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文化交流合作彰顯兩個偉大文明的時代擔當

2021-01-19 環球網

2019年2月5日,實驗京劇《圖蘭朵》在義大利羅馬上演。龔晴 攝

應義大利共和國總統馬塔雷拉、摩納哥公國元首阿爾貝二世親王和法蘭西共和國總統馬克龍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月21日至26日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

今年是中意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建立15周年,中意雙邊關係發展勢頭良好。習近平主席此訪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10年再次訪意,將賦予中意關係新的時代內涵,對雙邊關係發展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此訪將進一步鞏固新時期兩國政治互信,深化「一帶一路」框架下各領域務實合作,擴大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鑑,推動新時期中意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取得更大發展,為促進中歐關係以及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建交以來,中意文化和旅遊領域交流合作成果豐碩,不斷豐富兩國人文交流內涵,成為鞏固和發展兩國友好關係、增進兩國人民友誼的重要引擎。

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是義大利久負盛名的學校,該校2009年開設五年制中文國際理科高中,設有義大利最大的孔子課堂,學生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蔚然成風。

在習近平主席即將對義大利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校長雷亞萊和8名高中學生近日致信習近平主席,表達了對習近平主席來訪的熱切期盼和從事中意友好事業的良好意願。「希望你們做新時代的馬可·波羅,成為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習近平主席3月17日在給該校師生的回信中,這樣勉勵他們做新時代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連日來,習近平主席的回信在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師生和義大利社會各界引發熱烈反響。雷亞萊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的回信對全校師生來說是最好的獎勵和肯定,未來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希望嘗試在義大利推廣中文和中國文化教學的成功模式,希望有更多學生去中國留學,成為意中文化交流的使者。

13世紀,義大利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在中國遊歷多年後,不僅把中國的絲綢和織錦帶回家鄉,還寫下了《馬可·波羅遊記》,被認為是向整個歐洲打開了神秘的「東方之門」。中意兩國建交以來,正是無數「馬可·波羅」推動中意人文交流與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為中意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打下了堅實人文基礎。

2006年,一幅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大衛與秦始皇兵馬俑「隔空問候」的圖片紅遍中意兩國。這張「中國義大利年」宣傳海報成為中意兩國在展覽、電影、戲劇、舞蹈等文化藝術領域交流合作活躍的生動註腳。2010年,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披上了「紅裝」,「中意友誼」4個漢字出現在鬥獸場的高牆之上,「義大利中國文化年」如期拉開帷幕,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有力推進了兩國關係的發展和民心相通。

中意兩國均是文化大國,都有著豐富文化遺產和悠久歷史傳統,雙方交流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自互辦文化年後,中意兩國在人文交流領域進一步取得豐碩成果。2010年10月,中意籤署協議,確定中國國家博物館同羅馬威尼斯宮國家博物館互設長期展館,近年來舉辦了一系列高水平文物展。2014年6月,兩國籤署《關於建立文化合作機制的諒解備忘錄》,並於2017年2月舉辦中意文化合作機制第一次全體會議;2015年4月籤署《2015—2019年文化合作執行計劃》;2016年7月籤署《中意文化合作機制章程》;2018年籤署文化遺產領域雙邊協定。

2012年10月,中國中央歌劇院攜歌劇《圖蘭朵》赴義大利演出,用歌劇與歌劇故鄉的觀眾進行了一場特別的對話。如今「圖蘭朵」的意義已超越戲劇,成為中意交流中的一個關鍵詞。今年初,作為2019年「歡樂春節」的特色活動之一,由中國國家京劇院與義大利艾米莉亞羅馬涅劇院基金會聯合出品製作的實驗京劇《杜蘭朵公主》再次在義大利掀起中國文化熱潮。該劇以京劇藝術為本體,融合中西方戲劇、音樂元素的創新,為中意雙方藝術交流與合作開創了全新境界。

創辦於1894年的威尼斯雙年展是歐洲最重要的藝術活動之一,近年來,威尼斯雙年展成為中國藝術家展示創作理念和成果的重要平臺,其中,以「造境」「日常奇蹟」「見微知著」「民間未來」等為主題的雙年展中國館特色濃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中方還實現了機制化參與米蘭設計周等重要文化活動。近年來,中國作為主賓國參展第55屆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在意舉辦「中華意蘊」油畫展、「古蜀文明展」等藝術展和文物展。民族歌劇《紅軍不怕遠徵難》、民族舞劇《大夢敦煌》等中方原創文藝作品走進義大利本土藝術節,受到義大利觀眾的高度評價。意方還積極參與上海國際藝術節、北京國際音樂節等活動……

