噱頭大收費高 孩子出國遊學50天6萬 研學遊值不值?

2020-12-16 青島新聞網

郝敏行與媽媽有一個約定,堅持每天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想。

遊學,又稱研學,是一種國際性跨文化體驗式教育模式。遊學引導青年學生,到人類不同文明的文化環境中去探訪、並沉浸其中,通過親自體驗、學習和理解非母語或非本地的文化歷史傳統,開拓視野,提高語言能力,受到家長歡迎。調查發現,歐美遊學兩周費用一般在3萬元左右,並不只是高端群體的「特權」,並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但遊學市場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家長在選擇時並沒有太多可參考標準。

50天寫出兩萬多字遊學日記

去年7月,山師附小四年級學生郝敏行告別了父母,跟著學校組織的研學團,一行20人左右,開始了澳新遊學50天的徵程。

「今天我在天鵝谷學習已經一周了,這七天裡,我通過學習和踢球認識了很多好朋友,這其中就包括我的好朋友Luca……我們的友誼就像在亞洲和大洋洲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希望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到達澳洲第17天,郝敏行在自己的遊學日記中這樣寫道。

遊學50天,兒子的表現讓媽媽黃培女士感到意外和驚喜。除去坐飛機等旅途時間,郝敏行堅持完成了46篇遊學日記,共計兩萬多字,包含100多張照片。這對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並不容易。

「也鬧過情緒,因為寫日記佔用了他玩耍的時間,尤其是當別的小夥伴在玩耍時,他會感到這是一種壓力,可是他最後還是堅持下來了,我們把他的日記做成了小冊子,留作紀念。」黃女士說。郝敏行與另一個同行小夥伴,吃住都在當地人家裡,與住家的女兒一同上下學,並且會分擔一定的日常家務。

「在每日例行的視頻通話中,一天晚上視頻一接通兒子就著急找姥姥,非常急切。在追問之下,他才說他想姥姥了,想對姥姥說聲謝謝。」原來,郝敏行在做早餐煎雞蛋的過程中,想起因為自己不愛吃雞蛋,而姥姥殫精竭慮變著花樣給他做各種「雞蛋餐」的日子,他覺得自己對不起姥姥。

「兒子是哽咽著講出這些的,當他講完時,我都感動地哭了,他學會了感恩。」黃女士說,50天的研學旅程,全部費用加起來是6萬左右,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郝敏行「先斬後奏」,自己主動在學校裡報名,黃女士當時確實有所猶豫。如今想來,覺得讓孩子走這一趟「值了」。

不同於海外旅遊重在「學」

今年7月7日,山師附小第五屆澳新遊學團再一次出發。「雖然目的地國家一樣,但是今年又為研學團制定了完全不一樣的研學課程,有不同的友好交流學校,雖然同樣是50天,每一天的課程安排也有所升級。」山師附小教育聯盟宣傳交流處負責人王文彬介紹。

就在不久前,山師附小第六屆赴英國英語研學旅行團的師生們剛剛結束了為期12天的英語研學之旅。29名學生告別父母,走出國門,在跨國課堂中體驗英國教學,從「開啟研學之旅」「體驗英式教育」「深入體驗英國文化」三個單元展開此次研學活動。王文彬介紹,三個單元涵蓋了獨立成長、自然人文景觀、學校教育、文化風情、交際能力、口語表達、大學精神等主題,指導學生邊走邊思,在遊中學,在親身體驗中成長。

海外遊學,不同於海外旅遊,重在「學」,家長在選擇遊學項目和課程時,關注因素明顯集中於教育的效果實現和學生能力的提升上。所以,研學課程的開發與設計,是家長關注的重點所在。黃女士也曾帶著郝敏行參加過其他國外自助遊,但是「收穫與這種研學相比差太多了,海外旅遊更多意義上是看風景。」黃女士分析。

「如果是遊學,你住到住家家裡,可以熟悉當地的文化,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辦事方法,去當地的學校上課,可以了解當地的學校是如何上課的,他們的課外運動項目如何開展,融入當地的生活。這種優勢,是純粹的旅遊無法相比的。」黃女士分析。

據新東方國際遊學規劃師盧藝介紹,「每年從新東方濟南校區報名參加遊學的山東孩子大約有1000人左右,這還不包括從北京報名或者走全國團的孩子。」並且,海外遊學近年來有明顯的低齡化趨勢。「近年來,小學、初中參加國外遊學的越來越多,比如小學生去新加坡的比較多,小升初去歐美的比較多。」

