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論壇 數理與人文

2021-02-25 中科院高能所

高能所科技創新論壇(218)

報告題目:數理與人文

報告人:丘成桐 院士(哈佛大學)

主持人:王貽芳 所長

時 間:12月22日(周一)上午10點

地 點:高能所A214會議室

報告簡介

從中國的「陰陽」學說到西方人「對偶」觀念的提出,中西科學之間有哪些異同?從黎曼幾何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哲學思想對數學和物理等自然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哪些不可忽視的影響?科學與技術,雖然由同樣的基礎推導而來,在不同國別獲得的結果卻天差地別,文化在學科發展中扮演了何種角色?從詩詞歌賦﹑文學歷史到科技成就,人文與科技發展的脈絡呈現出哪些值得思索的關聯?

哈佛大學數學系及物理系教授丘成桐先生將在報告中闡述「數理與人文」的關係,將人文思想與數理科學相結合,從多角度探討二者的本原﹑演變及關聯,所引例證涵蓋甚廣,所作闡述精彩紛呈。聽眾定會從中獲得新知與啟發。

報告人簡介

丘成桐教授, 1949年4月4日生於廣東汕頭市, 同年隨家人移居香港。1966年香港培正中學畢業後考進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數學系, 1969年獲推薦留學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 1971年獲博士學位。71年開始歷任史丹福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教授。87年起到美國哈佛大學任教至今, 任數學系及物理系教授。

丘成桐教授在1980年獲港中文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 1981年獲得美國科學院頒發的卡迪數學獎(Carty Prize of the National Academy)以及威伯倫獎(Veblen Prize)。次年, 即1982 年,獲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的菲爾茲獎(Fields Medal), 即相當於數學界的諾貝爾獎。1985年獲麥克阿瑟獎(John D. and Catherine T. McArthur Fellowship),1994年獲瑞典克拉福特獎(Crafoord Prize of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1997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The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又於 2000 年獲臺灣清華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2003年獲「2003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另外也於2005 年獲國立臺灣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在2010年更榮獲沃爾夫數學獎(Wolf Prize)。

丘成桐教授2009起任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他全面負責數學科學中心和數學學科規劃、人才引進以及海外招聘等重要工作。2011年,當選「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數學班的首席教授,指導數學班的建設。

丘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在幾何學。他是第一個深刻地對微分幾何和非線性微分方程進行融合的人,並依此解決了這兩個方向中存在已久的一些問題。丘教授的工作為數學以及數學在物理學和計算科學上的應用開拓了新的方向, 奠定了理論基礎, 更改變了人們的看法。他證明的廣義相對論中的正質量定理說明愛因斯坦的理論是一致且穩定的。而他證明的卡拉比猜想不僅為多個知名的代數幾何問題給出了解答,還為物理學家們證明弦理論的合理性(弦理論成為自然科學統一理論的可行性)提供了可能。現在,卡拉比-丘流形已經是弦理論學家們的標準工具之一了。

丘成桐教授在培養年輕數學家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精力。他指導過超過66位博士生,並積極向大眾宣傳數學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和意義。

