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了一眼熱播的電視劇《創業時代》,以中國職場劇以往的尿性,本來就沒有什麼期待,但看了二十分鐘後更讓人失望,除了黃軒、AB大寶貝、周一圍、宋軼四個主演的四角戀加一場床戲之外,創業嘛,嗯……不存在的。再看下去,別說創業,編劇估計連職場都沒有混過。如果真要看《創業時代》,不如鎖定獵豹全球智庫每季度發布的中國App報告,這裡的榮辱浮沉,保證比電視劇更加精彩。
9月,正值共享單車出現在我們生活兩周年,這個在線下獲取大量流量的行業曾經被認為是未來移動網際網路創業的代表路徑,但兩年過去,共享單車企業不是賣身成為巨頭的線下場景之一,就是倒閉或苦苦支撐。加上無人貨架、共享充電寶的沉寂,線下流量似乎成為一個偽命題;今年開發的外賣咖啡賽道卻像是又一輪線上獲客反哺線下零售的成功案例。
拼多多的上市再一次掀起了消費降級的討論,曾經以為消費降級只存在於三四線以下的小城鎮和鄉村,但拼多多的用戶畫像告訴我們一線城市的用戶對於便宜貨也越來越熱衷;在房地產交易遇冷的情況下,各找房平臺卻影響不大,買房人群更多地轉向了租房。
從整個市場來看,雖然有近一半的人一個月也安裝不了一個新App,但也有22%的人一個月會安裝5個以上的新App,也有更多的人在晚間上網消磨時間。線上流量市場也許並沒有一年前那麼悲觀,你只是沒有找到那個賽道。
1、玩手機到深夜?App存量市場向晚間延伸
人均每日手機上網時長5.1小時,每天早6點網民們開始全面甦醒,手機上網的高峰期在午飯時間和晚18點到21點,但仍有9%左右的網民在凌晨1點到4點刷手機。而且在23點到凌晨5點這個時間段,也有8%左右的微信用戶使用過微信。
從全民平均數來看,平均每個手機用戶每天會花43.1分鐘在通訊及社交上,26.9分鐘在看新聞上,看短視頻和視頻的時間分別為18.2和6.5分鐘,看短視頻的時長已經遠遠超過了看長視頻的時長。
從每個細分行業的用戶粘性來看,新聞App的用戶每天會花74.1分鐘看新聞,是唯一一個超過1個小時的分類。
2、新的市場空間不大?你只是沒找到那群人。短視頻、社交電商以及新聞仍是風口
在市場上現有的App中,工具、教育、娛樂類的數量佔據前列,發行商對這些類別App開發熱情很高。
從行業競爭程度來看,體育、娛樂、商務等行業現有的App眾多,但活躍用戶相對較少,行業處於充分競爭的態勢;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在這些行業中,用戶的需求比較多樣化,一個用戶可能安裝好幾個功能有差異的App。
在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移動網民人均一個月僅新安裝2.3個App,其中有接近一半的人一個新App也沒有安裝。但有22.23%的人會比較熱愛嘗試新鮮事物,一個月會安裝5個及以上的App。所以可能從整個市場來看上升空間並不大,但如果能找到那22%的人,也許正是機會點。
在用戶新安裝的App中,除了裝機必備的工具類之外,視頻、購物、新聞類的App都是用戶比較樂意「嘗鮮」的領域,這也正對應著當下移動網際網路的幾個熱點:短視頻、新零售、社交電商以及新聞內容的下沉。
3、旅行出行靠男性,女性仍是家庭教育主力
從各行業App的性別比例來看,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方式仍舊是當今中國社會家庭的主流。在男性佔比最多的行業App中,使用汽車、旅行與本地出行的男性比例排在第二和第三位;而在女性佔比最多的分類App中,教育和早教類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似乎在出行及駕車上,還是以男性為主,在小孩的家庭教育上,還是由母親擔當重任,而且31-40歲之間的母親最多。
