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這53種疾病原來不需要輸液!

2020-12-24 華聲新聞

新華社廣州7月28日電題:震驚!這53種疾病原來不需要輸液!

新華社記者肖思思、劉羽佳

孩子一有感冒咳嗽,就想打點滴的家長們注意啦: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的上呼吸道感染根本不需要輸液!

不僅僅是孩子的疾病,成人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等常見病、多發病,原則上也不需要輸液治療哦~

什麼?難道這些年的液都是白輸了嗎?

7月28日下午,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心注射室內,部分患者在進行靜脈注射。新華社記者劉羽佳 攝

在日前下發的《廣東省衛生計生委辦公室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中,廣東明確,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等53種常見病多發病原則上不需要輸液治療。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專家說,不合理使用靜脈輸液會帶來醫藥費用上漲、就醫時間延長、醫療風險增加等一系列問題。

還傻傻分不清「抗生素」和「消炎藥」的區別嗎?還不知道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的用藥原則嗎?

小新課堂開課啦!大家快搬好小板凳,新華社記者邀請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和基層醫療機構的專家一口氣為你解釋清楚。

「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

——為什麼要控制靜脈輸液?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基層指導處調研員史明麗說,一直以來,我國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靜脈注射比例較高。2016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中提到,2016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涉及的藥品給藥途徑分布中,靜脈注射給藥佔59.7%。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

而在廣東,部分地區的二級以上醫院、基層醫院等,都有輸液大廳。目前百姓對輸液危害還沒有好的認知。現在國內的醫院對於控制輸液遵循得不夠好,不合理的地方還較多,所以才要加強靜脈注射管理。若規定得以落實,可規範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使他們養成合理用藥的習慣,引導老百姓形成對靜脈輸液危害的意識。

——輸液為什麼危險?濫用靜脈輸液有哪些危害?

廣州市越秀區白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陳健英:輸液對於部分適應症是必要的治療手段,但濫用靜脈輸液對人體是會造成危害的。在藥品原料生產、運輸、消毒、插管、注射等過程都可能產生微粒進入到藥品中,目前我國雖對各環節的控制越來越多,但即使生產工藝再好,也無法達到「零微粒」。若經常輸液,不可避免會有空氣中的粉塵、細菌等微粒進入人體,久而久之,對人體會產生危害。此外,老年人在心臟不好的情況下,若輸液速度沒有調整好,可能會導致心衰。而輸液所用藥品中有很大部分是抗生素類藥物,這會導致人體細菌出現耐藥的情況。

無論是醫療還是其他科學領域的發展,都需要經歷一個過程。輸液這種治療方式的發明,的確讓我們看到了它的優勢。但經過多年的觀察後,我們就發現,原來反覆注射會造成巨噬細胞吞噬輸液藥品中攜帶的微粒,從而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我們需要對此進行總結、研究,調整醫療行為。

相比之下,口服更安全。口服藥物經過了消化道的屏障作用和肝臟的代謝作用;而注射劑是直接進入體內,雖然達到了起效快的目的,出現不良反應的機會也有可能增大。

——為什麼出現濫用靜脈輸液的情況?

陳健英:我們逐步認識到過度輸液的危害,但醫務人員還在不斷學習和改進的過程,群眾也還存在認知誤區:許多老年人會想要通過輸液來通血管;也有寶寶發燒,父母認為要給孩子補液;有些年輕人因為第二天要上班,認為輸液比較快……其實很多情況是不需要輸液的,大家對輸液的危害認識也不清晰。

為什麼你在這種情況下既不需要輸液,也不需要抗生素?

——為什麼類似於普通感冒這53種疾病不需要輸液?

陳健英說,人的一生可能會得很多次感冒,如果每一次感冒都要去輸液的話,那我體內要積聚多少微粒呢?如果可以通過天然的途徑去對抗疾病,為什麼不用呢? 世界衛生組織提倡「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的用藥原則。從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角度,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能用窄譜的不用廣譜,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能用一種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2、能吃藥就別打針,能打針就別輸液。3、不要「一咳嗽就用抗生素,一感冒就吃抗生素,一拉肚子就吃氟哌酸,一有炎症就輸液」。

——患者日常抗生素使用有哪些誤區?

