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為什麼別人家那麼有錢啊!

2020-12-19 名校家長

文:兒童心理課堂,朱麗葉的小情緒

親愛的寶貝:

昨天,我們在散步時,你告訴我,彤彤家有一輛很漂亮的小汽車,車頂可以敞開,開起來還會發出像小老虎一樣的咆哮聲。

你還告訴我,誠誠家住在一棟叫別墅的大房子裡,有很多很多房間。

末了,你自言自語地說:「他們家肯定很有錢的吧。」

我微笑著聽你嘰嘰喳喳地對我說個不停,心裡想的是:我的寶貝已經觀察到了金錢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真棒。

寶貝,你已經上小學了,認識了很多的朋友。這些朋友裡,有的人家裡有你所說的漂亮的小汽車、有很多房間的大房子。我想,你肯定有些喜歡和羨慕吧。

其實,媽媽也挺喜歡和羨慕的。

是真的,不止是像你一樣的孩子,還包括像媽媽一樣的大人,我們都渴望更美好的生活,就好像小孩喜歡吃甜甜的糖果一樣。

甜甜的糖果是要用錢去買的,而漂亮的小汽車、大大的房子所需要花的錢就更多了。

所以,你也可以認為,那些擁有了美好舒適生活的人們,也擁有了很多很多的錢。

但是,關於金錢,你了解得還不是太多。所以,媽媽想和你一起來探討。

1

這個世界上,的確有很多人比我們家有錢。他們家的孩子也許會比你擁有更多的樂高積木、更多的玩具賽車,但無論如何,你所擁有的愛不會比他們少

你小時候,最愛和幼兒園的小夥伴們比誰家的媽媽最會講故事。

每次,你都會大聲地說:「我媽媽能講好多故事,而且還是她特地為我編的,是你們的媽媽都不知道的故事!」

那時的你可得意極了。

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你將不再炫耀媽媽能講多少故事,而是會更在意誰的玩具更新奇、誰的裝備更齊全。

假設你有兩盒樂高積木,你原本非常快樂。可當你看到別人有整整一個房間的玩具時,你這時也許會有一點兒沮喪。可是,那曾經帶給你快樂的兩盒樂高積木並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你經過對比之後的心態。

其實,媽媽能夠理解你的心思,因為媽媽有時候也會忍不住去對比,別人的工資是不是更高,別人的生活是不是更輕鬆。

但是,小小的不甘心之後,我不會繼續把時間浪費在對比上。因為這樣的比較除了陡添煩惱,並無任何作用。

我會認真想一想,別人的生活是不是我內心真正想要的。如果不是,那就拋在一邊吧;如果是,我要怎麼做才能達成我的願望?

思考這樣的問題,比單純的對比要有意義得多。因為這能激勵我朝著自已的目標邁進。

2

爸爸媽媽都在努力工作,我們通過勞動所賺取的收入,足夠我們一家人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記得有一年聖誕節,我們去西餐廳吃牛排,你的小臉上一直洋溢著興奮滿足的笑。似乎吃一頓大餐,你就擁有了全世界。

從西餐廳出來,看到路邊一個乞丐在寒風中沿街乞討,你小聲地說:「媽媽,他好可憐啊,我們給他一點錢吧。今天是聖誕節,不知道他吃了飯沒有?」

你看,幸福快樂的生活是需要足夠的金錢來保障的。

既然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要靠金錢來實現,那麼,如何獲取金錢就是一門大學問了。

首先,你得有能掙到錢的本領。

就像爸爸媽媽,能夠為公司創造業績、解決難題,才能獲得較高的收入。而所有的本領與實力,都是我們平時學習的積累。

那麼,看完這封信後,就拿起書本去學習吧,為了你明天想要的美好生活。

除了努力學好本領,打造自已的實力外,多多工作也是掙錢的方式。

媽媽除了上班,還要每天讀書、寫文章,稿費快要趕上工資了,這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哦。

你可以在家裡轉轉,看看有什麼可以賺錢的地方。洗碗掃地什麼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分擔的家務,這個不可以斤斤計較。

但是,幫爸爸洗車,這是個超出了家務範疇的大工程,你理應為你付出的勞動獲取報酬。

3

在掙了第一筆錢後,如何管理也是很有技巧的。

美國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經請了一對兄弟來工作。工作結束後,洛克菲勒對兄弟倆說:「發到手上的現金很容易被花光,不如換成公司股票吧,還可以幫你們投資,如何?」

