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為了輕鬆堅持「丁克」,到了晚年,將會直面這些困境

2020-12-18 關山老師育兒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丁克」這個詞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受西方激進思想的影響,為了追逐所謂的自由和更高品質的生活,尤其是在當今社會經濟等各個方面的壓力下選擇了輕鬆的一面,主動放棄生育的權利,堅持「丁克」。

當時這種個性的生活觀念滿足了年輕人的自由欲望,在沒有孩子羈絆的情況下,可充分享受人生自由,追逐自己的夢想;可是人到中年後,這種優越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是無盡的孤獨寂寞同時隨著生活閱歷的豐富,內心的空虛感也逐漸增強,牢固的婚姻也變得搖搖欲墜

尤其是到了晚年,看著別人兒女相伴,膝下成群,而自己卻只能孤單寂寞,面對這樣的人生,很多人開始感到迷茫為什麼丁克帶來的年少瀟灑到了晚年後卻如此悽慘,一起來看看。

年輕時為了輕鬆堅持「丁克」,到了晚年,將會直面這些困境:

1、 丁克意味著主動放棄生育的權利

在影視劇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一個人要想活得有意義,首先應當學會享受權利、履行義務。對於人類來說生育就是最基本的權利,如果你選擇丁克生活而主動放棄應有的權利,年輕時雖然瀟灑自由,可中年後難免會出現孤獨空虛的感覺,這樣再精彩的人生也會迅速凋零。

相反,當你充分享受生育權利後,可將自己的精彩人生延續給子女,讓其繼續發揚光大,這樣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2、 丁克意味著人生缺乏意義

生兒育女乃為人之本分,在年輕時為了兒女生活得更好不斷努力奮鬥,到了老年感受子孫環繞的天倫生活,這樣的人生不可謂不精彩

相反對於丁克一族來說,自始至終都是清貧寡慾,孤獨一生,特別是到了中年後面對自己事業無人繼承,感情無處寄託,生活變得索然無味,時間一久難免會崩潰;為此如果你打算做一名丁克,一定要充分考慮這些方面,千萬不要魯莽行事。

3、 到了老年,丁克一族的「死亡之感」更加強烈

在大多數人心中,生兒育女就是為了老有所養,而對丁克一族來說,這種想法恰恰成了奢望,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生理機能逐漸衰退,死亡的威脅感也越來越強。

如果年輕時育有兒女話,到了老年肯定能夠享受到他們的精心照料,對待生死的態度自然就豁達了些許相反,丁克一族到了晚年身邊缺少人照顧,即使擁有再多的金錢也無法體會到親人的關愛,這樣的生活真可謂悲慘。

