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學誕生的背後:一念之差就變成深圳城市大學

2020-12-15 大學文摘

「回過頭來想,當時的頂層設計非常重要。我們當時其實也做了另外一個方案,就是給市政府做比對,到底要建高水平的,還是建一般的。所以我們當時還有一個方案叫深圳城市大學,也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常規的本科大學。」

許建領: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原南科大籌備辦綜合組組長。

以下內容來源於南方科技大學對許建領的專訪:

請您介紹一下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籌建南方科技大學的相關情況,以及市委、市政府包括市教育局為籌建工作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答:當初決定辦深圳科技大學,也就是南方科技大學,最早的源起是在2004年深圳市召開的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會議上,深圳市在關於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決定裡面,有一條就是要加快論證增設1–2所本科院校的可行性,所以之後我們就開展相關研究。當時提的比較多的是深圳的「四個難以為繼」和自主創新的「四個90%」。其實自主創新的「四個90%」也反映了我們高等教育在自主創新當中的貢獻不足。作為一個創新型城市,深圳未來的發展一定需要有高等教育提供高水平的基礎研究方面的支撐。它是城市創新的發動機。我們當時曾經和其他城市做過比較,尤其是和其他的四個計劃單列市,和廈門、大連、青島、寧波做對比,我們各項高等教育指標都處於末位。包括院士數、國家重點學科數、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還有教師、在校生數等等我們都是處於末位。而深圳人口是最多的,GDP是最高的,所以深圳的高等教育和整個城市的經濟地位嚴重不匹配,對城市創新的貢獻度非常低。同時我們看到全國幾乎每一個知名城市都有「雙子星」,都有一所非常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一所非常著名的理工科大學。而深圳綜合性的大學只有深圳大學,我們沒有非常強的理工科大學。城市的創新,它主要依靠理工科大學來推動。所以在2004年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決定出臺之後,我們就展開了一些相關的調研,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建一所高水平大學。後來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研究報告報給市政府,就是關於創辦深圳科技大學的研究報告。市裡經過研究,認為深圳非常有必要建一所科技大學,所以直接推動了後面辦學方案的最終成稿。市政府在2007年2月28日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決定要辦一所高水平的科技大學,並且定名為南方科技大學。不久後正式寫入了市長在市「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是第一次面向社會發布。

2009年9月,時任深圳市代市長王榮向朱清時院士頒發南方科技大學(籌)床校校長聘書

辦學方案是怎麼形成的,有哪些方面的突破?

答:在之前調研報告的基礎上,我們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報告的起草小組,反覆修改做了很多稿。當時主要是市教育局高教處吳惠瓊處長牽頭,抽調了很多同志參與。在廣泛調研和研究的基礎上,我們最終形成了關於創辦深圳科技大學的研究報告,實際上這是長期積累、長期研究的一個結果。當時的一個觀點就是一定要創新型地辦這所學校。另外我們也在考慮,如果申辦新大學,按照國家現行規定,首先要從專科辦起,再到辦本科、碩士,最終到拿到博士學位授予權,總共需要22年的時間,深圳等不起。所以當時就提出一定要超常規建這所大學,我們也提出了很多新的制度設計。第一個是本碩博同時起步,這個在當時是不可想像的,我們也參照了當時香港的高校,他們都是本碩博同時起步的。這個突破是非常大的,深圳是改革開放的沃土,我們就希望先行先試。第二個就是提出一些體制機制創新,比如設理事會是突破性的,基本上在公辦高校是沒有的。我們當時就設想,理事長就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主要考慮是能有力綜合協調各方面資源。第三個是本科生1 :6.8的師生比。我們得出一個研究結論就是師生比不宜過高,國家規定師生比1:18是一個合格的標準,我們提出1 :6.8是非常大膽的一個設想,也是綜合研究世界上高水平大學師生比的結果。實際上,國內「985」高校師生比大約是1:13。後來經過多方面研究,市裡面協調給了1 :10的比例,這個比例目前來說在全國還是一個比較小的比例,體現了市裡的大力支持,體現了「舉全市之力」的堅定決心。第四個我們提出來引進的教師一定要有海外高校工作的經歷,而且是世界前100名,或者是前200名的高校,這樣的話就保證了我們學校教師的高水平國際化。第五個是我們提出來在前五年,給一些優秀的生源免學費,甚至是給高額的獎學金,吸引優質生源。最後是辦學經費一定要充足。市裡多次講要舉全市之力辦南方科技大學,真正體現在投入上面,南科大經費不是按生均的,是按需求的,這個在全國其他的大學一般很難做到。此外,我們當時也提出來,學校從剛開始就要建基金會,要廣泛地吸納社會資源、社會資金。一方面市財政給予充足的經費保障,另外一方面就是基金會給它一些補充。所以南科大在全國的地方大學當中,經費投入是不可比擬的。