訂閱 搜索「中科院高能所」或「casihep」

互動 歡迎回復消息與我們互動您的問題與建議

分享 點擊右上角「…」圖標轉發給朋友

投稿 office@ihep.ac.cn

官網 www.ihep.cas.cn

相關焦點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第八屆大學生人文經管創新創業論壇成功舉辦
    【MBA中國網訊】為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精神,提高學生科創素養、口頭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深刻理解創新創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1月10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管學院在北校區N8511教室舉辦第八屆大學生創新創業論壇人文經管論壇。
  • 「科技人文社會」新時代重大問題跨學科合作與交融高端論壇創新港開壇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任娜 實習生 孫雨花)9月11日上午,由西安交通大學和陝西省社科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科技•人文•社會」新時代重大問題跨學科合作與交融高端論壇在創新港涵英樓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徐宗本教授等學術大咖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學科交叉思想盛宴。
  • 數理與人文(by 丘成桐)
    能夠影響古今傳世文章的氣必需要至柔至遠,至大至剛!南北朝時,劉勰著文心雕龍,他評論五經,認為從文學的角度來看,經文都是上品,以其載道也,載道的文章必定富有文氣。道不一定是道德,也可以是自然之道。至於數理方面,也講究相似的文氣。自希臘的科學家到現代的大科學家,文筆泰半優美雅潔。正如上述;他們並沒有刻意為文,然而文既載道,自然可觀。
  • 尋訪壽鄉數理人文之美
    尋訪壽鄉數理人文之美 祝銀清
  • 【精準醫學】醫工結合創新論壇11月召開,加速推進醫學科技創新
    【精準醫學】醫工結合創新論壇11月召開,加速推進醫學科技創新 2020-11-06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丘成桐:數理與人文(原創完整版)
    道不一定是道德,也可以是自然之道。至於數理方面,也講究相似的文氣。自希臘的科學家到現代的大科學家,文筆泰半優美雅潔。正如上述;他們並沒有刻意為文,然而文既載道,自然可觀。數理之與人文,實有錯綜交流的共通點,互為學習。3. 科學的基礎:公理和哲學古代希臘人和中國戰國時的名家,雅好辯論,尋根究底。
  • 全球科技創新論壇|李肇星:科技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
    全球科技創新論壇|李肇星:科技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8
  • 國際醫學科技創新領導力論壇聚焦醫療科技創新
    光明網訊5月11日,「2019國際醫學科技創新領導力論壇」在成都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四川省醫學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主辦,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和醫聯承辦,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給予支持。
  • 人文素養比數理能力更基礎
    毫無疑問,在學數學和演算數學題上花費的時間太多,必然會導致中國的學生缺乏參與其他活動的機會;數學能力的過度發展,實際上是以透支其他方面的發展潛能為代價的。因此,中國學生為「計算能力世界第一」所付出的代價就是時間加創造力。從我國學校的課程安排來看,基礎教育存在著明顯的重理輕文的傾向,諸如歷史、地理之類的人文課程,與國外相比,不僅教學課時少,而且教學要求低。
  • 數理&人文
    數理與人文的共鳴演講者/丘成桐我遇見過很多大科學家,尤其是有原創性的科學家,對文藝都有涉獵。他們並沒有刻意為文,然而文既載道,自然可觀。數學的文採,表現於簡潔,寥寥數語,便能道出不同現象的法則,甚至在自然界中發揮作用。我的老師陳省身先生創作的陳氏類,就文採斐然,令人讚嘆。
  • 2020浦江創新論壇聚焦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張泉)2020浦江創新論壇將重點探討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如何通過加強開放合作,構建促進共同發展的全球創新治理體系,聚焦如何發揮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記者從16日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浦江創新論壇將於10月22日至30日在上海舉行。
  • 科技創新大會暨土木工程科技創新論壇在漢開幕
    央廣網武漢10月25日消息(通訊員張照霞 徐付迪)10月25日,「科技創新大會暨土木工程科技創新論壇」在武漢拉開帷幕。本次活動邀請了5位兩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4位設計大師,以「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圍繞行業前言和熱點,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研討。
  • 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國際經貿競爭合作高端論壇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
    2020年9月13日,「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國際經貿競爭合作」高端論壇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辦。本次論壇邀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教授以「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主題帶來專題報告,來自陝西自貿試驗區各片區功能區、省內兄弟院校師生、西安交通大學師生代表近200人參加,論壇由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席光主持。
  • 探索科技人文評價新體系《新科技人文》英文刊創刊
    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當今世界科技進步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科技的人文轉向」已成為時代和世界發展的潮流,因此,大力開展「科技人文」研究是推動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今天上午,首屆科技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四十周年高端論壇開幕,會上《新科技人文》英文刊創刊揭牌。記者獲悉,該期刊已獲得國際刊號,旨在介紹和傳播自然科學、工程科學、農業、媒體學、社會科學及人文領域中最前沿的理論探索與革新應用,成為新技術與新人文相融合的跨學科國際性學術平臺。
  • 全國土木工程科技創新論壇在漢開幕
    湖北日報訊 (記者戴輝、通訊員張照霞、徐付迪)10月25日,全國土木工程科技創新論壇在漢拉開幕,5位兩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4位設計大師,以「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圍繞行業前言和熱點,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研討。
  • 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暨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
    「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暨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陳鍊/攝11月23日,上海師範大學主辦,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上海市「中華典籍與國家文明」戰略創新團隊承辦的「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暨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滬召開。  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陳恆致開幕詞。
  • "科技變革開新局、特區創新立條例"科技創新條例特別論壇在深圳...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為推進科技進步、創新發展,2020年9月26日,深圳市計算機學會聯合深圳大學城網絡信息中心在深圳大學城會議中心召開"科技變革開新局、特區創新立條例"科技創新條例特別論壇。
  • 為什麼對中小學生來說,人文素養比數理能力更基礎?
    其實,所謂人文教育,可不僅僅是我們概念裡的「文科」那麼簡單。人文教育,首先是閱讀,然後還有研究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最初表現在閱讀、寫作、收檢信息能力上的優勢,最終表現在判斷、組織、運籌能力上的優勢 ...看看,為什麼這樣的人文教育其實比做題要基礎、重要得多?
  • 蘇州召開兩岸清華大學科技論壇
    蘇州召開兩岸清華大學科技論壇來源:《江蘇經濟報》2017-10-16 陸曉華昨天,兩岸清華大學(蘇州)科技論壇在金雞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論壇圍繞創新、智能和環保主題,分別就人工智慧、環保科技,以及產學研合作等方面展開研討。這是分處北京和新竹的兩岸清華大學第一次在蘇州舉行該學術論壇。
  • 第三屆食品科技創新論壇:特殊食品分論壇
    第三屆食品科技創新論壇:特殊食品分論壇   伴隨人們對營養健康地迫切需求,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殊食品產值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為了讓大家深入了解特殊食品,食品夥伴網聯合《食品工業科技》雜誌社將於9月7日-8日在上海共同舉辦《第三屆食品科技創新論壇》,此次會議中的「特殊食品分論壇」將從特殊食品法律法規的解讀到產品開發、臨床應用,以及國際產品借鑑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