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人員報考研究生形勢發生巨變

2020-12-15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下發了《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廳[2016]2號,以下簡稱《通知》)。這份只有1200多字的《通知》,將會對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在職研究生教育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對《通知》從多個方面進行解讀,以期對研究生招生單位和考生的決策提供幫助。文章的第二至第四部分主要針對碩士研究生層面進行分析,第五部分針對博士研究生層面進行分析。


一、相關概念的明析


要搞清楚《通知》可能產生的影響,首先需要對四組概念做出明確的剖析。


1、單證研究生和雙證研究生。這是兩個廣泛存在於社會,但在正式文件中很少出現的概念。單證研究生,是指通過每年10月份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入學,完成研究生學業後,只頒發學位證書沒有畢業證書的研究生。其學位是碩士學位,但學歷仍是本科或專科。雙證研究生,是指通過每年12月份全國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入學,完成研究生學業後,頒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研究生。單證研究生全部是邊工作邊學習的在職人員。雙證研究生的大部分是脫產學習的研究生,但也有一部分是在職學習。


2、全日制研究生與非全日制研究生《通知》的關鍵點是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進行了明確界定。就這一點來說,《通知》將在我國研究生教育歷史上起到「撥亂反正」的作用。在此之前,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定義:雙證研究生就是全日制的,單證研究生就是非全日制的。這樣一種定義,在社會認知上產生了很大的困擾。例如,同樣是邊工作邊攻讀MBA,有人是全日制的,有人是非全日制,以至於普通大眾把在職研究生、脫產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混淆,很多高校教師也搞不明白。這次《通知》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進行了明確界定:「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年限內,全脫產在校學習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一般應適當延長基本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採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 這一界定實現了與國際慣例接軌,全日制和國外的「full time」(中文可以理解為全脫產,全職的)對應,非全日制和國外的part time(中文可理解為在職的,兼職的)對應。


3、脫產研究生與在職研究生。這是兩個在社會上廣泛流行的概念,原來由於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界定不明確,「脫產」和「在職」就成為人們區分不同研究生類別最簡單的標準。《通知》中規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的招生簡章須明確學習方式、修業年限、收費標準等內容。考生根據國家招生政策和培養單位招生簡章自主報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這意味著,從2017年開始,存在了十幾年的,每年10月份舉行「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全國聯考」,將取消,所有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都將於每年12月份下旬統一進行。這也意味著無論考生是應屆本科畢業生,還是在職人員,在研究生錄取時將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在職研究生和脫產研究生這一對概念,因與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這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完全重合,將會逐步淡出社會話語體系。


4、學術學位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研究生。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區分,是基於學習方式的不同。學術學位(academic degree)和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的區分,則是基於培養規格和培養目標的差異。學術學位以提高創新能力為目標,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而專業學位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我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實際上是發軔於在職研究生教育。國務院學位辦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批准設置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教育碩士等少數幾個專業學位,主要面向在職人員報考。後來發展到近20種專業學位時,招生對象仍然是以在職人員為主。以2011年為例,該年度全國共招收在職研究生13.4萬人,其中95.7%是專業學位。以招收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則是2010年之後的事。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專業學位在職人員攻讀比例偏大、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比例偏小,因此要大力開展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我國2010年開始減少學術學位碩士,減少的名額用以增加專業學位碩士。「十二五」的計劃是到2015年實現學術學位碩士與專業學位碩士各佔50%的目標。西方國家專業學位碩士佔到總碩士的比例通常在70%-80%,因此我國未來的發展目標很可能是三七開,學術學位研究生佔到30%,專業學位研究生佔到70%。學術學位授權點按學科設立,而專業學位授權點則另外單獨設立。當前,我國設置的專業學位碩士39種。


綜上所述,《通知》發布後,我國碩士研究生理論上將有全日制學術學位、非全日制學術碩士、全日制專業學位、非全日制專業學位四種類型。但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學術學位的培養目標限制,再加上在國家大力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大背景下,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招生指標相對有限,所有高校一般不會在碩士層面設置非全日制學術學位。這必然導致:想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的考生,只能選擇「非全日制專業學位」。因此,《通知》發布後,受影響最大的碩士研究生類型是非全日制專業學位,而受影響最大的人群則是在職人士。