在女性比例最多的漫畫分類中,18到24歲的年輕女性又是漫畫App的主要用戶。
4、你在自己的世界裡盡情遊弋,父母只關注心你是否看天氣穿衣
從各年齡段偏愛的App分類可以看出,18-24歲這個年齡的移動用戶更傾向於用手機娛樂,看漫畫、聽音樂、看視頻;40歲以上的人更傾向於用手機看天氣、看新聞、閱讀。用戶越年輕就更注重自我的愉悅,而中老年用戶則更關注生活環境及外部世界。
5、壓力山大!上有老、下有小,還要關注自身健康的中年危機
在31-40歲用戶最偏愛的App分類中,早教類位居第一,醫療和健康類也位居前列。在這個年齡段的用戶,在家庭中扮演著頂梁柱的角色,既要培養照顧下一代,又要關注父母和自己的身體健康,這種壓力從App的使用習慣中也能窺其一斑。
1、《延禧攻略》帶動愛奇藝,短視頻正和視頻網站爭奪學生們的暑假時間
愛奇藝因為有爆款《延禧攻略》的加持,在暑假期間的周活躍用戶一度與騰訊視頻平起平坐,但上漲不明顯,而且大結局過後,加上暑期的結束,下降勢頭明顯;而《如懿傳》的開播並沒給騰訊視頻帶來太多的流量。可以說單一明星劇集對視頻網站的拉動作用已經越來越小,視頻網站唯有持續不斷地產出優秀的劇集和綜藝節目,才有可能維持熱度。相反,暑假期間由於在各大電視綜藝節目上的廣告投放和不斷擴大的用戶知名度,抖音的上漲勢頭明顯,短視頻正與視頻網站爭奪學生們的暑假時間,而且成效顯著。
騰訊與今日頭條的「頭騰大戰」鬧得沸沸揚揚,表面上看是騰訊封鎖了抖音的分享渠道,但頭條似乎是最大的受益者,抖音的用戶體量繼續擴大,即使在微信中植入了推廣,被騰訊視為對抗抖音利器的微視也沒有被「扶起來」。另外視頻領域也出現了類「趣頭條」的看視頻得獎勵的app,成為本期的黑馬。
2、創業不易,「爆款」子彈簡訊如煙花般燦爛而短暫
三季度,一個以挑戰微信姿態出現的App「子彈簡訊」在它的假想敵微信朋友圈裡「爆」了,並且成為了2018年移動網際網路的第一個爆款。但很不幸的是,「子彈簡訊」在新聞上的熱度僅僅維持了兩周,之後它的活躍用戶也迅速下滑。即使在它最巔峰的時候,0.03%的周活躍滲透率也不及通訊社交分類的第10名QQ輕聊版的零頭。10月初它更是一度遭遇了下架風波。創業難啊,就算有名人羅永浩背書,產品沒有點過硬的本領,也只能如煙花般燦爛而短暫了。通訊社交行業至今格局未變,難有挑戰者。
3、消費降級真的存在,一線城市也不能避免
7月26日,拼多多在美國高調上市,它的成功在電商平靜的一池春水裡投下了一顆炸彈,由於拼多多在迅速擴張的用戶背後打造的是「社交電商」的概念,由此各種以「社交電商」為包裝的平臺如潮水般出現,這次上榜的貝店、雲集都屬於此。社交電商,又一個將被用爛的名詞和風口。
拼多多早已不是想像中的「十八線小鎮褥羊毛利器」,廣大一二線城市也早已「淪陷」。獵豹大數據顯示,在拼多多的用戶中,一二線城市佔比已經接近一半,而且一線城市的用戶比例在上升。
在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的熱潮過後,在咖啡外賣產品的帶動下,新零售重新回歸到了線上反哺線下的模式。瑞幸咖啡通過線上的營銷裂變快速獲取用戶,並且拉動線下店的設立,這種「重資產+重網際網路」良性循環的模式,也許可以給網際網路從業者新的啟示。
4、流量下沉、內容下沉、內容生產下沉
拼多多搞消費降級,成功地讓人們認識到網際網路流量下沉後的好處,在北上廣深搞網際網路的人終於認識到,是時候從城市轉戰農村了。於是趣頭條橫空出世,其內容定位讓今日頭條也變得高端了起來。僅僅一年多的時間,趣頭條便超越了眾多傳統門戶網站,站在了新聞類App第四的位置。
