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3個娃,家裡一點不亂?這位媽媽的辦法,每天少做2小時家務

2020-09-06 我的孩子叫鐵柱01

1、培養老公、孩子一起分擔家務


家裡有個娃,足夠讓老母親變身專業保潔阿姨。

每天跟在娃的屁股後面收拾,還要不停地自我安慰,「親生的親生的,等娃長大就好了」。

而翔子足足有 3 個娃~

孩子同時在家的時候就是「災難」,到處散落著衣服、玩具、學校帶回來的書本、文具……翔子覺得自己有三頭六臂也收拾不過來。

怎麼辦?

培養孩子們的收納習慣,自己的東西自己管!

經過翔子的有意引導,現在三個娃已經非常能幹啦,基本不用媽媽操心,翔子也在網上分享了她的方法。

翔子的女兒有自己單獨的房間,倆兒子則共同住一間房。

翔子會明確告訴孩子你是這個房間的小主人,自己要為這裡負責,不能讓孩子覺得無論自己弄多亂,都有媽媽幫忙收拾。

孩子的房間也要留出收納櫃,自己保管衣物和書籍,也有助於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甚至連餐具都有自己的專屬位置哦。

翔子根據孩子的身高,調整餐櫃擱板,專門開闢出一塊地兒放娃的餐具,這樣孩子毫不費力就能自己取放。

自己的東西自己分類收納,像拼圖這樣容易丟失散落的玩具,統一用透明收納袋收起來,下次再找也方便。

試想若孩子在客廳玩耍,你要求 ta 玩完把玩具放回兒童房,娃肯定會很抗拒,因為來回搬東西太累了。

所以翔子也會刻意設計就近收納,減輕孩子的收納壓力

孩子小時候在屋子裡看繪本,翔子直接在房間內擺放一個繪本收納架,每次取放十秒鐘就能搞定。

倆兄弟習慣在臥室搭積木,積木就收在床底下的箱子中。

並在收納箱外側貼上照片和標籤,內置積木種類一目了然,易於辨認。

孩子的學習用品也是這樣收納的,放假後分類收在箱子裡並貼上標籤,開學一一拿出,避免慌亂地臨時抱佛腳。

翔子偶爾也會發照片吐槽「倆兒子的破壞力」,這亂糟糟的房間仿佛被打劫。

但她不會要求孩子時時刻刻保持「樣板間」的狀態,因為愛動、愛玩就是孩子的天性。

玩耍的時候盡興,玩完把自己的東西物歸原位,這是翔子和孩子們的默契。

因為已經定好收納規則,再加上小孩子手腳快,整理是分分鐘的事,一會的功夫就收拾好啦。

想想平時孩子為什麼亂扔亂放?無非就是

沒人告訴孩子你也需要自己整理;

孩子不知道怎麼整理;

覺得自己整理太累。

翔子「對症下藥」,把這幾個問題一一破解,媽媽們可以學起來~

培養娃的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咱們家長做好榜樣以及耐心引導。

比如翔子會和孩子一起斷舍離,將用不到的書整理出來。

一起收衣服,這些家務對孩子來說綽綽有餘,不會累到娃。

現在孩子又長大了一些,自己下廚炒飯也不在話下哦。

最後一個秘訣就是表揚孩子,父母及時給出正向反饋,娃以後會更積極地做這件事。

現在家庭成員們已達成共識:做家務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任務」,所有人都應該參與進來,為我們這個溫馨的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老公也受到影響,不再是甩手掌柜,開始主動承擔自己的一份責任。

在臥室可以看到翔子和老公各有一個衣櫃,衣服分開放置。

翔子會幫助老公合理規劃衣櫃,比如衣服要怎麼掛、哪裡適合放收納箱,但日常的衣物整理都是老公自己負責。

平時也會主動做家務,不僅減輕了翔子的負擔,還能增進夫妻間的感情!

孩子和老公能有這份自覺,家務量直接減半都不誇張!