中意兩國都是旅遊資源大國。近日發布的《2018年中歐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在2018年最熱門歐洲目的地國家當中,義大利僅次於俄羅斯位居第二。據意方統計,2017年赴意中國遊客達150萬人次,義大利赴華旅遊人數也呈上升趨勢。自2009年7月兩國籤署《中意旅遊合作諒解備忘錄》之後,中意兩國旅遊領域交流合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石窟文化遊、江南風情遊、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遊等都是頗受義大利遊客青睞的中國旅遊線路。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期間,中歐雙方在旅遊年框架下舉辦了100餘場活動,中意兩國以旅遊年為契機深化合作,為中意關係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2000多年前,古絲綢之路將中意這兩個東西方文明古國緊密聯繫在一起。「義大利願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這將為義大利帶來新的機遇。」據英國路透社報導,義大利總理孔特近日在一個外交政策研討會上作出如上表態,再次證實義大利有意在中國國家領導人本月到訪時與中國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孔特同時透露,他計劃於今年4月訪問中國,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相關焦點

  • 2020中意文化和旅遊年舉辦 中意文化交流再續新篇
    另外,小提琴獨奏《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交響京劇《蝶戀》、歌劇《曼儂·萊斯柯》間奏曲、女高音獨唱《這美好夜晚多寂靜》《飲酒歌》等精心挑選的曲目,也展現出兩個文明古國在文化上的和合共鳴。「舉辦中意文化和旅遊年是兩大文明交相輝映、古老交往再續新篇的一段佳話,更是面向未來的文化交流、互鑑、交融的一篇宣言,將為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做出積極表率。」
  • ASIART中意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邀請展在羅馬舉行
    展覽主題:ASIART中意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邀請展出品方:鹿鳴文化(展E)主辦方:ASIART中意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承辦方:Incinque(羅馬畫廊)(展E)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藝術家的國際文化交流項目,藝美中國作為中國最活躍的藝術媒體也一直促進著中國藝術行業的發展,運營理念的不謀而合促進了雙方公司的進一步深入友好合作,於2017年12月正式成為戰略合作夥伴,同時鹿鳴文化(展E)在羅馬註冊的ASIART中意文化藝術協會正式授權藝美中國作為 「ASIART中意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邀請展」中國區域指定報名機構,並授權海東作為該展覽中國區域的策展人
  • 襄陽二十四中開展中意文化交流合作
    2020-09-08 10:45:17 來源:湖北日報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婷、通訊員汪珂、劉曉政)9月2日,襄陽市第二十四中學收到一封來自義大利駐中國大使館的公函,該校「中意文化合作班」項目獲批「義大利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面向國外中學的義大利教學資助」,在
  • 書寫中國外交新華章之文明交流互鑑篇
    富有哲理的話語,體現出深邃的歷史眼光和寬廣的文明視野。  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的挑戰增多。如何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時代呼喚擔當。  「交往的根基越深,合作和友誼的大樹就會越發枝繁葉茂,結出累累碩果」  時隔4個多月,義大利前副總理弗朗切斯科·魯泰利對習近平主席的義大利之行仍記憶猶新。  3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羅馬與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一道會見出席中意企業家委員會、中意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中意文化合作機制會議的雙方代表。
  • 中意旅遊論壇:兩國文旅合作已步入快車道
    鄭浩表示,中國和義大利是東西方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古國,都曾為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做出過寶貴貢獻,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兩國現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數量均為55處,並列世界第一。為推動可持續發展,2016年,兩國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牽頭成立中意文化合作機制,依託機制平臺加強政策對話,規劃引導雙方在文化、旅遊領域深化交流合作,取得豐富成果。
  • 話合作謀發展 東航•中意智庫合作研究報告成果發布
    』,用擔當和使命助力中意共建『健康絲綢之路』。」,中意兩國在文化和旅遊的合作還將綻放新活力。中國航企正在中意文化交流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南開大學副校長王新生教授就本次多領域學術合作給予了積極評價,「此次聯合研究,樹立了高校與企業、媒體間合作的典範,在中意建交五十周年之際具有重要意義。」報告不僅回顧了中意民航合作發展歷程,還重點分析了東航在今年疫情中的應對舉措,深入研究企業如何創新自救和轉型發展。
  • 人民日報:迎五洲賓客 彰顯大國擔當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迎五洲賓客 彰顯大國擔當(寰宇大國外交)4月29日,北京世園會舉行國際風採嘉年華活動表演。   新華社發11月8日,外國觀眾在第二屆進博會中國館體驗FAST天眼VR互動。   翁奇羽攝(人民視覺)北京世園會園區內由花草搭建的中國人文景觀。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人」字結構彰顯中國力量與對世界擔當
