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陽光最近也是很猛了。
從《大江大河》到《知否》,一路口碑爆款,最新的這部《都挺好》,又是豆瓣8.5。
而且這部充滿《知否》老面孔的劇集,一開播,就開撕,雖然是家庭倫理劇,但完全不是過去 「父慈子孝」的那一套啊,從倪大紅的「作妖爹」到郭京飛的啃老男,再到姚晨的翻版樊勝美,完全是撕得日月無光的節奏。也把原生家庭的那些隱傷,完全展露在觀眾面前。
從目前為止《都挺好》也的確延續了正午的優秀製作水準,而且就像導演簡川訸之前拍攝的《歡樂頌》系列一樣,劇集還是很會抓類似原生家庭之痛、「沒有感情的血緣關係還是親情嗎「這些痛點。
但劇集又不是對過往劇集的重複,比如姚晨出演的角色與之前《歡樂頌》中蔣欣飾演的樊勝美是有很多的共同點,但這個角色不僅沒有被原聲家庭束縛,還逃離甚至打臉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那些傷害了。
看之前的疑慮就是:家庭倫理劇在當下,還能拍出新意思嗎?作為我們這種普通觀眾,它會不會太過於傳統,太過狗血,以至於讓人看不下去呢?
然而,真正開始看的時候,才發現,真的!完全!沒必要!擔心呀!
不同於以往聚焦「婆媳矛盾」、「夫妻關係」、「家庭教育」這些題材,正午陽光這次直接對準了原生家庭這個問題,而其中的許多情節,又是觀眾有切膚之痛的,所以也很容易引發共情。
拿我自己來說,真是打開第一集就完全停不下來,忍不住看郭京飛還要怎麼作妖。姚晨怎麼打臉打回去。
這就是《都挺好》的吸引力:家庭生活是不可能都挺好的,但如何抓住那些大家都感受到,但別人卻拍不出來的東西,這正是正午陽光為什麼依然是正午陽光。
撕得一地雞毛的中國式原生家庭,為什麼還叫《都挺好》?
很多觀眾看完前幾集就驚到了,因為重男輕女的表現也太真實了。
真的是,直接撕開了中國式原生家庭的一切偽善,把中國家庭之間的那點小九九透過蘇家這麼個小窗口全部抖了出來。
先捋一捋這個重男輕女氣得我想打人的家庭。
姚晨飾演的女兒明玉從努力學習,立志要像鑫飾演的大哥蘇明哲一樣考取清華。可是父為了大哥把她從小住到的房間賣了,還在她高三關鍵的刻,搞得她她連複習功課和睡覺的地方都沒有。
大兒子明哲考上了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生,半額獎學金,一年還需要十五萬的生活住宿費用,家裡面砸鍋賣鐵把大兒子送去了美國。
郭京飛飾演的二兒子蘇明成要兩千塊去旅遊,立刻就給了。
可是女參加學校尖子強化班一千塊都不肯給。
明玉媽媽的理論就是:女兒只養到18歲,反正以後還是得嫁人的,養老也指望不上你。
類似的細節還包括,老二帶回家一包髒衣服,讓上高三的妹妹給洗。明玉就是不洗。老二立刻跑去告狀。
就這麼被欺負到大二,女兒與父母爭吵一架後,發誓再也不回家了。
可就這麼一個不被家裡待見的女兒,在母親打麻將九小時不休息激動去世後,卻忙著張羅葬禮,買墓地,一力承擔所有開銷。
母親的去世讓大家聚到一起,矛盾解開了嗎?