2011年7月,南方科技大學理事會成立

2011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學教育基金會成立

如果總結來說,南科大籌備工作有哪幾條經驗可以說一說?

答:籌備的經驗,第一個我想就是辦學方案的制定。這個辦學方案它到底裡面要包含哪些東西,儘管教育部的規定也寫了、列了一些相關的目標、定位、規劃、教師隊伍等等方面的要求,但只有我們做過來之後,才真正知道這裡面哪些是重點、哪些怎麼做,怎麼論證它的必要性、可行性,怎麼論證得更加深入。所以後來深圳建其他的新大學,制定辦學方案這一塊我們是有經驗的,給我們積累了一個非常好的經驗。第二個就是路徑,到底怎麼辦。整個過程當中,籌備辦需要做哪些工作,跟相關的職能部門怎麼打交道,縱向的怎麼向省政府去申報,怎麼去和教育部打交道,整個的程序、路徑這個是非常清晰的。第三個經驗是不要等著批,在做一些突破性改革的時候,需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一定要多匯報溝通。因為深圳不同於國內其它城市,它是一個先行先試、敢闖敢試的一個改革創新的城市,尤其現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做的很多東西可能都是突破現有規定的。

2012年9月,南方科技大學舉行成立大會暨2012年開學典禮

從籌備到現在,您有沒有印象非常深刻的幾件事情?

答:從籌備到現在印象深刻的事情,其實蠻多的。第一個,我覺得市裡對南科大的重視,這個是到任何時候我們想起來都感動的一件事情。從國家戰略來說,教育優先發展,深圳歷屆的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視教育,真的是落實了教育優先的戰略。第二個,就是南科大辦起來確實非常難。如果你查檔案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前面南科大沒有正式批准設立之前,我們經常叫南方科大,為什麼叫南方科大?因為簡稱南科大,我們就覺得有諧音「難可大」了,太難了,整個過程都太難了,所以我們當時就說叫南方科大吧。整個過程,我們申報了很多次,一次一次地報,尤其是前期。關鍵就是要獲得認可,獲得認可後面的工作就好做了,甚至當時央視《新聞1+1》也多次探討南方科技大學改革的問題,這個也是印象非常深刻的。

2015年9月,南方科技大學舉行2015年開學典禮,在校生首次超過2000人

您覺得促成南科大現在快速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哪幾方面?

答:第一個方面,首先我們的工作做得紮實,做得硬,經得起推敲,確實是出於一個城市發展的需要。深圳是一個務實的城市,所以在專家論證我們辦學方案的時候,所有專家都認為論證得非常充分,必要性、可行性都非常充分。第二個方面,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不懈。深圳是改革創新的城市,我們不是單純地新建一所大學,我們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不僅解決深圳自主創新的需要,同時我們也希望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為全國的高校改革創新提供經驗。第三個方面,我覺得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育部開放的態度,沒有教育部的支持,南科大不可能得到批准,也不可能發展到今天。所以教育部的批准,包括省政府的全力支持,這都是非常有利的保障因素。當然深圳市經費的支持,舉全市之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總之,是多種因素促成。

2017年11月,時任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湯濤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深圳本土培養的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籌備的時候,有沒有預想十年後的發展情況?和當初對比,有什麼感覺?

