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眼尖的小夥伴注意到
文山實驗小學東校區門口的休閒廣場上
建起了圍擋
出現了施工隊伍
這究竟是做什麼呢?
「視聽文山」記者從文山市住建局了解到,休閒廣場動工的原因其實是,文山市規劃的城中心市民公園項目開建了。高興吧,激動吧,期待已久的市民公園終於開工建設了!
4月1日下午,記者在休閒廣場看到,施工方正在對休閒廣場外圍進行圍擋,圍擋所用的彩鋼泡沫等材料已全部就位。
文山市住建局項目股股長 周碧海
「現在正在圍擋階段,圍擋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安全,清理地面的附著物,也就是要把休閒廣場裡面的包括路燈、公安部門的監控攝像頭、綠化樹木等附屬設施移出,清理完畢後才開始正式開工,圍擋完畢後進行全封閉施工。」
文山市棚戶區改造計劃將整個休閒廣場連同原州圖書館、州群藝館、州文工團、青少年宮、盤龍公園、州安全局原址全部轉換成新建市民公園的建設用地。文山市住建局依據這裡的自然地貌之勢,將重塑溼地環境,公園北臨望華路,西臨盤龍河,東鄰文筆塔。集五子祠、休閒廣場和盤龍公園等文化景點所在地於一體,深深根植著文山的歷史文脈與記憶。既能讓市民感受到城市的自然生態溼地,也能體驗文山多元民俗文化。
公園總體布局為鳳舞盤龍,以鳳凰形象為藍圖,布置中心主廣場。沿城市道路為「城市活力舞區」;中部為「傳統民族舞區」;沿盤龍河區域為「自然生態舞區」。沿盤龍河道路與小學相互聯繫,並將步行空間向南向西延伸,周邊輔以良好生態景觀,打造沿盤龍河景觀廊道。蜿蜒的園區道路貫穿整個公園,歷史建築五子祠、自然景觀與觀景平臺點綴其間,在水邊及叢林處移步易景,大尺度水面與極具細節的微景觀交相呼應,並與東山文筆塔制高點形成良好對話關係。
全園分三大功能區,分別為人文歷史區、自然生態區、生活休閒區。中心為大面積水域景觀,沿中心景觀布置大小、形態不一的景點,形成由中心到四周,由靜到動的空間格局。
文山市住建局項目股股長 周碧海
「裡面的附著物清理完畢後,就要開挖地下停車場的基礎。針對附近的實驗小學東校區,我們也早就做好學校的通行方案,就是在東校區後面那裡修個通行便橋,方便學校師生和家長通行。整個工期預計30個月,預計到2022年10月左右完工。」
文山市民公園建設項目佔地面積約14公頃,合計210畝。(其中小學用地約1.1公頃,公園用地面積約12.9公頃),片區容積率為0.6(不含小學)綠地率為55%。規劃總建築面積約84800平方米,其中五子祠約15000平方米,公廁約300平方米,管理中心約1000平方米,地下停車場建築總面積約80000平方米,折合約2000個停車位。建安投資為5.3億元。
文山市民公園的開動
是廣大市民的熱切期盼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等了太久」
希望它能趕緊建好投入使用
讓文山人又多一個
環境清幽、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以上消息屬文山廣播電視臺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文山廣播電視臺視聽文山」
視聽文山微信公眾號 視聽文山APP
新聞熱線:0876-2666666
本臺記者:肖琦
編輯:王雲霞 鄭澤婭
製作:王南
責任編輯:楊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