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21:30:40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自重慶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以來,受到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已開展87期評選,共推出2186名「重慶好人」,有200餘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展示了「重慶好人」風採。
好人們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堅持「潤物細無聲」的日行一善,聚沙成塔,築起了道德精神的高樓,為引領社會風尚,傳遞正能量做出了積極貢獻。
經廣泛推薦、評選,堅持扶貧濟困30餘年的軍隊離休幹部崔連喜等20位身邊好人登上「重慶好人榜」。
這些好人就在你我身邊,他們的事跡或許並不轟轟烈烈,但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真誠無私的大愛,充分詮釋了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
第87期「重慶好人」名單
助人為樂:
1、李孝貴 男 55歲 重慶貴華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
用十三年從木工學徒到企業掌舵者,成功後勇擔社會責任,先後資助貧困學生21人,留守兒童33人,孤寡空巢老人5個,捐資累計50餘萬元。他聯繫的6家貧困戶已全部脫貧致富。曾榮獲重慶「五一」勞動獎章。
2、李敏 男 56歲 長壽區人民醫院保衛科保安
2003年以來,李敏每年至少去獻血2次。為保證血液質量,他嚴格控制自身飲食,增強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16年來,李敏從未間斷,累計獻血量達12000毫升,相當於3個成年人的血液總和。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3、楊盛瑜 男 55歲 九龍坡區西洋棋協會會長
1999年,楊盛瑜與國象教練潘文闖共同成立重慶麒麟西洋棋(學校)俱樂部,其後20年,他們先後資助10多位家境貧困的孩子,成為國家級國象人才。而楊盛瑜本人,更把邊遠地區五個貧困孩子接到自己家中生活學習,給了他們一個溫暖的家。重慶晨報作出宣傳報導。
見義勇為:
4、郭隆中 男 46歲 大足區龍石鎮退伍軍人
2019年7月21日,郭隆中在水庫釣魚時,見兩小孩不幸落入水庫,他毫不猶豫跳下深達20米的水庫去救援。幾經努力,成功將兩個小孩救上岸交給附近居民,自己因體力嚴重透支,被送往醫院救治。
5、吳昌勇 男 45歲 涪陵區義和鎮副鎮長
7月17日9時許,正在石嶺村檢查工作的吳昌勇路過一池塘發現一個女童落水,眼看女童即將被淹沒,此時水裡還有一名男子,他也是去救女童的,因為體力耗盡也遇險了,吳昌勇見此狀,便讓群眾用長杆將該男子救起,自己跳進水裡,把女童救起。人民政協網、中國網等作出宣傳報導。
誠實守信:
6、蔡海波 男 35歲 雲陽縣個體經營
2010年創業以來,他誠信經營,凡是在他門店購買的手機,若經官方認定為假貨,補償購買者1萬元現金。不僅如此,他將 7日內包退包換的承諾,延長為1個月。他專門設置失物招領處,保管客人那些落下的證件、錢包等物品。他曾撿到一個裝有近萬元現金和數十萬票據的錢包,為尋找失主,他開著宣傳車全鎮尋找,最終物歸原主。重慶晨報作出宣傳報導。
敬業奉獻:
7、吳茂 男 37歲 南川區樓嶺村黨第一書記
4年來,在他帶領下,樓嶺村已實現85%以上轄區內通水泥硬化路,形成了10000頭生豬、600畝晚熟李、300畝刺黑竹的產業規模,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2017年,全村實現脫貧目標。新華網、重慶日報等宣傳報導。
8、楊天才 男 45歲 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校主任
從教22年來,他培養30餘名知名高校學生,是學生心中的「明星老師」。他參研國家、市級課題8個,國家級核心刊物發表論文79篇,是同事眼中的科研專家;他忍受病痛折磨,指導學生申請專利650餘項,是師生敬仰的「科技達人」。上遊新聞曾宣傳報導。
9、蒲良培 男 88歲 梁平區軍休中心退休幹部
1950年他報名參軍,成為一名志願軍戰士,參加過上甘嶺戰役,曾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個人三等功3次,多次獲得嘉獎。回國後,他由陸軍轉為長春航測團的飛行員。後由於身體原因,轉為地勤人員。因病退休後,他資助26名貧困生17萬元,汶川地震捐助1000元,志願加入遺體捐贈行列。人民網、華龍網等曾宣傳報導。
10、崔連喜 男 89歲 巴南區軍隊離退休幹部
16歲參軍,18歲入黨,先後參加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四川剿匪戰役,服役期間,被授予解放戰爭金質勳章一枚,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離休後,在巴南區魚新街社區義務擔任居委會主任、書記,在他的努力下,魚新街社區多次被評為「重慶市先進居委會」「重慶市安全文明小區」。他堅持扶貧助困30餘年,為貧困黨員、群眾捐款捐物累計達40餘萬元。除此之外為各機關單位義務宣講累計500餘次。重慶日報、華龍網等曾宣傳報導。