隨著新聞app搞內容下沉,連帶著上遊內容生產也開始下沉。8月底,公眾號刺蝟公社一篇《實地探訪山東新媒體村,農婦做自媒體收入破萬》的文章打翻了在各媒體勞作的、大多是在新聞學院、中文系苦讀了四年寫作者們心裡的五味瓶。這些諸如《家裡喜得千金,外公不遠千裡來祝賀,送的禮物讓人佩服》、《農村花二十萬的四合院,寬敞明亮,勝過樓房》的標題,那些連時間地點都沒有的正文,都宣示著這不再是遵守5W(傳統新聞寫作中要求新聞必須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5要素,5W是其英文的縮寫)的時代。內容生產不僅不再屬於中心化的權威媒體,甚至不再屬於「精英」。
5、共享單車:從王者到青銅
共享單車的故事,妥妥地可以被分在「以為是個王者,原來是個青銅」系列。從2016年9月摩拜單車開始在上海和北京投放算起,已經整整兩年。曾經的共享單車企業們成為資本的寵兒,以潛在獨角獸姿態出現,但如今,共享單車企業們不是倒閉、破產,就是委身他人,剩下的少數還在苦苦支撐。網際網路下半場開始後,共享單車代表的線下流量便伴隨著重資產模式,創業者們似乎還沒有搞懂網際網路的重資產應該怎麼玩,重金投入之後,那隻「豬」在哪裡。
6、沒有人能動搖滴滴,只有它自己
7月的事件可以說徹底讓滴滴傷筋動骨了一回,但從整個市場佔有率來看,至少在一兩年的時間裡,依舊沒有競爭者能夠動搖滴滴的江湖地位,迅速上位的曹操專車不會,與滴滴正面叫板的美團也不會。能夠動搖滴滴的,只有它自己,如同程維和柳青在道歉信裡說的,「一路狂奔」讓滴滴甩開了其它競爭對手,也讓滴滴失去了「敬畏之心」,而對用戶、對市場保有「敬畏」,才是一家公司能夠百年長青的基石。
7、本地生活服務進入雙寡頭時代
餓了麼兼併百度外賣,美團赴美國上市,中國的本地生活服務從此進入雙寡頭時代。但美團的贏面似乎更大一些。在今年8月份,由於餓了麼+百度外賣合併周活滲透率急劇下跌,致使美團反超,成為外賣類App的第一名。10月,百度外賣更名餓了麼星選,不知能否一改頹勢,穩步回升。
8、房地產商高喊「活下去」,找房平臺影響有限?
曾經的房地產老大萬科在其內部會上高喊「活下去」為如今中國房地產市場增添了一抹悲情的色彩,樓市轉「涼」成為如今市場的共識。但找房平臺的熱度似乎並沒有隨著樓市的下滑而下跌,安居客和新出現的貝殼找房都在重金推廣下出現了上漲,房天下和鏈家走勢平穩。也許很多買房客戶轉向了租房,不管什麼形式,「住」都將是百姓的剛需,只是更多地從買房「降維」成了租房。
9、遊戲:被鎖住命運咽喉的半年
遊戲版號停止審批已經進入第7個月,漫長的等待正在消耗遊戲行業的生命力。本季度手遊App整體滲透率繼續下滑,頭部手遊無一維持增長,《王者榮耀》周活滲透率已降至頂峰期的一半左右。
對於遊戲公司來說,沒有版號就沒有新遊戲上線,這就意味著必須依靠延長老遊戲的生命周期以維持生存,但即便是騰訊這樣的大公司,也難以改變旗下爆品手遊活躍度腰斬的事實,更何況其他競爭力更弱的公司。
另一方面,短視頻也繼續衝擊著手遊行業。獵豹大數據顯示,手遊用戶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同時活躍於短視頻App,且同時使用兩類App的人,遊戲時長也要明顯短於不使用短視頻App的手遊用戶。這說明,短視頻App的確搶走了一部分手遊用戶的時間,這對於手遊行業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10、直播
11、音樂
12、音頻(知識付費)
13、K12
14、早教(包括教育遊戲)
15、體育
16、運動健身
「獵豹大數據」數據說明:
1.除特別說明外,本文中標註「cheetah data」的數據來源於「獵豹大數據」(cn.data.cmcm.com)移動數據分析平臺;
2.排行榜的排名依據為周活躍用戶滲透率;只適用於安卓平臺;
3.數據為獵豹產品日常功能收集,符合相關法律法規;
4.數據受到獵豹產品的用戶規模、分布影響;
5.文中各項排名不包括獵豹系各項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