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天氣,最近溼疹患兒明顯增加,原因為天冷時,皮膚過度乾燥,容易引起發炎現象,或是吃了某些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建議家長幫孩子勤擦保溼乳液,並登記飲食,讓孩子儘量避免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
除了溼疹,急性蕁麻疹俗稱風疹塊,也是另一種食物誘發的皮膚疾病,藥膳進補時,常加入各式食材、藥材、香料或是酒類,患者可能對於其中某幾種成分產生劇烈過敏反應,也可能食材存放過久產生的代謝產物,誘發急性蕁麻疹。
發疹時,病人皮膚上常出現一大片形狀大小不一、很癢的疹子,疹子可能在數小時內消退,但又會長出新的疹子,症狀持續數天至數星期不等,病人需接受口服或注射抗組胺治療,症狀嚴重時,還需搭配短期口服或注射短效類固醇。要辨別什麼食物造成急性蕁麻疹發作,病人仔細回想吃了哪些東西,這比抽血做過敏原檢測更有幫助。即便無法明確找到誘發的過敏原,也沒關係,只要積極治療,就能迅速舒緩劇癢症狀。
另外,在寒冷的冬天裡,吃些火鍋暖身,再配上爽口的啤酒,更是人生一大享受,但這種吃法可能讓血中尿酸濃度在短時間內上升,有些人就容易患痛風。如果病人本身腎臟功能不佳,或持續服用特定藥物(利尿劑),甚至過去就有高尿酸血症或是痛風病史,就可能因為食物的不當攝取,而讓痛風引發或惡化。
急性痛風症狀為紅、腫、熱、痛,與蜂窩性組織炎相當類似,病人常常無法區分,因此皮膚科門診也常收治急性痛風發作個案,只要使用止痛藥物,搭配抗發炎藥物(如秋水仙素),視情況使用降尿酸藥物,就能緩解不適。溼疹也是冬天常見的皮膚疾病,好發於兩歲以下的幼兒,幫孩子紀錄飲食日記,觀察是否吃了哪些特定食物就會讓皮膚炎加重。此外,勤擦保溼乳液,也可有效預防溼疹發作,家長無須過於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