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講解員呂雲霞的故事:我用英文講解蓬萊閣

2020-12-13 齊魯網

  【編者按】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廳、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省文物局主辦,齊魯網、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生活頻道、廣播生活頻道、山東廣播電視報承辦的讓文物講好山東故事——「齊魯瑰寶」推選暨金牌講解員大賽如火如荼,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有37名選手入圍複賽。

  對於文物講解員這一職業,很多人並不了解,而這37名入圍複賽的佼佼者又是憑藉什麼過人才能突出重圍的呢?他們的背後,又有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接下來請看文物講解員呂雲霞的故事。

 

  齊魯網訊 我是蓬萊閣管理處的一名講解員,自2008年到蓬萊閣管理處導遊科工作已有七年。七年中,我把遊客的稱讚和肯定轉變為動力,在賽場上釋放自己、升華自我。幾年來,我先後榮獲第三屆山東省導遊大賽英文組二等獎、煙臺市導遊大賽一等獎,並多次榮獲「煙臺市巾幗建功標兵」、「煙臺市優秀導遊員」、「煙臺市青年崗位能手暨新長徵突擊手」等榮譽稱號。

  記得上大學時曾參加過一次演講比賽,題目是《我的夢想》,那時我的夢想是做一名導遊。後來,不知是因為對於遊山玩水的執著,還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我如願地成為了一名講解員。如今再回想起過去的夢想,現實的感覺已經截然不同。那個時候我站在臺上說我想成為一名導遊,是想盡情享受風景的秀美、旅途的歡樂。然而現在我做了七年講解員,卻從不曾真正用心地欣賞過身邊的美景,因為我將注意力全部都給了遊客。

  講解員這個工作並不像當初我想像得那麼輕鬆、自由,現在的我更覺得從事講解員工作是責任與耐力的較量。但我從來沒有因為辛苦而放棄,當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用各種方言向我道謝並投來讚許的目光時;當我扶著九十二歲高齡的老人走完景區八百多個臺階後,客人在我的意見卡上寫下「世界上沒有天使,所以上帝派來呂導為我們服務」時;當我用英文耐心地為外賓講述仙閣的故事,客人因興奮而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時……每一個感動的瞬間都讓我倍受鼓舞、鬥志昂揚,並為此從不敢懈怠。

  20119月,前美國總統小布希的弟弟—尼爾·布希來閣參觀,很榮幸,我擔當此次講解任務。剛見到這位來自總統家族的客人時,心裡還有些許緊張,講解起來也是格外的謹慎。但是漸漸地我發現尼爾·布希身上具有美國人典型的幽默感,因此我便抓住他的這一特點,適時地與他開個小玩笑,導遊氛圍漸漸變得輕鬆起來。但是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對於一位外賓來說,理解起來確實是有些困難的,所以整個講解過程中我儘可能多地運用類比講解法,將中國的道教與美國的基督教類比,將神仙與聖誕老人類比,同時我還把講解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建築朝代改為公元紀年,使得這位美國人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會與我探討一番。他說中國文化著實讓他著迷,這仙境般的蓬萊閣讓他流連忘返。講解結束時,他特意到車上取來一束鮮花送給我以表謝意,並對我說:「你是我見過最美的講解員,不僅是因為外表,更是因為你的微笑和用心。漂亮的鮮花送給美麗的講解員,謝謝你讓我有了一次這麼美好的旅程!」

  接過鮮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想,我手中捧的不只是一束鮮花,而是一個美國人對我這個東方面孔講解員的認可與讚美。作為講解員,能夠讓我們的景區給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這應該是最欣慰的事情了。而作為一名英文講解員,能夠把仙閣的故事傳播得更遠,更是一件再榮幸不過的事情!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借得大江千斛水,研為翰墨頌師恩。每每客人稱讚蓬萊閣講解員非常專業的時候,我都無比自豪,我慶幸我是這支優秀隊伍中的一員,而今天我的成熟、我的從容、我的優雅、我的專業都來自於這個環境的薰陶和這個平臺的鍛造。在我最美好的年華裡,這片仙境給我的人生留下了最難忘的印記。

