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在列車上做「年夜飯」 餐車廚師張天君的「煙火」人生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

    原標題:29年在列車上為旅客做「年夜飯」 餐車廚師張天君的「煙火」人生

    對於春節乘坐火車返鄉的旅客來說,有一種忘不掉的味道,叫「火車餐」,它溫暖了回家的腳步,也勾起對家中飯菜的濃濃思念。對於坐火車的人來說,除了自帶食物外,到餐車上吃頓熱騰騰的飯菜,也是不錯的選擇。許多人會很好奇,火車上的飯菜是如何準備的?餐車"後廚"有哪些奧秘?春節假日,記者乘坐 K566 次列車,走進餐車操作間,現場感受餐車廚師的"煙火"人生。

    29年列車上過除夕

    臘月二十九,15時30分,太原火車站,52歲的張天君在 K566 次列車上做開車前最後一次檢查,「豬肉、雞肉、牛肉、芹菜、白菜、香菇、木耳……」數十種新鮮食材,足以烹飪出各種美食。再過25分鐘,這趟列車將開往江蘇省的南通市,要走近19個小時,1417公裡,一頓晚飯和一頓早飯,身為列車主廚的張天君要全程掌勺。

    每次發車究竟需要準備多少食材?張天君早已輕車熟路。他說,這需要餐車廚師依據行車時長、客流量和乘客的類別等作出計劃,大致預估用餐人數後,再列出所需的食材量,統一購買配送到車上。這個量一定要儘可能精確,否則進多了賣不完,既不新鮮又浪費。

    大年三十的10時19分, K566 次將抵達南通。短暫停留後,車次將變更為 K564 次,當天12時58分從南通返回,再經19個小時,直到大年初一的8時50分,才能返回太原。這意味著,張天君將在列車上度過除夕。他對此已經習以為常:「我幹了35年的列車廚師,其中有29年沒在家過除夕。」

    「移動廚房」裡包餃子

    15時55分,列車緩緩開動。這趟車往返一趟要乘載4000餘名乘客,客流量較大,路途較長,十幾樣菜品足以滿足天南海北旅客的味蕾。

    「這次出車情況特殊,恰好趕上除夕,我們特意提前準備了餃子餡,開車後利用休息時間包好,讓旅客在列車上也能吃上熱騰騰的餃子。」張天君告訴記者,一共準備了兩種餡料,豬肉大蔥和韭菜雞蛋。考慮到大部分旅客都是南方人,愛吃水餃,所以還準備了香菜、蝦皮、紫菜等湯料。

    「既然要在短時間內供應這麼多餐飯,為什麼不訂購現成的盒飯,像飛機和高鐵上那樣,經過加熱後供應乘客呢?」記者不解地問。

    「其實普通快車對食品新鮮度的要求很嚴格,尤其是在春運期間,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幾乎都是新鮮採購,並且要求必須在列車上加工。」張天君笑著說,經過二次加熱的飯菜口感,肯定不如現炒的好吃。拿餃子來說,速凍餃子當然比不上現場手工包出來的,那味道可不一樣。

    餐車「後廚」的奧秘

    記者採訪得知,餐車一般在軟臥和硬臥之間,一節餐車車廂25米長,其中大部分空間是旅客就餐的餐廳,剩下的操作間也只有25平方米左右,這還要擺上各種烹飪設施,真正留給廚師的「舞臺」更小了。這裡,除了主廚,還有配菜等人員,一般三至四個人。

    步入後廚,這裡空間不大,給記者的感覺是既像家裡的廚房布局擺設,又有些許不同之處。灶臺、電爐、烤箱、蒸飯器、吸油煙機、電冰箱、洗刷池以及儲物櫃等一應俱全,灶具全部是不鏽鋼的,炒菜鍋比一般家用的要大。還有一點很特殊,所有的設施全部被牢牢固定在原位,不用擔心列車的晃動對其造成影響。

