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科學技術創新期刊推薦——Plant Methods

2021-01-08 科學網
植物科學技術創新期刊推薦——Plant Methods

植物科學技術創新期刊推薦——Plant Methods

期刊:Plant Methods

微信連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DEzMTAxNQ==&mid=2673539961&idx=1&sn=

55a655f89addbdf5eff8b9ba4929289b&chksm=f3cc2ed1c4bba7c79e246cba962db8

1f5385599dbe63c6a9a700465268f7cef61e96869a7a3b&token=165529893&lang=zh_CN#rd

Plant Methods 是一本開放獲取的同行評審期刊,收錄的文章涵蓋了植物科學研究中技術創新的方方面面,以促進對先進研究工具的開發和推廣使用。

3.170 – 2年影響因子

4.460 - 5年影響因子

1.300 - SNIP

1.532 - SJR

主編

Ute Roessner

Ute Roessner目前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植物生物化學副教授。她是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未來研究員,學院副院長,澳大利亞代謝組學節點負責人,以及多樣性和包容性助理院長。她目前還是國際代謝組學學會的主席(選舉產生)。她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應用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工具來研究植物對非生物和生物刺激的應答,目的是發現植物,特別是作物應對這些刺激的新機制。最近,她研究的重點集中在開發組織和細胞成分特異性的組學技術,從而能夠對不同植物組織在空間和時間尺度上進行更高解析度的分析。

精選專題—植物基因編輯

基因編輯領域的快速發展令人興奮。精確的基因編輯技術已經成為了基礎研究和植物生物技術領域的重要工具。本專輯包括了受邀的評論文章以及自投稿的研究論文,內容涵蓋了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植物研究的各個方面(既包括栽培作物也包括模式物種)。

高效分離木蘭原生質體以及使用MdeHSF1進行亞細胞定位的方法

Efficient isolation of Magnolia protoplasts and the application to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MdeHSF1

Yamei Shen et al.

DOI: 10.1186/s13007-017-0193-3

點擊此處,閱讀論文。

一種新的水稻小穗不育的耐熱性測定系統的研製

Development of a new heat tolerance assay system for rice spikelet sterility

Makoto Hakata et al.

DOI: 10.1186/s13007-017-0185-3

點擊此處,閱讀論文。

通過RNA誘導的Cas9進行有效的多位點突變及其在AGAMOUS基因調控元件的操縱中的應用

Efficient multiplex mutagenesis by RNA-guided Cas9 and its use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regulatory elements in the AGAMOUS gene

Wenhao Yan et al.