  徜徉於碧海丹崖間,沉浸於蓬萊閣的神仙文化中,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未來的路上將一如既往,繼續攀登人生新的高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金牌講解員》選手呂雲霞的故事:我用英文講解蓬萊閣
    【編者按】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廳、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省文物局主辦,齊魯網、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生活頻道、廣播生活頻道、山東廣播電視報承辦的讓文物講好山東故事——「齊魯瑰寶」推選暨金牌講解員大賽於2014年11月份正式開啟。
  • 我用英文講解蓬萊閣
    我是蓬萊閣管理處的一名講解員,自2008年到蓬萊閣管理處導遊科工作已有七年。七年中,我把遊客的稱讚和肯定轉變為動力,在賽場上釋放自己、升華自我。
  • 「我是小小講解員」讓青少年讀懂文物背後的故事
    來源:吉網吉林省博物院2020年暑期「我是小小講解員」培訓班圓滿結束,穿上棕色的志願者小馬甲的學員們,不再是稚氣未脫的少年,而是吉林省博物院一名意氣風發的小小講解員。吉林省博物院充分發揮博物館教育職能,每年寒暑假積極開展「我是小小講解員」青少年教育課程,讓廣大青少年走進博物館,了解中華文化,了解吉林歷史,從而真正讀懂文物背後的故事
  • 武侯祠「攻心聯」英文咋講解?「小小講解員」這麼說
    所以後人尊稱他為武侯,對紀念他的祠堂便稱為武侯祠)6月12日下午,在遊人如織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館,13歲的曾遠足用中英文雙語為遊客做講解,講述三國故事、歷史風雲,侃侃而談。2016年,小學四年級的曾遠足報名參加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小小講解員」招募,並順利通過考核,以前都是從《三國演義》或是影視劇中了解三國,從那之後,博物館裡的書法碑刻、傳統建築,讓她知道了更多關於三國的歷史故事。已經在武侯祠義務講解了上百場的曾遠足,猶記得第一次講解經歷,「講解的對象是外地來成都旅遊的一家三口,當時我特別緊張,感覺手腳一直在抖。」
  • 英文講解員「上線」 傾力講好泉州故事
    本報訊 (記者殷斯麒 文/圖)為講好古城故事、讓世界了解泉州文化,5名第五屆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員經過培訓後正式「上線」。昨日是端午節,他們帶領二十名來自美國、俄羅斯、葉門、埃及、義大利、約旦等國家的友人,探訪千年古城,品味古早美食,體驗包粽子民俗,了解古城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
  • 博物館講解員:我在這裡講述新疆
    帕麗巴克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講解員,與眾多講解員一樣,每天只做一件事——講好展品背後的故事,讓「靜止」的文物「活」起來。博物館講解員不是專家,卻能將文物、歷史娓娓道來;不是導遊,卻經常一站一整天,迎接來自各地的遊客;不是主持人,形象卻更加親和,連接著社會大眾。
  • 用中英文講述浙江故事!浙博有個萌哭人的小小講解員
    一陣清脆的童音,把扛著相機來拍文物的大學生方慧超吸引到了浙博「鎮館之寶」之一——朱金木雕萬工轎這裡。擠開圍觀的遊客,眼前的講解員讓小方有些詫異——在講萬工轎的是個身高大概只有1米上下的小女孩,扎著丸子頭,穿著漢服,腰間別了一隻和小身板不太匹配的擴音器,說起故事卻頭頭是道。「浙博怎麼還藏著這麼可愛的講解員啊。」她趕緊抓拍下了這位小小講解員。
  • 外國友人端午可免費遊古城 泉州英文講解員全程講解
    外國友人端午可免費遊古城 泉州英文講解員全程講解 2020年06月24日 15:29   來源:泉州晚報
  • 海南周刊 | 我為海南「代言」 講解員把海南故事講給大家聽
    每天穿行在海口中山路這條古老的騎樓老街,28歲的海口姑娘丁敏都有一種代入感,仿佛自己穿越到百年前,用自己的語言為大家描繪一段關於這條老街的黃金歲月。  丁敏是海口騎樓老街的一名講解員。用她的話來說,「海口騎樓老街,已經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地方,是一個我願意為之奮鬥、燃燒青春的地方。」
  • 用中英文講述浙江故事 浙博有個萌哭人的小小講解員
    「這麼豪華的花轎,古代只有公主出嫁才能使用,但為什麼浙江民間也能用呢?據說,當年宋朝康王趙構為了感謝一位浙東民女的救命之恩,許諾當地女子出嫁時可享有特殊待遇,後來又演變出花轎、巡遊等習俗呢。」一陣清脆的童音,把扛著相機來拍文物的大學生方慧超吸引到了浙博「鎮館之寶」之一——朱金木雕萬工轎這裡。
  • 市博物館講解員在省級講解大賽中獲獎