首先,「抗生素=消炎藥」是最大的誤區。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引起的炎症,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無效,如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第二個誤區,是「一旦有效就停藥」。抗生素的使用有周期性,用藥時間不足容易導致細菌耐藥影響病情。第三個誤區,是「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優劣,三代未必比一代好,應因病因人個體化用藥。而且有的老藥藥效比較穩定,不良反應也較明確。

——濫用抗生素有哪些危害?

濫用抗生素,可能讓細菌的耐藥性急劇增強,超級細菌就是這樣產生的,它的出現可能讓未來面臨「無藥可用」的危機!

首先,抗生素有毒副作用:可能導致菌群失調,損傷神經系統、腎臟、血液系統,抑制骨髓造血機能。第二,可能有過敏反應:青黴素、鏈黴泰都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第三,可能造成二重感染:抗菌藥物抑制或殺死敏感細菌後,不敏感細菌繼續生長繁殖,造成新的感染,治療困難,病死率高。第四,可能導致DNA汙染:大量使用抗生素導致部分細菌耐藥性急劇增強,情況惡化會無藥可用。這種耐藥性既會被其他細菌獲得,也會遺傳給下一代。

7月28日下午,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處,進行靜脈注射的患者中老年人居多。新華社記者劉羽佳 攝

究竟哪些疾病需要靜脈輸液?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對靜脈輸液「談虎色變」,以後需要對它敬而遠之?Too young too simple!(敲黑板,劃重點!)專家說,不能「一刀切」地反對靜脈輸液,當出現以下情況時,靜脈輸液是可以使用的:

只有在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以及出現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藥物在組織中宜達到高濃度才能緊急處理這三種情況下才使用靜脈輸液。

具體使用指徵如下:

1,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用於治療燒傷、失血、休克等。

2,補充水和電解質,以調節或維持酸鹼平衡。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脫水、嚴重嘔吐、腹瀉、大手術後、代謝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3,補充營養,維持熱量,促進組織修復,獲得正氮平衡。用於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經口攝取食物、管飼不能得到足夠營養等。

4,輸入藥物,以達到解毒、脫水利尿、維持血液滲透壓、抗腫瘤等治療。

5,中重度感染需要靜脈給予抗菌藥物。

6,經口服或肌注給藥治療無效的疾病。

7,各種原因所致不適合胃腸道給藥者。

8,因診療需要的特殊情況。

這53種疾病不需要輸液

根據《通知》,門、急診原則上不需要輸液治療的常見病多發病如下:

一、內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以下

3.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症者

4.支氣管哮喘處於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

5.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

6.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宭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

8.無併發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9.高血壓亞急症

10.慢性淺表性胃炎

11.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

12.單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13.輕度結腸炎

14.無併發症的消化性潰瘍

15.具有明確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

16.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

17.急性膀胱炎

18.無合併症的自發性氣胸

19.單純的房早、室早

20.無急性併發症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21.無特殊併發症的、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面肌痙攣、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抽動症、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症、偏頭痛

22.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癲癇頻繁發作除外)

23.無特殊併發症的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無特殊併發症的腎性貧血、腎病症候群、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

二、外科

1.體表腫塊切除術後

2.輕症體表感染(無發熱,血象正常)

3.輕度軟組織挫傷

4.小型體表清創術後

5.淺靜脈炎

6.老年性骨關節炎

7.非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椎管狹窄症

8.閉合性非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

9.慢性勞損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無合併症的腎結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類慢性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無併發症者

16.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單純性扁桃體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無併發症者、外耳道溼疹、鼓膜炎

三、婦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宮頸炎

3.無症狀的子宮肌瘤

4.前庭大腺囊腫

5.陰道炎、外陰炎

6.原發性痛經

7.不合併貧血月經不調(功血)

四、兒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 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