正好相反,往事一樁樁一件件直接擺到檯面上來,一家人直接在火葬場開撕了,骨灰盒直接砸地上,就是撕破臉。
故事看上去很激烈很戲劇化,但講的其實都是原生家庭的故事,意外觸動了年輕人對於「原聲家庭」的敏感點,他們眼看著主角們的命運起變化,也扼腕嘆息姚晨角色這樣的人就是「一步走錯」,她本應該有機會衝擊清華的,卻硬被原生家庭按在了師範大學的人生軌道上,全靠自己才完成命運的逆襲。
而二哥郭京飛打小就是一個混子,學習不好,做事也不行,但在家依然是寶貝,工作結婚買房全是家裡出錢。妹妹好像活該被他一輩子吸血。後來葬禮妹妹出錢他還心理不平衡,張口閉口「不就出了點臭錢嗎」。
這樣的劇給人看著就是很解氣,所謂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原生家庭矛盾往往各有不同,但過去我們往往習慣為了「家和萬事興」而迴避矛盾,到了拍劇不是對這個問題輕輕掠過,就是直接奔著狗血的路子去。
但《都挺好》卻是把一個家庭的原生之痛直接給觀眾攤開,然後一個個去關照主角們的個人命運。
劇名尤其妙——這不就是中國式家庭嗎?哪怕是撕得一地雞毛,對外說起來一樣是——都挺好。
姚晨的翻版樊勝美,郭京飛的啃老男,倪大紅的作妖爹,演得都挺好
演員是真的演得都挺好。
《都挺好》是一部圍繞性別歧視、重男輕女、啃老等社會熱點話題展開的家庭倫理劇,它所選的幾個代表角色,也都非常有典型意義。
姚晨出演的三妹一出場就冷冰冰的,對家人表面看愛答不理,但其實她才是這個家庭中受損最嚴重的那個。
母親當年為了供大哥讀書,便把她的房間賣了,還把她趕出去讓她和父母住,在她的身上,實際上是投射了中國家庭長期以來對於女兒的態度問題,家裡面重男輕女,只好自己咬著牙拼命上爬。即使是母親去世了,也無法完成與原生家庭的和解。
打理母親的後事,墓地是她買的,葬禮的錢是她出的,一直被偏袒的二哥一分錢沒出就算了,還開口就是「你出點臭錢能怎麼著,媽白養你了嗎」,大哥說「你變了」,父親也說「家裡是虧待你了,可那也不賴我呀,我這輩子不也是受氣嗎」。
她所代表或見證的,是一個原生家庭長大女孩子的痛苦、憤懣,爭氣,以及她的困惑。
她的性格中有特別堅硬冰冷的一面,不會搞人際關係,高傲、倔強。
但是她的優勢是個人能力突出,做事認真負責,並且聰明有想法。劇情推進至今,她雖然因為家庭影響了買賣,但還能憑個人能力穩住陣腳。
相比許多人對姚晨演技的質疑,說她演得太兇,角色不討好。
我反倒角色這種不討好非常準確。
在姚晨對人物的塑造中,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大女主如何翻身揚眉吐氣,而是在被原聲家庭損害影響之後,她是如何帶著一身的傷疤走過來,又是他們如何從一無所有,一步步走到今天。
這個角色肯定有很多不討好的一面,但當她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家裡陷入沉思,觀眾還是能捕捉到角色身上暖的那一面:這個一直被母親看輕的女兒,反倒是最孝順的。
郭京飛飾演的啃老男就真的是看得人很想打他了。
活脫脫一個媽寶男不說,還時時刻刻自欺欺人,說得自己都信了自己是一個替家庭幫父母考慮的孝子,其實是時刻惦記著父親的存摺,這個角色的存在,就是讓觀眾想打人的,所以郭京飛的表演真的是壞得很精彩了。
既自卑,又表面上張牙舞爪,也沒有把這個討厭的角色片面化,而是能看出重男輕女的母親是怎樣一步步把他變成這副討厭的模樣的。
而倪大紅飾演的父親呢,又是另一種討人厭。
被強勢的老婆壓了一輩子,在家裡一直不出頭,害得三妹的人生崎嶇了很多,如今一夜翻身解放,卻又去毫無底線地壓榨大兒子。而且討厭地那麼理直氣壯,就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一樣。