    市博物館講解員在省級講解大賽中獲獎 2020-12-15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曹鑫莉:讓文物「講出」中國故事
    文物承載著燦爛的文明,也傳承著歷史文化、維繫著民族精神。內蒙古博物院95後講解員曹鑫莉是文博行業的一名新人,她喜歡講文物背後的文化,讓文物開口說話,講出中國故事,傳遞文化自信。在剛剛結束的,雲講國寶——全國文博在線講解直播推介活動中,曹鑫莉榮獲十佳國寶講述人稱號。初賽階段曹鑫莉講述了集寧路古城遺址的故事,讓她在B站收穫了不少粉絲。集寧路古城遺址是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景德鎮窯、磁州窯、龍泉窯等幾大窯系的近萬件瓷器在遺址相繼出土。
  • 我在追尋那抹紅:聽紅色故事講解員講述背後的故事
    正如張偉在比賽中所說:「雖然有一天我會離開講解員崗位,但宣講紅色故事的責任和激情永遠不會消退,我和我的戰友們將用青春去書寫新時代的強軍故事。」   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李楠——   把紅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當年,太行山上有數以千計的農家婦女用乳汁甚至生命哺育八路軍後代。1942年1月,羅瑞卿大將的女兒羅峪田出生不久,日軍便開始「二月掃蕩」。
  • 用詩詞為遊客講故事,故宮志願講解員中,這位老爺子挺「特別」
    故宮200多位志願講解員中,金寶巖最善於用詩詞為遊客講故事。每周五的上午,都能在故宮珍寶館裡看見他的身影,滿頭銀髮卻步履矯健。從2006年退休以來,金寶巖在故宮志願服務已經13年,超過1000小時。金寶巖在為遊客講解石鼓上的文字。
  • 從珠寶鑑定到講解 西湖「劉三姐」用15年講好文化故事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人才爭相湧入杭州,成為用「奮鬥」書寫城市歷史的杭州人,為這座風景秀麗的創新之城注入新活力。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頻道推出《奮鬥者說》欄目,記錄杭州人在這座城市創業、奮鬥的故事;也通過他們的青春與夢想,記錄下這個城市的變遷,時代的印記。三八節,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位西湖邊的優秀女性講解員「劉三姐」——劉凱臨的奮鬥人生。
  • 泉州文化「活地圖」英文講解員「上線」,與外國友人一同暢遊...
    為了講好古城故事、讓世界了解泉州文化,第五屆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員經過培訓「上線」。這個端午節,他們帶領二十名來自美國、俄羅斯、葉門、埃及、義大利、約旦等國家的友人,探訪古城,品味古早美食,體驗包粽子民俗,在邊走邊體驗中了解古城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泉州晚報記者殷斯麒 文/圖)
  • 在博物館進行講解的人,只能是博物館自己的講解員?
    &nbsp&nbsp&nbsp&nbsp在博物館進行講解的人,只能是博物館講解員嗎?近日,遼寧省博物館發布了關於實施《社會人士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講解活動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規定原則上不允許社會人士(含導遊、社會教育機構及其他個人)在展廳組織開展講解活動,備受爭議。
  • 講解員彭野——博物館裡的文化傳播使者-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訊 從遠古文明到雲南和平解放,從宗教文化到少數民族文化,從滇國青銅器到珠寶玉器……每個工作日,雲南省博物館的講解員們穿梭在一個個展館,以聲為媒,以文為介,向觀眾講述雲南大地上珍貴文物背後的故事。
  • 「金牌講解員」韓笑:小小講解員也有大夢想
    十年來,她以傳播中華歷史文化為己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展現大國風採,完成重大內外事任務700餘次,被譽為「金牌講解員」。在我看來,我始終是那個堅守在頤和園的講解崗位上,向遊客講述中國故事的普普通通的講解員。我記得小時候,每當我的碗裡有剩飯時,媽媽都會給我講她小時候吃不飽肚子的故事。她說:「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不能忘了過去的苦日子。要不是這些年國家的政策好,哪有你現在的衣食無憂?」後來我才知道,媽媽口中的「好政策」就是改革開放。
  • 巢湖市文物管理所舉辦新入職講解員業務培訓活動
    為提高講解員專業技能,2020年12月2日至12月5日,巢湖市文物管理所舉辦了巢湖三將軍故居、巢湖市博物館新入職講解員培訓活動。培訓的地點設在安徽渡江戰役紀念館、安徽名人館和李鴻章故居,培訓方式採取跟班學習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