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愛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性格差異明顯,家長要留心

2020-11-04 墨墨說育兒

不同的孩子塑造出的性格不同,人生也盡不相同,孩子的性格影響著孩子的言行舉止、日常生活,人生軌道。

很多家長總是抱怨自家的孩子愛頂嘴,一言不合就吵吵鬧鬧。有時候你說一句,他就要回你十句,無時無刻不在反駁你,令家長頭疼不已。

而有的孩子就是非常聽話,非常溫順,家長說什麼都會照做,對父母說的話,要求做的事從不反駁。這種孩子就是別人眼中的好孩子。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聽話,但是孩子不頂嘴就是好,頂嘴就是不好嗎?其實頂嘴也是有利有弊的。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的天性並非是服從」,喜歡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差異也是很大的,家長要留心。

從不頂嘴的孩子缺乏自信,情商比較低

孩子從小就是按部就班,按照父母的安排說話做事,就像父母手中的「牽線布偶」。從來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長大的人通常沒有什麼主見,而且極度缺乏自信。

他們從小就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見,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交流比較少,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情商自然也不會高。

從不頂嘴的孩子易養成討好型人格

小時候對於父母的指令和要求從不拒絕,時間一久,會令孩子養成順從別人的習慣,這樣的孩子很容易養成討好造型人格。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這樣的孩子總是會被別人冠上「老好人」的稱號,從而做著老好人的事情。面對別人的要求不知道怎麼拒絕,也不會拒絕,很多時候會因為別人的事情而導致不能完成自己的事情。

不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自卑、膽小、懦弱,總是被別人欺負,遇事也比較敏感。這樣的孩子活得過於沒有自我了。

家長該如何引導?

給孩子一定的尊重,有時候可以多問一下孩子的意見,不要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幟為孩子做決定。做錯了事情或答應了孩子的沒做到要主動向孩子道歉。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多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勇氣。

孩子為什麼會頂嘴?孩子會頂嘴多是父母不合格

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會頂嘴。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當父母固執己見的安排孩子的時候,孩子會頂嘴,其實也是一種爭辯,他們不願意接受父母的安排,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他們會想為什麼自己要聽父母的,父母不能聽自己的。他們的想法和意願不被家長所接受,感覺到不公平,所以才會跟父母爭辯,頂嘴。

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會頂嘴。有時候孩子做某件事是出於好心,結果反被父母呵斥。比如說,孩子想給媽媽接杯茶,結果反被媽媽訓斥一頓說:那麼熱的水,萬一燙到你怎麼辦,以後不準再碰熱水。

面對這種情況,孩子內心會感到非常委屈,明明是想給媽媽倒杯茶,結果媽媽不理解自己還兇自己。當孩子委屈的時候就會用頂嘴來宣洩自己的不滿。

孩子受到「打擊」時會頂嘴。父母就是孩子的全部,孩子都是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肯定和讚揚的。但是父母對孩子總是不滿意,總感覺自己的孩子不完美。

每個孩子估計都應該聽爸爸媽媽說過這句話:你看看誰誰誰,你要是能有人家一半好我就心滿意足了。這是父母的通病,總是用肯定別人家孩子的方式來刺激自己家孩子。

但這往往會令孩子倍受打擊,讓孩子變得愈發頂嘴,還有可能打擊孩子的自信,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令孩子面對別人變得越來越自卑。

孩子「被父母頤指氣使」時會頂嘴。很多家長總是說:「趕緊去睡覺,已經10點了!」「這個不能摸,那個不能碰」「不準說話,趕緊吃飯」。

總是用命令的語氣去跟孩子說話,會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往往這時候就會出現頂嘴、不服管教的情況,家長應該儘量少用或不濫用「命令」。

孩子會頂嘴證明孩子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會頂嘴不一定是壞事,孩子頂嘴的過程亦是孩子「據理力爭」的過程。孩子不斷長大,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一些事情,不願意被家長過多幹涉,不想一直被當小孩子看待。其實這也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家長可以適當地放手。

愛頂嘴的孩子往往敢說敢做,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敢於挑戰權威;

愛頂嘴的孩子比較有自信、有主見,能「據理力爭」;

愛頂嘴的孩子思考能力較強,有助於大腦發育;

愛頂嘴的孩子往往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般社交能力是比較強的。

家長要理性對待孩子的頂嘴,正確引導

對於孩子頂嘴這件事家長要理性對待,不要把跟孩子爭辯當作丟人的事,也不要,總是因為孩子頂嘴惱火發脾氣。有一點耐心,在爭辯中正確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在頂嘴、爭辯中不斷成長。

在孩子頂嘴的時候,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做好榜樣,控制好自己的語氣。給孩子一定的空間發表意見,學會聆聽個孩子的想法,然後再去針對性的引導孩子。

