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現在已經進入9月下旬了,馬上就要迎來國慶和中秋了。想必我們的同學們都已經陸陸續續地邁進了大學校園,不管是大學老生,還是大學新生。
那麼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開學季,高校校長們們紛紛獻上精彩的開學第一課:關於擔當、關於視野、關於學習、關於積澱、關於進取…這是語重心長的囑託,也是飽含溫暖的期許。18所大學校長寄語,哪句戳中了你?,快來看一下吧。
周恩來在他年輕時曾經說過,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那麼我們當今的大學生,擔當又是什麼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說:同學們成長於盛世中國,時代賦予的紅利觸手可及,時代呼喚的使命則看似遙遠。沒有提前演練,沒有儀式交接,其實大家早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
浙江大學校長則說,扛起青年人的使命,不斷厚植家國情懷和服務社會意識,展示青春奮鬥的姿態,讓健全人格為未來擔當。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那麼我們大學生又該如何進取呢?來聽聽校長們的金玉良言吧。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大學更加需要奮進和搏擊,必須拿出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只爭朝夕的精神去度過每一天,唯有如此,未來才會眷顧我們:誰做了懈怠者、懶怠者,必然荒廢了青春,辜負了自己,耽誤了前程,傷害了家人。
山東師範大學校長: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要接受風雨,就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要時刻保持著良好的精氣神,充滿向上向善向美的朝氣,多為奮鬥找理由,少為懶惰找藉口。
大學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但是大學的學習和中學肯定有不一樣的方法和要求。
復旦大學校長:要轉變學習方式,逐步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深耕厚植、打牢基礎,希望你們更加努力,刻苦學習,培養自己勤於思考、敢於質疑的態度,做到專業紮實、能識廣博。
西北大學校長:學習絕不能拘泥於書本,不能局限於專業······同學們要始終以開放的、包容的精神和態度去涉獵新領域、嘗試新方法,不同學科 專業之間的思想碰撞、思想交鋒更能開闊你的視野、豐富你的想像、激發你的創造力。
南京大學校長:要有共鳴時代的立世格局,希望同學們立足校園、放眼時代、投身社會,樹立與時代同步共鳴、同頻共振的立世格局。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要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的挑戰,如果沒有全球化視野就很難找準奮鬥的方向,每位農大學子要在新時代放眼全球、看到世界在變、農業在變、高等教育在變,以更寬廣的國際視野與格局努力學習,謀劃未來。
中南大學校長:大學是人生的儲備期,良好的品行、廣博的知識、健康的體魄都是支撐人生不斷超越的基石,任何質變的爆發都來自於量變的集聚,任何碩果的產生都來自於萬般磨礪,惟有鍥而不捨、打牢根基,方能跨越山河,馳騁星海。
同濟大學校長:勤奮好學、博覽群書,使自己成為知識豐富的人;切問近思,凝聚智慧,使自己成為學識淵博的人。讀萬卷書,兼收並蓄各派學說,融會貫通知識體系;破萬卷書,學以致用敢於批判,求真求實推陳出新。
清華大學校長:當我們能夠體會他人困頓中窘迫時,我們才能看到生命的強大韌性;當我們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時,我們才能感知平淡生活中的誠樸與善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反思自身的局限,並必自內心地欣賞在粗礪生活打磨之下生命所迸發出的奪目光彩。
重慶大學校長:酸甜苦辣調和為佳餚,宮商角徵羽配合成美曲,不同色彩成就萬事萬物的和諧之美,摒棄狹隘觀念,關於換位思考,勇於接納差異,珍惜在重大相聚的難得緣分,便能收穫真正同窗友情。學會包容,是大學的必修課,也是未來大家更好走向社會、適應社會、引領社會的尊貴品格。
廣西師範大學校長:學習之餘,我主張大家「少刷屏、多運動」······希望大家能每天堅持鍛鍊一小時,以健康的體魄、陽光的心態過好每一天,不負韶華不負心,不負青春不負夢!
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你們是健康中國未來的建設者,需要有強健的體魄。進入大學後,大家不能有「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成為「宅男」「宅女」,希望大家在勤奮學習之餘,每天堅持體育鍛鍊。
中國科學院大學名譽校長:希望同學們在面對暫時的挫折、困難、失意時,少一些浮躁和廢氣、多一些篤定和包容,學著用科研邏輯理性思辨、精準破題,養成「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和「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的品性豪情。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順境逆境都是人生的寶貴財富,順境時,卯足幹勁,乘勢而上;逆境時,受挫不餒,迎難而上。寵辱不驚,自信從容,持續努力,你們一定會在領導機構圓夢之路上收穫成長。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希望同學們能夠打破思維的疆界、學科的藩籬,自由想像,盡情探險,讓富有想像力成為一種南科生活方式,要做一個自覺的跨界者······希望你們能夠成為貫通感性和理性、藝術與科技、直覺與邏輯的拔尖創新人。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帶著譁眾取寵的目的而創新,是當下知識界常見的一種病症,這也是不能有行穩致遠的重要原因。我們必須時刻牢記,真正的知識創新永遠是深懷憂患意識,面對時代問題的真誠思考與探索,而不是靈機一動、投機取巧的思想遊戲。
你找了自己校長的開學寄語了嗎?哪一句最能夠戳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