哥哥覺得很有道理,當場答應。可是弟弟堅持要現金,他急不可待地要享受花錢的快樂。

沒多久,弟弟就把錢花完了,又成了一個窮光蛋。而哥哥因為公司股票大漲,賺了不少錢,成了一個大富翁;並且繼續用賺到的第一桶金去開拓自己的事業,實現了理想。

看吧,你怎麼管理金錢,會決定你將來能擁有多少金錢。

從你上小學開始,媽媽每個月給你發放20元零花錢。除了危險用品、垃圾食品之外,你有權決定如何支配這筆錢。如果零花錢存著不花,媽媽會每月給你支付利息。

媽媽還和你一起建立了一個小帳本,每花一筆錢或每賺一筆都會記錄下來。你經常拿小帳本出來看一看,看著本子上的餘額不斷攀升,就眉開眼笑、樂呵不止。

爸爸說,僅僅8歲的你,現在花錢已經很理智了。每次去超市都會認真查看、比較標價。

有一次,你看見一款很喜歡的機器人,可是卻在思索一番後決然離開。

爸爸奇怪地問為什麼?

你堅定地說:「這個太貴了,我現在買不起。不過,沒關係,我可以攢夠了錢再來。」

媽媽相信寶貝,那時你已成為金錢的主人。

4

金錢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

它能夠支持你做出更有尊嚴的選擇,享受高品質的生活;同時也能令你更好地去幫助他人,為更多的人服務,甚至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把他所有的財產580億美金全部捐給了慈善基金會,他運作的慈善項目覆蓋了100多個國家。

同樣的,我們國家很有名的一位演員---周潤發,他早前也做出決定,將在自已去世後,把全部資產56億港幣捐獻出來,用於慈善公益事業。

他們都說過一句話:「錢財並不是我的,我只是暫時保管而已。」

我們可以將金錢變成我們的朋友。如果你對朋友不夠熱情友好,你的朋友就會離你遠去;你要是真心善待、尊重你的朋友,朋友也會回報你更多。

你對待金錢的態度,就決定了金錢與你的距離,是親密還是疏遠。

你還記得電影《西虹市首富》嗎?當王多魚為了營救夏竹,決定放棄300億財產時,金錢反而自已找上了門,他的生活才真正變得富足而豐盛。

媽媽很喜歡的一位詩人紀伯倫說過這樣一段話:

人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甚至連金錢也是一樣,因為它會給人們以教益。錢就好像琴一樣,誰不會演奏,它就只會讓他聽到刺耳的噪音。錢又像愛情一樣,誰吝嗇不肯把它給人,它會讓他死去;若慷慨把它給予別人,它會令他新生。

5

最後,媽媽還想推薦你看兩本書:《窮爸爸、富爸爸》和《小狗錢錢》。

這兩本書能夠幫助我們對金錢重新思考,從而釐清人生的方向。要知道,你的明天由你今天的選擇而決定。

所有人都希望自已能更富有一些,只是有些人會努力將願望變為現實,而有些人卻不願意坦誠地表達自已對金錢真實的態度。

金錢並不是目的,而只是達到目的一種手段。

寶貝,追求富裕的生活是我們的權利。我們的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行,如果我們正確理解了金錢的意義,那麼這次旅行就將為我們打開一扇大門,將我們引到一個美好的地方。