當然,有些愛頂嘴的孩子純屬是無理取鬧,這個時候家長要堅持底線,面對孩子不合理要求堅決拒絕,不要一味妥協,過於寵溺孩子。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愛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會很大
    不同的性格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性格會影響這孩子的行為舉止,思維方式,而這些都會影響的孩子的生活方式,學習態度。李玫瑾教授曾經多次在多個場合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和塑造的最重要階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
  • 「愛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大,家長要知道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同,有的孩子性格很乖巧,有的孩子性格很頑皮,而性格乖巧的孩子往往是受家長們所喜愛的,性格頑皮的孩子往往不太受到家長們的歡迎。但是孩子的性格養成是父母們可以通過教育方式去改變的。在生活中讓父母們頭疼的一類熊孩子就是「愛頂嘴」的孩子,每次面對「愛頂嘴」的孩子,父母們都氣不打一處出來。其實通過觀察「愛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我們可以發現這兩者長大後的性格差異很大,家長要知道,要注意自己家的孩子有沒有這個毛病。
  • 李玫瑾:小時候愛頂嘴和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之後性格差異很大
    而當父母有了孩子之後,內心裡的激動和幸福也是無以言表,恨不得將所有的愛都給孩子,將所有的好東西都送給孩子。不過,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家長總是要多操心、多費心的,尤其是孩子淘氣,不聽話的時候,家長恨不得抱起孩子就揍他們。
  • 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非常大,家長一定要重視
    朋友說,她家孩子特別倔,每次被教訓,都要頂嘴,好幾次都氣 的孩子爸爸想要動手打他,要是不頂嘴,能少挨他爸好多打。她經常羨慕鄰居家的孩子,乖巧聽話,從不和家長頂嘴。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有事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孩子發火打罵,孩子被打罵後是沉默還是頂嘴,長大後性格差異是很大的,家長一定要重視。不愛頂嘴的孩子孩子被罵之後,選擇沉默,不愛頂嘴,長大後性格往往會呈現兩極化。
  • 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非常大,父母別不以為然
    相信有不少家長都在為自己家孩子喜歡頂嘴而感到苦惱吧?隨著年齡的逐漸成長,孩子都開始有自己的意識了,開始嘗試反抗家長的決定了,甚至有些孩子自己明明犯了錯誤,但是在被父母批評的時候卻還會頂嘴。而這兩類孩子相比較起來,父母則更喜歡聽話的孩子,因為這類孩子更好管教。曾有育兒專家說過: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非常大,要知道,性格決定著孩子的命運,所以父母別不以為然。
  • 孩子愛頂嘴,大多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送你3句話讓娃不再頂嘴
    很多家長都會經歷孩子愛頂嘴的階段 ,面對愛頂嘴的孩子,有些家長確實很是無奈,既不知道孩子愛頂嘴的原因,也不知該如何化解與孩子頂嘴的矛盾,同時最重要的是,不知該如何才能與孩子正確溝通,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與想法。愛頂嘴的孩子很容易激發與父母間的矛盾。如何解決孩子愛頂嘴的問題是每個父母都需要了解的。
  • 愛頂嘴的孩子和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截然不同,家長要注意
    不過每個孩子的反應都會不同,有的會講出一大堆的理由,給父母頂嘴回去。也有的會比較文靜,對父母的教育選擇性地閉嘴,不過孩子當時是頂嘴還是閉嘴的態度,也決定了10年之後的性格差異。:被罵之後不愛頂嘴的孩子,往往會呈現出兩極分化。
  • 孩子愛頂嘴?首先就是家長不合格!李玫瑾:這3句話讓娃不再頂嘴
    但時間久了,卻發現孩子愛「頂嘴」了,無論家長說什麼話,總愛「頂」上一兩句,因為習慣了頂嘴,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暴躁,這不得不讓家長感到憂心……孩子終歸要成長成人,在成長階段會產生很多情緒,愛發脾氣、愛頂嘴、不聽話,是他們青春期的必經之路,家長不能對他們千依百順
  • 孩子愛頂嘴,多半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這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家長面對孩子頂嘴,除了知道一些制止頂嘴的方式方法,頂嘴的根在什麼地方?請記住:當孩子和家長頂嘴的時候,就是孩子建立邏輯關係的最佳時期正確的引導,猶如一場精彩的辯論比賽,也許有勝負,但雙方都收穫很多。喜歡頂嘴的孩子,不但敢於向家長提出自己的意見,而且他的邏輯中一定飽含著他自己的思考。他要反對家長,自然需要對事情洞若觀火,需要對全局有所預見。因此,孩子頂嘴的時候,也是他開始嘗試批判地接受事情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批判思維對一個人的成功有多重要,只有具備這種思維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具備獨立人格的人。
  • 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較大,父母別不當回事
    而且曾被家長們當作反面教材,原因就是他有獨特的個人見解,因為覺得自己是對的,家長是錯的,經常和父母對著幹。所以當時鄰居就覺得他一定是不會做事,不會孝順父母的人。和他一起長大的謝婷婷聰明聽話,她被父母稱為「別人家的孩子」。被父母罵了一頓後,也不還嘴。