答:南科大辦到今天,辦出現在這種成就,遠遠超出當時我們的預期。當然回過頭來想,當時的頂層設計非常重要。我們當時其實也做了另外一個方案,就是給市政府做比對,到底要建高水平的,還是建一般的。所以我們當時還有一個方案叫深圳城市大學,也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常規的本科大學,沒有說跨越式超常規發展成高水平的一所大學,當時市委、市政府決定辦超常規的南方科技大學,我覺得是非常英明的一個決定。當時也有很多人覺得是不可能辦成的,其實從我們做方案的角度來說,覺得難度極大,但必須大膽設想。比如說南方科技大學這個名字,按照教育部的規定,你不能用區域的名字作為校名,剛開始辦只能是從學院開始,所以如果嚴格按規定就只能叫深圳科技學院,就不可能叫南方科技大學。後面很多工作都是在這個基礎上不斷修改完善,提出來更高、更好的一些要求。從現在來看,我們原來提到的一些東西基本上都實現了,並且是超越了原來的預期和目標。南科大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也真的令我們驕傲,的確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奇蹟。

2018年9月,化學系譚斌團隊實現第一篇全過程在南科大完成並以第一通訊單位發表在《科學》的文章。

如果從大學和城市的關係來看,早期的時候主要是城市對大學的投入,那麼漸漸地南科大對深圳這座城市的貢獻,現在是不是已經有所體現了?

答:現在我覺得是有所體現了,第一個南科大已經成為了深圳的一張名片,一提到南科大,大家都知道這所學校發展得很好,是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一面旗幟,所以這也是打響了深圳高等教育的品牌,讓深圳高等教育的名片亮起來了,這是對深圳一個隱性的貢獻。同時它的一些科研成果也是造福社會的,比如在新冠疫情這段時間,我們發現南科大在地方科技抗疫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做防霧溼巾、還有口罩消毒設備,包括描繪新冠病毒形狀等等,這些東西就是給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一個顯性的科研成果的體現。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發展的目標,地方大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方面,做出一些新的東西出來,我想現在南科大也在做這樣的事情。當然,我們還要爭取「雙一流」,進入到國家「雙一流」框架裡面,可能對學校的發展會更有利。所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裡面,也特意提出來支持深大、南科大創建國家「雙一流」大學。

2019年9月,南科大首屆獨立培養的碩士生和博士生、首屆研究生留學生入學

作為市教育局分管高教的副局長,您對南科大未來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有什麼好的建議?

答:我希望南科大一定要按著現在的路子繼續往前走。因為我覺得現在應該是南科大發展的黃金時期,最好的時期。南科大從籌建到正式設立,一直到今天,這個過程當中經歷了很多的磨合,現在等於說是步入了一個穩定的上升期,一定要保持這種穩定的勢頭。第一,在南科大發展過程中,一直要保證聘請非常傑出的校長,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個車頭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現在學校裡面的制度設計,還要不斷地完善,因為它畢竟是一所新學校。教育部授予南科大兩項使命,第一個是探索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第二個是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這兩條不是說是階段性任務,而是一個一直往下推進的任務,這兩條我覺得還是要堅持做好。第三,對學校的支持力度還是要保證。一所高校辦得好不好,經費不是決定性的,但它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充足的經費,很難辦成高水平大學。從現代科學的發展來看,尤其是作為理工科大學,這個經費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做科學實驗,必須要有最頂尖的設備。另外一方面,不管是硬體或者是軟體,都需要充足的經費支持,我建議市政府還是要延續對南科大特殊的經費投入政策,讓南科大乘著深圳改革開放、先行示範的翅膀騰飛。