DOI: 10.1186/s13007-016-0125-7

點擊此處,閱讀論文。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計算機眼中的植物是怎樣的?| Plant Methods
    | Plant Methods 論文標題:Plants in computer vision 期刊:Plant Methods 作者:Dr Hannah Dee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
  • Springer Nature 開放獲取期刊推薦 | 植物科學篇
  • 【英語故事】The plant(兇猛的植物)
    The plant兇猛的植物The plant.有一株植物。The plant snaps.這株植物猛咬一口。The plant snaps and traps ants.這株植物猛咬一口,捉住了好多螞蟻。
  • 用plantlist程序包查詢和處理植物學名
    R軟體中,類似的程序包還有 taxize (https://cran.r-project.org/web/packages/taxize/index.html)、Taxonstand(https://cran.r-project.org/web/packages/Taxonstand/index.html)等。
  • 學校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在《The Plant Cell》發表論文
    學校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在《The Plant Cell》發表論文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成員、農學院教授孔英珍及其合作者揭示了植物精細調控細胞壁果膠質甲酯化修飾程度的新機制。
  • 專訪科技期刊《分子植物(英文版)》常務副主編/編審崔曉峰:卓越...
    2019年9月,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下發通知,啟動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該計劃瞄準國家創新發展關鍵領域和戰略方向,目前共遴選出22種領軍期刊。作為領軍期刊之一,《分子植物(英文版)》常務副主編/編審崔曉峰分享了辦刊觀點。
  • Plant Cell:郭紅衛植物衰老研究獲重要進展
    因此,植物衰老的進程可以大幅度地影響農業生產的效益,比如糧食的產量及其品質,據在主要作物(玉米, 大豆、棉花、水稻、小麥)上的估算,後期功能葉片晚衰一天,產量可增加2-10%。葉片衰老受植物體內、外信號調節,氣體激素乙烯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種植物衰老激素,可顯著加速葉片的衰老,但其具體的分子作用機制不清楚。
  • CircPlant:植物環狀RNA整合分析工具
    源碼http://bis.zju.edu.cn/circplant 背景環狀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類具有共價閉合環結構的單鏈RNA分子,其在真核生物中普遍表達。隨著植物中circRNA研究的不斷增多,植物circRNA的特徵和功能逐漸被揭示。與動物中的結果類似,植物circRNA在不同物種中具有保守性,表達具有發育或組織特異性,可以調節其親本基因的轉錄,或充當miRNA海綿來發揮功能。然而,擬南芥、水稻、大豆和棉花等植物中的研究結果表明,植物circRNA環化位點的側翼內含子很少含有重複或反向互補序列,這與動物中的結果有所不同。
  • 通過分生組織從頭誘導可實現植物基因編輯
    通過分生組織從頭誘導可實現植物基因編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8 13:24:40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Daniel F. Voytas課題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用菸草植物生產有用的化合物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lant biologist Justin McGrath is a co-lead author of the study.Here's McGrath: "Our estimates from this study are that it would cost between 20 cents and one dollar to produce a gram of this cellulase, whereas current methods, depending on the type
  • 日內瓦大學Michael Hothorn研究團隊:植物受體激酶GSO1/SGN3和GSO2識別序列擴增CIF肽的分子機制
    近期,日內瓦大學Michael Hothorn研究團隊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上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mechanism for the recognition of sequence-divergent CIF peptides by the plant
  • 計算機類期刊投稿推薦
    期刊信息:主管單位: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單位:四川電腦推廣協會 電腦商情報社周期:周刊期刊級別:省級收錄方向:萬方>國際標準刊號:1009-0843國內統一刊號:51-1567/TN期刊簡介:《數碼世界》雜誌是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信息化辦公室主管,天津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正式刊物。
  • BMC植物生物學因期刊文章圖片重複使用!
    BMC植物生物學的編輯撤回了這篇文章[1],對文章圖片的擔憂。:1 The TaGAPCp3/TaMyb panel of Fig. 6B is similar to TaGAPCp2P-1/TaMyb panel of Fig. 9B in the same article and Fig. 5D of a different publication by the some of the same authors [2]; ——圖片在不同發表期刊
  • Nature:何勝洋和辛秀芳組發表植物葉際微生物組穩態機制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訪問學者、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的副教授陳桃和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博士後Kinya Nomura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的辛秀芳研究員和密西根州立大學的Shengyang He (何勝洋)院士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對認識植物葉際微生物群的穩態維持機制以及植物微生物組領域向功能性研究轉變實現了重要推動。
  • Plant Cell | 浙江大學植物所揭示植物木質部導管分化新機制
    高等植物進化出能長距離運輸水和礦質營養的導管結構,這為植物向陸地擴張以及繁榮壯大提供了有力保障【1,2】。
  • plant怎麼記
    plant怎麼記想必plant作為植物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所以我們不介紹這個含義。來講講栽贓和工廠。栽贓其實和植物、種植的概念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如說核電站就是nuclear power plant.plant,還是動詞,安插、種植的意思。造句:I plant plants in the plant.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課題組揭示植物幹細胞如何免疫病毒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課題組揭示植物幹細胞如何免疫病毒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分子與細胞生物物理研究部趙忠教授課題組
  • 可口可樂公司開始在全球推出創新的PlantBottle
    亞特蘭大--(美國商業資訊)--可口可樂公司今日宣布以其創新的PlantBottle?包裝的飲料將在全球的一些精選市場上架,啟動了公司向著到2010年底生產20億隻特種聚酯塑料瓶的目標邁進的徵程。PlantBottle聚酯塑料瓶部分採用植物製造,從而減少了公司對石油這種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
  •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研究生在計算機視覺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新聞網訊 近日,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2017級研究生王國濤撰寫的學術論文Improved Robust Video Saliency Detection based on Longterm Spatial-temporal Information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國際頂級刊物IEEE Transactions
  • 發揮學術期刊在創新發展中的作用
    【諍言】學術期刊是在科技文化創新作用日益凸顯的背景下產生的,其重要的社會功能是發表創新成果,推動創新發展。在過去100多年中,87%的世界科技創新成果首先在科技期刊上發表,同時又成為引領和推動科技創新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期刊出版有了長足進步,初步建立了相對完整的期刊出版體系。儘管我國已是一個期刊出版大國,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學術期刊在推動中國創新發展中沒有發揮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