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當大家對課程體系進行比較的時候,IB似乎總是被公認為最難、最具有挑戰性的課程。
當然,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尤其是對於學生來說,提到IB總是「談虎色變」,而IB學生們也總會自嘲,說自己「掉頭髮」,「沒有睡眠」等等。學生圈子也曾經廣為流傳過一張圖,真實地反映了作為IB學生的日常狀態。
IB Student Never Sleep(IB學子不需要睡眠)
不過玩笑歸玩笑,雖然大家總是戲稱IB課程難度「變態」,但IB課程也有很多的優勢,被全世界範圍內100多個國家的高校所認可,並且真正能好好把IB讀下來的學生都會受益匪淺。
世外、平和、交附IB、七寶德懷特,這些都是滬上熱門的IB牛校,但在課程/教學模式、師資安排、作業量/作息安排等方面還是會存在一些不同。
那麼究竟哪所學校更適合自己呢?也許過來人的真實體驗是我們了解一所學校的有效途徑。
IB課程即國際文憑組織IBO——是為全球學生開設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的課程,為3-19歲的學生提供智力,情感,個人發展,社會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其獲得學習,工作以及生存於世的各項能力。IBO成立於1968年,迄今為止遍布100多個國家與3000個左右的學校合作,學生數量近80萬,與A-Level、VCE、AP等課程並稱全球四大高中課程體系。IB的宗旨是提供終身教育,目前IB教育共可被分為四個階段。
小學教育(Primary Years Program)即PYP;
中學教育(Middle Years Program)即MYP;
高中教育(Diploma Program)即DP;
職業教育(Career-related Program)即CRP。
目前國內國際學校主要涉及PYP,MYP,DP三個階段。而我們口頭上經常提到的IB,一般指的是高中階段的教育,也就是為期兩年的IBDP項目。在有些學校,可能IB會貫穿高中三年的時間,第一年主要學習Pre-IB,為兩年正式進入IB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不同於AP或者是A-level,AP是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level也是以英國教育體系為核心的課程,IB課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課程體系為基礎,而是自成體系,廣泛吸收了當代許多發達國家主流課程體系的優點,涵蓋了其主要的核心內容。
因此IB課程體系即具有與世界各國主流教育課程體系之間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發展下的獨特性。
IB課程分配在六個基礎學科領域裡,鼓勵學生多個學習領域全面發展。像AP和A-level這些課程體系,學生都可以較為自由的選課。比如說我以後想學商科,就修統計、經濟類的課程;比如說我擅長理科也喜歡理科嗎,就只選擇理科類的課程。而IB課程不同,所有參加文憑項目的學生,必須在六大學科領域中,每個領域分別選擇一門課程進行學習。
有哪六大學科領域呢?
· 第一組:語言A(母語)
· 第二組:語言B(除母語外要學習的語言)
· 第三組:社會科學(歷史、地理、經濟學、哲學、心理學等)
· 第四組:實驗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環境系統等)
· 第五組:數學
· 第六組:藝術與選修(美術設計、音樂、戲劇藝術等)
如果一個IB學生不願選擇第六組(藝術類)中的課程,也可以除了母語、第二語言之外、再學習一門第三語言,或者從第三組、第四組中再選一個科學類的科目。另外,學生也可以選擇兩門語言A的課程(雙母語),畢業時將會得到雙語證書。
每一門課程又分為高級課程(HL,Higher Level)和普通課程(SL,Standard Level)。
對於高等級的課程,學生被要求完成至少個240小時的課程。對於標準水平的課程,學生至少要完成150個小時的課程。在選擇的6門課程中,每個學生需要選擇至少3門HL(高級)課程,有能力願意挑戰的學生可以選擇4門HL(高級)課程。
下面,我們附上世外IBDP學生熱門選課組合,供大家參考:
組合1:偏理
中文-SL、英語B-SL、數學-HL、物理-HL、化學-HL、經濟-SL
組合2:偏文(語言)
中文-HL、英語B-HL、數學-SL、生物-SL、二外-SL、經濟-HL
組合3:偏文(社科)
中文-SL、英語B-HL、數學-HL、生物-SL、二外-SL、經濟-HL
組合4:藝術
