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票·開放時間:
門票20元,含老鐵山燈塔 、黃渤海分界線。
交通概況:
從旅順汽車站乘長途汽車到大溝村。
老鐵山簡介:位於旅順同時也是大連乃至遼東半島的最南端,為旅順最高峰,山間樹木蓊鬱,是候鳥南遷北徙重要的停歇地,據統計,每年春秋兩季路經此地的候鳥有200多種,數十萬隻之多,約佔我國鳥類總數的1/4,被譽為鳥的「客棧」,1981年被闢為國家自然保護區。 老鐵山前的岬角是觀看黃、渤兩海分界的好地方,此處與山東蓬萊登洲頭隔海相望,黃海和渤海在這裡交匯,臨風遠望,浪潮激湧,藍色黃海和黃色的渤海水徑渭分明,形成一道清晰的界線,天然地劃分出兩個海域,堪稱一奇。2000年橫渡渤海海峽的壯士張健即在這裡下水開始其吉尼斯跨海之「遊」。
老鐵山頭入海深,黃海渤海自此分;西去急流如雲海,南來薄霧應風生。"這首詩形象地描繪出了它的壯觀景象。大連作家鄧剛曾在他的小說《龍兵過》中形象而生動地描寫過這條兩海分界的水線。據說,當年玉皇大帝分封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龍王海疆領域時,東海、南海兩位龍王一直相安無事,而且互嫁龍女,成為兒女親家。唯有渤海龍王和黃海龍王,倆人都是氣量狹小、斤斤計較的勢利眼。雙方巡海夜叉龍兵蟹將經常為海界之爭大打出手,糾紛不斷,又都不服對方,因為此事常常鬧到玉皇大帝那裡,玉皇大帝讓他們倆攪得大傷腦筋,無奈,他只好派太白金星到黃渤兩海上空去巡視。太白金星來到現在的老鐵山前洋,見此處地勢險峻,而水色略有不同,又見巡海的兩海夜叉龍兵在此地帶氣勢洶洶地爭鬥,遂向玉皇稟報了實情,玉皇大帝立刻召見黃渤兩海龍王,問他們可否同意在老鐵山前洋劃分永久界限。倆龍王起初相互無言,轉念又想,長此爭吵下去,也不是個事,這樣由玉皇大帝出面欽定,也算是討了個說法,何不順水推舟,就此罷休得了。於是跪拜謝道"但憑玉皇恩準"。玉皇大帝當即命令太白金星手持令箭一支投向老鐵山前洋,只見轟隆一聲巨響,濺起萬丈波濤,海底突然生出一道深深的溝塹,而與此同時,渤海變得略黃,黃海反倒湛藍起來。這樣一來,渤海龍王略有不快,太白金星又道,渤海龍王休要少見多怪,你領海的顏色變黃是因為從黃土高原帶來的沃土養料充足,對海裡的龍子龍孫與魚蝦繁衍大有益處,沒事你偷著樂吧。渤海龍王一聽也高興起來。從此,這一帶就成為黃渤海的自然分界線,而渤海的海鮮水產也由於海洋中營養成分浮遊生物豐富,所以非常鮮美無比。然而,傳說,畢竟是傳說而已,黃渤海自然分界線景觀的形成,卻為黃渤海自然分界線景觀增添了文學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