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器常見的失效模式與失效機理

2021-02-20 硬體十萬個為什麼

失效模式:各種失效的現象及其表現的形式。

失效機理:是導致失效的物理、化學、熱力學或其他過程。

1、電阻器的主要失效模式與失效機理為

1) 開路:主要失效機理為電阻膜燒毀或大面積脫落,基體斷裂,引線帽與電阻體脫落。

2) 阻值漂移超規範:電阻膜有缺陷或退化,基體有可動鈉離子,保護塗層不良。

3) 引線斷裂:電阻體焊接工藝缺陷,焊點汙染,引線機械應力損傷。

4) 短路:銀的遷移,電暈放電。

2、失效模式佔失效總比例表

(1)、線繞電阻

失效模式

佔失效總比例

開路

90%

阻值漂移

2%

引線斷裂

7%

其它

1%

(2)、非線繞電阻

失效模式

佔失效總比例

開路

49%

阻值漂移

22%

引線斷裂

17%

其它

7%

 

3、失效機理分析

    電阻器失效機理是多方面的,工作條件或環境條件下所發生的各種理化過程是引起電阻器老化的原因。

(1)、導電材料的結構變化

薄膜電阻器的導電膜層一般用汽相澱積方法獲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無定型結構。按熱力學觀點,無定型結構均有結晶化趨勢。在工作條件或環境條件下,導電膜層中的無定型結構均以一定的速度趨向結晶化,也即導電材料內部結構趨於緻密化,能常會引起電阻值的下降。結晶化速度隨溫度升高而加快。

    電阻線或電阻膜在製備過程中都會承受機械應力,使其內部結構發生畸變,線徑愈小或膜層愈薄,應力影響愈顯著。一般可採用熱處理方法消除內應力,殘餘內應力則可能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逐步消除,電阻器的阻值則可能因此發生變化。

    結晶化過程和內應力清除過程均隨時間推移而減緩,但不可能在電阻器使用期間終止。可以認為在電阻器工作期內這兩個過程以近似恆定的速度進行。與它們有關的阻值變化約佔原阻值的千分之幾。

    電負荷高溫老化:任何情況,電負荷均會加速電阻器老化進程,並且電負荷對加速電阻器老化的作用比升高溫度的加速老化後果更顯著,原因是電阻體與引線帽接觸部分的溫升超過了電阻體的平均溫升。通常溫度每升高10℃,壽命縮短一半。如果過負荷使電阻器溫升超過額定負荷時溫升50℃,則電阻器的壽命僅為正常情況下壽命的1/32。可通過不到四個月的加速壽命試驗,即可考核電阻器在10年期間的工作穩定性。

    直流負荷—電解作用:直流負荷作用下,電解作用導致電阻器老化。電解發生在刻槽電阻器槽內,電阻基體所含的鹼金屬離子在槽間電場中位移,產生離子電流。溼氣存在時,電解過程更為劇烈。如果電阻膜是碳膜或金屬膜,則主要是電解氧化;如果電阻膜是金屬氧化膜,則主要是電解還原。對於高阻薄膜電阻器,電解作用的後果可使阻值增大,沿槽螺旋的一側可能出現薄膜破壞現象。在潮熱環境下進行直流負荷試驗,可全面考核電阻器基體材料與膜層的抗氧化或抗還原性能,以及保護層的防潮性能。




(2)、硫化

有一批現場儀表在某化工廠使用一年後,儀表紛紛出現故障。經分析發現儀表中使用的厚膜貼片電阻阻值變大了,甚至變成開路了。把失效的電阻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發現電阻電極邊緣出現了黑色結晶物質,進一步分析成分發現,黑色物質是硫化銀晶體。原來電阻被來自空氣中的硫給腐蝕了。

(3)氣體吸附與解吸

膜式電阻器的電阻膜在晶粒邊界上,或導電顆粒和黏結劑部分,總可能吸附非常少量的氣體,它們構成了晶粒之間的中間層,阻礙了導電顆粒之間的接觸,從而明顯影響阻值。

合成膜電阻器是在常壓下製成,在真空或低氣壓工作時,將解吸部分附氣體,改善了導電顆粒之間的接觸,使阻值下降。同樣,在真空中製成的熱分解碳膜電阻器直接在正常環境條件下工作時,將因氣壓升高而吸附部分氣體,使阻值增大。如果將未刻的半成品預置在常壓下適當時間,則會提高電阻器成品的阻值穩定性。

溫度和氣壓是影響氣體吸附與解吸的主要環境因素。對於物理吸附,降溫可增加平衡吸附量,升溫則反之。由於氣體吸附與解吸發生在電阻體的表面。所以對膜式電阻器的影響較為顯著。阻值變化可達1%~2%。

(4)氧化

氧化是長期起作用的因素(與吸附不同),氧化過程是由電阻體表面開始,逐步向內部深入。除了貴金屬與合金薄膜電阻外,其他材料的電阻體均會受到空氣中氧的影響。氧化的結果是阻值增大。電阻膜層愈薄,氧化影響就更明顯。