現在,去吧,去抓住你的願望,去為實現你明天的夢想做好準備。

希望你在未來的生活旅途中,能夠擁有實現甚至超越自已夢想的經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錢人總是別人家的?人家憑什麼那麼有錢?看看哪裡最有錢
    在大家眼裡,有錢人永遠是別人家的,北方人認為南方人有錢,而在南方人眼裡,北方人有錢,那麼究竟南方還是北方人有錢呢?有錢人究竟分布在哪個城市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下有錢人分布的城市,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為什麼這個城市的人有錢呢?
  • 當孩子說:「媽媽,別人家好有錢呀!」這個家長的回答絕了
    當孩子和家長聊到「同學有昂貴的玩具,別人家很有錢為什麼自己家沒有」的時候,很多家長會不知所措。有的家長會告訴孩子人家有錢,但我們家沒有,所以你要節儉、不要攀比。我們的一個家長學員是這樣分享她應對孩子提問的:她的孩子參加了親子夏令營後,回來對媽媽說:「媽媽
  • 爆笑校園:呆頭媽媽登場,竟是絕世美人?貝有錢家只能算貧困戶?
    爆笑校園:呆頭媽媽登場,竟是絕世美人?貝有錢家只能算貧困戶?呆頭大家都非常熟了吧?別人跟他說的話,他老是歪曲別人的意思去做事情鬧出非常多的笑話,這點可以說跟呆頭爸一模一樣,呆頭完全遺傳了呆頭爸爸的基因,有的人會問呆頭這麼呆呆頭爸爸也呆肯定呆頭媽媽也非常少啦,但是呆頭媽媽出場時間太少啦,很多爆笑校園的忠實粉絲沒有見過,不是因為呆頭媽媽呆而是太忙了,為什麼忙呢?下面我們來看看狗刨中學這次的家長會吧!
  • 下班回家後媽媽做的一桌菜,發到朋友圈後,朋友:別人家的媽媽啊
    下班回家後媽媽做的一桌菜,發到朋友圈後,朋友:別人家的媽媽啊對於學生們來說,現在正值暑假期間,每個童鞋們,都抱著作業回家,要麼學習,要麼出去玩一玩。可是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一直要繼續上班,只有這樣才能賺錢養家。才有錢帶自己的,小孩子出去玩。
  • 巴啦啦小魔仙:美琪家那麼有錢,凌爸爸是做什麼的?凌媽媽說出答案
    巴啦啦小魔仙:美琪家那麼有錢,凌爸爸是做什麼的?凌媽媽說出答案! 在劇中美琪家裡是非常有錢的,住著非常大的別墅,而且別墅的裝修也非常好,而且家裡還請保姆什麼的,令人很羨慕。而美琪家,只有美琪的爸爸在工作,那美琪的爸爸是做什麼的?
  •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父母應該如何回答
    小朋友的腦袋裡總是充滿著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很多時候,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讓爸爸媽媽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比如:天上的星星為什麼那麼亮?為什麼每天要吃飯?時間為什麼過得這麼慢?為什麼每天都要去上學?這些問題,一旦草率的回答,可能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當孩子向父母問起類似的問題,父母應該如何回答呢?
  • 海澱媽媽VS順義媽媽?網友:我不是個有錢的媽媽……
    ——是啊,我們小時候哪有這麼多作業?——也不用報那麼多學習班呀!——那也可能是那時候家裡沒錢……嗯,報學習班可不是要花好多錢嘛!上幼兒園也要花很多錢呀!有網友在「為什麼幼兒園不開實時監控」的問題下說,3萬一年的幼兒園可以開實時監控,家長也沒有網上說的那麼矯情鬧事。就引來一堆吐槽:——好多3萬一年真心不貴,不會給你配那麼多老師照顧孩子,還有空應付家長無釐頭的要求。
  • 海澱媽媽VS順義媽媽?網友:我不是個有錢的媽媽……
    ——是啊,我們小時候哪有這麼多作業?有網友在「為什麼幼兒園不開實時監控」的問題下說,3萬一年的幼兒園可以開實時監控,家長也沒有網上說的那麼矯情鬧事。——離得近的幼兒園最低一年4萬,環境還沒有那麼好,但是公立削掉腦袋也進不去啊!
  • 說說養娃Ⅰ孩子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媽媽也不是別人家的媽媽
    為什麼我看到別人孩子的媽媽都充滿耐心、溫柔、包容、有方法?而我卻時常不耐煩、發火、焦躁、抱怨、笨拙呢?我難道是一個少有的會跟小寶寶鬥氣的媽媽嗎?我安慰自己,人無完人,我不應該跟別人家的朋友圈對比,甚至都沒有比較的必要。
  • 「媽,我們家有錢嗎」,兩位媽媽的不同回答,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這天,兒子樂樂去鄰居家玩,樂樂和小朋友在玩耍時,曉雯就和鄰居閒聊了起來:「…還是你們厲害啊,每個月賺這麼多,隨便花,反正錢賺了就是花的嘛……我們不行,沒錢……壓力大啊……」樂樂將媽媽的話都聽了進去,回家後,看著媽媽是欲言又止,曉雯看見兒子的神情怪怪的,就問今天跟小朋友玩的開心嗎,樂樂點了點頭,沉默了幾秒就問:「媽媽,我們家有錢嗎?
  • 「媽,我們家有錢嗎」三位媽媽的回答不一樣,卻直接影響娃的未來
    那麼錢對於孩子來說,究竟是什麼呢?是換糖葫蘆的硬幣,還是換玩具的紙張?孩子的年紀還小,對於金錢的觀念其實非常空白,他們只知道錢可以換取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食物。但現在的孩子也知道,錢就是用來買東西的,沒有錢就不可以得到玩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都會問過爸爸媽媽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我們家有錢嗎?」這一類的。
