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骨傳聲,在很早之前還是「黑科技」一般的存在,也只是在電視上或者書本中看到過這樣的概念,多用於對聾啞患者治療的醫學設備當中。而最近幾年隨著商用技術不斷下沉到民用領域,有不少廠商開始嘗試將骨傳導與耳機結合在一起。
最近我就有幸收到一款南卡剛剛推出不久的Runner Pro骨傳導藍牙耳機,說起來這也是南卡的第三代骨傳導耳機了,那麼它與之前兩代產品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包裝方面,Runner Pro整體沿用了類似第一代Lite系列的包裝風格,並且黑、紅兩種不同的配色在包裝上也得以體現,卡紙封套正面印有產品名稱、南卡品牌Logo等字樣。
盒子背部的排版風格同樣非常熟悉,上方印有耳機的渲染圖,下方標記有功能特性、製造商信息以及其他相關的編碼內容。
包裝內容依舊比較簡單,包含有Runner Pro骨傳導耳機、磁吸充電線、隔音耳塞和說明書,與前兩代產品沒有差別。
在產品外觀設計方面,Runner Pro融入了更多圓潤的線條,尤其是與第二代骨傳導耳機相比更加明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耳機整體的佩戴舒適度。此外Runner Pro提供有黑、紅兩種配色,也算是正式告別了之前單一的科技灰,更有親和力。
耳機左右兩側仍然是主板倉與電池倉,左邊的電池倉外側印有南卡的Logo,內側標記有這款耳機的充電功率等內容。
右邊的是主板倉,內側凹槽處設計有四顆金屬充電觸點,用來和磁吸充電器接觸為耳機充電,旁邊還預留有充電狀態指示燈。
在主板倉下方側邊的位置分布有這款耳機上所有的按鍵和開孔,依次為電源鍵、音量加減按鍵和麥克風開孔。
值得一提的是,南卡Runner Pro骨傳導耳機還採用了無縫注塑工藝,整機一體成型,在機身表面特別塗了一層抗氧化納米塗層,帶來了IPX8級別的防塵防水,能夠有效抵禦日常使用環境中汗水、雨水的侵蝕。
佩戴方面,Runner Pro的表現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整機重量為33克,在正常佩戴姿勢下,耳掛部分可以懸掛在耳朵上方,骨傳導模塊與頭部兩側相抵,加之項圈部分在頭部後方起到支撐的作用,三位一體形成穩固的支撐結構。同時多點平均受力,也均勻分散了耳機整體的重量,長時間佩戴也不會產生壓迫感。
骨傳導耳機的另外一個優勢在於,佩戴時不需要像入耳式耳機一樣將整個耳機塞到耳朵裡面,可以避免長時間佩戴導致耳朵產生腫脹感;另一方面也杜絕細菌通過耳機傳遞到耳道當中。
耳機與手機的連接方式與一般的藍牙耳機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長按電源鍵開機之後,在手機上搜索到對應的藍牙熱點建立連接即可。Runner Pro搭載的是藍牙5.0晶片,在連接距離和穩定性方面的提升比較大,實測在半徑10~15米範圍內可以正常連接通信。
音質方面,Runner Pro搭配了16mm的大尺寸動圈單元,支持A2DP、AVRCP、HSP等多種格式的藍牙音頻傳輸協議。試聽蔡琴老師的《渡口》,音樂開始就能明顯感覺到低頻部分的表現下潛有力,且富有一定的彈性;人聲表現也非常乾脆,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另外人聲與樂器聲分離比較明顯,聲場表現寬闊,總體來說較之前兩代的產品進步還是比較大的。
唯一比較遺憾的就是高頻方面的表現有些不足,有些被外力壓迫的感覺,這也可能是過分強調中低頻導致的結果,與入耳式的耳機還有一定的差距。當然這樣的音質表現也並不能說明南卡一無是處,只是受限於骨傳聲的原理,在今後的產品中還需要細細雕琢。
為了提升耳機的使用體驗,南卡還為它設計了OT降漏音技術2.0,可以降低音樂播放時骨傳導模塊震動帶來的不適感,同時減少漏音的現象。實際體驗下來,在音量適中的情況下震動和漏音確實不太明顯,但手動將音量調大以後,還是多少會有一些震動的感覺。
除了作為藍牙耳機使用,Runner Pro還是一款獨立的音樂播放器。南卡在這款耳機當中內置了8GB的存儲容量,可以存儲音頻文件並通過耳機直接解碼播放。8GB的容量大約可以存儲1500首左右的音樂,且支持主流的WAV、FLAC、MP3、WMA等格式的解碼,足夠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交互方面,Runner Pro採用了實體按鍵的交互方式,但由於耳機整體的體積更大,按鍵的功能可以更加獨立。在正常使用姿勢下,只需要抬起右手就可以很輕鬆的夠到機身上的按鍵,非常方便。
南卡為Runner Pro配備了一塊230mAh容量的鋰電池,能夠為耳機提供大約6個小時左右的續航時長,當然期間如果使用耳機通話,那麼續航時間可能會進一步減少。
充電方面,Runner Pro去掉了接口的方式,以磁吸的方式取而代之。在使用的時候也會更方便一些,只需對準觸點的位置吸附上去即可,有些類似於蘋果早期的MagSafe。
作為南卡旗下的第三代骨傳導耳機,從Runner Pro上也不難看出南卡這幾年在骨傳導耳機這個細分領域的積澱,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這一代產品被附上了Pro的稱號。紮實的用料以及精湛的工藝細節,搭配無縫注塑工藝大幅提高了機身的一體性;黑紅兩種配色滿足不同用戶的喜好,IPX8級防水拓寬了耳機的使用場景;16mm超大動圈單元,搭配OT降漏音技術2.0,中低頻方面的表現比較出色;內置8G存儲容量,獨立解碼音頻文件。
在深度體驗一段時間之後,也不難發現這款耳機還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比如高頻方面的表現可以進一步優化;另外在音量比較大的時候震動感還是比較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