11、萬華禮 男 50歲 銅梁區侶俸初級中學校副校長
1990年7月參加教育工作,他每年「霸佔」著英語老師和班主任這兩個崗位,還把數學、物理的課餘輔導也主動攬來當第二、第三職業。他將朋友提來的水果帶給學生們補充維生素,他用獎金給班上幾個貧困學生購買飯票。自己被確診為肝癌晚期,仍瞞著周圍同事學生,照常上班,將生命最後一刻都獻給了教育事業。
12、何彧 男 34歲 巫山縣稅務局稅政科員
從稅近十載,8年默默奉獻在基層稅收徵管一線,2年奮戰在稅收改革攻堅最前沿,牽頭和推進重要業務改革和系統建設等改革工作12次;持續攻堅百餘天,主導的社保費徵管信息系統標準版順利上線,入庫城鄉居民社保徵繳數據50萬筆,成功服務全市2600萬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繳費人和1300萬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人;傾情服務繳費人,組織參與各項面向基層和納稅人的業務和系統培訓100餘場,培訓納稅人和稅務幹部近5000人次。
13、王繼超 男 34歲 江北區公安分局治安支隊民警
在2018年打擊汙染環境犯罪的工作中,為找出違法處置危險廢棄物的企業,他雙手沾滿具有腐蝕性的化學藥劑和油漆,帶領環境保衛案偵小組成功破獲環境汙染案28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5人,取得全市環境保衛偵破工作第一的好成績。華龍網、重慶日報等宣傳報導。
14、周康雲 男 62歲 開州區關面鄉泉秀村原黨支部書記
2019年8月8日,因幫助貧困戶修水管,不幸墜落山谷遇難。他帶領群眾脫貧,種出「中國木香第一村」。群眾只要有需要,他總是有求必應、有困必幫。他帶著對村民的責任和擔當,倒在了扶貧的路上。華龍網、人民網等宣傳報導。
15、曾紀倫 男 68歲 潼南縣花巖鎮龍懷村衛生室鄉村醫生
從醫52年,堅守當村醫。先後接生了1500多名孩子,成了遠近聞名的接生婆。他的手機號碼成了當地村民的「120」,不論嚴寒酷暑,他接到電話就出診。資助困難戶達500餘人次,減免費用達2萬多元。他自己身患癌症上了手術臺,還惦記著村裡的病人。被當地百姓稱為「村民健康的守護人」。重慶晨報等宣傳報導。
16、陳宗凡 男 54歲 巫溪縣尖山鎮中心小學校教師
陳宗凡自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擔任大隊輔導員、教研組長等職務,他在28歲時突然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這是一種無法醫治的頑疾。發作使他直不起腰,腿腳不能動彈。儘管如此,陳宗凡忍著劇痛,拄著拐杖,佝僂著腰杆,堅持工作。多次輔導學生參加競賽獲獎,主持研究兩個課題,20多篇論文發表或獲獎。曾被評為巫溪縣首屆「師德標兵」,榮獲巫溪縣「敬業奉獻」好老師稱號,5次被縣教工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孝老愛親
17、張啟賢 男 26歲 酉陽縣車田鄉車田村村民
母親與姐姐雙目失明,從小家境窘迫,張啟賢小學畢業就進城打工。後來他與女朋友一起投資服裝加工廠,生活剛得到好轉時,父親被查出直腸癌。他放下手上所有工作,奔赴老家照顧病重父親和失明母親。不幸再次降臨,姐夫被查出肺癌,姐姐一家陷入困境,張啟賢又扛起了照顧姐姐孩子的責任。
18、丁友芬 女 35歲 石柱縣馬武鎮香溪村中嶺組村民
2013年,丁友芬77歲的婆婆因患腦溢血癱瘓在床需要人長期護理,丁友芬主動提出在家照顧婆婆。婆婆去世後,年逾八旬的公公又因患內風溼、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而無法自理生活。六年來,公公生活的一切都是丁友芬一人料理,有時大便不暢,丁友芬便用手去掏……她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孝道。
19、詹平 男 55歲 渝北區雙鳳橋街道宏錦路社區居民
2005年,詹平的妻子遭遇車禍,陷入深度昏迷。在妻子昏迷的日子裡,詹平盡心盡力照顧,終於把植物人妻子喚醒。妻子醒來後,卻不會走路和說話。詹平不放棄,十幾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顧,捨棄外出打工的機會,幫助她恢復語言、行走功能。中國新聞網宣傳報導。
自強不息:
20、田俊豐 男 44歲 秀山縣龍池鎮小壩村村民
正值壯年卻患上塵肺,為了不拖累妻子,堅決與妻子離婚。他說除了肺我什麼都是好的,我願意捐獻全身器官回報社會。為了治病就醫,他走上了搞養殖種辣椒的創業之路,並且在自己致富的同時幫助身邊近20名貧困戶脫貧。
掃描二維碼關注「重慶好人」詳細事跡。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專題網站:http://cq.cqnews.net/cqztlm/node_166107.htm
「好人在身邊」微訪談專題網頁:http://cq.cqnews.net/html/node_261288.htm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梓涵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