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醫生:不想HPV病毒持續感染,最終誘發宮頸癌,做好這2件事

2020-12-20 瀟湘名醫

高危hpv病毒感染不重視,容易引發宮頸癌

35歲的王女士,之前被檢查出HPV陽性,在用藥4個月之後並沒有進行及時的複查,而且聽身邊的朋友說,hpv感染後,大多數會通過自身的免疫力以實現病毒的消除,在後期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重視。

直到前不久,發現自己的腹部有很強烈的疼痛感,認為是自己的大姨媽快要來了,並沒有引起重視,直到後來疼痛難忍,便再一次來到醫院進行複查,結果被檢測出慢性宮頸炎症局部病變。

婦科醫生提示:注意身體的這2變化

宮頸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是像大家說的,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有時候可以通過身體的一些異常來進行自我觀察,尤其是發出來的各種訊號,需要大家引起重視,如果持續的問題得不到改善,就需要立刻進行檢查。

①白帶異常

健康女性分泌出來的白帶大多數是無色無味的,如果一旦子宮內出現了病變,分泌出來的白帶會有很刺鼻的異味,並且伴隨著一股難聞的腥臭味。尤其是在非經期期間,還會出現不正常的出血問題,這些都是病症前期發出來的身體警告。

②腹部異常疼痛

很多女性經常把腹部疼痛與大姨媽的症狀關聯起來,但是很多時候是因為子宮內的病毒持續感染,逐漸的影響到了周圍的組織,這種疼痛感是非常明顯的。所以,如果在生活中時斷時續的疼痛感,就必須要立刻的進行身體檢查。

婦科醫生:不想HPV病毒持續感染,最終誘發宮頸癌,做好這2件事

①通過自身免疫系統實現病毒清除

女性大部分的宮頸癌都是因為HPV病毒持續的感染造成的,但是如果沒有發生病變,是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免疫力來實現病毒的消除。這就要說到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但是現在很多女性因為平時的工作忙碌而忽略掉了,是必須要及時地調整的。

想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除了日常的營養飲食及適當的運動外,也有必要及時地補充一些對免疫有幫助的營養補充劑,特別那些含菌類多糖(如姬松茸多糖、靈芝多糖等)、微量元素——硒(如蛋白硒、麥芽硒等)、胡蘿蔔素等成分,這些可以激活體內的免疫細胞,促進幹擾素、白細胞介素等免疫因子的分泌,還有增強免疫細胞的殺傷力,為機體的免疫系統提供足夠的「軍糧」。

如下面連結的免疫營養補充劑就是廣泛用於輔助調理HPV轉陰,幫助清除病毒。

②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的調養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哪怕是平時再忙碌的工作,也應該要抽出40~60分鐘的鍛鍊時間,用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這樣能夠防止病毒的感染。同時也應該要有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保持一個良好的睡眠。

所以大家在感染HPV病毒之後,通過以上的方式來進行調養,是完全可以做到病毒的自行消散,當然調養的過程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這樣才能夠防止病毒的持續感染,能夠有一個更好的身體。

參考文獻

郎景和. 子宮頸癌預防的現代策略[C]// 第十屆全國子宮頸癌前期病變暨子宮腫瘤高峰論壇. 2013.

章文華. 子宮頸癌防治展望[J]. 癌症進展, 2010, 8(002):105-108.

周暉, 劉昀昀, 林仲秋. 宮頸癌二級預防:2016年美國臨床腫瘤協會資源分層臨床實踐指南解讀[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 2017, 33(002):164-170.

