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月嬰兒高燒不退,因媽媽用錯了退燒方法,很多人都做錯了

2020-12-17 豆媽優選好物

在寒冷的冬天,寶寶感冒發燒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為寶寶太小,很多的爸爸媽媽不敢給寶寶吃藥,寶寶發燒真的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很多年輕父母,看到寶寶發燒就感到手足無措。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想要寶寶擁有健康的體魄,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寶寶生病,特別是發燒,因為寶寶發燒太厲害會傷害大腦。

最近看到一條朋友圈,發動態的是一個醫生朋友,這位朋友說,今天一個寶媽帶著一個發燒嚴重的寶寶看病,原本是寶寶在家裡睡覺,突然就發起了高燒,寶媽聽別人說過酒精可以降溫,就想著用酒精先給寶寶降溫,就用家裡的酒精給寶寶擦拭身體,雖然寶寶的提問慢慢降下來了一些,但是還沒過一會兒,孩子的身上就開始變得通紅,,當寶媽再給寶寶測體溫時,寶媽發現寶寶的體溫比剛才還高,這讓媽媽開始慌了,就趕緊打車去了醫院,到了醫院醫生對這個寶媽說「孩子是急性酒精中毒,孩子的大腦因此受損,成了腦癱,我們已經盡力了,但是孩子上的實在太嚴重了。」

寶媽聽到這個消息簡直五雷轟頂,就因為給寶寶身體擦拭酒精,就讓自己親手毀了孩子。給寶寶降溫要選用正確的方法,不然犯了大錯後悔也是徒勞的。

對於年幼的孩子,父母最不願意就是看到寶寶被病折磨,小寶寶由於身體機能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常見的發燒對於大人來說就是一個小病,但是對於小寶寶來說可能是致命的,所以很多的爸爸媽媽看到寶寶發燒就會感到不知所措。

新生兒發熱常見的因素:

其實寶寶發燒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天氣太冷、寶寶穿的過厚、季節性流行性感冒傳染、細菌感染等。

感染性發熱:由於各種病原體引起的感染,比如新生兒的肺炎、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急性中耳炎、化膿性臍炎、感染性腸炎、呼吸道感染等,均可引起寶寶身體發熱。

小莉是一個喜歡熱鬧的寶媽,最近比較冷了,小莉雖然很少出去,但是畢竟一個人在家帶孩子也無聊,就帶著孩子在樓下公園裡玩,但是小莉沒注意的是,最近因為天氣突然變冷,流行性感冒也悄悄地來了,寶寶畢竟是寶寶,身體機能發育還未成熟,本身的抵抗能力也弱,不小心寶寶就被感染了,還好小莉細心,感覺到寶寶身體發熱就趕緊帶寶寶去醫院,正在醫院輸的兩天的水才好。

小莉的寶寶明顯就是被感染的,還是病毒感染,所以勸各位寶媽就算再喜歡熱鬧,也不要在流行感冒的時候帶寶寶去人多的場合。

感染性發熱又包括病毒感染性發熱和細菌感染性發熱。

病毒感染性發熱,病毒感染性發熱的寶寶一般有這些症狀:持續體溫升高;退熱效果不顯著;儘管寶寶的體溫高,但是精神並不差。

孩子身體發熱就會哭鬧,讓大人跟著難受,不到病程,體溫就是不下降;到了病程,體溫自然而然的就下降了。

解決辦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能夠很好地治療抗病毒的藥物,所以很多時候是等到病程的結束。

爸爸媽媽帶孩子看病,,應該讓醫生知道寶寶是否合併了其他病症,如果有就給與相應的治療方法,如果沒有就不要給寶寶多吃去他的藥物。如果寶寶繼發的感染了細菌,就必須使用,有效的抗菌素。

細菌感染性發熱,細菌感染身體會持續高熱,即使使用退燒藥也不能讓體溫降下來或者只能降下來一點。發熱的同時伴有寒戰、面色發白難看戶或者滿臉通紅,身體發冷等。

如果寶媽給寶寶使用了有效的抗生素,寶寶的體溫在24小時內會降到正常溫度,但是如果抗生素的療程不夠,細菌沒有徹底的消除,等到藥停後,寶寶的體溫會再次上升。

非感染性發熱:很多時候,新生兒發熱是由於所處的環境溫度過高,使新生兒不能很好地散熱,體溫調節中樞失衡。

新生兒缺水也可引起發熱(新生兒脫水熱),尤其易在炎熱的夏季發生。新生兒黃疽接受光療時,過多接受熱源,也可引起發熱。

這些原因的發熱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現象,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各項生理髮育指標不斷完善,這種現象就很少見了。