防止氧化的根本措施是密封(金屬、陶瓷、玻璃等無機材料)。採用有機材料(塑料、樹脂等)塗覆或灌封,不能完全防止保護層透溼或透氣,雖能起到延緩氧化或吸附氣體的作用,但也會帶來與有機保護層有關的些新的老化因素。

(4)、有機保護層的影響

有機保護層形成過程中,放出縮聚作用的揮發物或溶劑蒸氣。熱處理過程使部分揮發物擴散到電阻體中,引起阻值上升。此過程雖可持續1~2年,但顯著影響阻值的時間約為2~8個月,為了保證成品的阻值穩定性,把產品在庫房中擱置一段時間再出廠是比較適宜的。

(5)、機械損傷

電阻的可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電阻器的機械性能。電阻體、引線帽和引出線等均應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基體缺陷、引線帽損壞或引線斷裂均可導致電阻器失效。

加入《可靠性案例分享群》獲得更多可靠性資訊。每晚討論分享案例細節。


硬體十萬個為什麼《電路可靠性案例徵文》大賽:

主辦方:硬體十萬個為什麼   信號完整性

論文形式:不限

參加方式:文檔發送到微信號z00143104

評選標準:案例由《硬體十萬個為什麼》《信號完整性》公眾號發布,閱讀量+(點讚數X10)

比賽獎品:

一等獎一個4核A9開發板1名


二等獎飛思卡爾M4開發板2名

三等獎STM32F103開發板4名

已發布投稿內容:

可靠性案例分享(3)諧波過高導致 UPS 輔助電源板頻繁損壞

可靠性案例分享(4)多電源電路的可靠性設計案例

前期可靠性類文章:

可靠性是設計出來的

一張思維導圖:可靠性設計包含這麼多內容!

可靠性VS成本

什麼是「5個9」(99.999%)的可靠性?

提高可靠性最笨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冗餘設計

華為是怎樣開發硬體的(系列15)——FMEA分析

華為是怎樣研發的(26)——降額設計

商品延保,值得買麼?——從電子設備延保,談談可靠性

PCB小常識(15)——PCB的可靠性設計

電路可靠性設計與元器件選型(簡述版本)

