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北京教育諮詢服務中心主任高軍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5日訊 (實習記者 楊瀟) 據我國專家長期調查分析顯示,目前我國能源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在數十萬人以上,專業能源管理人才緊缺的問題十分突出。為了實現國家「十二五」規劃節能減排目標,培養一大批能源管理專業人才的需要,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合作的能源管理師崗位培訓項目於近日隆重推出。
我國雖然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但人口眾多(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其人均資源嚴重不足。如果按人均資源量計算,我國人均煤炭佔有量只有世界人均佔有量59%,水資源為28%,耕地為32%,石油為7.66%,天然氣為7.05%。我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要快速發展國民經濟,就必須以消費大量能源為代價。又因為我國技術裝備落後,能源消費結構中是以煤炭為主,單位產品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特點決定了「國家實施節約與開發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能源發展戰略。」同時,國際對環境保護的要求不斷提升,推進節能減排,可謂迫在眉睫。《節能法》明確指出:「節約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國家開展節能宣傳和教育,將節能知識納入國民教育和培訓體系,普及節能科學知識,增強全民的節能意識,提倡節約型的消費方式」。 「國家鼓勵行業協會在行業節能規劃、節能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節能技術推廣、能源消費統計、節能宣傳培訓和信息諮詢等方面發揮作用」。《節能法》把工業、建築、交通運輸三大重點領域的節能作為重中之重,並做了相關的規定。國務院今年8月下達的關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加強節能減排宣傳教育。把節能減排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體系以及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體系。
節能減排作為基本國策是全社會的責任也是協會的重要任務。節能減排的核心問題是大力培養能源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因此,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和國家考試機構推出能源管理師職業能力水平證書和能源管理專業就是為了貫徹落實《節能法》,為節能減排做出應有的貢獻。
由於能源管理涉及面非常廣,包括工業、建築、交通運輸、公共機構等,不僅企業需要能源管理方面的人才,政府機構也需要這方面的人才,為企業節能減排服務的第三方機構如節能服務公司、節能量審核機構、工程諮詢公司等機構都需要這方面的人才,這樣就為能源管理專業學員的就業、擇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和施展專業才能的舞臺。
中交協常務副會長王德榮、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高福勤等人出席了近日舉辦的能源管理專業和能源管理師職業能力水平證書項目新聞發布會,中交協北京教育諮詢中心主任高軍主持了該發布會。
(責任編輯:牛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