二、對學歷證書與學位證書的影響


在《通知》下發前,存在單證研究生和雙證研究生的區別。社會上也伴隨著產生了一種認知:雙證研究生比單證研究生的含金量要高一些。《通知》中規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時,所在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根據其修業年限、學業成績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相應的、註明學習方式的畢業證書;其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可以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證書。」也就是說,在2016年12月1日後錄取的研究生理論上都有可能獲得雙證——畢業證和學位證。


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畢業證書,在形式上會有細微差別。《通知》中明確規定畢業證書上要註明學習方式,也就是說全日制研究生的畢業證書上要有「全日制學習」字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畢業證書上要有「非全日制學習」字樣。學位證書則跟以前一樣,不會註明學習方式,但能夠明確區分出是學術學位還是專業學位。


以上差異僅僅是形式上的差異,對兩種證書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沒有影響。《通知》中明確規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法律地位和效力等同,不等於實際地位和效力也等同。由於以往在職研究生教育的文憑有點泛濫,社會對在職研究生教育的負面評價較多,認可度不高,帶有「非全日制學習」字樣的畢業證書,在短期內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過去這種負面評價的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統籌之後,呈泛濫之勢的在職人員研究生文憑會大大減少,加上入學選拔考試門檻的提高、大批應屆本科畢業生接受非全日制培養,非全日制文憑的含金量必然超過以往的在職研究生文憑。至於社會和用人單位對於兩類證書認同是否能達到完全等同的程度,需要時間去證明,這取決於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能否真正做到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統一標準」、「同等質量」。


三、對報名資格與考試競爭態勢的影響


《通知》中並未涉及報名資格問題。教育部每年下發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會對下一年度的報名資格做出規定,但相關規定最近幾年來基本沒有變化。


根據《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報名參加碩士研究省招生考試人員必須符合三個基本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但不同類型碩士研究生對考生的學業水平要求則有差異:


第一,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並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也就是說,這幾類專業學位碩士的報考,有工作年限的要求。


第二,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第三,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可以報考)。第四,報名參加除法律(非法學)、法律(法學)、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外的其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五項要求中的一項: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9月1日)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通知》沒有關於全日制或非全日制考試資格的任何規定,但《通知》寫明:「從2017年起,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分別編制和下達全國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近期,全國各招生單位陸續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簡章和招生專業目錄體現了《通知》的這一要求。最大的變化就是,在歷年清一色的全日制招生專業目錄和招生指標之外,第一次列出了非全日制的招生專業目錄和指標。


結合《規定》和《通知》進行分析,可以順理成章地得出兩點推論:


第一,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可報考範圍得以擴大。在《通知》下發前,應屆本科畢業生不能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但從2017年開始,應屆本科畢業生只有七種非全日制專業學位不能報考: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報考的範圍比以往擴大了許多。除以上七種非全日制專業學位外,可以報考其它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的人數將大幅度提高,競爭要比以往激烈許多。


第二,在職人員的可報考範圍理論上沒有變化,但實際上趨於相對縮小。原有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即允許在職人員報考,也存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學習方式。因此《通知》下發後,在職人員可報考的範圍在理論上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但由於在職人員隨著工作年限的延長,其應試能力逐年下降,並且還要邊工作邊備考,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被分散使用,在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參加的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入學考試中,在職人員將處於相對不利的競爭地位。本著「趨利避害」的原則,在職人員會選擇儘可能避開與應屆本科畢業生的直接競爭,這導致在職人員實際可報考範圍的相對縮小。當然這種影響將因人而異,對本科畢業時間較短,或者對自己應試能力比較自信的在職人員的影響要小一些,對大學畢業時間較長或對自己應試能力相對缺乏自信的在職人員的影響要大一些。後一個群體中的大多數人會傾向於報考應屆本科畢業生不能參與的七個專業學位領域。另外,考慮到「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的報考人群的相對固定。


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將成為在職人員報考最為熱門的五個專業碩士領域。從考試科目來看,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旅遊管理這四個專業學位實施的是管理類聯考,只考英語和管理能力綜合兩門,而管理能力綜合側重考察管理者所應具備的基本數理計算、邏輯推理及寫作能力,不涉及任何學科的專業知識,對那些從事專業工作多年,希望在管理能力和工作職位上有所提升的在職人員更加具有吸引力。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今後是否也會納入管理類聯考範圍,仍待觀察。


四、對學費的影響


《通知》中規定:「相關投入機制、獎助和收費等政策按《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關於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財教〔2013〕19號)執行。」在財教〔2013〕19號文中關於收費的相關規定有二:


一是「合理確定研究生教育收費標準。研究生學費標準應綜合考慮不同專業研究生培養成本、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辦學條件、居民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確定,並與本專科生學費標準及已收費研究生學費標準相銜接。原則上,現階段全日制學術學位研究生學費標準,碩士生每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博士生每生每年不超過10000元。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以及目前已按規定實行收費政策的研究生,暫執行原收費政策。」


二是「加強研究生教育收費管理。研究生教育收費實行屬地管理,具體標準由高等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經省級價格、財政部門審核並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同時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備案。研究生學費按學年收取,不得提前預收。」在具體分析《通知》對研究生學費可能的影響之前,還需要指出: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儘管實行收費制度,但並不是完全自費,研究生的教育經費主要由政府財政負擔。教育部所屬高校的經費由中央財政撥付,地方高校則由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財政撥付。但財政撥款只跟全日制招生指標掛鈎,非全日制的沒有政府撥款。以部屬高校為例,招生單位每招收一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中央財政在規定學制年限內每年給學校撥款22000元。如果招生單位確定的碩士研究生學費為8000元/年,那麼每招收一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就可以獲得60000元(學制兩年),或者90000萬元(學制三年)的收入。這個數字也可以大致認為就是一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成本。


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單位就只有學費收入,沒有政府撥款收入。綜合以上三條和今年的具體情況,對《通知》會帶來的學費影響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全日制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學費不會受到影響。


第二,2017年將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費較低的一年。


由於《通知》的下發時間是9月14日,而研究生報名10月10日開始,各招生單位在報名開始前必須公布招生簡章,招生簡章中必須明確收費標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一部分招生單位因完不成規定的收費報批程序,出於不違規的考慮,其公布的專業學位學費標準是參考「原則上,現階段全日制學術學位研究生學費標準,碩士生每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博士生每生每年不超過10000元。」確定的。即使有的單位確定的標準高一點,也高不了多少。但這樣的收費標準與一個研究生的培養成本相比,相差太遠,因此可以肯定:2017年將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費較低的一年。當然,有些類別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比如MBA,各招生單位在以前年份已經完成了收費的報批程序,2017年的學費標準會參照上一年度確定。第三,2018年以後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收費標準必然提高。由於2017年確定的專業學位學費標準低於其培養成本太多,各招生單位實際上將「賠本」對2017級招收的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培養,這種情況不可能持續。各招生單位隨後必然會上調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收費標準,並在2018年招生簡章發布前完成規定的報批程序。由於全日制專業學位有政府撥款,各單位對其收費標準可能不做調整,即使調整,幅度也不會太大,但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的收費標準肯定會進行較大幅度的上調。


五、對博士研究生的影響


由於教育部目前還沒有出臺2017年博士招生的相關政策,尚不能就《通知》對博士研究生報考和招生所產生的影響做出非常準確的判斷。我國在過去幾年中,大力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集中在碩士層面,專業博士教育仍處於前期的摸索階段,尚沒有大範圍展開。目前,我國博士層次專業學位只有口腔醫學博士(2000年設置,招生單位13個)、教育博士(2008年設置,招生單位15個)、獸醫博士(1999年設置,招生單位7個)、臨床醫學博士(1997年設置,招生單位3個)、工程博士(2011年設置,招生單位25個)共5種。與全國博士總的招生規模相比,無論設置博士專業學位的招生單位數量,還是博士層次專業學位的招生數量都很有限。絕大多數博士招生單位只招收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鑑於這種情況,教育部將如何下達博士招生計劃尚無法做出判斷。


設有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的招生單位會得到非全日制博士指標是肯定的,問題在於那些只擁有學術博士學位授權點的招生單位的博士招生指標會如何下達。他們只能分配到全日制博士指標,還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指標都有?按照《通知》精神,無論2017年的博士招生政策如何,以下兩點似乎是比較確定的:


第一,在職人員報考博士研究生的難度將大為提高。2017年之後,在職人員理論上可以報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但報考全日制博士就意味著要放棄現有工作,除非將來想到高校或科研機構求職的人,其他人很難做出這樣的選擇。那麼,2017年之後,大多數在職人員報考博士研究生只剩下非全日制一種,其報考難度將受每年下達的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指標的限制,而此類指標不可能短期內大幅提高。因此可以得出「在職人員報考博士研究生的難度將大為提高」的結論。可以預見,未來有意願報考博士的在職人員數量會大幅度下降。