2

4 個收納原則,省心省力做家務


平時我們會向大家安利收納好物,這次咱們更想「授人以漁」。

牢記這個 4 個收納原則,家裡不僅會「變大」,家務也會更輕鬆。

動線合理的房子能大大提升居住幸福感,這也是日本人的房子都不大,但卻不顯擁擠的原因。

通常來說,廚房離入戶門越近越好,否則很不方便。

翔子家進門就是廚房,出去買菜回來,大包小包的食材可以直接放到廚房,胳膊和手瞬間解放。

有很多戶型要穿過玄關、走廊甚至客廳才能抵達廚房,拎著一堆食材還要走那麼遠,累暈~

翔子家的客廳、餐廳、廚房也是連在一起的,一來縮短動線,炒菜——端菜——吃完收拾餐桌,距離很近,不用來回跑;

二來沒有整面實體隔牆,會讓整個空間更顯大。

這種開放式設計也非常適合有娃的家庭,孩子在客餐廳玩耍寫作業,媽媽在廚房做飯也能很方便地照看孩子。

就近收納,是翔子的另一個收納習慣。

所謂就近收納,就是讓物品在使用的位置附近待命。

拿洗衣服舉例子,假設洗衣機在陽臺、衣架在衣櫃,那麼每次洗完衣服,你需要:先走一會去臥室衣櫃取衣架→再走回到陽臺→再晾衣服。

這一來一回,就浪費了體力和時間,每天重複 N 多個類似的動作,肯定會很累。

翔子則機智地在洗衣機上方安置了擱板,晾衣用的衣架收納在此,隨手取用很方便。

而且使用了專門的衣架收納盒,衣架整齊劃一排排站,不容易亂。

洗衣機和牆壁之間的夾縫也不放過,塞進一個可移動夾縫收納箱,洗衣液等用品瞬間有了容身之地,使用的時候超方便哦~

廚房同理,常用的烹飪工具垂直收納在灶臺右手邊的牆面,砧板、調味料都集中於此。

炒菜的時候鍋鏟、勺子伸手可取,也不用翻箱倒櫃找調料。

是不是很煩老公洗完手甩一地水?試試在洗漱臺旁放一條毛巾吧!

廚房這面嵌入式餐具櫃,也是就近收納的體現,洗完的盤子和碗,一個轉身就收好啦,不需要來回走好幾步。

仔細看餐櫃,內部不是固定死的,裡面的擱板可以靈活調整間距,此處劃重點:擱板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靈活越好。

靈活收納這招幾乎被翔子應用在各種柜子裡,好處是若日後收納習慣和家裡物品有變化,也可以隨意調整不受限。

鞋櫃也是如此,根據帆布鞋、短靴、長靴的高度自定義間距,不存在空間浪費

有些衣櫃、鞋櫃內部有大量的擱板,看起來好像能收納很多種類的衣物鞋子,但其實根本不實用、很雞肋。

精細化分類收納,是將收納空間利用率最大化的妙招,也是大家最愛看的環節,因為太整齊啦,治癒強迫症系列。

你家的抽屜裡都有啥?

數據線、充電頭、電池、遙控器,各種零碎的小物件混在一起?扒半天才能找到想要的東西?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翔子用分隔板和收納盒將它們分開收納,內物整整齊齊,頻繁開關抽屜也不會亂哦。

還有廚房抽屜,清潔工具和烹飪工具形狀各異,用板子隔開、分類收納再合適不過了。

翔子甚至把帽子也安排得明明白白,這樣單獨掛起來,娃找的時候很方便,而且也不會壓變形。

這些精細化的收納方法,能大大緩解中小戶型的收納壓力!