去歐美兩周三萬元,有的家庭每年去一次

「家庭年收入在10萬左右的家庭,一般都可以擔負得起三萬左右的海外研學旅行,海外研學遊不是只有高端群體才能享有的,」盧藝介紹,很多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家庭,會組織孩子每年來一次海外遊學。「我們這邊有一個孩子,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每年都報名參加全國團,現在孩子已經讀初二了。」據了解,這個家庭父母雙方各自的年收入都在三四十萬左右。

調研發現,國際遊學行業現有用戶家庭以中等收入人群(指月可支配收入在8300元到24000元)為主體。其中,85.2%的家庭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66.8%的家庭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根據2.55萬元人民幣的一般價格保守估計,2017年市場規模或在219億元水平。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未來國際遊學市場規模將逐年上升。

中國的研學,尤其是海外遊學,經歷了一定的發展階段。2014年7月,教育部發布《中小學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在教學市場、安全防護、醫療保障等方面都發出了指導性意見,其中特別指出,境外研學旅行的教育教學內容和學習時長所佔比例一般不少於在境外全部行程計劃的1/2。

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門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確認了研學旅行的重要性。去年,山東省推出《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專家介紹,2018年是研學旅行的踐行年,政策逐漸下沉到地方,執行細則陸續發布,多地開展研學旅行。

一些研學遊產品明顯「遊」大於「學」

專家分析,國際遊學目前在中國還處於行業發展的不成熟期,還存在用戶持續上漲的需求與產品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矛盾。

市場上類似研學旅行的項目種類繁雜,缺乏統一的標準規範。在一些機構的逐利衝動之下,研學遊也有浮於表面的問題。比如說「學」與「遊」的功能錯位,一些研學遊產品明顯「遊」大於「學」,部分教育機構打著「遊學」的幌子,組織學生走馬觀花地到不同國家的知名學校體驗感受,成為傳統旅遊的「變體」。去年,陳女士通過濟南某家機構參加了去英國的留學項目,在陳女士的敘述中,「整個活動行程就是參觀學校、在學校上幾堂課,回來後孩子記住的也只是幾個旅遊景點的名字,感覺並不值三萬塊錢。」

而產品服務質量比較好的遊學項目,孩子可以充分融入到當地的家庭,並與當地學生建立長久的聯繫。比如,郝敏行因為熱愛國畫和書法,雖然他的遊學已經結束一年,但每當他在社交網站上曬出自己的作品時,就會有國外的朋友表現出強烈的喜歡,郝敏行就會通過各種途徑將其寄送的外國友人手中。

另外,公益性與營利性的屬性錯位,一些夏令營、語言培訓甚至是國外知名大學體驗課程的研學遊項目,天價收費已經偏離正常水平,儼然成為「搖錢樹」。因為成本太高,家長的風險太高,家長在選擇遊學項目時,大多時候只能靠口口相傳,並沒有太多可以參考的標準。目前,學校仍是市場主體,家長更多時候圖一份安心與放心。

報告認為,當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行業聯盟的成立,將有助於填補中國國際遊學行業監管空白,可借鑑歐美行業規範較為成熟和系統的先例,比如美國夏令營協會自1910年正式開始對夏令營項目進行認證、監管,並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夏令營項目標準。