最後要說的是,其實無論你選擇怎樣的生活,都應當考慮好應有的後果,不能為了一己之私,為了一時輕鬆愉快而做出錯誤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到了晚年時,「丁克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區別,會逐漸體現出來
    在年輕的時候,李女士一家非常輕鬆,很是自由;而王女士則是非常辛苦,每天為了孩子和家庭任勞任怨。 確實,丁克年輕時很輕鬆給,但是晚年的時候,他們也不得不面對和普通家庭之間的這些差距:
  • 「丁克年輕時自由,晚年遭罪」?不同丁克家庭,結局差距很大
    在30年前,"丁克"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陌生和新鮮的;但在今天,這個概念已經非常普及,很多人也能正確看待這個群體了。不過,在提到丁克的時候,人們都會說一句話"丁克年輕時自由,晚年遭罪悽涼",丁克家庭的晚年,現實真是如此嗎?
  • 「丁克」族一生沒有孩子,他們晚年生活怎樣?是悽涼還是更輕鬆?
    這和丁克數量的增長,不無關係。01「丁克」族沒有孩子,他們晚年的生活會怎樣?值得深思丁克概念進入中國,是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很多先進的知識分子,接觸到了以後,大為推崇。那麼這些丁克族一生沒有孩子,他們晚年的生活怎樣?是悽涼還是更輕鬆?李芳蘭:不後悔自己的決定,但會感到遺憾。
  • 30年前堅持「丁克」的人,晚年在養老院怎麼樣?現狀令人唏噓
    30年前有一群年輕人嚷嚷著「不要孩子」,如今晚年的她們過得如何呢?「丁克」這一詞最早源於80年代,當時有一部分人主張「為自己而活」,瀟灑的過一生,何必生孩子遭罪,養孩子生氣!30年過去了,有人專門訪問了這些人,年少衝動的這些人怎麼樣了?沒有人養老的他們怎麼生活呢?
  • 30年過去了,首批丁克夫妻已到晚年,現在的他們過得怎麼樣?
    這個決定當然是得到了家裡人的強烈反對的,不過好在兩個人決心夠堅定,所以說,即使周圍人都議論紛紛,夫妻倆也堅持到現在,而且過得非常幸福。張阿姨也是在30年前成為「丁克」的,和其他丁克夫妻不同的是,張阿姨之所以會成為丁克並不是因為她不想生孩子,也不是因為她不具備生育能力。
  •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已步入晚年
    如今30多年過去了,這批丁克家庭已步入晚年生活。有些人攢下的錢,足以讓他們在晚年享受美好生活,而不是為年輕一代勞碌一輩子。  徐女士和丈夫都已年過花甲,他們不顧親朋反對在年輕時選擇丁克。當時他們認為養孩子責任和負擔大,喜歡兩個人自在恩愛的生活。丈夫也很支持她,就一直沒要孩子。他們在金錢方面似乎沒有出現問題,自給自足不用養孩子,可以花錢物色比較好的養老院。
  • 三大晚年困境逃不掉
    隨著社會變化,不少單身不生孩子的群體也被囊括於內,而丁克族的規模也逐年擴大,慢慢進入到大眾視野。 對於老一輩來說,不生孩子的未來始終讓人放心不下,想到孩子將來老去無人侍奉,很多父母的心就揪著,隔三岔五要督促丁克生娃。 然而我掐指一算,我國首批丁克族如今已經到了晚年,畢竟上世紀八十年代是丁克族冒尖的時期,算來也有三四十年。
  • 央視主持人堅持丁克10年,意外懷孕改變想法,如今丈夫淪為女兒奴
    兩人由當初選擇丁克到如今生兒育女,雖然當初言之鑿鑿的選擇丁克,但是也沒有逃過擁有子女的真相定律,其實丁克的生活少了子女的陪伴與親情,在生活水平上還是很高 但是丁克往往也會在老年的時候面臨很多的問題,即使年輕的時候沒有浮出水面,但是人到晚年之後就會慘遭打臉,不知道老年的定格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
  • 首批「丁克」已步入晚年,如今後悔了嗎?過來人說出了實話
    考慮到生育和撫養孩子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體力甚至是金錢,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成為"丁克"。由於長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丁克一族"的觀念在以前甚至是現在也備受爭議。現如今,最早的一批"丁克"已經逐漸步入晚年了,他們的生活究竟如何呢?許多過來人的回答可以說是十分現實了。
  • 選擇「丁克」的夫妻,到了晚年會後悔嗎?三位老人說了大實話