除了研究整理收納,翔子也很重視打造「親子共處空間」,畢竟家裡有三個娃。

翔子家的客餐廳留出很大一塊空地,三個娃兩個大人一起在這裡吃飯、看電視、看書,享受親子時光。

客廳裡有個網格吊床,孩子們非常喜歡躺在裡面。

公婆來做客,一家人其樂融融地聊天,容納五六個人都不顯擁擠。

陽臺也被翔子規劃得很好,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個戶外小吧檯就成了。

其餘地方大面積留白,只種一些綠植點綴,大人在這裡喝茶,孩子在這裡看書、玩水,太愜意了。

翔子不是那種極致的「收納狂魔」,該收的地方收,該空的地方空,收納整理也是為了家人生活得更好,不能本末倒置。


3

藉助好用的清潔工具,解放自己


日本媽媽/主婦的家裡大多乾淨整潔,也要歸功於強大的清潔工具

她們非常善於藉助「清潔幫手」,小到好用的清潔噴劑、去黴膏,大到高效的掃地機、吸塵器

吶,家裡有兩隻狗狗,掉毛可不是說著玩的。

翔子除了日常給狗狗梳毛,還要用吸塵器吸沙發地毯,以及啟動掃地機清掃全屋地面。

這比用掃帚掃地,來得省力、省時間多了。

而且還比人肉勞作更乾淨哦,一塵不染的地面,娃可以隨意在上面玩耍、小憩。

記得小時候看《櫻桃小丸子》,動畫片裡小丸子的媽媽就已經開始用吸塵器做日常清潔了,要知道那可是 1970 年代呀。

這些好用的家務工具幾乎家家都有,極大地解放了媽媽們、提升了生活品質。

除了吸塵器、掃地機,翔子家裡還有一件得力助手——洗碗機

很多家庭矛盾都源於:今天誰洗碗?碗都在廚房堆一天了,你能不能去洗一下?