相關焦點

  • 南方科技大學:我才是深圳的大學之王!
    深圳,一座改革開放的先鋒城市,是中國四大超級城市之一。每年高考前夕,大家都會評論深圳的大學,眾所周知,如雷貫耳的深圳大學歷來被譽為深圳最牛氣的大學。為什麼深圳大學向來被譽為第一?第一,以城市命名,顧名思義,深圳大學就是代表深圳。
  • 南方科技大學——「深圳速度」
    一所城市孕育大學,除了提供財政支持、物質基礎、環境營造、公共服務等,最重要的是提供了文化積澱。換句話說,城市大學體現了城市的「氣質」。 深圳是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當經濟崛起後,深圳人將視線投向了教育。
  • 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深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大比拼
    在知乎上搜索「南方科技大學」,看到最多的話題是「南方科技大學和xxx哪個更好」。其中為大家議論最多的要數上海科技大學、深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南科大坐落於經濟強市但缺少好大學的深圳,而上科大坐落於中國的經濟中心兼高教強市上海。南科大從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揮先導和示範開始,落腳於為地方建設和創新服務;上科大則從地方支持開始,落腳於配合國家的科技創新創業。這兩所大學雖然同為新興高校,但是其未來發展規劃是有差異的,不過目前都能夠非常充分地服務於所在城市以及所在區域。
  • 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是一所什麼層次的大學?
    深圳是一座新銳城市,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這所城市的氣質匹配,也是一所新銳大學。近年來,南方科技大學發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在2019年英國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南方科技大學排在世界第301至350位,中國內地高校第8位,引來一片驚嘆,當然也有質疑的聲音,不過很多人通過這次排名認識了解南方科技大學。
  • 南方科技大學還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誰才是深圳最好的大學?
    人才是21世紀發展的發動機,深圳政府在大力引進人才的同時,也在對深圳的高等教育做了更多的統籌布局。經過深圳政府的財政支持,深圳在短時間內建立了一批有實力的高等院線。比如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哈工大深圳校區,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等。目前,深圳在本科教育這塊,影響力最大的兩所高校是南方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那麼,這兩所大學誰更勝一籌呢?
  • 深圳最好的兩所本土高校,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誰更厲害?
    深圳,中國最年輕的超大城市,40年來,這座城市從邊陲小鎮發展為國際化都市,經濟發達,高樓林立,是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全國性經濟中心。深圳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 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我國發展勢頭最強勁的兩所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大學屬於深圳市所主辦的兩所大學。眾所周知,深圳市是改革開放時期開始發展到如今的中國一線城市,在僅僅30年的時間裡就成為了我國的最發達的城市之一,而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相比於我國其它地區絕大多數大學要年輕得多。
  • 深圳:推動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創建「雙一流」,網友:穩了
    、南方科技大學創建」雙一流「,打造一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完善終身學習制度,促進特殊教育公平融合發展。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這所大學比較年輕,創建於2011年,是一所創新型大學,目前是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院校、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學校目前8個二級學院開設30個本科專業,師資力量方面南方科技大學已籤約引進教師
  • 2019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出爐!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又在世界上出名了!
    南方科技大學35名,是50強中唯一非「雙一流」高校;深圳大學相比去年提升33名,是百強大學中名次提升最多的高校。2016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決定著力構建支撐高等教育發展的完整政策體系,深化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此後,高水平大學建設成效初顯,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等5所高校獲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招生。與此同時,深圳還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名校和科研機構籤署合作文件,共建深圳校區。
  • 深圳市同城高校,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
    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都位於經濟特區深圳市,而深圳市的經濟實力和個人收入方面確實已經看齊世界發達國家水平了,但是兩所學校的實力並沒有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雖然兩家高校都在為這個目的而努力,然而現實很殘酷,距離目標依舊遙遙無期,至少現在來看還沒有任何希望。
