,河南這麼近,應該不存在回不去的狀況。
「我捨不得回去啊,你看一到過年大家都走了,是不是找阿姨的價格上漲啦,我待著幾天,能多賺好幾千呢,捨不得回去。」阿姨給我解釋,「沒辦法啊,我家裡三個女兒,都是我做保潔供出來的。」
阿姨家裡有三個女兒,都是大學生,大女兒二女兒已經大學畢業了,現在都已經結了婚,只剩下小女兒還在讀大學,她說不做工不行啊,小女兒還沒畢業呢。
這應該是很多父母的代表,為了兒女好,過年不回家,只為多賺一點給她們花,「只要她們過得好,我辛苦點我願意的。」
但是接下來阿姨說了一件事讓我特別震驚:「我小女兒前一段時間去美國遊學,花了11萬,她還要考研,我還要接著供她呢。「
保潔阿姨的女兒去美國遊學?幾個月花了11萬?
說實話,真的不是我這個人戴有色眼鏡看人,但是講真,聽到這件事我第一反應還是這個女兒真的好捨得花家裡的錢啊,這個阿姨也好捨得給女兒花錢啊!想必11萬塊錢,很多家庭都要好好斟酌一下的。
」阿姨您可真捨得啊,這11萬您得存多久啊?「我對阿姨刮目相看。
「我不吃不喝的話,存兩年半吧,但是我女兒想去,我吃糠咽菜也得讓她去啊。"阿姨一邊幫我換床單一邊說。
"雖然大家都疼孩子,像您這麼捨得的還是少數,您女兒真幸福。「我還是敬佩阿姨。
」主要是在北京待久了,思想產生了變化,我去做工的那些人家,別人兒子女兒 見多識廣的,我們生來沒這個條件,得後期跟上了,雖然我家裡人都說我瘋了,但是我覺得我女兒對自己要求高,我就得支持她,我女兒還想考研,我也支持她,就算我家裡人都說女孩子考研沒啥用,我還是支持她,只要我女兒想學我就支持她,這些錢都是在她們身上做投資啦。「
阿姨又誇了誇她女兒,她女兒也爭氣也懂事,她小女兒每年過年也不回家,平常也知道她賺錢辛苦,去年寒假是來北京打工.......
其實講真,雖然我覺得投入越多錢兒女就越出息並怎麼能成正比,可我還是想為這位阿姨點讚。
我是真覺得阿姨的女兒們有這樣一位媽媽很幸運,她沒有在意女孩讀書無用論,也沒有因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而減少一分在她們身上的投入,別說在農村,很多大城市的母親也沒有這樣的思想境界吧。
我從小一路長過來,實在是看過太多父母不肯為女孩做任何未來投資的案例了,甚至我在做老師的時候也接觸過很多家長,認為嫁人就是女兒唯一的出路,你還想去看什麼世界呢?
前一陣子我去看了《神秘巨星》,女主人公從小就有一個歌星夢,可是在女人地位十分低下的印度,父親讓你去嫁人你就得去嫁人,而女主人公能站在被全印度乃至全球都矚目的領獎臺上,也要多多感謝她遇到一個好母親,攢私房錢給她買吉他,賣嫁妝給她買電腦,甚至在最關鍵的時刻鼓起勇氣反抗父親。
這是原生家庭有一個人支持你的重要性,如果沒人在乎你的歌星夢,那你一輩子也只能穿著只露出眼睛的罩袍,趁丈夫睡著了之後,偷偷唱幾首。
當然,阿姨支持她女兒去讀書也無需上升到討論我們國內還有多少家庭重男輕女的階段,我只想問問自己,如果有一天我為人父母,是否可以全力地支持我的孩子去做夢,無論是男是女。
就比如我媽媽,一個基本無社交的家庭婦女,我上大學的時候她願意投資我的各種學習,甚至買回家一架鋼琴,省吃儉用供著我的兩個妹妹高價的鋼琴課學費,一學就是好幾年。
沒有錢,不是富人家庭,但是希望兒女不落人後,起跑線決定不了,那該加速的燃料,能給多少就給多少。
有人說這樣的父母太累,確實,沒有人有義務為他人而活,可是自私一點來講,能擁有就實屬幸運。
而且,還存在一點是兒女與父母的溝通,我覺得這個女兒幸運在她的母親在大城市裡耳濡目染,能理解她的嚮往和追求,如果是一位信息閉塞的母親呢,她是否還能讀懂女兒的出國夢。
這裡就再講一下和父母溝通的重要性了,和父母的溝通都是在日常一點一點中積累的,你那些他們目前還不能支持的想法,是不是可以在日常中一點一點滲透呢?
那這次過年回家,或許是開啟理解和溝通的第一步呢?
希望你的父母也能像這位阿姨一樣開明與捨得,而你也要不負他們的支持和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