    中國軍隊也將積極開展國際軍事合作,與世界各國軍隊一道,攜手抗擊疫情。漢字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名片,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對「人」字的解讀讓筆者感觸很深。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中華民族爆發出抗擊磨難的力量,履行了對世界的擔當。從「人」的結構中,我們可以發現這種抗擊力量與對世界的擔當,來源於我們中華民族的獨特思想與厚重精神基因。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 新時代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三重意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並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價值意蘊。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必須深刻把握新時代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三重意蘊。  一、堅持文化自覺和踐行文化自信的雙重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
  • 疫情防控常態化,高校國際交流合作面臨新任務
    在這個「後疫情時代」,高校間的國際交流合作應架起橋梁,既做好「留學中國」的品牌,也承擔起文明交流互鑑的責任。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強調,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
  • 聯播+丨習近平這六個字 照鑑兩個古老文明
    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前往拉美途中,曾過境希臘羅德島,希臘古老厚重的文明、勤勞智慧的人民給習主席留下深刻印象。此次,懷著對文明的尊重、對未來的期許,又一次踏上希臘這個美麗的國度,習主席感到由衷的高興。偉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偉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偉大的古老文明更是相親的。習主席用「相似、相知、相親」六個字道出對兩個文明古國深厚友誼的獨特感悟。
  • 國際儒聯文化傳承與文明交流互鑑座談會在北京師範大學召開
    ,深入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內涵,積極推動儒學及傳統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交流互鑑,為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儒學帶給文化傳承和文明交流的啟示、儒學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闡釋和國際合作、中華文化與各國文化交流互鑑等積極建言獻策。
  • 中意經貿合作進入全方位發展新時代
    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2017年,中國和義大利籤署了「關於加強經貿、文化和科技合作的四年行動計劃(2017年-2020年)」。2018年7月3日,由僑居在米蘭的十多位華人華僑共同發起,經義大利政府批准的中意「一帶一路」交流促進會在米蘭成立。
  • 襄陽二十四中「中意文化合作班」迎來開學第一課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盧佳鑫)8月31日,襄陽市教育局局長程敬榮、市委外辦副主任朱崢嶸一行來到襄陽二十四中,為該校首屆「中意文化合作班」的學生們進行開學動員。「中意文化合作班」。通訊員供圖「中意文化合作班」的學生們合唱了義大利語歌曲《caro mio ben》,展示了自己一年來的義大利語學習成果。
  • 用偉大抗疫精神激發當代青年使命擔當
    在抗疫鬥爭中鑄就的偉大抗疫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民防疫抗疫的精神支撐,為逆境前行、共克時艱提供了精神偉力,並與黨的堅強領導、人民的團結奮戰、制度的顯著優勢、國家的堅實國力、文化的深厚底蘊、人類的攜手合作等重要因素一起,共同構成抗擊重大疫情、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合力。
  • 《新湘評論》發表縣長李軍署名文章:在譜寫新時代新篇章中彰顯擔當作為
    在譜寫新時代新篇章中彰顯擔當作為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是湖南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的根本遵循。我們認真學習領會其思想精髓和核心要義,胸懷「兩個大局」,立足衡南工作實際,努力在打造「三個高地」、踐行「四新」使命、落實五項重點任務中作出衡南貢獻、彰顯衡南擔當。
  • 新時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價值傳播
    比如,「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由此可見,文化不僅是衡量一個社會綜合發展的重要指標,而且是提升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動力源泉,尤其是弘揚一個國家核心價值觀的關鍵抓手。
  • 王莉霞:學思踐悟 盡責擔當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王莉霞:學思踐悟 盡責擔當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2020-12-11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華與米蘭理工合作在米蘭建立中意設計創新基地
    清華大學與米蘭理工大學共建中意設計創新基地。籤約儀式前,習近平主席在同馬塔雷拉總統會談時指出,中意兩國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兩大古老文明始終相互吸引、交相輝映。雙方應著眼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深化創新合作。要擴大文化遺產領域交流合作,推動文化中心建設以及漢語和義大利語在對方國家教學和推廣,加強民間交往。馬塔雷拉表示,意方願密切同中方高層交往和經貿、文化等各領域合作,發展更加富有成效的經貿關係,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人文交流。義大利以藝術與設計創意而著稱,米蘭更被譽為世界設計之都,有著濃厚的設計氛圍和成熟的設計生態。
  • 【彰顯省會擔當,婦聯姐妹怎麼幹】饒穎:彰顯主城區主擔當 展現新...
    全市「彰顯省會擔當,我們怎麼幹」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如雷鳴閃電,激蕩起英雄城實幹擔當的凌雲壯志,吹響了加快南昌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集結號,西湖區婦聯將以此次大討論活動為抓手,不做「井底之蛙」,摒棄「慣性思維」,克服「路徑依賴」,在思想上同頻共振、內容上同題共答、行動上同心同力,彰顯主城區主擔當,展現新形象新作為,以昂揚的奮鬥詮釋使命擔當,以火熱的激情融入到加快做強做優大南昌都市圈,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