  • 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地鐵集團獲「院士培養獎」
    南方科技大學湯濤、深圳地鐵集團陳湘生去年11月分別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為表彰對人才的培育,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地鐵集團獲「院士培養獎」。   2015年5月,湯濤被聘為南方科技大學科研副校長。加入南科大後,以南科大為第一單位,發表了12篇SCI論文;培養博士後1人,作為導師培養本科生11人。2017年,被選為中科院院士。
  • 高考考上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怎麼選擇?
    還有很多中外聯合辦學,比如由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大學聯合創辦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由吉林大學和昆士蘭大學聯合創辦的深圳吉大昆士蘭大學。今天說一說在深圳的這三所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深圳支持深大和南方科技大學爭創雙一流!
    中共深圳市委日前印發《中共深圳市委關於制定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其中提到:推動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創建「雙一流」。這亦體現了深圳大力推動高等教育、提升教育質量的決心與志向。
  • 「雙一流」調整在即,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這所大學有望入選!
    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屬於全日制的高等院校,地處廣東深圳。學校有14個院系,分別為數學系、化學系、生物系等,院校有26個本科專業。其中的熱門專業有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和環境科學與工程,報考人數較多,屬於比較受歡迎的專業。
  • 最新版本世界大學排行榜,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排名為何如此搶眼?
    THE世界大學2021年排行榜出爐,南方科技大學排名太搶眼。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四十年,很多人見證了一座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奇蹟,從邊陲小鎮到繁華都市,深圳,就是一座創造奇蹟的城市。而在這個排行榜中,有一所位於深圳,成立不足十年的年輕大學排進了世界前300位,排在中國內地高校並列第8位,其排名超過了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等中國老牌名校。這所大學就是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一所2012年才正式成立的新銳大學。
  • 考生問多少分可以考上,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它們實力高嗎?
    四大一線城市中,在高校數量上,深圳顯得很匱乏,正因為如此,深圳當地的兩所高校,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均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在各種名牌榜上,例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雙一流建設大學單位,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均不在榜單上,但是它們依然受到很多考生的歡迎,也是知道2020年的考生關注的,下面我們分別看這兩所高校情況。
  • 中國發展最快的大學,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好不好?
    南方科技大學,被譽為「未來的大學」。這所大學從2010年開始籌建那一刻起,就承載著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願景,它和深圳這座城市一樣,帶著特區改革創新的基因和熱血。南方科技大學以創新型新思維,新體制聚焦世界前沿科技,近年來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六月份,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50年以下年輕大學排行榜,南方科技大學位居全球第55位,中國內地高校第一位。在2019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南方科技大學位居世界第541至550位,中國內地高校第28位。
  • 南方科技大學:追求卓越,邁向世界一流大學
    2007年初,深圳態度堅定地提出,要創辦南方科技大學,要為日益增長的城市科技創新需求,尋找有力的創新源頭,為日新月異發展的經濟特區,培育更多的拔尖創新人才。   關於南科大的故事從此開始。   2010年12月20日,南科大終於拿到「準生證」,教育部正式批准籌建南方科技大學。第二年,教改實驗班開學,45名學生來到南科大,成為這所校園的第一批學生。
  • 深圳大學or南方科技大學?它才是當之無愧的雙非第一高校
    但深圳大學最近幾年不斷刷新各大排行榜,儼然已經成為了下一個崛起的天之驕子!而後南方科技大學,西湖大學的橫空出世,加之正面的報導接踵而來,逐漸讓人們改變了對雙非學子的刻板印象!但是如果說雙非中的第一大學,絕對輪不到深圳大學或者是南方科技大學!
  • 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後起之秀,前途無量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資源的對城市的作用也越發的突出起來。於是,很多大城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開始著手進行教育資源的加強,這些大城市往往有極其強大的財力,所以,在舉辦大學的過程中表現的也比較突出。今天我們就要介紹兩所科技大學,這兩所一所位於上海和另一所位於深圳,分別叫做上海科技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