中文-HL、英語B-HL、數學-SL、生物-SL、經濟/商務-SL、VA/音樂-HL
世外IBDP在讀生經驗談:
我們十年級會確定好選課,十一年級是確定選層。另外,經濟的學生可以在十一年級轉工商管理,但是十年級是沒有這個課的。
IB規定選層的數量應該是至少三門High Level,但是在世外的話基本上就是規定了所有人都選三門HL。世外的經濟很多學生都會選,老師配備的比歷史要明顯多了很多。
世外分中英兩個面試,在兩個教室裡面進行的,互相不受幹擾。四個人一批一個教室,我是先進英文面試,英文面試讓你去做一個個人介紹,要求說的非常清晰,說出自己在哪個地方獨特。我當時也聽到很多人都說自己會鋼琴,鋼琴也彈的非常好。但是問題是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我會鋼琴創作,這就是我特殊的地方,當時我就比較出色一些。
世外同一個學校的人,不會被放在一起,後面會有一個小組討論。小組討論就是幾個人在一起,進行一個話題的討論。注意不要說話說太多,這樣的話他會認為你在奪取別人的話語權,也不要話說的太少,沉默寡言,他們會認為你沒有什麼主見。對自己熟悉的話題去發表自己的意見,我覺得就行了。世外的面試一定要準備,因為當時,有一個同學和我當初一起面試,他面試沒有過,我過了,因為我準備了面試。
整個學校外教的數量並不是那麼多,主要還是中教。世外英語B的老師全部都是外教,經濟課有兩個外教,歷史課有一個外教,其他全都是中教。英語B,每一個班級會再分成兩個小班級,然後各配備一個外教,所以英語B學科組的外教數量還是比較多的。
我們每天會有9節課,上午4節,下午5節,周五下午只有4節,一共就是8節。早上大概是9點45到9點55之前到校,下午下課會在4點半,如果有社團活動的話可能會到6點前後結束。
每周會有5節自修課,也就是在你沒有選擇的那門課的期間會有5節的自修課,是分散在三天,一天是一節,另外兩天是兩節。
世外的課業在國際學校當中可能算是強度比較大的,每天的作業量取決於每天的日程。有的時候可能沒有自修課,課上布置的作業又比較多,這種日程下來的話可能要做到3個小時或者以上。
如果作業比較少的話,我可能會做一些社團的事情或者我們會有很多長期的作業,不是當天截止的,這樣的話,我可能會酌情考慮先做一點,然後減輕一下日後的壓力。
高一階段,平和學生會上Pre-IB課程,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其中,所有參加會考的內容從十年級開始學,這些是必修的,政治、歷史、地理,還有語文,這四門會分別在高二和高三進行會考。如果不參加就拿不到畢業證書。
另外,平和與其他學校有所不同的是高一不實行走班制。從高二開始,就正式進入IB六大學科和三大核心課程的學習。
此外,平和還有一些特色社團:平和日語社自2011年以來,每年秋季會和上海日本人學校一同組織秋日祭活動。通過秋日祭,使雙方學生感受到在同樣的生活環境下、不同民族之間的奇妙、旖麗的文化碰撞。
平和IBDP學科分布表:
除了哲學是平和比較有代表性的特色之外,平和喜歡一種上課方式是PBL,比如上世界歷史課、世界文化課,老師不僅填鴨式灌輸課本上的知識,會通過一些視頻、舞蹈、講座各種方式,還有把學生帶到別的地方去,去呈現這門課程的魅力,所以學生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到很多快樂。
面試基本上是中文加英文,各10分鐘,不過我當時面試了每個都是20分鐘左右,幾乎是別人時間的兩倍,英文面試應該是一開始讓你先讀一段文章,兩個老外跟你面試,他們會問你一些比較開放性的問題,我當時被問了大概4個大問題。
另外,平和的話裡面有話題討論的,我當時抽到的是數位化時代,我們是選紙質書還是選電子書,左邊寫的是紙,右邊說的是電子書。裡面要你描述一下這張圖片,說說你對這張圖片的看法。
中文面試是從中文的自我介紹開始,一個比較簡短的自我介紹,介紹完老師會從你的自我介紹中挑一些部分來提問,之後會根據你的各種回答來不斷地追問。
我們學校中外教的比例,其實外教不算太多,我們有硬性要求,規定所有的英語B的老師一定是外籍教師,但是其他老師都可以是中國籍的。
我們一般每天早上6:30左右起床,第1節課從7:50開始,早上5節課,然後11:45下課吃午飯,12:35就開始下午的5節課,等到4:25的時候就結束了這一天的課程。然後是晚飯時間,6:00就開始晚自習,一直到8:45晚自習會結束。然後我們每節課是40分鐘,有5分鐘的課間休息。
我們每天上課都是有課表會給你的,一個學期大概上的課,有12門,不包括體育以及國家課程、歷史、政治、語文、地理這4門需要參加會考的課程,所以相對來說每一天還是過得比較充實,作業的話其實不算太多,但是也不算少了,因為課排的比較滿,所以其實作業量不算太小。
