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先生對中國經濟學的探索和展望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兩年前,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並頒授獎章。厲以寧先生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積極倡導者」名列其中,讓北大師生和校友都感到驕傲和自豪。

  厲先生是從思想上、理論上推動和引領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人物

  厲先生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作出了突出貢獻,是我國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這是最為人熟知的貢獻,「厲股份」的美譽也由此傳揚。此外,他還主持起草了證券法和證券投資基金法,參與推動出臺了「非公經濟36條」以及「非公經濟新36條」,在國有林權制度改革、國有農墾經濟體制改革、低碳經濟發展、扶貧、教育投資與人力資源開發等很多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厲先生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親歷者、參與者和積極倡導者,是從思想上、理論上推動和引領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人物。研究他的經濟思想和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哪裡來、為什麼成功、要怎樣發展,更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

  四十多年前,在北京大學讀書的時候,我就和我們歷史系的一些同學慕名選修了厲先生有關世界經濟史和學說史方面的課程,並經常課後向厲先生請教問題,厲先生總是熱情、耐心地給予解答,從那時起我們這些外系的學生也和厲先生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後來,國家每每出臺重大改革舉措,厲先生都會在學校舉辦報告會予以解讀。我們都特別喜歡聽厲先生的報告,聽他的報告也是一種享受,那些抽象、專業的經濟術語和政策條文,經厲先生深入淺出的講解,大家豁然開朗。他思路清晰、邏輯縝密、觀點新穎、語言生動幽默,給我們留下深刻而難忘的印象。

  厲先生的著作有助於「把中國介紹給世界」

  2005年我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工作時,非常希望推動北外的人文與社會學科的發展,我常常向先生請教,他提出了許多非常有建設性的建議。2007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準備建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希望為外語人才培養打下厚重的人文基礎。我們特邀厲先生擔任北京外國語大學顧問和哲學社會科學學院名譽院長,他爽快地答應了,並說:「我從來不擔任其他學校的名譽院長、顧問,北外是第一家」。其實,厲先生不僅是做名譽上的院長,更是親力親為,為北外的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傾注了心血。他不辭辛苦,每年義務為北外師生做經濟形勢報告,深受北外同學的愛戴。

  海外學術界一直孜孜於「中國奇蹟」的研究,希望找到一些途徑能夠科學解釋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功經驗,但海外學者對中國經濟改革的複雜性和艱巨性並不一定真正了解,所依據的材料也並非全是第一手材料,對中國的研究遠遠不夠。有些外國學者對中國抱有偏見,就更不可能客觀地去認識中國。2008年,我們與厲先生談起,希望能由北外將厲先生的經濟學經典論文翻譯成英文出版,厲先生欣然同意。於是,北外和外研社集中力量,延請著名翻譯家凌原教授主譯。凌原教授組織團隊以最短時間,將厲先生在1980年—1998年之間發表的16篇經典論文翻譯成英文。這本書定名為《中國經濟改革發展之路》,在2010年正式出版並向海內外發行,踐行「把中國介紹給世界」這一時代賦予的使命,這也是慶祝厲先生80壽辰的禮物。

  也是在這一年,英國首相率團來中國訪問,那時,我已經到教育部工作,與英國教育大臣麥可·戈夫舉行雙邊教育會議。他談起來中國之前,要做一下功課,特別想找一本研究中國經濟改革的英文專著,遺憾的是沒有如願。我向他介紹剛剛出版的厲先生的這部著作,並立即請外研社的同志送給了他。戈夫先生拿到後,愛不釋手,連續說了三個「wonderful」。當天晚宴我再次見到英國教育大臣和駐華大使的時候,他們對厲先生的著作讚不絕口,說能不能再給他們兩本厲先生籤名的書,他們要轉送給英國首相和財政大臣,我也找人專門送去。這充分說明,厲先生的著作對於外國讀者了解中國的經濟改革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這也讓我認識到,推動中國學者的學術成果「走出去」是多麼重要。

  厲先生培養了大量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突出的優秀人才

  厲先生的人生是與北大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他1951年考入北大,1955年畢業後留校工作。此後,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青燈黃卷、默默無聞地在經濟系資料室做編譯工作,僅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就翻譯了200多萬字的經濟史著作。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鍥而不捨,才有了改革開放之後的厚積薄發。

  厲先生多才多藝,他在傳統文化方面造詣很深,喜歡寫詩詞,他的詩既有詩意,又富哲理,讀後難忘。厲先生的夫人何玉春老師喜歡攝影,出版社把他們倆的詩詞和攝影一起出版,詩情畫意,大家都很喜歡。厲先生還是一位特別幽默、有情趣的人。

  厲先生還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他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創始院長,培養了大量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突出的優秀人才,桃李滿天下。這本《一生治學當如此:厲以寧經濟理論述評》的各位作者,都是厲先生的學生,深受一代大師學術風範的影響,本書既是大家對學習厲先生經濟理論的心得體會,也是對厲先生65年學術生涯的回顧與思考,更是對中國經濟學未來的探索和展望。