2.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

3.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相關焦點

  • 別啥病都輸液!官方公布53種無需輸液疾病-53種,不需要,輸液,疾病...
    8月18日,安徽省衛計委公布了「53種不需要輸液」的疾病清單,清單一公布,立刻在網上熱傳。記者發現,其中包括常見病多發病,一些外科、婦科炎症以及小兒的疾病,都明確可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輸液。
  • 抗生素輸液被禁止!53種疾病不需要輸液
    一感冒或是身體不舒服,醫生就要你輸液,輸液完確實效果比吃藥好,但是經常這樣的話,對以後的健康會造成影響。  《揚子晚報》的消息說,最近,江蘇省宣布從明年7月1日起,除兒童醫院,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2016年底前,全省二級以上醫院要全面停止對門診患者的靜脈輸液,不僅是抗生素,其他藥品輸液也不行。
  • 為什麼「53種病不需要輸液」?
    普通感冒發燒,吃藥不見好轉,很多人都會去醫院打點滴,實際上反而增加風險。日前,安徽省衛計委下發《關於加強醫療機構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公布「53種不需要輸液」的疾病清單,均為一些常見病、多發病。該省衛計委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規範管理對靜脈輸液進行約束,同時也能規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
  • 感冒發燒就用抗生素? 盲目輸液最嚴重可致死
    「其實這是患者的一種錯覺。」韓志武解釋說,從醫學上來講,有一個「生物利用度」的概念。事實上,很多片劑跟針劑相比,人體對它們的吸收率是一致的,療效也一樣。只不過,口服藥需要經過人體吸收這一環節,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注射則免去了這一環節,藥品直接進入人體血液 ,節省了吸收時間。雖然針劑見效快,但對於治病效果來說,二者等值。
  • 安徽規範醫療機構靜脈輸液 53類常見病門急診無需吊水
    靜脈輸液被戴上「緊箍」了,到醫院看病,不再是什麼病都能「打吊水」。昨日,省衛生計生委發出通知,確定了門、急診不需要輸液治療的常見多發病共計53類,並明確只有在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以及出現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藥物在組織中宜達到高濃度才能緊急處理這三種情況下才使用靜脈輸液。
  • 輿情解讀:53種疾病不需輸液,行政命令能否破利益籓籬?
    中國的醫藥企業一向以「做不大」飽受詬病,然而,輸液產業卻是例外。 無他,對於國人而言,這已是一個全民輸液的時代。 在此大環境下,安徽省衛計委8月18日公布「53種不需要輸液」的疾病清單,無疑擊中了公眾的「痒痒肉」。
  • 怎麼區分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患感冒後要注意什麼?
    感冒雖然是小病,但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也容易造成嚴重的後果。而治療感冒更要對症下藥,需要分清感冒的種類,採取正確的措施。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下怎麼區分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一、絕大部分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咽炎等,病毒性感冒是通過空氣、唾液、鼻涕等傳播導致人體出現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而細菌性感冒則主要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感冒。
  • 門診輸液被叫停,這4種常見病,寶寶無需輸液
    靜脈穿刺對身體是一種損傷靜脈輸液是需要通過靜脈穿刺,然後打點滴才能使藥物很快地引入機體的血液循環,從而使藥物產生它的藥效。但打點滴需要對肌膚和血管進行穿刺,這個行為其實對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損傷,也就是說,它是有創傷性的,這是第一個問題。
  • 孩子輸液一次,大腦七天不發育!全國多地醫院已經禁止輸液
    「能不吃藥就不吃藥、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是世衛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藥原則。但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把醫院當保健院、抗生素當消炎藥,長期濫用抗生素,不僅不會殺死身體裡的病毒,反而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促使疾病周期延長!輸液是將大劑量(一次給藥在100ml以上)注射液單次往靜脈滴注入體內的治療方式。
  • 身體一不舒服就給他輸液 這不可取