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篩選

元器件失效機理有哪些

HALT試驗——一種會讓設計師頭疼的可靠性試驗

相關焦點

  • 元器件的失效原因和故障檢查方法
    電子元器件在使用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失效。失效就意味著電路可能出現故障,從而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這裡分析了常見元器件的失效原因和常見故障。 電子設備中大部分故障,究其最終原因都是由於電子元器件失效引起的。
  • 電子元器件的各類失效機理分析
    發生在產品研製階段,生產階段到使用階段的各個環節,通過分析工藝廢次品,早期失效,實驗失效及現場失效的失效產品明確失效模式、分析失效機理,最終找出失效原因,因此元器件的使用方在元器件的選擇、整機計劃等方面,元器件生產方在產品的可靠性方案設計過程,都必須參考失效分折的結果。
  • 智慧卡失效機理研究及分析實例
    然而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密碼校驗錯誤、數據丟失、數據寫入出錯、亂碼、全「0」全「F」等諸多失效問題,嚴重影響了IC卡的廣泛應用。因此,有必要結合IC卡的製作工藝及使用環境對失效的IC卡進行分析,深入研究其失效模式及失效機理,探索引起失效的根本原因,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改進IC卡的質量和性能1。
  • 失效分析
    ● 材料的失效行為主要取決於微觀結構和宏觀形態的變化。確定不同材料的失效模式、失效機理、失效缺陷與失效起因的相互關係,是失效分析學科的核心內容。失效分析的關係    ●     失效分析是要明確失效模式、失效缺陷、失效機理        與失效起因的相互關係◆    失效模式(failure mode)
  • 常見的失效模式有哪些?
    了解產品的失效模式對一個可靠性工程師很重要,通過了解材料和器件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才能做到測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工倍。每種失效模式都會對於一定的應力模式下面這張表對各種應力和主要失效模式做了一些總結:應力細分1細分2失效模式應用對象
  • IC失效分析(解決方案/常見分析手段)
    隨著人們對產品質量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失效分析工作也顯得越來越重要,社會的發展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出現問題不可怕,但頻繁出現同一類問題是非常可怕的。本文主要探討的就是如何進行有效的晶片失效分析的解決方案以及常見的分析手段。失效分析失效分析是一門發展中的新興學科,近年開始從軍工向普通企業普及。
  • 天井機空調接錯線的失效分析與研究
    其出風模式是垂直下來,可以到達空間內每個角落,人體感覺較舒適。天井機空調近幾年在市場需求較廣,由於不佔室內空間,且製冷量較大,被大量應用於客廳、辦公室、商場門店等大型場所。由於天井機的適用場合較廣,所以其內外機之間連接距離較遠,均為售後直接安裝配線,我司空調在售後安裝接線過程中出現內外機主板通訊電路燒毀故障,燒毀失效後內外機控制器無法有效連接通訊,導致空調整機無法工作。
  • 晶片失效分析常用方法及解決方案
    隨著人們對產品質量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失效分析工作也顯得越來越重要,社會的發展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出現問題不可怕,但頻繁出現同一類問題是非常可怕的。本文主要探討的就是如何進行有效的晶片失效分析的解決方案以及常見的分析手段。失效分析 失效分析是一門發展中的新興學科,近年開始從軍工向普通企業普及。
  • 電感零件常見失效模式及分析手法簡介
    35Wednc常見失效模式:常見的失效模式主要分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設計/結構2.原材料3.製程4.電性特性5.焊錫不良35Wednc失效分析步驟:(1) ICT/FCT測試中常見異常分析---OPEN/SHORT:35Wednc 與原物料相關------ 產品特性不良(RDC偏大/IDC偏小);線圈有線傷; 與製程應用相關------ 測試時開機瞬間電流過大/電壓不穩;產品應用不匹
  • 失效分析知識大全
    失效分析簡介失效分析是一門發展中的新興學科,近年開始從軍工向普通企業普及,它一般根據失效模式和現象,通過分析和驗證,模擬重現失效的現象,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機理的活動。在提高產品質量,技術開發、改進,產品修復及仲裁失效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失效分析流程
  • 案例 | 失效分析知識大全
    失效分析是一門發展中的新興學科,近年開始從軍工向普通企業普及,它一般根據失效模式和現象,通過分析和驗證,模擬重現失效的現象,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機理的活動
  • 了解集成電路失效分析的步驟
    了解集成電路失效分析的步驟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09-05 09:45:00 引言 失效分析就是判斷失效的模式,查找失效原因,弄清失效機理,並且預防類似失效情況再次發生
  • 集成電路有哪些可靠性問題 集成電路物理失效機理原因分析
    然而,在設計時考慮電路的可靠性,需要對可靠性失效過程進行建模,並採用該模型進行器件或電路模擬,再以實際測試的數據進行修正,最終得到一個能模擬器件或電路實際劣化(Degradation)的精確模型。  本文就集成電路製造中關注的幾個可靠性問題,重點介紹其物理失效機理。
  • FMEDA-失效模式影響和診斷分析
    IEC 61508 失效模式定義 - 新定義;  2. 功能失效模式;  3. 機械部件的使用。  有了這些改進,使得 FMEDA技術更加成熟,成為更完整和更有用的方法。  新失效模式的定義  在工業領域的重要廠商,包括羅克韋爾自動化,致力於功能安全產品的不斷改進,忠實於 IEC61508 的原內容,對失效模式定義提出了很多改良,並開始使用2003年的新定義用於 FMEDA 分析。更詳細的失效模式定義會在後續的IEC 61508 版本中體現出來。為了理解所需的變化,必須首先要明白當前官方定義"安全失效"的模稜兩可。
  • 詳解mos管原理及幾種常見失效分析
    詳解mos管原理及幾種常見失效分析 軼名 發表於 2016-10-24 17:00:44   mos管是金屬(metal)—氧化物(oxide)—半導體(semiconductor
  • 如何理解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
    FMEA是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的縮寫,中文含義為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故障模式和影響分析(FMEA)是一種 「自下而上」的可靠性分析工具,從分析系統中所有組件的詳細列表開始,通過一次一個部件的分析整個系統。系統可以有層次的劃分為子系統,根據分析的目標,可以對層次結構中的每個分組進行FMEA。
  • 電子產品失效分析知識大全
    失效分析是一門發展中的新興學科,近年開始從軍工向普通企業普及,它一般根據失效模式和現象,通過分析和驗證,模擬重現失效的現象,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機理的活動
  • 從沒見過這麼全的材料失效分析,必收藏
    失效分析簡介失效分析是一門發展中的新興學科,近年開始從軍工向普通企業普及,它一般根據失效模式和現象,通過分析和驗證,模擬重現失效的現象,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機理的活動。在提高產品質量,技術開發、改進,產品修復及仲裁失效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
  • 電子產品|6種失效分析方法及手段
    失效分析是一門發展中的新興學科,近年開始從軍工向普通企業普及,它一般根據失效模式和現象,通過分析和驗證,模擬重現失效的現象,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機理的活動。  在提高產品質量,技術開發、改進,產品修復及仲裁失效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
  • 軸承常見失效特徵及產生原因
    軸承作為機械設備的重要零部件,使用過程中失效是常見的問題,一般滾動軸承失效原因是比較複雜的,會設計到各方面的專業知識,有早期失效,使用過程中失效等。為了大家能夠方面的了解到自己機械軸承的失效問題,中華軸承網通過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分享出軸承常見的失效圖文情況,相應的失效特徵以及軸承失效產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