第二,應屆碩士畢業生成功報考博士的機會大大提高。因為在這之前,各招生單位每年招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中,有相當比例是在職人員。2017年後,在職人員報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人數將大幅縮水,並且應屆碩士畢業生也可以報考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這兩方面因素決定了應屆碩士畢業生考取博士的機率大大提高。未來,博士研究生的生源將以應屆碩士畢業生為絕對主力。各博士招生單位會推出旨在吸引優秀應屆碩士畢業生報考博士的政策。


版權聲明: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MBA,作者:李雷鳴、郭躍。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MBA China觀點。如原作者如不願意本網站刊登使用相關素材,請及時通知本站,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予以處理,聯繫010-57277590。




更多MBA行業資訊推薦:


全球MBA排行榜公布 中國10所商學院躋身百強


深度解讀:2017公益模考生「奮筆疾書」,為勝利不虛此行!


精彩推薦:


2017年管理類聯考萬人公益大模考


2017年中國商學院MBA招生簡章匯總


全國各院校2017MBA提前面試時間匯總


欲了解更多MBA行業資訊請點擊:http://www.mbachina.com/html/hyxw/


友情提示:歡迎廣大考生加入2017管理類聯考備考專家群 453676273 ,2017MBA備考精英群 546950070 ,2017管理類聯考備考總群 239701642 。