  (作者為北京大學校長。本文根據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生治學當如此:厲以寧經濟理論述評》序言編輯而成,標題為編者所加)

(責任編輯:李焱)

相關焦點

  • 《非均衡的中國經濟》英文版首發式暨厲以寧教授專題報告會舉行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厲以寧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國經濟的理論,被理論界和政策制定者廣泛接受和採納。在比較研究中國和其他國家經濟的基礎上,他發展了「非均衡經濟理論」,並運用這一理論解釋中國經濟的運行,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認可。《非均衡的中國經濟》一書,就是厲以寧首次對中國經濟發展「非均衡經濟理論」的系統闡述。
  • 厲以寧:如何成為中國經濟學泰鬥
    中國經濟學界的泰鬥厲以寧,是舉世公認的。  詞人的厲以寧,也基本受到社會的交口稱道。  在經濟學術界、在法學界、在文學(尤其是古典文學)界、在證券市場、在商品市場、在學校、在課堂……只要出現厲先生那平凡的面孔,響起厲先生那特有的似揚亦挫的聲音,以及傳來「厲以寧」三個名字的時候,人們想到的,首先是「厲股份」三個字。
  • 這可能最溫馨、最特別的新書發布——北大光華厲以寧教授九十周歲...
    這套書籍記錄厲以寧教授傳道授業、教書育人的歷程,叩問光華管理學院創業時期的初心使命和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回顧厲以寧教授作為中國經濟改革的親歷者和參與者,為國家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並以此勉勵後學持續努力不斷前行。
  • 厲以寧教授獲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稱號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王博代表北京大學全體師生,向TimothyO'Shea校長及代表團嘉賓的表示歡迎和感謝,並歷數了厲以寧教授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諸多貢獻。「厲以寧教授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參與者,在經濟體制改革、宏觀經濟分析、教育和經濟增長、就業問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企業管理等方面都有開拓創新的研究和論述,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經濟學的創新發展,為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實踐做出了重要貢獻,其思想和理論對中國經濟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表示,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的授予充分肯定了厲以寧教授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學術上的貢獻。
  •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聽厲以寧先生的報告是一種享受
    厲以寧先生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積極倡導者」名列其中,讓北大師生和校友都感到驕傲和自豪。厲先生是從思想上、理論上推動和引領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人物厲先生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作出了突出貢獻,是我國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這是最為人熟知的貢獻,「厲股份」的美譽也由此傳揚。
  • 洙泗濠濮,松柏桐椿——記厲以寧著作外譯,並祝先生九秩壽辰
    為什麼厲以寧先生對這部文集冠以「中國經濟改革發展之路」之名?異曲同工的是,為什麼為厲先生祝壽的學術研討會也取名為「經濟學理論和中國道路」?厲先生和我們談道:「我不用『中國模式』,因為『模式』往往是固定化的;我用『中國道路』,因為它更容易博採眾長。中國改革開放所走出的道路,不僅借鑑了外國經驗,也吸收了自己的經驗教訓,是『誰有優點就學誰』。」
  • 發展經濟學的鼻祖
    作為發展經濟學的奠基者,他不僅為落後的農業國家工業化理論奠定了基礎,而且為發展經濟學的新生指明了方向。20世紀80年代,他再次扛起開拓創新的大旗,主張拓寬研究範圍、改進研究方法,並從發展中國家實際情況和根本利益出發,在借鑑和吸收以往成果的基礎上,建立比較全面的、新型的發展經濟學理論體系。  張培剛先生的學術思想與時俱進,注重學以致用。
  • 子 午:為什麼入選的是厲以寧、林毅夫,而不是吳敬璉、張維迎
    ,而華西村、南街村走集體化道路、自力更生,都是全國百強村;私營企業家裡馬雲、馬化騰、柳傳志都入選了,卻沒有選華為的任正非,原因就不說了,幾個月前聯想投票門還吵得沸沸揚揚……入選的經濟學家裡,有學者建議應該選劉國光,而非厲以寧,要筆者說,這個建議並不好,劉國光老先生沒入選是好事,劉老先生有自知之明的話,大約也不願跟那些人攪在一起吧。
  • 李克強與李源潮曾合著出版經濟學書籍(圖)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後,李克強成為第一批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生(即眾所周知的「七七級」大學生)。從中國農村最基層到中國著名高校北京大學,到共青團中央;從主政全國人口最多的農業大省河南到「共和國長子」工業大省遼寧,到進入中共中央最高領導層,一路走來,李克強的統籌、決策能力不斷提升,積累了豐富的從政閱歷和理政經驗。