    就是眼前的這樣一間「流動廚房」,每天卻能做出數百份盒飯、上百份小炒。

    「現在有飯嗎?」「給您菜單,看好了馬上就能炒。」就餐時間剛到,三三兩兩的乘客來到餐車吃飯,這時配菜已新鮮出爐,後廚裡一個個餐盤中擺放蔬菜、葷菜、米飯等。

    「列車上的條件有限,但廚師的手藝並不差。」張天君說,自己有國家二級廚師證,但這只能算「入門」。因為和飯店不同,在列車上,要儘可能提供有地方風味的菜品,這樣旅客才會滿意。他說,這些年,自己在北京、上海、天津等線路的列車上工作過,每個車次的飯菜口味都有區別。比如這趟列車上江蘇乘客多,他們愛吃甜的。所以炒菜時要加點糖調味,就拿做紅燒肉來說,北方用糖少,主要是上色,做出來鹹味大。南方用糖是提味去腥,做出來的肉鹹味小、甜味大。

    顛勺得會扎馬步

    如何在晃動中的列車上炒好菜,對於列車廚師是一個最大的考驗。記者拿起炒鍋試了試,由於下盤不穩,一不小心,就會濺出油。

    已經在列車上做了35年飯的張天君卻有一身「硬功夫」,只要是顛勺炒菜時就得扎著馬步,免得炒菜時身體隨列車晃動,把勺裡的菜潑出去。

    「列車上炒菜,和家裡、飯店不一樣,馬步必須扎得穩,車體一有晃動,全身的肌肉就會立即調動起來保持平衡。」他說,由於列車在運行中多少會晃動,剛到車上做飯時,切菜經常切到手。

    張天君的拿手菜是紅燒肉、魚香肉絲、過油肉、土豆絲,主要以家常菜為主。時間長了,沉甸甸的菜刀在他手裡遊刃有餘,一個個土豆變成了勻稱的細絲。顛勺更是他的拿手絕活,食材在炒勺裡上下翻飛,在空中畫出優美的拋物線。

    或將消失的行業

    這麼多年的回家路上,旅客的口味有什麼變化?

    趙振華是中鐵太原局公司太原客運段上海車隊的黨總支書記。他介紹,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的口味也悄悄發生了變化。之前,大多數旅客自帶方便麵等食物,少數去餐車的喜歡點大魚大肉,都是以大葷為主。現在的旅客都很注重養生,已經告別多油、多鹽類菜品。至於價格,不是很講究,適中就行。

    他說,還有一個大的變化:隨著中國高鐵、動車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列車上尋覓不到餐車的蹤影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專門配餐工廠裡做好的冷鏈飯菜,只要在微波爐加熱即可食用。餐車廚師,成了或將消失的一個行業。

    對於未來,張天君坦言,心裡確實有些擔心,但更多的是欣慰:「春運味道」在變,恰能見證中國鐵路的飛躍發展,人們的旅途註定會變得更加溫暖舒適。(記者 李濤文/攝)