有了洗碗機,這個問題直接消失,翔子多次在 ins 上誇讚洗碗機,對它滿意得不得了。

以前飯後要在廚房洗刷半天,現在有萬能洗碗機幫自己幹活,盤子、碗、杯子、各種瓶瓶罐罐丟進去就好,再也不用為洗碗發愁。

洗完後的餐具乾淨得像新的一樣,並且自己又多出 1 個小時的空閒時間。

這些智能工具現在已經有很多媽媽在用啦,不少用過的媽媽都表示「後悔了,後悔沒早點買」。

以前辛辛苦苦半小時,累得腰酸背痛,現在只要 10 分鐘,甚至只需按個啟動按鈕。

省出來的大把時間可以陪娃玩、看綜藝、學技能、做瑜伽、為考證充電……

所以呀,日本主婦並不是每天撲在家務上忙不停,她們更會巧妙地「偷懶」,家裡打理得井井頭條,日子過得幸福感滿滿。

相關焦點

  • 養3個娃,家裡卻一點不亂?這位媽媽的辦法,每天少做2小時家務
    經常有媽媽說自己每天忙到飛起,白天帶娃、做家務都快累死了,只有晚上等娃睡著,才有時間喘口氣。其實呢,做家務這件事,也是有「捷徑」的,掌握對的方法,每天輕鬆省出 2 個小時不是夢。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會走捷徑的日本媽媽——翔子,她家裡有 8 位成員:1 個老公、3 個娃、2 只狗,還有 1 只寵物兔。
  • 3個娃,家裡一點不亂?照搬這位媽媽的辦法,每天減少家務量
    後臺經常有媽媽說自己每天忙到飛起,白天帶娃、做家務都快累死了,只有晚上等娃睡著,才有時間喘口氣。其實呢,做家務這件事,也是有「捷徑」的,掌握對的方法,每天輕鬆省出 2 個小時不是夢。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會走捷徑的日本媽媽——翔子,她家裡有 8 位成員:1 個老公、3 個娃、2 只狗,還有 1 只寵物兔。
  • 家裡娃多,房間卻一點不亂?知道這個辦法,每天少做兩小時家務
    家裡有小孩後,媽媽一定會覺得很難保持家裡的整齊和乾淨,特別是孩子同時在家的時候就是「災難」,到處散落著衣服、玩具、文具、書本……媽媽們覺得自己有三頭六臂也收拾不過來。定好收納規則後,明確的告訴孩子,孩子自己的房間要自己負責,不管孩子把房間弄的多亂,媽媽一定不能幫忙去收拾。並且不要替孩子做決定,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房間的小主人,自己能整理收納。但是媽媽不能用自己的高標準去要求孩子時時刻刻保持「樣板間」的狀態,孩子能把所有的東西物歸原位就可以。
  • 這位日本單親媽媽每天睡2小時,工作12小時,養8個孩子,月存13萬!上班家務帶娃三不誤...
    媽媽這一輩子有洗不完的衣服,掃不完的地,做不完的飯,餵不完的孩子,即便是弄得滿身瘡痍,但我們看到的還是停不下手中的活的媽媽。在2個小時內完成8人份的家務,洗衣服,換衣服,做早餐,疊被子,做便當,掃除。這位偉大的母親,一天有12個小時在上班,睡眠時間只有2小時,睡了2小時後,6點又要開始她的一天。
  • 媽媽用一組漫畫吐槽養娃不易,7張對比圖張張戳心,你中了幾個?
    網上就有一位媽媽用漫畫的形式,吐槽了養娃的不易。媽媽用一組漫畫吐槽養娃不易,7張對比圖張張戳心,你中了幾個你當了媽媽之後就知道了,不僅要忍受臭臭的味道,還得將孩子抱去洗洗,再穿上乾淨的尿不溼。穿上也不容易啊,孩子手腳喜歡亂倒騰,媽媽瞅著孩子脆弱的小胳膊小腿,都不敢使勁,生怕弄疼弄傷孩子。
  • 帶娃到底多不容易?這位媽媽用一組漫畫吐槽,7張對比圖道出真相
    網上就有一位媽媽用漫畫的形式,吐槽了養娃的不易。媽媽用一組漫畫吐槽養娃不易,7張對比圖張張戳心,你中了幾個?1.我做的VS你能看到的當媽的用畫筆告訴你,你以為的真的是你以為的嗎?在很多年輕人以及男性朋友眼裡,帶孩子不就是推著孩子到處溜達嗎?又不用費什麼體力?甚至還可以邊玩手機。實際上哪有那麼簡單,寶媽做的事情,可比你們想的繁瑣多了,要給孩子做飯、哄睡、陪孩子玩、教育孩子、收拾家務……,硬是將媽媽鍛鍊成十項全能達人。
  • 懷孕了還能做家務嗎?四種家務活儘量遠離,別在不知不覺中害了娃
    懷孕之後,看著笨手笨腳的老公,準媽媽還是放心不下。自己做家務吧,太累了,交給老公,又擔心他做不好,這可咋辦呢?懷孕後到底還能不能做家務,怎麼做才能確保安全,這篇來告訴你。四種家務活儘量遠離,別在不知不覺中害了娃曉夢懷孕7個月多,自從懷孕之後,家務活多數都被老公包攬,曉夢已經好久沒有做過家務了。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雖然挺過癮的,但又覺得有點空虛。
  • 媽媽的一天是什麼樣的?日本媽媽20年養12個娃,每天只休息2小時
    日本媽媽20年養12個娃,每天只休息2小時前段時間,有在網上看到一名叫漆山佳月的日本媽媽,住在日本埼玉縣,結婚20年從不避孕,已經生下了12個孩子,6個兒子6個女兒。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漆山佳月一邊撫養著12個孩子,一邊每天工作9個小時,而且沒有長輩來幫忙,更沒有請保姆,她每天僅休息兩個小時。
  • 媽媽的一天是什麼樣的?日本媽媽20年養12個娃,每天只休息2小時
    日本媽媽20年養12個娃,每天只休息2小時 前段時間,有在網上看到一名叫漆山佳月的日本媽媽,住在日本埼玉縣,結婚20年從不避孕,已經生下了12個孩子,6個兒子6個女兒。
  • 日本夫妻結婚24年生12個孩子,媽媽每天睡3小時,稱會繼續生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養孩子太累了,這是很多媽媽對帶娃的真實感受。2點,這位媽媽才能睡覺,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3小時。丈夫幫助妻子幹家務照顧孩子,這在日本是很少見的,但是這位丈夫就做的很好,儘自己所能幫助妻子分擔,也正是因為如此,兩個人才會不停生孩子。
