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風險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證監會近日發出提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借「科創板」「創業板」「納斯達克」等概念炒作,編造公司即將到上海、深圳或境外交易所上市的噱頭,誘導不明真相的個人購買所謂「原始股」;有的公司在推銷產品時兜售「原始股」,承諾高比例分紅,吸收大量社會公眾資金。這些多是騙人錢財的違法犯罪活動。
為了防止上當受騙,提醒投資者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利益,建議普通個人投資者通過合法渠道參與股票投資買賣。
「原始股」圈錢四部曲
當前我國正在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市場結構已經較為複雜,包容性較高,可投資標的也多樣化。比如大多數投資者熟悉的是滬深交易所開設的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市場;也有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也就是「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俗稱「四板」。為了防範風險,監管機構對每一個市場的規劃設置都有一定的投資者適應性要求。
原始股詐騙最早出現在2000年前後。在上世紀90年代,當時中國資本市場還在發展初期,出現過一些投資者依靠原始股暴富的案例,原始股在人們的印象中,等同於「輕鬆賺大錢」。在這之後幾乎每年都有關於原始股騙局的報導,證監會也多次提示過投資者要留意其中風險。
對於非法原始股誕生的流程和騙局,早有業內人士將其總結為「圈錢四部曲」:
第一步,發起設立一家合法的股份公司;第二步,通過中介公司地下銷售股票;第三步,公司配合中介進行上市宣傳和分紅;第四步,尋找股權託管中心進行股票託管。
有的公司甚至承諾,公司要去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最多一年時間,一年後股票起碼能升值四五倍。而當這些股份公司或者中介機構最終捲款「消失」的時候,投資者才意識到遭遇了騙局,錢也很難追回了。
想想是不是騙局
原始股投資有沒有呢?當然是有的,但這屬於股權投資,而股權投資是一個非常專業的投資領域,有一系列的運作規範,一般個人投資者並不具有專業分析能力,也很難有機會獲得優質的項目資源。
可以這樣想一下,極具潛力的原始股肯定是一種稀缺資源,那些有資本實力的投資者擠破頭也想要去分一杯羹。可是一個與你毫無關係的公司的原始股突然有一天主動對你投懷送抱,求著要把錢送給你,你就一定要冷靜想想,有這樣的好事嗎?這是不是騙局呢?
留意五方面信息
我們應該如何識別非法原始股呢?要把握幾個核心的環節來多方面識別,這裡提醒大家留意五個方面:
第一,要確定發起人是否已經認繳了股份公司35%以上的股份。因為按照法律規定,股份有限公司以募集方式設立的,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不得少於公司股份總數的35%;
第二,原始股的銷售方是不是國家核准設立的正規證券公司。如果是不明來路的機構向你兜售「原始股」,就得小心了。而且「原始股」騙局,很多時候是一種熟人介紹的情況,這樣可信度才高,但是你得搞清楚,你的朋友,也就是給你介紹這個賺錢好機會的上家,他們是不是真的懂這回事,也許他們也是一知半解被騙了;
第三,投資款是否通過銀行收取。投資的錢交去哪了要清楚;
第四,原始股的發售是否有證監會的核准文件;
第五,發行方、銷售方是否提示過投資風險。現在看來,打著「原始股」幌子騙錢的機構,很多不僅不會提示風險,還會承諾高收益,比如翻倍或者至少也有個百分之三五十以上,否則怎麼能吸引到那麼多人上當呢?
如果發現以上提到的幾點內容的答案都是「否」,或者很難了解到,對方解釋含混不清,那麼投資這樣的所謂原始股就會存在很高的風險。得掂量一下,拿這些錢去打水漂,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了。
作者:易建濤
責編:張慧娟
編審:劉志軍、李 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