    「丁克式」的婚姻生活方式,雖然使得夫妻之間在日常生活中,多了一些自由,減少了很多的負擔,但是,同樣的,選擇「丁克式」生活的夫妻,也缺少了那種為人父母的快樂,多了一份對於晚年生活孤獨的擔憂。那麼,選擇了「丁克式」婚姻的夫妻,到了晚年會後悔嗎?我採訪了三位老人,他們說出了大實話。
  • 我國首批「丁克夫妻」已到晚年,沒有兒孫的生活過得怎樣?很現實
    其實,這些「丁克夫妻」年輕時,或以事業為重,不願意因為孩子而影響自己的工作;或出於對自己和孩子負責的考慮,認為自己教育不好孩子;或受經濟條件的制約,不想孩子因自己受苦受累;或執著於二人世界,不想受孩子拖累等等原因,最終選擇了放棄生育。
  • 夫妻選擇「丁克」,晚年會幸福嗎?4位老人的現狀,令人心酸
    小琳認為丁克有很多好處:「不要孩子,我就不需要忍受十月懷胎的辛苦;不要孩子,我就可以好好做自己的事業,不受到任何打擾;不要孩子,我就可以把養孩子存下來養老,晚年照樣過得輕鬆愉快。」小琳的話聽起來不無道理,然而,丁克族的晚年真的有她所想像的那麼舒服嗎?夫妻選擇「丁克」,晚年會幸福嗎?
  • 聽聽堅持丁克的康輝怎麼說,你就明白了
    堅持10年丁克的央視著名主持人王小騫,也曾經是丁克一族,結婚十年一直都沒有要孩子。但在40歲的時候,她意外懷孕了。夫妻倆思來想去決定放棄丁克,把孩子生下來。沒想到孩子生下來後,夫妻兩人就淪陷了,丈夫甚至成了「女兒奴」。
  • 為了不變老,堅持丁克12年,如今54歲的呂頌賢變成什麼樣了?
    在教育孩子的漫長過程中,許多父母被激怒、被惹煩,不知不覺就掉入了情緒的漩渦之中,漸漸失去了年輕的容顏。 從這兩點來看,呂頌賢為了怕變老而不生孩子,並非盲目衝動,而是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的選擇。
  • 一輩子不生孩子,晚年生活後悔嗎?60歲丁克老人實話實說,很現實
    「我一生沒孩子,晚年過成這樣」,60歲丁克老人說出大實話,扎心在約摸三十年前「丁克家族」出現在了人生生活中,那時候的丁克家族並不能被所有人接受。但是在當時,丁克確實也是一種十分新鮮的想法,所以還是有部分人選擇了丁克,尤其是一些高知分子。
  • 當丁克家庭步入晚年,夜深人靜時會不會後悔?其實答案也很簡單
    像丁克這樣的詞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有些人為了自己的事業和理想考慮,就算結了婚以後也不會要孩子,但是在中國,很多人的傳統觀念中,為家族延續香火是頭等大事。但是因為時代越來越開放,成為丁克家庭也不是新鮮的事情了。我家中的小姨,因為讀書讀得比較久,工作以後更是忙碌不已,她和自己現在的丈夫結婚時就已經30多歲了。
  • 第一批「丁克」步入晚年,現狀很揪心
    可是到了晚年,日子卻不那麼好過了,由於孫大媽兩口子沒有存錢的習慣,到了晚年手頭並不寬裕,自己和老公如果要看病,有時還需要借錢,同時也沒有孩子照顧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像孫大媽一樣的丁克家庭在中國還有很多,很多人都好奇一輩子無兒無女到底是怎樣一種感受呢?
  • 「如果能重來,我一定會生孩子」,當初堅持丁克,康輝現在後悔了
    但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他和妻子選擇了做丁克一族。「如果能重來,我一定會生個孩子」,當初堅持丁克的康輝後悔了康輝會對於丁克非常堅持,父母雖然抱孫心切,但也只能無奈地接受,畢竟孩子的人生是自己過的。而且因為職業的原因,康輝沒有多少個人時間陪伴老人和家庭。
  • 「30年前瀟灑的丁克一族,晚年成了這樣」,丁克老人現狀讓人心疼
    而且那些丁克夫妻還想著等到自己老了賺夠了錢,有一定的餘額就可以週遊世界,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多丁克夫婦到了晚年就開始後悔了,雖然他們還能夠和朋友一起出去遊玩,但是內心也會有一些孤獨苦惱。
  • 首批女丁克晚年唏噓:為啥沒有後悔藥
    一覺醒來,想到自己可能要孤獨終老一生也挺惆悵的,母親09年住院,護工一天90元錢,但是現在價位已經飆升到200元都找不到的程度。那等我老了請護工,會不會需要1000塊一天呢?我有如此的支付實力嗎?像我這種悲催的工薪階層丁克,錢不多,養老院又住不起,還沒有子女照顧。這樣的晚年生活,我曾設想過但沒想到會這麼較糟心,要是身邊的人先走一步,那日子就更難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