  • 家裡3個地方越亂,娃越聰明,媽媽的「瞎勤快」是在扼殺寶寶天分
    親自帶娃的媽媽都知道,只要有娃在家,家裡就別想整整齊齊乾乾淨淨,所謂「弄亂5分鐘,收拾2小時」,你辛辛苦苦整理半天,稍一不注意,娃就會給把你的勞動成果搞得亂七八糟。經常有媽媽為此而發愁,還訓斥寶寶,怎麼這麼不聽話不懂事?其實,媽媽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問題,家裡的3個地方越亂,娃就越聰明,對寶寶來說,亂並不是什麼壞事。
  • 日本媽媽結婚20年,生了12個娃!每天累到只睡3小時,到底圖啥?
    但是在日本有位媽媽,和丈夫結婚20年間一共生了12個娃,實打實地生了一個足球隊, 不少人都好奇這位寶媽到底圖啥?日本媽媽結婚20年,生了12個娃!每天忙到只睡3小時,到底在圖啥?這位寶媽叫漆山佳月的事跡被日本一個綜藝節目報導,從節目中人們了解到這位寶媽和寶爸結婚後秉著有了孩子就生下來的原則,所以到今年為止已經有了六個兒子六個女兒十二個娃。
  • 你除了帶娃不能把家收拾一下?不怪寶媽太邋遢,你帶一天娃就知道
    每個寶媽身邊都會有幾個寶媽朋友,大家經常帶娃互相串門,對於一件事情很容易達成共識:有娃的家庭,房間亂一點,誰也別說誰。還有人會覺得,這就是因為當媽媽的太懶了,在家就看個孩子,別的什麼都不做,一點都不注意家裡的環境和對外的形象。你們哪裡知道,寶媽們是有苦說不出。首先,帶娃真的太消耗精力和時間了。
  • 家裡越亂娃越精?「垃圾堆」裡養不出聰明娃,「亂中有序」是重點
    亂不亂」和孩子「聰不聰明」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因此,不光嘴上總會嘮叨孩子注意衛生,在家裡還會給娃定下各種規矩,不許孩子這樣、不許孩子那樣。孩子6個月到3歲的時候,正是大腦發育完成的第二階段,這期間大腦發育完成度大約在80%~90%,並且是活躍程度是成人的2倍左右。
  • 養娃不必太整潔,家裡以下地方,越亂對娃的成長越有利
    導讀:養娃不必太整潔,家裡以下地方,越亂對娃的成長越有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養娃不必太整潔,家裡以下地方,越亂對娃的成長越有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就非得讓娃做家務嗎?」寶媽給出的3個理由,真實又扎心
    以前帶娃,孩子多多少少都是需要幫家裡做些家務的,至少也是自己整理房間、收拾自己的物品。可是現在很多家長都沒有讓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導致孩子年紀長大了,卻依舊"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沒有獨立能力。張女士沒辦法,只好任勞任怨,在孩子扔完玩具後,一個個撿起來。後來張女士聽其他家長說,家裡的孩子會幫忙洗碗,她覺得很羨慕,於是打算讓孩子洗洗碗。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順利。孩子第一次洗碗,手法很是生疏,沒洗多久就打碎了兩個盤子。張女士很無奈,她覺得是自己孩子手太笨了,於是讓孩子回房間寫作業去,剩下的碗她來洗。
  • 有的人養1個娃雞飛狗跳,有的人養5個娃歲月靜好
    不得不說,他們的工作真是太清閒了一周只有幾個小時的課,其它時間做科研,由於他們夫妻倆已經拿到了終身教職,所以科研壓力非常小。於是他倆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全心全意養娃。在咱們中國,家裡有了孩子以後,很多家庭就被迫開始了「三代同堂」的生活,其實也是沒辦法。
  • 娃每天上躥下跳活力四射,媽媽已累癱!科學解釋:這樣的娃更聰明
    這是因為孩子的新陳代謝旺盛,就算是高強度運動,也不容易使他們疲勞,並且能夠很快從疲勞中恢復。看完這個,很多媽媽都炸了,紛紛表示自己家娃就是這樣啊,簡直是說出了媽媽多年的心聲。@小囡貓:3歲孩子爬長城,不用抱,下山後又瘋了3小時,大人已經累得起不來。
  • 日本媽媽20年生11個娃,一天不到三個小時睡眠,網友:好心疼
    02日本媽媽20年生11個娃,一天不到三個小時睡眠日本一對夫妻在結婚20年來,已經生了11個孩子,在出生率很低的日本來說然而這11個孩子的爸爸是靠經營一家理髮店撫養他們,媽媽則是一名家庭主婦,每天既要照顧這11個孩子,一會兒要母乳,一會兒要做飯,在空閒的時候還要幫忙打理丈夫的理髮店,還有各種各樣的家務活,孩子的突發狀況,可想而知這個日本媽媽有多難。
  • 11歲女孩每天有做不完的家務,媽媽嫌磨蹭,對女兒「冷暴力」
    11歲女孩子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務,媽媽仍舊冷嘲熱諷:真磨蹭這個名叫詩盈的女孩年僅11歲,卻經常遭受媽媽的「冷暴力」,她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務,媽媽不但不感激,還總是冷嘲熱諷。而她的媽媽總是不耐煩地嫌棄詩盈,對她冷嘲熱諷,「真磨蹭」,「你煩死了」更是媽媽的口頭禪,無論詩盈做得多好,她的媽媽總能「從雞蛋裡挑出骨頭」,似乎詩盈就不該來到這個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