我現在在讀Pre-IB,也就是IB的預備年級。課程難度和初三差不多,但是老師有時候會給一些有挑戰性的研究,他們會給你相當於附加分的成績。我覺得這個相對體制內而言,會比較好。現在基本上每門學科都會有presentation,這對學生演講和自主思考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我感覺交附的口試是非常有特點,也是相對筆試外比較難的一門,因為交附的口試是分單人口試與團體面試兩方面,單人口試需要你在老師那裡抽一個題目,然後你有20分鐘的準備時間,準備好以後你就可以進教室,老師會問你,給你的題目問你你必須要做出回答,當然老師很有可能會問你一些與這些題目不相關的內容,這個就需要你隨機應變,這時候會有點緊張,但是這個也是很關鍵的,因為老師更多注重的是隨機應變的過程。
還有一個是多人的團體面試,團體面試類似於辯論的形式,但是並不是以辯論的形式兩個小組互相的答辯,而是給你一個命題,一方是正方,一方是反方,小組討論後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便可,主要看的還是你的語言表達能力。
交附IB對於學生的管理很嚴格,特別是對電子產品的掌控。學校的老師都很負責,比如我們化學老師,他就會讓我們寫反饋,而且是以個人向我們發放問卷,個人進行面談。他會在面談中向我們了解上課有哪些不足,而且還會詢問我們怎樣做才能使課堂更完美,會採納我們的一些意見,我們如何和他合作才能使課堂變得更高效。
交附IB的教學環境我很喜歡,學霸氣息非常濃重。老師不會來催促,全要靠自主學習。剛來交附IB的時候,會有些不適應,因為剛從體制內全中文教學轉為體制外全英文的教學,會有一些語言上的不適。但大概過了兩周,這種問題就不存在了。
每天只要按時按量完成老師布置的內容,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標化考試的準備和學校的學習是需要同步進行的。這就需要你合理安排好時間。每天按時間表來,這樣才能有條不紊,這對每個IB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交附最有特色的三大社團為:機器人社團、戲劇社和IB生存手冊。
交附的機器人社團是全上海第一個成立的機器人社團,去年拿到了世界總決賽冠軍。
戲劇社,又稱為IB國際部的王牌社團。每個節日戲劇社都要上臺表演,需要社團內部人員獨立完成劇本、臺詞、場景搭建等工作,而且是全英文表演,也會經常到校外參加演出。
IB生存手冊這個社團成立的最初目的是讓IB國際部的學生了解IB課程,知道如何規劃今後的學習。社團每年會採訪一些優秀的畢業生以及一些國外知名大學的教授,向他們了解IB課程,每年根據這些採訪和IB考綱出一本手冊,免費分發給每一位同學。
七德的特色課程有商務管理、經濟學、心理學、STEM課程、戲劇等。STEM課程基本上就是汽車模型的組裝和拆解,所以從課程有趣度上來說還不錯,也不太難,比較容易拿高分,所以如果想要衝IB高分,這門課也可以選擇。
七寶德懷特的面試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叫科學實驗,第二是英文面試,第三是中文演講。
科學實驗,先給你分組,他先給你布置個任務,然後每一個組去做。我們當時做的是化學火箭,這個階段裡面你要體現的是你能體現的東西,你要體現你的領導力,最後還會要求你做presentation,每一個人都要說話,描述的是最多的就可以。
下一個是英文面試,那個題目還沒遇到過,先給你介紹一下有一個地方,背景告訴你,那裡的男女比例,財富情況。他又告訴你,只能住一百個人,現在有五個候選人,要選三個進去。他會把五個人的背景全部告訴你,你要說你選擇哪些人,你的理由是什麼。
中文演講在一個大教室,有兩個老師坐在中間,從第一個人開始,抽到一個題目準備三分鐘,然後再進去演講,演講必須要到三分鐘,兩分半老師會跟你講你還有三十秒的時間,不能偏題。
我們七德開了一門課叫學術英語,幫我們論文等一系列,和體制內不一樣的東西給我們做準備,這有一大半是中教老師教的。像科學的話都是一個外教和幾個中教這樣混著上的,每個人就會分進不同老師的班裡面去,其實差別不太大。
關於每個人的作息,還有整體的作業量會根據他們選的課不一樣,像我十年級的選課比較輕鬆,作業量沒有那麼多。每個老師的教學方式不一樣,會導致學生的作息不一樣,所以這個沒有一個定論。
IB主要作業形式和原來不一樣,原來大家都喜歡一直做題,但在IB,一般來說數學也有別的作業。像我們語文特別喜歡小組合作,將一門課的重點交給學生自己想,自己查閱資料,自己去講課,我們的語文課基本上都是學生在講,老師在後面聽,然後再做補充。
在考試前,會布置一些題給你做,但不是強制的。一般來說會寫很多文章,到我們期末這一段時間,有各種各樣的論文要寫,會和原來很不一樣。平時的時候,各個學科的老師也都特別喜歡讓我們做海報,各種presentation、海報等一系列作文,這是我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