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文匯APP報導 12月13日,「光明優倍」杯第十八屆中國MBA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上海交通大學落幕。經過激烈角逐,上海交通大學天磁BIM協同平臺項目憑藉突破歐美卡脖子的過硬技術奪得常規賽冠軍,汕頭大學5G+輕工業智造數字工廠項目和江南大學有機分析前處理智能儀器製造項目分獲常規賽亞軍和季軍。在 「光明乳業創新營銷獎」組別中,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因為我新鮮」營銷方案摘得金獎,共來自14所商學院的17支MBA團隊參加了總決賽,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屬於創業者們的饕餮盛宴。
這是歷屆參賽團隊數量最多的一屆比賽,共吸引了72所境內外商學院3456支MBA團隊參賽。
本屆賽事首次採用線上授課的方式組織創業訓練營,並與北方賽區,東中部賽區和南方賽區實行課程共享。據統計,四大分賽區共開設培訓課程25門,培訓總人數4300人次,是往年培訓人數的近3倍。
科技創新,消費升級,彰顯MBA創業的社會價值
本屆MBA創業大賽總決賽的13個項目,大多聚焦兩類領域。一是專注於人工智慧、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符合國家發展戰略需要的硬核科技領域,第二類是專注於垃圾回收、網絡媒體、教育等引導社會全新生活方式的創業領域。其中,比較有特色的上海交通大學的《天磁BIM協同平臺》,以交大BIM研究中心的技術研發的軟體產品,突破了歐美卡脖子封鎖。這些創意項目或圍繞民生升級,改善和提高生活品質等主題展開,或關注硬核科技在各行各業的實際應用。比如有項目關注少兒音樂教育,垃圾分類之後的再生資源回收問題等。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少軒教授說,MBA學生創業,項目技術或許不是最領先的,但一定是在市場還沒有普遍開展或市場需求還不明朗化的情況下,勇於將高科技深耕某個細分市場領域,而不是盲目追逐市場。這種意識將使得MBA創業有望成為「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科技創新、振興實業」的堅定實踐者,也從行業發展趨勢上引領著中國未來的創業方向,彰顯MBA創業的社會價值。
本次總決賽的評委來自包括來自投資基金、網際網路平臺等相關行業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院長陳方若教授說,創業大賽正融入到越來越多的商學院的創新與創業教育當中,每年一屆的中國MBA創業大賽,不僅僅只是一次簡單的成績比拼,通過賽前創業訓練營,賽中創業導師指導,資本對接會,賽後項目跟蹤,搭建創業服務平臺,推進創業能力升級。
賽後,評委對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認為獲得前六名的科創類項目,不再是躺在實驗室的技術,是實實在在已經應用在生產、生活當中,非常接地氣。另外,不少項目跟當前疫情和安全有關,反映了MBA創業者務實的創業思路。
與去年相比,本屆大賽「光明乳業創新營銷獎」(簡稱專項賽)各參賽隊呈現出的營銷策劃書成熟程度得到很大提高。
今年營銷賽主題「光明優倍,打造鮮奶第一品牌營銷方案」,共收到策劃案80份。4支專項賽團隊進入決賽。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姜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