【來源:大眾微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婦科醫生:宮頸癌的「源頭」找到了,堅持做好2件事,或助HPV轉陰
    如果持續感染,病毒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細胞內,構成對有序的細胞生長的幹擾,使宮頸細胞發生突變,發展成為宮頸癌前病變,最終進展為宮頸癌。一、宮頸癌的"源頭"就是HPV感染嗎?現在,有很多女性聽到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就認為自己會因此得宮頸癌。這種"談虎色變"是不必要的。
  • 婦科主任:長期被hpv感染的人,堅持做好4件事,提高免疫促轉陰
    hpv感染非常常見,全世界婦女中,每年有10%~15%的新感染病例,年輕的、性生活活躍的婦女hpv感染率最高,其感染高峰在年齡18~28歲。大部分婦女hpv感染期比較短,一般在8~10個月便可以自行消失,但也有10%~15%的35歲以上婦女表現為持續hpv感染,這些長期持續被hpv感染的婦女患宮頸癌的風險更高。芳芳今年29歲,與男友同居兩年多了,由於男友在房事中不喜歡內使用保險套,芳芳就一直吃避孕藥來避孕。前段時間,她發現自己在性生活後有出血的跡象,於是急忙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早期宮頸癌。
  • 感染HPV病毒千萬不要驚慌,平時做好這3件事,HPV順利轉陰
    很多的女性在聽到感染HPV病毒之後,都表現得十分驚慌,不知道如何去進行調養或者是幹預。但是女性感染HPV病毒,並不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全球有80%的女性都會感染這種病毒,可能會根據自身的免疫力來進行恢復,但也有的,因為感染這種病毒之後患上宮頸癌。
  • 38歲女子宮頸癌離世,醫生提醒:若身體2處出現「痛感」,早查hpv
    就在昨天,發生了一件十分痛惜的事情,年僅38歲的盧女士,被宮頸癌奪去了生命。事情還要從3個月前說起,盧女士不知為何開始小腹隱隱作痛,但是因為痛感並不強烈,而且只是偶爾的,所以並沒有引起重視。但是在此後的十幾天,痛感越來越強烈,持續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而且還出現了小便疼痛的現象。
  • HPV感染並不是宮頸癌
    據統計,全球每一分鐘就有一個女性被診斷為宮頸癌,每2分鐘就有女性死於宮頸癌,大多數的病人都是從未做過婦科檢查的女性。而引起宮頸癌的原因大多數就是HPV感染並持續存在。HPV是什麼?可能有些女性對它並不了解,它叫人乳頭瘤病毒,它的存在會引起生殖器的病變,會引起尖銳溼疣,或者宮頸癌症。這麼可怕!那是不是感染了HPV就會得癌症呢?不要緊張,hpv持續感染存在才有可能導致病變,下面,唐醫生告訴你有關hpv感染的相關知識。
  • 婦科hpv檢查 hpv感染是什麼意思
    婦科hpv檢查是很多女性30歲以後都需要做的一種病毒檢查,這種檢查能幫助我們發現宮頸內是否存在病毒或者是其他的病變。那麼婦科hpv檢查具體檢查什麼呢?hpv感染是什麼意思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婦科hpv檢查是非常吃那個建的,如果我們能知道婦科hpv檢查具體是如何做的就會減少心中的恐懼。做婦科hpv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很多人都沒有做過。
  • 感染hpv病毒很嚴重嗎?應該怎麼辦?別擔心!聽聽婦科專家咋說
    其中,hpv檢查是為了篩查是否感染可能導致宮頸前期病變以及宮頸癌的人乳頭瘤病毒。當一部分女性拿到hpv檢查報告後,發現自己感染hpv病毒了,但是因為對hpv的相關知識一知半解,誤以為感染hpv就是跟宮頸癌畫等號,因而加劇了心裡的擔憂,甚至還沒見到醫生,就已經淚流滿面了。
  • 臉上長出「魷魚絲」竟是hpv感染!醫生:長久不見好,缺少了這1物
    目前的研究表明,hpv病毒包含400多種類型,主要的類型分為hpv1/2/6/11/16/18/31/33/35等,其中16/18病毒類型是引起人體某些疾病癌變的重要原因,如最為常見的宮頸癌就是其一。hpv病毒有低危和高危的區別,這也會導致病毒誘發產生的病變不同。
  • 42歲女子,宮頸癌成功好轉,婦科醫生:這2件事功不可沒!
    但是經常吃一些野生菌菇的劉女士,卻在前段時間被查出了宮頸癌的症狀,原來經常使用的菌類中含有一些致癌物質。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劉女士再去複查,竟然轉陰了,連醫生都非常的驚喜。宮頸癌是目前比較棘手的一類婦科惡性腫瘤,多與人們平時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或者飲食方式有很大關係。
  • 宮頸病變的「源頭」被發現了,婦科主任:3件事常做,hpv繞著走
    宮頸癌是現代女性面臨的一種嚴重婦科病患。雖然現在已經有了不少的宮頸癌疫苗陸續上市,但對於女性的宮頸癌防控工作來講,似乎還是有些不夠,每年的宮頸癌發病人數依然可以達到20~30萬人之多。宮頸病變的"源頭"被找到程女士之所以會在不知不覺中罹患宮頸癌的病症,多半是在於其平時私生活的不注意。因為經常和不同男性發生同房關係,所以程女士就容易被HPV病毒感染上身。