來源: 太原晚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從大灶臺到小廚房 看餐車變化感受舌尖上的列車時速
    從大灶臺到小廚房 看餐車變化感受舌尖上的列車時速 原標題: 從當年燒煤生火、「做啥吃啥」的大灶臺到如今乾淨明亮、「點單出菜」的小廚房,易勇見證餐車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年餐車廚房的環境可不比現在,我們炒菜都要先準備好煤塊再生火燒爐。」提起剛到餐車工作的情形,易勇仍然印象深刻。當年,餐車廚房的所有「裝備」——一個茶爐、兩個燒菜爐做起飯來能讓廚房內的溫度飆升到70攝氏度,「又熱又嗆」。
  • 火車餐車上的厲行節約
    摘要:在蘭州鐵路局各次列車的餐車上,通過一些列新方法,列車乘務員、旅客就餐浪費情況大有改善,列車廚餘垃圾比以前也減少了四分之三,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 記者體驗列車就餐 2517次餐車夜間只賣座不賣餐
    12月13日,本報報導了昌平市民姜海程因不滿列車上一份炒白菜要價15元而致信鐵道部一事,在讀者中引起較大反響,市民紛紛致電反映列車上菜價過高,並提出很多建議和意見。前日,本報記者分別體驗4趟列車餐車就餐狀況,其中,除一輛列車飯菜價格適中外,其餘列車菜價均過高,還有列車餐車不賣餐賣座,以此來賺錢。
  • 列車餐車上宣傳「光碟行動」
    大家一起宣傳節約之風為積極宣傳餐桌文明,倡導節約之風,貴陽客運段寧波車隊寧波一組在列車上打造「光碟行動,從我做起」、「列車宣傳站」,向旅客宣揚倡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帶動旅客珍惜糧食,吃光碟子中的食物,文明就餐。
  • 眾口難調皆大歡喜——記K1136/7次列車餐車「星大廚」郭東星
    ……」,領取餐料是餐車工作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餐車要檢查領取餐料的數量與質量,是否有黴變、腐爛的食材,這是食品衛生的第一步。為此,郭東星還總結了「聞、聽、看、想」工作法,就是聞一聞餐料是否變味,聽一聽裡面是否腐爛,看一看外觀是否新鮮,想一想食品安全的重點。
  • 直擊:實拍火車餐車20元盒飯,是這樣製作的
    2018年2月6日,由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客運段廣州車隊值乘的K9441次列車。10時16許,旅客們陸續登上K9441次列車,在K9441次列車長陳德維的帶領下,列車餐車的工作人員正在整理餐具備品。
  • 第一代餐車長王慶久:71年見證旅客「舌尖」上的變化
    來源:央視原標題:第一代餐車長王慶久:71年見證旅客「舌尖」上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71年,我在火車上就工作了40年,我雖然只是個廚師,但是在這火車上,我就能感受到咱們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老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10月7日,87歲高齡的王慶久老人手裡撫摸著一張張照片由衷感慨。
  • K44列車:餐車敲竹槓,乘客無奈買套餐
    K44列車:餐車敲竹槓,乘客無奈買套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1日 23:44 來源: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28日專電(記者任軍川)2月26日,記者在由甘肅嘉峪關始發,途經寧夏銀川、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到達北京的K44次快速列車上目睹了不和諧的一幕:這趟列車的餐車工作人員借春運高峰期、鐵路客運吃緊之際,向旅客推銷所謂「套餐」,高價出售餐車座位。
  • 6平方米廚房,4名廚師,一路提供500份盒飯百餘份小炒……瞅瞅火車上...
    歲的趙良波是k457次列車上的廚師長,今年已是他第4個年頭沒法回家過年了。23日春運第3天,記者跟隨k457次列車,走進火車上的廚房,看看飛速行駛中的列車上,大廚們如何為回家的您做出一道道香噴噴的飯菜。
  • 一路歡歌笑語 一路款款深情--春節期間發生在列車上的溫馨故事