  • 洙泗濠濮,松柏桐椿——賀厲以寧先生九秩壽辰
    厲以寧先生青年時期即從事詩詞創作,他的詩詞作品清新質樸,別開生面。我特別喜歡厲先生那些治史論學、飽含哲理的詞作,還曾赧顏請先生親手題寫了三幅詞作收藏。轉眼即是厲先生九秩壽辰,我挑選了先生一百零八首詩詞作品,請資深翻譯彭琳女士翻譯成英文,計劃在先生壽辰之日出版。把準備英譯的厲先生詩詞數量定在一百零八首,亦有「何止於米,相期於茶」的美好祝福。
  • 李克強與妻女常用英語交流 厲以寧稱其論文經得起考驗
    在他看來,推進改革要依法辦事,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李克強是中國第一位擁有「經濟學博士」頭銜的總理。  40年前,他還在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安徽鳳陽大廟公社東陵大隊插隊。白天下田勞作,晚上挑燈夜讀。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李克強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一時轟動鳳陽。
  • 厲以寧:需加快發展職業經理人市場 不搞平均主義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出席並演講。厲以寧指出,中國需要加快發展職業經理人市場,產權、股權激勵不能搞平均主義。  厲以寧表示,企業的主要經營管理人是總經理,而不是董事長。因為董事長和董事會作為股東的代理人,負責企業的戰略決策和對經理層的監督。董事長只是董事會的召集人,董事長是企業的監督者,而不是幹預者。企業應該給總經理獨立權力和獨立的承擔責任。
  • 「發展經濟學之父」張培剛辭世當那顆星划過天空(圖)
    張培剛說,中國這麼大,上海和沿海城市就是「牛鼻子」,廣大中部地區就是牛肚子,重慶和西部城市是牛尾巴。如果這頭牛要飛奔,中國經濟要起飛,只拉牛鼻子、只扯牛尾巴,牛肚子還墜在地上,會有用嗎?  「牛肚子理論」就是在沿海開放同時實行中部崛起,帶動西部開發,促成整個國家經濟的騰飛。此後,這個理論成為「中部崛起」的理論依據。
  • 專訪|厲以寧:供給側改革不能圖快,結構問題只能慢調整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供圖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降下來了,公平問題與生態矛盾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當下中國經濟該向何處去?改革向何處去?解難題,解矛盾,突破點在哪裡?厲以寧:供給側改革,主要是結構問題。長時期以來,人們認為結構調整好像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實際上沒有那麼容易。補短板、降成本、去庫存、去產能、去槓桿,這些都是改革的內容。西方經濟學包括西方的發展經濟學不會談這些問題,因為他們的目標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而我們的經濟仍然是社會主義的,這一點上區別是很大。
  • 紀念陳岱孫先生誕辰120周年,我們一起緬懷這位中國經濟學一代宗師
    當天下午,由清華經管學院主辦的「紀念陳岱孫誕辰120周年暨十四五規劃和經濟展望主題論壇」在福州召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以「十四五規劃和經濟展望」為主題做主旨演講。  陳岱孫紀念館有啥亮點?一起看看吧。
  • 厲以寧談供給側:政府要知進知退 宏觀調控要精準扶貧
    據第一財經日報11月24日報導,22日剛過完86歲生日的經濟學家厲以寧23日在2016新浪金麒麟論壇以手寫演講稿談供給側改革,言辭懇切。 供需綜合考慮 厲以寧首先談了要明確供給和需求的互動關係。他指出,經濟學中供給和需求並重,沒有需求就沒有供給,沒有供給也就沒有需求,兩者之間是互動的關係。
  • 恆潔集團CEO丁威先生受邀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廣東佛山2020年11月23日 /美通社/ -- 11月22日晚,由南京市委創新委指導,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政府、南京大學商學院主辦,思謀會承辦,以「全球經濟展望與中國企業家新思維」為主題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中國企業家對話活動在南京大學隆重舉行。
  • 侯若石:與張維迎、厲以寧和吳敬璉商榷
    近年來,這個理論在中國特別時髦。張維迎、厲以寧和吳敬璉特別積極地主張在中國實行現代企業制度。筆者也曾正面介紹過這個制度。本文對他們的觀點提出質疑,也是對自己研究歷程的檢討。厲以寧堅持認為中國目前處於體制轉軌過程中,並且是個二元經濟的國家,城市和農村的經濟結構不同,生活方式差別很大,不能籠統的用基尼係數來說明問題。他還提出,中國的問題不是靠「殺富濟貧」就能解決的。[3]  張維迎等人嫌貧愛富與他們主張的現代企業制度理論密切相關。
  • 探索中國經濟發展基本規律促進中國經濟學發展
    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經濟學動態》雜誌社承辦的「經濟學動態·大型研討會2019」在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動態》主編黃群慧,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副院長蔡昉,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張卓元等專家學者圍繞「新中國70年經濟建設成就、經驗與中國經濟學創新發展」做主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