所以,在護理新生兒時,要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尤其在炎熱的夏季。環境溫度不要過高,不要給新生兒穿得蓋得過多,把寶寶「捂」發熱了。

寶寶發燒家長該做些什麼呢?當孩子的溫度在38度以下的時候,爸爸媽媽暫時還不用太過擔心,可以在家採用一些物理方法。

這7個物理降溫法,你學會了嗎?

溫水洗澡,爸爸媽媽如果在家裡發現寶寶的身體發熱,可以給寶寶試試這個辦法,用一些溫水給寶寶洗個溫水澡, 注意誰不要太熱,但是也不能太涼,防止寶寶洗完後因為太冷而感冒。

如果害怕寶寶會冷,也可以直接給寶寶用溫水擦身體,這是一個不錯的降溫方法。

熱水泡腳,可以用40度左右的溫水給寶寶泡腳,泡腳的時候可以給揉搓寶寶的腳,有利於寶寶腳上的血管擴張,減弱因為發燒帶來的無力感和不適感。

溫溼敷,想必這個大家在古裝劇中常見到,其實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把毛巾在35度左右的水裡浸溼,給寶寶敷在額頭上,注意換一次水後,敷的時間不要太長,10-15分鐘更換一次就好。

捂住滷門,寶寶一歲半以前滷門還沒有完全閉合,寶媽可在寶寶睡著後,用手心捂住寶寶前滷門,到寶寶的頭微微出汗就好。

搓腳心和四肢,寶寶身體發熱的時候,可以給寶寶搓腳心和四肢,溫柔的揉搓寶寶的肢體,會讓寶寶較弱發燒引起的不適感和促進血液循環。

冰枕降溫,如果寶寶經常發燒,爸爸媽媽可以在醫院裡給寶寶買冰袋,把冰袋裡的冰塊敲碎,等到冰塊沒有鋒利的稜角後,戶或者用水衝掉稜角,再裝到冰袋裡,墊上一個毛巾或者毛毯,放在寶寶的頭下,等到冰塊融化看寶寶的體溫有沒有下降,如果沒有可以再給寶寶換一個冰袋。

退熱貼,很多的媽媽也喜歡用退熱貼,退熱貼比較方便好用,就像冰袋一樣。但是如果寶寶的體溫在38.5度以上不建議用,建議直接就醫。

掌握這幾種屋裡降溫的方法,等到寶寶發燒爸爸媽媽就不用太過緊張,運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輕鬆幫寶寶降溫。