本劇最吸引人的,也恰好是這種對人物群星異常紮實的塑造。因為,一定程度上,我們很多觀眾,也都是這些家庭生活的經歷者。
而這個劇的魅力則在於,你眼見著,這麼一群被塑造的角色,卻一步步把原生家庭那些缺陷、帶來的委屈和心酸給展示出來。
所以才真正讓人感同身受。
雖然故事非常戲劇性,是通過家中突遭變故,把一家人重新聚齊,然後讓積蓄的矛盾全部爆發出來,但劇集卻能讓這些戲劇化的情節,沉澱到生活裡,而從劇情本身,無論是情節設置,還是人物塑造,這個劇同樣非常吸引人,是很有技巧的劇。這也是能讓我們一路看下去,覺得很好看,很想追的原因。
此外,劇情更構造了一個足夠精巧的連環式戲劇結構—— 一個衝突的結束代表著另一個衝突的開始,而隨著劇情的豐富,這些人物也更加豐富起來,敘事也越來越豐滿,從而讓我們更加理解這些角色和他們的命運。
比如一開始冷冰冰的姚晨的角色,你深入這個角色之後,會發現這個角色最終是如此孤獨和痛苦。之後才更能理解到姚晨的演技。
這種人物群像塑造的豐滿,也是非常正午陽光了。
被原生家庭毀掉的女孩怎麼活出自己的人生?這回都扯明白了
這部劇最大的價值在於:過去應該從來沒有這麼一部劇,如此赤果果地揭開原生家庭之痛。
有道理可講的時候,家庭才有溫暖。
但《都挺好》告訴我們的是:很多家庭裡就是沒道理可講。
從敘事到人物,《都挺好》始終在做減法,把那麼多原生家庭矛盾,都集中到主人公一家身上,目前看整體敘事是紮實而平緩的,又大膽而勇敢。
蘇家作為一個家庭矛盾的「爆發地」,這些問題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裡真實存在的,但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又是永遠難以割捨的情感紐帶。
劇集之所以能夠拿到不錯的評分,就在於沒有以過往灌雞湯的形式強行消弭矛盾,而是把矛盾攤開來,激烈的矛盾碰撞中找尋解藥。
現實中如同蘇明玉一樣遭遇過原生家庭傷害的人何止千千萬萬,很多人可能一生都無法完成「如何和原生家庭和解」的問答題。
所以姚晨的角色,其實是在告訴觀眾,一個被原生家庭損害的女子,要怎麼擺脫原生家庭之痛。
儘管這個過程經常迷茫不知歸處,也常會有郭京飛這樣的糟心哥哥倪大紅這樣的糟心父親的狂瀾襲來。但最後姚晨的角色還是憑藉自己攥緊的拳頭,擊退了迎面而來的潮水。
這個故事接下來的有趣之處,是將一家人矛盾激化到不可收拾之後,之後怎麼收拾殘局?
導演簡川訸說的是,這部劇就是要「殘忍」地揭開原生家庭中那些我們不忍直視的瘡疤,但如何確保不把這些痛徹心扉的矛盾當成潑出去的雞血和狗血,又不硬塞給觀眾一個大團圓結局,才是對正午陽光最大的考驗。
這代人常常驚訝於故事中的有些人,怎麼會重男輕女到那種程度,覺得這都是戲劇的誇張,問題在於並不是。
故事中的許多細節,不僅來源於現實,現在可能依然在中國的某個地方發生著,下一個樊勝美,還在被這些原生家庭源源不斷地製造出來,但改變也在發生。
《都挺好》就是抓住了時代變化中的這個關鍵節點,借一個斬不斷理還亂的家庭故事,呈現出中國人對於家庭觀念的轉變。這種對社會變化敏銳的把握,成就了正午陽光。
故事最精彩的地方在於感同身受,正常的人生對於姚晨飾演的三妹來說是奢侈品。但被原生家庭毀掉的女孩怎麼找回自己的人生?這正是《都挺好》要和觀眾一起找尋的答案。
狼人版樊勝美,就是那個答案嗎?不一定。
但能夠提出一個好問題,正午陽光這部8.5分原生家庭劇已經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