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俠
圖:來自網絡
在我們豐沛地區的鄉村集市上,看到很多老人婦女沿街賣知了猴,他們中,大多是自己摸的,有人一晚摸400個,按照現在7毛一隻的價格,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不要只羨慕別人的驚人「戰績」,其實,摸解了猴是有章可循的。
在鄉村,收完麥子,下過一場透雨,直到所伏是摸解了猴的最佳時段。
蟬的幼蟲期,俺這裡叫它解了猴,或解了龜;蛻變後的蟬叫它解了子。時下正是摸蟬的高潮期。首先給大家描述一下摸解了猴的壯觀場景。
每天傍晚時刻,天還沒黑,大人小孩就會手提塑料小桶,拿著手電筒、竹竿,開始了摸解了猴大戰。只見他們一個個弓著腰,在樹下用敏銳的目光搜索著地面,尋找解了猴的窟,如若發現目標,會立馬動手戳破那薄薄的小洞,把急於出洞的解了猴薅出來。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這時,大家不再弓腰駝背細心地搜索地面。手電筒次第打開,不一會兒,萬盞齊明,白色的光柱在夜幕裡縱橫交錯。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加快了腳步,對每一棵樹的樹幹都要用赤眼的白光洗禮一遍。摸著了一個兩個,還想著三個四個,甚至更多更多。即使熟人碰了面,也顧不得多聊幾句,打個招呼,各自就匆匆地奔下一棵樹去啦。
在大家公認的解了猴的盛產地,人比解了猴還多,用摩肩接踵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頓時,樹行子裡熱鬧起來了:匆匆的腳步聲,無拘無束的說笑聲,呼朋引伴聲,為丟失一個解了猴的抱怨聲……聲聲入耳,又都無暇聆聽。光和聲的完美組合,構成了夏季農村的小夜曲。
我們村的年輕人為了能摸到更多的解了猴,就會帶上礦燈、竹竿、器皿,騎著摩託車或電動車到華山大沙河的樹林子裡去「發大財」。他們往往要摸到半夜才回,當然收穫也是可觀的。少的摸到一二百個,多的摸四五百,或七八百,真讓人眼熱啊!
我和老頭子腿腳都不靈便,只能在家前院後轉悠,能摸多少算多少。但是,對我來說,摸多摸少都滿足,全當是給摸解了猴的人稱個數,自己找個樂子。
摸解了猴我有自己的經驗,一般是不外傳的,今天破例給大家分享一下。
摸窟窿裡的解了猴,你要有一雙慧眼,在地面眾多的小窟中,能一眼辨別出哪一個是解了猴的窟窿。解了猴的窟小點也好,大點也罷,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薄薄的,只要用手指一戳就破。
窟窿能伸進去一個手指,手指伸進去,解了猴的前爪就會把你抓得痒痒的,還有點疼。而對於螞蟻窟你即使用手戳,它始終不會變大。螻蛄窟用手指一戳是斜的,那就別浪費時間了。
摸爬樹的解了猴,一定要仔細,把眼睛睜大些,以免有漏網之猴。用你的照明燈照明白了再下手,以免捏著小蟾蜍、瞎老碰子,摸著怪瘮人的。
摸解了猴腳步要快,不要老圍著一棵樹糾纏不休,一棵樹照過了,趕快衝向下一棵樹。當然,這裡說的照過了,就是確定這棵樹上的解了猴全被你摸入囊中了。因為一棵樹上有時會同時爬著兩隻,或幾隻,錯過了豈不可惜?
另外,爬得太高的解了猴,你不要非去夠它,黑燈瞎火的,燈光顧上不顧下,夠下一個,在地上找半天,還不如另尋新目標划算。我摸爬樹猴,手裡就只拿一根一米多長的竹竿,即使看見爬高的猴兒,我也不費那時間和力氣,那叫瞎搭功夫。
還有,摸解了猴不是趕集聚會湊熱鬧,更不能如詩句「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遊人多處行」。人多的地方不一定解了猴就多,你要有自己的基地,自己的貨源。
我摸解了猴就只在房前屋後轉悠,我們村建的是排房,我家門前,前面一排房子後面有一行大楊樹,我家院子後面也有一行大楊樹,院子裡還有幾棵棗樹,這些樹就是我摸解了猴的基地。
每天晚上,我摸的路線就是從院裡到房前,再到院後。返過來回過去,如此往復,一晚上也能摸四五十個。回到家把解了猴放在水盆裡,一五、一五的點數,心裡美滋滋的不說,還要向孩子們和老頭通報(其實是炫耀)一下數字。
還有摸解了猴要把握住時機。摸解了猴的季節雖然到了,但沒有落透雨,這時即使有,出的也很少,你何必為摸寥寥無幾的解了猴浪費時間哪?
但摸解了猴要收尾的時間就不同了,經過多天的摸解了猴大戰,人們的一是稀罕頭過了,二是身心疲憊了,多數人看著每晚摸得少了,就會自動退出。這時,你一定不要放棄最後階段的一搏,再堅持他三五日,戰果也是蠻輝煌的。
摸解了猴有摸解了猴的秘訣,戳解了子有戳解了子的門道。晚上九點半以後,摸解了猴的人逐漸減少,這時,因漏網爬高的解了猴就開始蛻變,蛻變出的解了子從空殼中出來,淡綠色的軀體表演著一種奇怪的體操,頭部下垂,軀體彎呈弧形,有時還會瑟瑟顫抖。
這時,你用一根長長的竹竿,竹竿的上頭安上一個剪去底的塑料瓶,輕輕地套上去,連同蟬蛻一起都落入瓶中了。晚上你實在太累了,第二天凌晨四點你就起床,用同樣的方法戳解了子,收穫也是豐厚的。
在此,我還要告訴大家一點,嫩解了子看著好看,但沒有斤兩,吃起來也沒有解了猴好吃。
好了,我的摸蟬經就念這麼多吧。有待高手們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