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 Elliott Butler教授主講 「Prac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respect to UNCLOS」
來源:法學院新聞中心
6月15日晚,以「Prac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respect to UNCLOS」為主題的講座於我校文治樓六樓會議室順利開展,本次講座由賓州州立大學約翰•愛德華•福勒傑出法學教授威廉•埃利奧特•巴特勒教授擔任主講人,美國Foundation for Law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法律與國際事務學會)創始人和主席朱紹明擔任主持人,多名學生到場諦聽學習。
講座伊始,主持人朱紹明介紹了巴特勒教授的學術成果和學術精神。她認為此次活動是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希望大家在活動中自由開放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巴特勒教授針對主持人提出的疑問即美國為什麼不認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從歷史的角度展開介紹,向大家講述了美國嘗試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歷程中遭遇的阻礙、《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前的三次會議中的談判歷程以及美國各屆總統諸如柯林頓、布希、歐巴馬等政府的相關政策。並解釋了美國加入聯合國公約的國內法律程序。朱紹明博士也補充了由於美國議會的不批准而導致的美國未加入的聯合國國際公約,如《兒童權利公約》、《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這其中很多都是因為這些公約所管轄的問題在美國屬於州法管轄的問題,美國議會無法在聯邦層面進行通過。隨後,巴特勒教授談及海平面上升帶來的諸多問題。他認為,海平面問題直接帶來了地理問題,甚至還將引發許多法律問題和政治問題。例如法定國家的概念將隨著部分島嶼的消失而改變,北極冰融化海域擴大將涉及國際海洋航線利益。
講座進入學生提問環節,同學們積極提出自己的疑惑,對國際水域、海平面上升、會議公約等內容展開交流與討論。針對島嶼消失的現狀,我院學子提問到由於海平面上升而引起的部分島嶼國家的消失是否會改變國家的定義,巴特勒教授表示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這不僅涉及到島嶼消失的國家,還涉及到接納這些島嶼消失國家人民的國家如何進行管理。巴勒特教授認為這是我們應當考慮的問題,而解決方案的出現也依賴於我們的努力。
現場學術氛圍濃厚,交流討論氣氛融洽,在全體參會人員合影留念後,講座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