相關焦點

  • 噱頭大收費高,出國遊學50天花6萬:研學遊到底值不值?
    郝敏行與媽媽有一個約定,堅持每天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想。50天寫出兩萬多字遊學日記去年7月,山師附小四年級學生郝敏行告別了父母,跟著學校組織的研學團,一行20人左右,開始了澳新遊學50天的徵程。「今天我在天鵝谷學習已經一周了,這七天裡,我通過學習和踢球認識了很多好朋友,這其中就包括我的好朋友Luca……我們的友誼就像在亞洲和大洋洲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希望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
  • 出國遊學到底值不值?有的確有所學,有的純屬遊玩
    出國遊學到底值不值?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調查「你娃兒去了,我娃兒也要去」這兩天,重慶晨報記者從市內多所中小學了解到,今年暑假走出國門見世面的娃娃有所增加,甚至有些班級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參加了出國遊學夏令營。
  • 由遊玩到遊學再到遊悟,曲阜打造高品質研學遊線路
    自我市創新實施「研學旅遊率先突破」戰略以來,連續四年將研學旅遊列為全市旅遊工作重點,出臺了《濟寧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修學遊發展打造全省修學遊先行區的實施意見》,實施了研學旅遊「十百千」工程,策劃開發10大有市場影響力的研學旅遊產品,打造特色鮮明的研學旅遊品牌,建設提升100處功能完善的研學旅遊基地,培養選拔1000名專兼職研學旅遊文化使者。
  • 暑期出國遊學團啟動報名 家長更青睞學遊而非遊學
    暑期出國遊學團啟動報名 家長更青睞學遊而非遊學 2015-04-02 14:54:09   雖然距離放暑假還有3個月左右時間,可因為申請籤證要提前等原因,心急的家長已經開始四處打探讓孩子暑假出國遊學的事了,遊學機構也紛紛開始接受今年暑假的遊學團報名。記者了解到,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市場上出現很多學大於遊的夏令營,即學習的時間多過遊玩的時間,這些產品也正因為迎合了家長讓孩子出國多學習的心理而受到家長的追捧。
  • 媽媽花費三個月工資,讓孩子出國遊學值不值
    世界那麼大,遊學看起來特別令人嚮往:美國紐約波士頓哈佛,奧蘭多迪斯尼;英國倫敦劍橋牛津,英式鄉間古堡;法國巴黎羅浮宮凡爾賽,諾曼第聖米歇爾山;更有肯亞熱氣球,動物大遷徙;帛琉藍洞PADI潛水證;日本宮崎駿式鄉間修研……但是在選擇遊學冬令營的時候也需要量力而行,選擇自己能力範圍內的、孩子也喜歡的活動,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的就最好。
  •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疫情後怎麼樣了?
    魏冬是一家室內設計公司的合伙人,在國外也能照常處理工作,三周的陪讀和6位數的消費對她而言不是問題。「據我所知,北京很多中產家庭每年寒暑假給孩子出國遊學的錢,都不低於4、5萬。瑞士、法國等歐洲國家甚至有一些2、30萬的夏令營,想報上名還不太容易。」
  • 國際遊學收費三四萬元 高價夏令營內涵太單薄
    打著「夢想」的招牌,為期一周的國際動畫追夢夏令營每人收費4280元;美國火種青年領袖公益創新領導力班憑藉「領袖」和「領導」兩個關鍵詞,為期兩周的遊學性質的夏令營每人收費6.58萬元……各種夏令營,國內基本在2000元以上,國際遊學動輒三四萬元,緣何收費這麼高,到底值不值?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魏冬是一家室內設計公司的合伙人,在國外也能照常處理工作,三周的陪讀和6位數的消費對她而言不是問題。「據我所知,北京很多中產家庭每年寒暑假給孩子出國遊學的錢,都不低於4、5萬。瑞士、法國等歐洲國家甚至有一些2、30萬的夏令營,想報上名還不太容易。」魏冬和先生很早就決定讓孩子到美國讀大學,參加各種境外夏令營都是她的教育計劃鏈條中的重要一環。
  •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魏冬是一家室內設計公司的合伙人,在國外也能照常處理工作,三周的陪讀和6位數的消費對她而言不是問題。「據我所知,北京很多中產家庭每年寒暑假給孩子出國遊學的錢,都不低於4、5萬。瑞士、法國等歐洲國家甚至有一些2、30萬的夏令營,想報上名還不太容易。」
  • 暑期她的歐洲研學遊,花掉家長半年薪水
    原標題:暑期她的歐洲研學遊,花掉家長半年薪水不怕孩子是學霸,就怕孩子過暑假……暑假帳單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8月1日,記者了解到,在德州,許多學生的暑假花費在萬元以上,其中包括輔導班、研學遊、夏令營等各方面的費用。而單以目前廣受追捧的研學遊為例,國內大城市研學遊的價格一般為幾千元,出國的研學遊價格則要更貴一些,達到了幾萬元。