寶寶發燒不嚴重,雖然爸爸媽媽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物理方法降溫,但是不管爸爸媽媽會多少種降溫方法,遠不如好好預防來的更好,在春天植物都開始發芽的時節,會有一些病毒,所以爸爸媽媽儘量避免寶寶被感染,還有天氣突然住那邊的時候,流行性感冒就會很多,爸爸媽媽可以少帶寶寶去人多的地方。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高燒「變」腦癱,全因退燒方法錯誤,好多媽媽仍這樣做
    去年發生一件讓人心痛的新聞,報導稱一對90後的新手父母因為對發燒寶寶採用的降溫方法不當,導致寶寶腦癱。具體細節是:寶寶在夜裡發燒後,這對父母採用用酒精擦拭身體的方法想讓寶寶身體快速降溫,確實孩子在短時間內體溫得到了下降,但是接下來發生的情況讓他們措手不及:寶寶全身發紅,呼吸急促,體溫急速上升。父母見狀忙把寶寶送往醫院治療,但讓人遺憾的是,寶寶最終還是得了腦癱。
  • 1歲寶寶高燒變「腦癱」,只因退燒方法錯誤,很多媽媽仍這樣做
    導讀:1歲寶寶高燒變「腦癱」,只因退燒方法錯誤,很多媽媽仍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偏方退燒害死人!1歲男嬰高燒意外身亡,這些退燒方法別再用!
    看到心頭肉發燒難受,家長們都如驚弓之鳥寢食難安,為了讓寶寶快點退燒逼不得已用了一些「偏方」退燒法,但這樣卻是害人匪淺。前段時間,山西朔州一名1歲的寶寶濤濤(化名)發高燒,家長緊忙帶著帶著孩子去看病。由於三甲醫院排號困難耗時又長,家長退而求其次去了一家診所,據說接診的醫生是「當地著名兒科專家」。
  • 高燒不退先別急,「急疹」大多可自愈
    其實,如果寶寶突然高燒,或許是幼兒急疹,家長先別急,聽聽專家有啥建議。  故事主人公:淘淘  年齡:9個月大  成長故事:雖然爸爸媽媽給我取名淘淘,但我一點都不淘氣,家裡所有人都特別喜歡我。  因為胃口好,會爬後又喜歡運動,比起鄰居家和我差不多大的寶寶,我身體素質還算不錯。
  • 1歲寶寶因高燒成「腦癱」,只因寶媽用錯了退燒方法,很多人犯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1歲寶寶因高燒成「腦癱」,只因寶媽用錯了退燒方法昨天跟身為兒科醫生的閨蜜聚會,吃飯時她特地提醒我,千萬不要對寶寶發燒這件事掉以輕心。由於半夜突發高燒,寶媽用以前的土方法,用酒精給寶寶擦拭全身,試圖物理降溫。孩子的體溫確實很快降了下去,但沒過多久就開始全身發紅,體溫比之前更高了。這時寶媽才開始著急,焦急將孩子送醫。
  • 「媽媽,娃娃半夜會說話」,父母以為孩子說胡話,隔天高燒不退
    朋友就說:「其實,我這閨女也不算是大病,就是一直高燒不退,有時候還會胡話,可把我們嚇壞了。」聽朋友說了很久,才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前段時間,朋友帶女兒逛街的時候,女兒非要買一個仿真娃娃,放在房間。朋友拗不過女兒,只好買了。之後有一天,朋友給女兒講完故事,女兒說:媽媽,娃娃半夜會說話。當時朋友和老公都以為孩子說胡話,就讓孩子早點睡覺。
  • 孩子高燒抽搐怎麼辦?很多家長都做錯……
    不太清楚,早晚冷到發「方」中午熱到汗流浹背這樣的天氣最容易發生感冒孩子高燒情況增多而比「高燒」更可怕的是發熱導致的熱性驚厥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高燒抽筋就慌了但是,家長們想起還是一陣後怕,孩子發生高熱驚厥的時候,幾乎是沒哪個家長能做到淡定的,通常一慌亂就容易做錯事情。這個4歲寶寶發生高熱驚厥後,爺爺奶奶用各種「土方法」為孩子緩解抽搐症狀,卻適得其反.....
  • 1歲寶寶發燒變「腦癱」,因媽媽用錯退燒方法,家長別亂操作
    導讀:1歲寶寶發燒變「腦癱」,因媽媽用錯退燒方法,家長別亂操作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為高燒孩子選擇合理的退燒藥,高燒不退時,如何交替使用退燒藥
    對乙醯氨基酚的解熱作用緩和且持久,療效好,安全副作用小,因此,只要是3個月以上的孩子發高燒都可以用這個藥。家長可以在家中常備一些,以便孩子發高燒時能及時退燒。代表的藥物有:泰諾林、小兒百服寧滴劑等。由於很多家長看到布洛芬的退熱效果快,因此喜歡在孩子發高燒時給他吃布洛芬退燒。這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家長要注意,只有6個月以上的孩子才能服用布洛芬退燒。
  • 孩子高燒不退、退了又燒怎麼辦?家長不要過度恐慌!
    每個家長一定都經歷過孩子發燒的狀況,發燒好幾天沒退或者退了又燒,都會非常擔心,甚至不知所措。其實發燒了又退了是合理的,這是身體的免疫系統打仗的過程;最令家長、醫生擔心的是「高燒不退」,發燒超過5天以上要小心川崎病。