    夏季和我們揮一揮手說再見了,秋季來臨氣溫轉涼,早晚溫差較大,有些抵抗力稍微差點的孩子扛不牢了,鼻塞、流涕、打噴嚏、咽部不適、咳嗽或低熱……更嚴重的還會出現高燒不退、全身酸痛、肺炎等。  上期「微訪談」,我們邀請了浙大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呼吸科陳志敏主任,給我們講解了秋季小兒呼吸道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他介紹,感冒分為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小孩子出現不適症狀時,千萬不能濫用抗生素。
  • 四種情況才需輸液 普通感冒儘量口服給藥
    核心提示:內科急診醫生經常會遇到類似情況,感冒、腹瀉等疾病通過口服藥物對症處理,即可自行好轉、痊癒,患者卻主動要求輸液治療。臨床上,一般在以下4種情況下才需要輸液。   最近,朋友的女兒因發熱伴咽痛、鼻塞、流涕來急診看病,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我給她開了退熱藥和清熱解毒藥,讓她多休息、多飲水。
  • 「關注」輸液=自殺?2019年起,所有門診不再打點滴!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對靜脈輸液「談虎色變」,以後需要對它敬而遠之?這53種疾病不需要輸液根據《通知》,門、急診原則上不需要輸液治療的常見病多發病如下: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2.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 以下3. 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症者4. 支氣管哮喘處於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5. 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6.
  • 4歲女童輸液後死亡!這3種情況根本不需輸液,可別傷害寶寶了
    剛剛才看到一篇新聞:山東省淄博市的一個4歲小女孩,因為發燒被母親帶到私人診所進行診治,醫生給這個小姑娘進行了輸液治療,但是在輸液之後的半個小時內小姑娘卻死亡了。寶媽們都知道的,小寶寶身體嬌嫩防禦能力差,總是很容易生病的,而在我們的日常認知中,輸液絕對是一種能快速緩解病症的治療方式,因為很多寶媽都會選擇,但是為什麼這一次反倒出現了這個問題?
  • 廣東:53種病停止靜脈輸注抗菌藥
    按通知要求,在基層醫院,53種常見病多發病門、急診原則上不採取靜脈輸液治療,三種情況、符合八大指徵才使用靜脈輸液。  其實這是今年4月廣東叫停二、三級醫院門診靜脈輸注後的「餘波」,也意味著今後廣東全省所有醫院正式叫停門急診輸液了。收好這份關於輸液的讀本,保你今後看病「打吊針」心中有數。
  • 多省市門診輸液被叫停!事實上,這4種病壓根不需要輸液
    在很多國人的觀念中,輸液被認為是生病時的「及時雨」,尤其是對感冒發燒,雖然有時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經常輸液對身體是非常不利的。 兒童輸液對肝腎臟的危害非常大,畢竟孩子的各個器官發育還不完全。
  • 國家為什麼禁止輸液?危害全總結
    「能不吃藥就不吃藥、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是世衛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藥原則。但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把醫院當保健院、抗生素當消炎藥,長期濫用抗生素,不僅不會殺死身體裡的病毒,反而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促使疾病周期延長! 輸液是將大劑量(一次給藥在100ml以上)注射液單次往靜脈滴注入體內的治療方式。
  • 感冒引起的咽喉炎怎麼辦
    咽喉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原因也有很多,並且這個疾病還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那麼,感冒引起的咽喉炎怎麼辦呢?感冒引起的咽喉炎怎麼辦?1、首先,必須要確定的是你是否是因為感冒而引起的咽喉炎。因為不管治療什麼疾病,都需要從根部分析才能治好。
  • 【綜合】一生病就輸液,你可能一直再錯!
    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當前有的村衛生所或醫院為了騙錢,「凡病皆吊瓶」的現象非常嚴重。哪怕是牙痛、傷風感冒等小病,也要掛「吊瓶」。專家調查發現,95%以上的人不知道濫用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觸目驚心的濫用輸液,不合理用藥已給人類帶來重大災難。
  • 孩子咽喉炎有哪些症狀 如何治療?4方法緩解喉嚨痛
    病毒性引起的喉嚨炎包括手足口病病毒,或其它普通的感冒病毒。手足口病的病毒症狀比較嚴重,除了喉嚨痛,孩子還會發高燒、口腔或嘴巴周圍冒出疼痛的水泡。而感冒病毒引起的咽喉炎症狀都比較輕微,包括喉嚨痛、咳嗽、流鼻涕或發低燒,大部分都會自愈。(推薦閱讀:手足口病真的很可怕?
  • 原創:病毒性感冒 吃抗生素根本沒有用
    陽春三月,萬物生發,感冒等常見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老百姓也進入一個感冒用藥高頻期。選擇怎樣的感冒藥才能減輕感冒症狀,對症治療?要不要用抗生素,怎樣使用抗生素?怎樣降低抗生素耐藥性和副作用的發生機率?帶著這些疑慮我們向藥物不良反應專家發出提問。春季感冒頭孢阿莫無需出手很多人只要「頭疼腦熱」就立馬動用阿莫西林和頭孢拉定等抗生素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