相關焦點

  • 英語水平不高的在職人員也可以報考在職研究生
    目前,在職人員選擇報考在職研究生來提升自身競爭力的人越來越多,提前了解報考要求還是很重要的。
  • 企業人員報考在職研究生會感覺到難嗎?
    由於社會競爭激烈,在職人員想要更好的立足於社會,需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工作水平。近年來,在職研究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各大院校也紛紛開展在職研究生考試。那麼企業人員報考在職研究生會感覺到難嗎?接下來本文就詳細介紹一下。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勞而獲的。同樣,在職研究生考試也不是交了學費就能畢業的。
  • 都說在職研究生「有坑」,為何報考的人如此多?
    說起在職研究生,很多人都說:在職研究生「有坑」、報考在職研究生沒用、耽誤時間、不如積攢工作經驗……但是,每年報考在職研究生的人數卻不斷增加,為什麼考在職研究生的人越來越多?若目前的職業不滿意,在職研究生也為自己提供了二次選擇的機會,通過就讀在職研究生,選擇合適自及的喜歡的專業,從而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出改變。第二:可以獲得更高的薪水報酬。目前就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職人員雖然辛辛苦苦、兢兢業業想獲得高的薪水,結果相對的工資水平卻並沒有提升。
  • 在職研究生:2015年北京大學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
    在職碩士:2014年在職研究生考試已經結束,想繼續通過在職研究生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關注2015年在職研究生考試相關信息是很重要的。本文為參加在職研究生考試的考生提供了2015年北京大學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更多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信息請關注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雙證在職研究生報考難度高嗎?
    結合實際國情,近來我國對教育事業投入力度很大,尤其是在在職教育方面。為應對當前形勢,確保飯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擇報考在職研究生。正如大家了解的那樣,在職研究生有多種報考方式,今天想要講的是雙證在職研究生報考難度大不大。
  • 2019醫學類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在職研究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很多想要報考醫學在職研究生的同學,卻不是很清楚自己是否符合報考條件。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整理一下:2019醫學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是什麼?報考醫學在職研究生的方式有兩種: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學力申碩。報考方式不同,報考條件也不相同。 非全日制研究生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後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工作經驗.
  • 在職研究生or全日制研究生,哪個更適合在職人員?
    上班族考研,主要有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為了提升自己及職場發展,很多在職人員都有讀研打算。但是,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到底哪個更適合在職人員呢?在職研究生:在職人員部分時間在職工作,部分時間到校學習的教學方式。
  • 報考在職研究生用辭職嗎?
    報考在職研究生不僅能夠學到很多專業知識和技能,滿足條件的還可以獲得相關證書。授課教師除了院校師資,還會邀請專業領域內的專家、學者,開設講座。這些都成為在職人員報讀在職研究生的理由。那麼,報考在職研究生用辭職嗎?在職研究生並不需要辭職。
  • 報考在職研究生需要什麼學歷?
    那麼,報考在職研究生需要什麼學歷?報考在職研究生需要什麼學歷,取決於在職人員所選擇的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如果在職人員報考同等學力申碩,只想要參加在職研究生碩士課程的學習,不申請碩士學位,專科學歷就可以報考。
  • 2020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條件是什麼?
    2020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條件是什麼? 「考研」一直都是每年的熱門,無論是在校的大四學生,還是已經畢業的小夥伴,都有一大批人參與研究生考試。對於已經工作的了小夥伴來說,工作和學習如何選擇,如何安排是一個比較困擾他們的問題。所以每年還有部分考生選擇報考在職考研。
  • 學歷提升在職研究生怎麼報考?
    學歷提升在職研究生怎麼報考?本科學歷想讀在職研究生,可以同等學力和專業碩士的方式進行報讀。報考方式不同,報考詳情是不一樣的。下面,分別以這兩種熱門的報考方式進行詳細介紹: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 2020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是什麼?
    2020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是什麼? 現如今更多人開始注重學歷的提高,很多已經工作的小夥伴們想要報考在職研究生考試提升自己的學歷。
  • 雙證在職研究生如何報考?
    雙證在職研究生如何報考?在職研究生有「單證」和「雙證」兩種,它們分別代表不同的繼續教育形式。現在對雙證在職研究生有興趣的人比較多,大家通過專業碩士形式報名。報名流程:1.網上報名每年十月份正式招收雙證在職研究生,考生需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報名,進入研究生網報系統填寫報名信息並提交,通過審核後,可在指定時間和地點參加現場確認。
  • 千萬不要讀在職研究生?報考在職研究生能獲得什麼?
    身處於企事業單位工作多年的在職人員比較感興趣,對於「千萬不要讀在職研究生?報考在職研究生能獲得什麼?」這個問題產生了困惑,具體詳情如下:為什麼說千萬不要讀在職研究生?根據了解,在歷年報考在職研的學員中,有為數不少的學員報考在職研後,由於個人時間安排不妥當的原因,導致沒有充足的時間參加課程學習。
  • 在職研究生如何報考在職博士?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報考在職研究生這種形式獲得相關學位學歷證書,且自身競爭力也得到了相應提升。而博士作為國內目前最高學位。一直以來都受到無數學子的嚮往。且博士報考條件也比在職碩士高的多。但是現在不止是統招研究生可以報考博士,在職研究生同樣可以報考,那麼在職研究生如何報考在職博士?
  • 報考在職研究生需要讀幾年呢?
    很多人報考在職研究生,都擔心學士時間問題,都想快點拿到證書,那麼在職研究生需要讀幾年呢?
  • 報考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怎麼樣呢?
    不同的報考方式,需要面對不同的考試難度,因此,選擇什麼樣的報考方式對考生來說是很重要的,那麼,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怎麼樣呢?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是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之一,並且是各大高校主要的招生方式,因此,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是不錯的,值得廣大在職人員的報考。那麼,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該如何報名呢?選擇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的考生需要清楚兩個流程。
  • 報考在職研究生有年齡限制嗎?
    在職人員想要攻取碩士學位,在報考上有年齡限制嗎?根據目前的相關政策來看,國家對於報考在職研究生並沒有年齡限制。只要在職人員符合招生院校對學歷和工作經驗的要求,並且能堅持在職學習,都是可以報考在職研究生的。
  • 在職研究生報考畢業年限解讀
    很多職場人士在經歷過幾年的拼搏後,為了更加完善自己,選擇攻讀在職研究生。但是要報考在職研究生是有條件的,其中一個就是對畢業年限的要求。那麼,不同報考方式,對於在職研究生報考畢業年限有哪些要求呢?同等學力申碩同等學力申碩學習:同等學力學習是以某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為教學內容,對具有大學本科畢業或者具有相當學力的在職人員進行較為系統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能力培訓的一種教育形式。對於報讀人員年限並無嚴格限定。所以剛畢業、或者本科學位未滿3年的人員均可以報名參加同等學力學習。
  • 在職研究生可以報考哪些專業?
    在職研究生可幫助在職人士升職加薪、評職稱、考博士,還可幫助在職人士出國留學,拓展人脈資源,因此,在職研究生報考人數日益增加。  但是,很多初報者對在職研究生並不了解,對於可以報考哪些專業也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編整理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