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內循環和外循環主要是調節車內的空氣流動以及溫度的,不過很多新手面對著控制面板上的各種按鈕,有時候還真是不知道內外循環到底怎麼用。我的一個朋友新手加新車,出門自駕,結果發現空調怎麼都不製冷,於是氣呼呼找到4S店,銷售看了差點被氣樂,A/C鍵都沒搞懂,什麼空調不製冷,分明就是不會用嘛。
為了讓大家明白內外循環到底怎麼用,下面咱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些汽車的內外循環。
內外循環到底起什麼作用
簡單點說,內循環就是阻隔汙濁氣體的;而外循環就是為了補充新鮮空氣的。
內循環的標誌是箭頭內部循環,也就是代表著車內空氣循環流動。外循環標誌的箭頭是從外到內,意思就是空氣由外進入到車內。當然不同的車型標誌會有差別,但是基本都差不多。
內循環的作用
內循環可以保溫。冬天到了可保持溫暖,夏季可以保持冷氣的涼爽。但是如果車內持續使用內循環,那麼溫度雖然容易保持,可是車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也會增多,造成空氣的渾濁,所以每隔1個小時調到外循環,換一換空氣挺好的。
內循環還可以阻擋汙物。內循環打開,車內外氣流通道處於關閉狀態,不開風機就沒有氣流循環。此時打開風機吸入的也是車內的氣流,這樣就形成了車內的氣流循環。說到底內循環主要作用還是可以有效阻止外部灰塵以及有害氣體進入車內,然比如霧霾天氣下的霧霾以及有害氣體,或是車輛密集的時候,有效阻擋前車排出的有害尾氣。
在城市道路上行駛,遇到堵車路段,尤其是隧道裡要儘量使用內循環。路況良好,車輛勻速行駛的時候,可以開啟外循環。當然遇到沙塵天氣,施工路段,關閉車窗的同時可以開啟內循環關閉外循環。平時停車也要注意應該設置為內循環狀態,否則灰塵容易進入車內。
外循環的作用
外循環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風機將車外的空氣抽到車內,意思就是車外與車內的氣道是流通的風扇打出的風來自車外,也就是說就算是不開風機,車輛行駛當中依然會有氣流進入到車內,補充新鮮空氣。有時候你會覺得關了風扇依然有風,這就是因為車輛設置了外
外循環可以讓車內的人呼吸到車外新鮮的空氣,所以高速開車,時間長了車內空氣變得渾濁,不能開窗卻可以利用外循環讓外面清新的空氣進入車內。冬季開暖風比較熱的時候,可以關掉風機,打開外循環,保持車內溫度的同時,還會有新鮮空氣可以呼吸,感覺會更舒服。
新車一般車內都有氣味,此時可以保持外循環,讓車內有害氣體儘快揮發乾淨。一般新車6個月之內要加強通風,定期清洗車內空調,要讓車內儘量保持空氣清新。
總結
我們開車開啟空調製冷或是暖風的時候,可以先打開內循環,快速讓車內的溫度變得溫暖或是涼爽,但當溫度穩定之後,要適當切換外循環換氣。總之,車外空氣好,車內感覺發悶的時候,就要打開外循環換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