    春節期間,春運一線的貴陽客運段乘務員仍舊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與車內旅客一同以特殊的方式迎接春節的到來。  「免費的年夜飯」情暖人心  「真是想不到,在列車上還能吃到免費的年夜飯!」在貴陽市市西路做服裝批發生意的戴曉,端著手裡一碗熱氣騰騰的盒飯,喜滋滋地說。
  • 「光碟」之旅——列車餐車踐行節約見聞
    新華社太原10月2日電(記者魏飈)「旅客朋友們,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良好習慣,不僅貫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更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掉的優良傳統……」近日,太原開往重慶的K689次列車的廣播裡,除了按照慣例播放迎賓詞和安全須知外,還播放了「光碟行動」倡議書。
  • 列車員眼中的31年春運:從沒有餐車到直接點餐
    而現在,列車上使用的都是電茶爐燒水,十分方便。 「那時沒有餐車,列車員都要自己帶飯,就把鋁飯盒放在茶爐上熱著,還不能帶太膩的菜,否則熱不開。」畢冬梅告訴生活報記者,那時候從哈爾濱到綏芬河需要1天半的時間,「現在最快的列車5個半小時左右就到了。」
  • 網曝福州至長沙列車出售餐車座位 63元一座(圖)
    餐車收取「茶座費」。  昨日,有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她乘坐福州-長沙的K1682次列車去建甌,發現該趟列車上餐車竟然公開賣座位,每座63元。記者向負責該趟列車的廣鐵長沙客運段反映了該情況,工作人員稱,其中35元為「茶座費」。
  • 網曝k1682次列車公開賣餐車座位 63元一座
    昨日,有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她乘坐福州-長沙的K1682次列車去建甌,發現該趟列車上餐車竟然公開賣座位,每座63元。記者向負責該趟列車的廣鐵長沙客運段反映了該情況,工作人員稱,其中35元為「茶座費」。
  • K1682次列車公開賣餐車座位 每座63元(圖)
    福州新聞網(微博)訊 3日,有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她乘坐福州-長沙的K1682次列車去建甌,發現該趟列車上餐車竟然公開賣座位,每座63元。記者向負責該趟列車的廣鐵長沙客運段反映了該情況,工作人員稱,其中35元為「茶座費」。
  • 列車上加強餐車管理,保障旅客食品安全_綜合_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列車長王娜為班組職工講解食品安全重要性,組織職工明確責任分工,對高鐵列車上開展的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進行全覆蓋督促檢查,對餐車的銷售各環節實行嚴格的檢查和盯控。
  • 黃金周裡K401次列車上怪事多 乘警當大廚餐車賣座位
    周口的K401次快速列車從北京趕赴鄭州。據了解,這是一趟2006年1月18日才正式開行的進京列車,擔當乘務工作的是武漢鐵路局武漢客運段信陽駐在所K401/402次乘務組。  上午10時,列車從北京西站正點開出,沿京廣鐵路呼嘯南下。由於無人換票、無人引導、無人管理,旅客與旅客之間為找鋪位發生「撞車」的現象相繼發生。  在10號車廂一端的洗手間外,汙水溢滿了走道。
  • 列車上一男子被餐車撞,以人民名義猛懟車長,還要求列車全員培訓
    但,近期卻有一名男子「仗著」人民的名義蠻不講理,不小心被餐車撞後猛懟車長。事情發生於12月14日從拉薩開往上海的Z166列車上,一名男子挨著過道坐著,被路過乘務員推的餐車撞到腳,乘務員立刻道歉,可男子仍然不依不饒,並要求要見列車長。
  • 從大灶臺到點單出菜小廚房 舌尖上的列車時速變遷
    從做啥吃啥的大灶臺到點單出菜的小廚房  舌尖上的列車時速  又是一年春運大幕拉開,南昌客運段成都車隊K787次三組餐車主任易勇今年嘗試了幾個新菜色,他準備讓旅客嘗嘗鮮。  今年是他在列車餐車裡工作的第27個年頭了。
  • 林心如人生第一次做年夜飯,準備十道菜和老公女兒一起享用!
    2月4日除夕夜,林心如霍建華雙雙在家陪親人吃年夜飯,林心如笑著說這是她當媽媽後過得最安穩的一年。林心如與霍建華結婚三年,上個月小海豚剛剛滿2周歲,小海豚成長過程非常順利,林心如初次當媽也沒有磕磕絆絆,唯有這幾年年夜飯吃得不太安穩,2017年林心如剛剛誕下女兒,除夕夜時正在坐月子完全沒心思吃年夜飯,2018年又遇霍建華趕拍《如懿傳》,一家子也沒什麼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