  • 孕婦高燒不退胎死腹中 懷孕期間發燒怎麼辦
    原標題:孕婦高燒不退胎死腹中 懷孕期間發燒怎麼辦   據報導,溫州市區一名20多歲的孕婦因吃了感染該細菌的水果,導致胎死腹中。該名孕婦在入院前,有些發熱,體溫在37.7℃上下,偶有頭痛。她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可沒想到幾天後體溫波動越來越異常,甚至發起高燒,通過B超確診其腹中胎兒已經死亡。
  • 突然高燒、退燒後出疹
    前幾天,媽媽帶著洋洋在小區裡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很開心,回家後,洋洋把頭貼在媽媽懷裡,媽媽發覺她的頭很燙。  「不會是發燒吧?」一測體溫,38.6℃。「剛才還好好的,怎麼突然發高燒了?是不是前兩天風大,出去受涼了?」洋洋的媽媽去藥店買了一盒嬰幼兒退燒藥,餵過藥後,洋洋的燒退了,夜裡也挺好,可第二天早上,洋洋又燒了,體溫39℃。
  • 寶寶高燒不退?淺談嬰兒玫瑰疹
    會讓寶寶起疹子的疾病有很多,什麼溼疹、蕁麻疹、德國麻疹等等的一堆,但在這之中也經常發生在寶寶身上,卻常常被爸爸媽媽忽略,也就是所謂的嬰兒玫瑰疹。
  • 半歲後寶寶持續高燒5天不退,外婆氣得離家出走,新手媽媽大考驗
    說實話我很早就做足了功課,知道孩子在半歲至2歲間很大概率會發生幼兒急疹,沒有其他症狀,只是高燒不退,持續3-5天,唯有等退燒後出紅色疹子才能證明,因此也叫玫瑰疹。我像準備接受考試的小學生一樣準備好了急疹來臨,卻沒想到還是差點考了不及格。8月的一個星期四晚上,女兒突然發起了高燒,燒到39.8°,我一量溫度,心想,「來了,這莫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幼兒急疹。」
  • 高燒不退,怎麼辦?
    高燒不退,怎麼辦? 女:廣東的天氣就像「渣男」,忽冷忽熱~ 男:廣東的天氣就像女朋友的脾氣,說變就變! 這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可憐的還是寶寶,說感冒就感冒,說高燒就高燒~別擔心!我帶了很多東西給家長!拿起你的筆記本記一下!
  • 高燒不退的原因有哪些 是白血病嗎
    到底該怎麼保養自己的身體,大家都知道嗎,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得多注意一下的。有人說發燒不回白血病是由白血病引起的,是真的嗎。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高燒不退會是白血病嗎發熱是一種現象,一般是屬於炎症感染引起的,而白血病是屬於基因突變引起的血液疾病,是屬於惡性的,需要注意。
  • 退燒偏方解讀:溼毛巾綁腿給孩子退燒有局限性
    許多新手爸媽沒有育兒經驗,遇到孩子發高燒就手忙腳亂,上網找解決方法,這些偏方有綁腿退燒法、酒精擦拭法、冰枕退燒法等等,不過這些退燒方法可以全盤接收嗎?島城的兒童專家們對這些退燒偏方進行了一一解讀。  偏方一 綁腿退燒法   近日,網上流傳了一則德國媽媽用溼毛巾綁腿給孩子退燒的方法。
  • 寶寶高燒不退怎麼辦 媽媽不能掉以輕心
    寶寶發燒的時候可不是吃點退燒藥就能解決的,尤其是碰到了高燒不退的情況,媽媽們必須抓緊時間採取措施,幫助孩子的身體不受到影響。  寶寶高燒不退怎麼處理  1、減少衣被:發燒時切記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蓋太厚的被子。這種傳統捂汗」的方法不利於散熱退燒,反而會因過熱導致高熱驚厥。
  • 嬰兒發燒別總急著吃藥打針,這幾種退燒方法高效又簡單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健康,但是嬰兒總發燒要如何處理,應該馬上吃藥嗎?許多家長不知道嬰兒發燒是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是白細胞在與外來病原對抗的表現,屬於免疫系統抗感染的過程。期間給孩子吃各種退燒藥依舊不見好,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是藥三分毒,吃多了可能適得其反。如何正確認識嬰兒發燒這一現象呢?
  • 9個月寶寶高燒驚厥連抽兩次,全因粗心媽媽做錯了這件事
    婆婆在我身後一直問我「要不要用點退燒藥?要不要吃點退燒藥?或者是塞個退熱栓?」我不耐煩地揮揮手,「哎呀,沒事的。小孩子發燒很正常,估計是幼兒急疹。你別擔心,老大那會兒不也這樣嗎?孩子沒有燒到38.5度,我們不需要給他用藥的!」說實話,我婆婆真的是那種很尊重我們意見的人,她覺得科學育兒是很正確的。所以也就沒有再問。過了一會兒,我給寶寶吃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