  • 「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有3大差異,父母要了解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準孩子聽著受著,如果孩子敢反駁就是頂嘴,孩子頂嘴就等於挑戰家長的權威,而這種行為家長不會允許,他們一律給愛頂嘴的孩子貼上叛逆的、難管教的標籤。孩子愛頂嘴就真的是一件壞事嗎?其實不然。
  • 《隱秘的角落》說出事實,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性格差異大
    媽媽看起來很關心兒子,對兒子很好,但言語和動作不容反抗,是很強勢又很愛訴苦的女人。朱朝陽養成了不和媽媽頂嘴的性格,但眼神中流露出來的是對媽媽的反抗,壓抑的情緒轉變成「黑化」,讓他的媽媽難以相信。有的孩子不需要責罵,自己就懂得體諒家長,有的孩子責罵無數次,也是一耳進一耳出。而孩子們被罵之後不同的反應,也會影響到他們長大以後的性格。
  • 孩子愛頂嘴?也可能是家長不合格!孩子頂嘴時,家長要說這3種話
    很多父母都不能容忍孩子頂嘴,特別是自己批評孩子的時候,他們總是有很多道理甚至是歪理拿來反駁。有的父母覺得,孩子愛頂嘴肯定是在哪裡學壞了。然而,孩子愛頂嘴,也有可能是家長"不合格"!也可能是家長不合格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很多叛逆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寵出來"的。父母過於溺愛孩子,會讓他們變得橫行霸道,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家裡目無尊長。父母教育他們的時候,就喜歡頂嘴了。因此,父母要學會反思!
  • 家有愛頂嘴和不愛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可能會不同,父母別大意
    但是很多人會說這跟每個孩子的性格是不一樣的,但是冷靜下來想想,靜靜和玲玲兩種不同的性格,都是從小形成的,給父母懟回去,從小頂嘴還是閉嘴,對長大之後的性格,差異是非常大的。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的情況,當父母的要做到:1. 及時觀察孩子的情緒,進行引導和宣洩。特別是面對比較內向的孩子來說,往往在受了委屈之後,很容易壓抑不說,這樣對孩子的性格形成是不怎麼好的,家長要主動去和孩子聊這個話題,打開孩子的心結,把孩子的情緒發洩出來。
  • 孩子愛頂嘴,多半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這3句話讓孩子不再頂嘴
    孩子愛頂嘴,多半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這3句話讓孩子不再頂嘴阿權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因為孩子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帶的,二老對孩子有些過於寵溺了,這讓孩子養成了驕橫的脾氣。回到自己家之後,小孩子經常不聽管教,總是和父母頂嘴。阿權的脾氣也不好,只要孩子一不聽話,他就會對孩子發脾氣。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家長要說這3句話,對孩子幫助很大
    這時候的家長經常會被孩子的頂嘴搞得心煩意亂,怎麼好端端的孩子,到了某一階段就這麼愛頂嘴呢?琪琪的兒子總頂嘴這件事其實是很正常的,我們要以平常心看待,因為很多孩子這個階段都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況且,這不一定就是一件壞事。孩子頂嘴的現象其實是因為他們已經開始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前父母說什麼孩子就聽什麼,也會照做,而現在不同了,一旦孩子有了屬於自己的思維,他們看待事情就不會跟家長是一個角度了。
  • 孩子總頂嘴,是家長的失敗?李玫瑾教授:教你3招讓娃不再頂嘴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沒有自己的行為意識,什麼事都能被家長所安排,所以非常喜歡聽話的孩子。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會開始變得不聽話,甚至會頂嘴父母。而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選擇打罵孩子,卻忽略了孩子喜歡頂嘴的原因。這將直接影響他們性格的形成,對他們的成長極為不利。
  • 愛頂嘴源於孩子叛逆心理,愛頂嘴和不愛頂嘴的孩子,哪個更好呢
    愛頂嘴源於孩子叛逆心理,愛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哪個更好呢孩子都有叛逆心理,有的孩子叛逆不嚴重,相反有的孩子確特別嚴重。愛頂嘴的孩子也算是一種,孩子有這樣的叛逆,家長非常苦惱。愛頂嘴的孩子和從不頂嘴的孩子,家長覺得哪個好?頂嘴也不全是孩子的缺點,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愛頂嘴,就是孩子的叛逆。家長覺得孩子不聽話,讓家長丟了面子,就生氣的不行。家長覺得孩子愛頂嘴,就是孩子的缺點,一點也不好。有的家長和別人說話的時候,還一直怪孩子太不懂事了,就愛頂嘴,一點出息也沒有。其實,孩子愛頂嘴,也只能算是缺失了教養,就是缺點。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家長要學會說話,孩子長大後才更有出息
    而這也讓家長愁壞了,有不少家長都會經常吐槽自家孩子,說孩子不聽話,總是和自己頂嘴,自己還不知道怎麼辦,最後只能用打罵來解決問題。但其實教育孩子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特別是在面對現在的這些孩子的時候,我們更是要注意這些。否則的話,我們不但教育不好孩子,還可能會把自己氣壞。
  • 李玫瑾:孩子喜歡頂嘴,難以管教,是因為家長沒有找對教育方式
    而著名的兒童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認為,孩子頂嘴是正常的,關鍵是看家長如何教育他們。如果家長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孩子很快就會擺脫這個問題。若是他們變得更加的叛逆不好管教,多半是因為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方式,沒有弄清楚他們頂嘴的根本原因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