  • 32歲女士,一年兩次hpv感染,醫生:早上這3件事是禍根,最好別做
    ,醫生了解到喬老師之所以再一次感染hpv,跟她日常的生活習慣有關係,如果能夠改掉這三個習慣,那麼就會大大降低她自身感染hpv的機率。醫生:避免hpv感染,早上這3件事是禍根,最好別做1、不吃早餐不吃早飯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這是因為早飯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
  • HPV的「對頭」找到了,常吃1物,清除hpv病毒,預防宮頸癌
    醫學研究表明:99.7%的宮頸癌是由於高危hpv病毒的持續感染所致。 因宮頸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殺手,很多女性對宮頸癌是談之色變。 其實很多人不了解,在感染高危hpv病毒時宮頸就已經給人體發出信號。
  • 「痘痘」長滿私處,23歲女子查出hpv,婦科醫生:男友難逃此咎
    有些放心不下的小晴在男友陪伴下,來到當地醫院檢查,結果被確診為高危亞型的HPV病毒感染狀況。醫生告訴小晴,在這種情況下會有較高几率誘發宮頸病變的出現。後來經過詢問了解,醫生更是毫不客氣的指出,小晴之所以會罹患這種病毒感染,錯誤全在男友身上!
  • 又一起一查就是宮頸癌晚期事件,25歲花樣的年紀,是3件事作沒的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醫學研究證明。99.7%的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高危hpv病毒所致,當人體感染hpv病毒後,遲遲無法轉陰,就會發展成宮頸癌。從hpv病毒發展成癌大概是2-10年的時間,而有些事會加速宮頸癌變。
  • 53歲阿姨感染HPV入院,宮頸癌離世,醫生:2種禍根別再碰
    但是劉阿姨,卻始終是改不掉這點小"愛好"。自從去年開始,劉阿姨就經常出現私處瘙癢的反應。起初以為是一些婦科病症的問題,也用過一些洗液自行治療,可非但無效,瘙癢程度還加重了。因為當地縣城醫院的婦科診室中男醫師比較多,所以劉阿姨感覺因為這種病症過去檢查,多半有點不太好意思,就一直拖著。直到一次嚴重腹痛發生後,才不得已來到醫院進行診治。
  • 婦科主任:女人不想得宮頸癌很簡單,一種食物經常吃,HPV不近身
    據國際權威組織統計,全球每年宮頸癌的新發病例有52萬以上,死亡人數約為27萬,這也就意味著新發病例佔新發病例數量的一半以上,死亡率為50%以上。並且根據研究表明,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會隨著患者的年齡增長而增加。宮頸癌已經成為了全球女性面年的一個巨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 30歲女子,2個月時間從HPV惡化到宮頸癌,醫生:這個習慣太害人了
    僅僅只過了兩個月,曾經的HPV已經演變成宮頸癌初期,一般來說從HPV惡化到宮頸癌需要幾年的過程,醫生也百思不得其解。詢問了高小姐的日常生活習慣最終找到了原因。高小姐出生於四川,從小就喜歡吃辣。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頓頓離不開辣椒,即使在檢測出HPV以後依舊沒有忌口,而高小姐日常工作繁忙,常常熬夜到凌晨入睡。
  • 感染HPV病毒,會得宮頸癌?做好這4點,宮頸癌沒那麼可怕
    HPV病毒也就是常說的人類乳頭瘤病毒,這種病毒入侵身體之後有可能會帶來影響,也可能在身體潛伏,如果不慎感染了該病毒,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來控制,否則有可能會讓女性受到影響出現宮頸癌。不少人聽到這種後果之後就十分擔憂,認為感染了HPV病毒就一定會患上該疾病,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
  • Hpv的源頭是這些?婦科醫生:備1物做3事,hpv絕不敢「貿然上前」
    hpv屬於上皮組織的雙鏈環狀DNA病毒,也就是醫學上常說的人乳頭瘤病毒,hpv病毒有400多種型號,可以歸類為高危型和低危型,hpv具有高度的宿主特異性。所以說hpv的感染非常常見,屬於自然界遍在性的病毒,感染率也很高,數據顯示,在性活躍人群中80%左右的人有hpv感染史。
  • 3個症狀持續出現,十有八九是惡性腫瘤,最好去檢查一下HPV
    宮頸癌是一種很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女性健康。近年來的數據顯示,宮頸癌的發病率還在逐年上升,其根本原因是HPV病毒感染人數的不斷增加。一、HPV為什麼會引發宮頸癌?HPV的全稱是人乳頭瘤病毒,是指感染引起鱗狀上皮疣狀增生病變。hpv屬環狀雙鏈DNA病毒,目前共發現一百多個型別,其中40個型別與生殖道感染有關,99%的宮頸癌是由高危hpv感染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