  • 掀起「出國遊學」熱 90%是為留學鋪路
    據了解,這些出國遊學全程時間一般為10多天,價格在1萬~3萬多元不等,主要去美國、歐洲、澳洲、紐西蘭、日本等。參加者主要為初一、初二學生及高一學生。   廣東某旅行社推出的「2007年英國大學冬季之旅」,計劃2月20日出發,行程9天。據悉行程將遊覽英國近10所著名高校,包括牛津大學、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等。
  • 10多天近5萬的遊學夏令營,到底值不值?
    冉先生曾為孩子報名參加過一次遊學夏令營,目的地是英國。「10多天花費接近5萬元。」最讓冉先生不滿意的是,問孩子有什麼收穫,得到的答案卻是「參觀幾所大學,然後遊覽幾個著名景點。」這之後,冉先生打消了繼續讓孩子參加類似夏令營的念頭,但推銷廣告還是會找到他。
  • @家長們 暑期送孩子出國遊學 請先回答這6個問題
    先來一組數據,看看現在中小學生出國遊學的火熱局面:  ——去年8月,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遊學團已有400人報名,是2013年出國遊學人數的兩倍。此外,杭州很多小學也組織了國外遊學團,費用在1萬到5萬不等。某民辦小學暑假組團去澳大利亞,費用2萬多元,30個名額,結果有60多個人搶,除了看平時成績,還要參加學校組織的英語口試面試。
  • 家長們 暑期送孩子出國遊學 請先回答這6個問題
    先來一組數據,看看現在中小學生出國遊學的火熱局面:——去年8月,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遊學團已有400人報名,是2013年出國遊學人數的兩倍。此外,杭州很多小學也組織了國外遊學團,費用在1萬到5萬不等。另外60%認為值得的家長,主要是出於兩個考慮:一是遊學可以長見識、開眼界,佔50%;二是以後要送孩子出國留學,先讓他們出去看看,佔10%。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在旅行社親自體驗了暑期遊學團的報名情況。
  • 廣州中學生「出國遊學」趨熱 九成是為留學鋪路
    據了解,這些出國遊學全程時間一般為10多天,價格在1萬~3萬多元不等,主要去美國、歐洲、澳洲、紐西蘭、日本等。參加者主要為初一、初二學生及高一學生。  廣東某旅行社推出的「2007年英國大學冬季之旅」,計劃2月20日出發,行程9天。據悉行程將遊覽英國近10所著名高校,包括牛津大學、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等。標價每人19980元。
  • 中小學生海外遊學值不值? 專家:沒有必要盲目攀比
    海外遊學能給中小學生帶來什麼?家長為此花費值不值?如何看待已經成了一種風潮的海外遊學?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學」什麼?「遊」什麼?  今年暑期,武漢各大培訓學校、留學機構、旅行社紛紛推出出國遊學產品,「歐洲名校遊」「赴美夏令營」等產品廣受歡迎。
  • 遊學準備你做好了嗎?
    原標題:遊學準備你做好了嗎?   □本報記者 史贊贊   準備讓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初次出國,或多或少總是會有些擔憂的,或不清楚多大的孩子適合遊學;或擔心遊學過程中,遊的成分多,學的機會少;或不知道遊學之前要做哪些準備。有關人士提醒,家長可以在以下方面做些心理和物質的準備。
  • 學校推「研學遊」納綜合素質評價 家長:不敢不報
    來源:北京青年報近期,中小學迎來遊學熱潮,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到境內外研學旅行。據報導,北京一些中學將學生研學旅行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有家長反映,雖然多數研學旅行自願報名,但由於學校將其納入綜合素質評價,「不敢不報」。
  • 學生出國遊學成假期潮流 費用不菲值不值
    這個暑期孫女士花費三個月的工資,將讀小學六年級的兒子送去英國遊學。該事經媒體報導後,引發廣泛熱議。  近日,南國都市報調查發現,近年來海口學生出國遊學漸成潮流。面對動輒近萬,甚至數十萬的費用,家長雖然心疼卻依然咬牙送孩子出國遊學。對此,專家表示,送孩子出國切勿盲目攀比,要綜合考量實際承受能力。同時,提醒家長選擇國外遊學項目注意事項。
  • 21天5萬 長沙家長用1/4年收入送孩子出境遊學
    遊學在教育裡屬於錦上添花,並不是必需品。」但周成更樂於看到女兒形成獨立思想,遊學關鍵是開拓了視野,兩國文化、制度的差異碰撞,「對她的獨立思維、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豐富了她的心靈。」18天美國之行對周玲來說新鮮又有趣:「特別能培養獨立生活能力,開闊視野。比如,有幾天住酒店,清行李箱全靠自己,不落下東西是個大挑戰。在家裡時,幾乎都是爸爸媽媽包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