  • 所謂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那麼愛閱讀
    帶過孩子的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一不留神,孩子甚至可以拿起你價格不菲的口紅,在牆上一陣亂畫。也許你會氣到七竅生煙,大聲呵斥或順手打一下孩子,然而,你那時萬萬沒有想到,你的一聲呵斥絕不僅是孩子的哇哇大哭那麼簡單,也許是為孩子日後不愛寫字不愛閱讀埋下了種子。孩子在敏感期所受到的傷害,是日後花幾倍力氣都無法彌補的事情。
  • 「別人家的孩子」傷了多少人的童年:競爭式教育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家長喜歡比孩子,殊不知孩子也喜歡比家長Y老師最近聽到一個笑話,一個小孩對自己的爸爸說:」爸爸,要是我能成為班上的第一名,你能成為班裡最有錢的爸爸嗎?「這位父親自然不能,聽到這句話可謂是扎了父親的心吶,家長總是拿著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殊不知孩子心裡也在比家長。
  • 想要「別人家的孩子」,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
    《後漢書》寫到:言傳在於「教」,身教在於「育」,教育應該更重於「育」,更重在身教。記得在一次培訓中,老師帶領我們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小遊戲,叫「跟我學」。遊戲規則是:老師說出五官的名稱,並用手指著相應的五官,我們也跟著做。遊戲過程中,老師說下巴,手故意去拍額頭,結果學的人幾乎都去拍額頭。說一千遍不如做一遍。
  • 巴啦啦小魔仙:美琪家裡那麼有錢,美琪的爸爸是幹嘛的?答案讓人意外
    巴啦啦小魔仙:美琪家裡那麼有錢,美琪的爸爸是幹嘛的?答案讓人意外! 現在我們才發現,原來美琪的家裡是那麼的有錢,放到現代那是妥妥的富二代啊。大家看看美琪家住的別墅,放到現在每個千把萬根本不要想。美琪家別墅位置好,綠化好,而且非常大非常豪華,一般人根本都是買不起的。而且美琪家的消費也很高,還專門請了保姆。
  •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媽媽。,還要花掉那麼多錢呢?,我們家有錢嗎?」這樣說才是正確答案媽媽,我們家有錢嗎?如果孩子問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比如:不是紙張越大、面額越大;有些錢「買不起」某件東西;只有當支付的面額大於商品的價格,別人才會找錢。
  • 「媽媽,我們家為什麼沒大房子?」: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為什麼同學家開的是寶馬,我們家卻不開呢? 這個媽媽的擔憂,讓很多人都感同身受,最近有媽媽也說:這段時間孩子在家上課,常常需要打卡。透過班裡同學上傳的圖片和視頻,孩子看到了很多同學的「家」。孩子看到這些差異,問了她好幾次「為什麼我家就沒泳池呢?」這個媽媽坦言,孩子還不懂什麼叫攀比,可能就是單純的羨慕同學,也想擁有一樣房子、泳池或玩具。
  • 「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都那麼愛學習?是天生的嗎?
    相信我們的身邊總是有那麼幾個「別人家的孩子」,他們聰明機智,上課從來不困,考試全級前三,作業輕鬆解決,老師和家長也都特別喜歡這種孩子。所以你是否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歡讀書?喜好有些人喜歡讀書,真的只是因為他喜歡讀書,學習對他而言是一種愛好,他喜歡這種自我提升的感覺,之前有一位掌握多語言的學生在別人問他為什麼你學了這麼多的語言,他說他的愛好就是研究不同的語言,在學習語言中他獲得了莫大的快樂。
  • 為什麼越是有錢的人,反而越「小氣」?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很多有錢人明明很富有,卻還那麼小氣,對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1越有錢的人,越不會亂花錢閒聊時,朋友張生和我講起了他的往事。不僅錢沒有借到,還受了別人不少狠話:「自己家裡沒錢養不起孩子!就讓孩子去打工賺錢啊,還給他們讀什麼書?這樣的條件,孩子將來能有什麼出息。」因為受過別人的白眼,張生跟弟弟妹妹們都格外珍惜自己的學習機會,每年都拿到獎學金錢,給家裡節省開支。
  •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總是那麼優秀?這種想法會誤了自家孩子
    不是「別人家的孩子」最優秀,而是你在關注其他孩子的時候,忘了留意自己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這個說法,成了籠罩在多少孩子身上的陰影,從小到大就一直被父母提點:「你看看隔壁阿姨的孩子,學習多優秀,成績多好啊!」「人家寧寧鋼琴學得多好,你看看你,什麼都學不好!」這樣的話,想必大家不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