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流感高發,很多人都中招了。全國各大醫院已經人滿為患。據報導,某醫院1個下午就掛了1800多個病號……微信群、QQ 群都不平靜,被各種流感的疫情刷屏。國家疾控中心也發出警示:我國已進入流感高峰季節,病例比例達到近 4 年來最高!很多地方兒科急診癱瘓,人滿為患,各大醫院兒科門診!擠滿了家長和患兒。
▲ 人滿為患
▲ 某醫院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感冒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而流感則屬於病毒性感冒。
針對不同的感冒
防護方法肯定是不一樣的
病毒是否變異
未發生變異。
國家衛計委負責人表示,目前來看,病毒還沒有發生變異,也沒有產生新的耐藥性。
疫苗還管不管用
管用!
接種疫苗仍是最重要預防手段。建議兒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接種,避免因為感染流感導致非常嚴重的疾病,以及併發症的發生。
為什麼有人接種了疫苗之後仍「中招」?中國疾控中心負責人解釋稱,這次我國許多地區流感流行的優勢病毒為乙型流感的Yamagata系,但目前我國採用的三價疫苗未包含這一型別的成分,因此疫苗對這一型別不具有保護力。
目前,我國還同時存在甲型流感(包括H3N2和H1N1)和乙型流感Victoria系的流行,今年的流感疫苗包含了這3種型別的流感流行株,因此仍推薦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種流感疫苗。
高危人群如何防護
1、接種疫苗仍是最重要預防手段
寶寶 6 個月以上就可以接種流感疫苗了,8 歲以下兒童首次接種時,接種 2 劑次(2 次間隔時間應 ≥ 4 周)的保護效果比接種 1 劑次的效果更好。每一年的流感病毒可能都不同,所以每年都建議給孩子接種,直接撫養人也建議接種。
2、少去人口密集的區域
這個大家都懂,咳嗽、噴嚏排出的分泌物和飛沫都是可以傳染流感病毒的,高危人群要儘量減少到公共場所活動,減少人員接觸,如果要到公共場所活動,要佩戴口罩。如果家庭成員有感染,特別是發燒咳嗽的階段,不要和老人、慢性病患者或孕婦等接觸,這樣也減少高危人群被感染的機會。
3、注意勤洗手、通風換氣
病毒怕陽光中的紫外線、怕潔淨、怕乾燥,在新鮮的空氣中病毒會很快喪命。所以無論是學校、幼兒園、辦公室或者居家環境中,要經常開窗通風,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流感傳染的風險。
幾個誤區需注意
1. 吃維生素 C 可以防流感?假的!
確實是有研究證明,長期吃維生素 C 可能可以縮短感冒的病程,但不論直接吃橙子還是口服維生素 C ,都不能預防流感。
2. 用醋燻蒸能殺菌?假的!
燻醋只會讓家裡味道「恆久遠」,對流感無效。如果家裡有呼吸道敏感、有哮喘史的孩子和老人,燻醋還很有可能誘發呼吸系統疾病。
3. 板藍根等抗病毒藥預防? 假的!
有一些家長會常備板藍根,日常給孩子用來「預防流感」,還有「病毒唑」等其他抗病毒藥、噴口腔消毒液等,但要知道,目前還沒有能真正預防流感病毒的藥物。不要盲目給孩子吃藥預防。
孩子疑似流感
儘快去醫院確診治療
1. 前往醫院進行確診
可以通過檢測鼻咽分泌物檢查來進行確診,檢測出陽性就是患有流感了。要記住,這個時候,查血常規是沒有用的。
2. 口服奧司他韋抗病毒治療
口服奧司他韋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抗病毒藥物,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批准奧司他韋用於 1 歲以上兒童流感治療和預防。如果孩子疑似流感,有病症後 48 小時內服用奧司他韋效果最好,療程通常為 5 天。
今年的流感有什麼特點?
1、快速高燒,不易退,退燒後再次發熱;
2、燒後轉入咳嗽期,持續時間長;
3、兒童居多;
4、成人以咽部症狀為主,伴頭痛和周身不適,咳嗽痰多不易咳出;
5、傳染性強;
6、一半以上伴嘔吐或者腹瀉;
7、血常規檢查多顯示白細胞總數不高,粒細胞比例偏高,超敏CRP多顯示略高或者正常;
8、易發生心肌受損,檢查心肌酶譜可增高。
預防流感有哪些措施?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流行的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2、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
3、勤洗手,洗手時要保證搓揉時間,用流動水洗乾淨,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
4、家中地面、桌面、物品及門把手可用含氯消毒劑消毒;
5、提高機體免疫力,天氣條件好時要加強戶外體育鍛鍊,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平衡膳食、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6、若無流感疫苗禁忌症,建議在流行季節前一個月接種流感疫苗。
得了流感怎麼辦?
流感雖然傳染性強,但只要正確面對、理性處理,是可防可控的。
1
一般治療: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症狀消失。宜多休息,多飲水,飲食應以易消化、清淡的食物為主,可多吃大米或小米粥、新鮮蔬菜、水果等,忌過食肉食、辛辣、冷飲、油膩食物,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潔等。
2
對症治療:對發熱、頭痛者應予對症治療,體溫超過38.5度可使用退燒藥。需要提醒的是,大多數的發熱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只需對症治療即可。但如果反覆高熱,使用退熱藥退熱效果不佳,或出現精神疲憊,萎靡不振,同時有咳嗽、心悸、劇烈頭痛、嘔吐等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3
抗病毒治療:診斷明確者,建議儘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
4
中醫內科治療:流感的中醫治療,需要辨證論治,大體可區、分為風熱和風寒兩大類,分別採用辛溫解表和辛涼解表法。中醫藥治療流感,在減輕臨床症狀、縮短病程、防治併發症等方面有較好的療效。注意,中藥湯劑和中成藥應在中醫師指導下正確服用。
5
中醫外治法:可以採用拔火罐、穴位貼敷、刮痧、推拿等中醫傳統療法。有疏通經絡、發汗解表、調整氣血等功能,可有效的改善症狀,激發機內的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促進康復。
各大醫院兒科門診幾乎都是人滿為患,
讓不少家長焦慮不已!
那麼,孩子不小心得了流感,有哪些注意事項一定要了解?跟大家科普下相關知識,趕緊來看看↓↓
孩子得了流感家長如何正確應對?
累病的兒科醫生想出了這個辦法
近日,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夜間急診,診室門口貼出的一張A4紙吸引了眾多候診家長的注意↓↓
▲診室門口,貼著對患兒家長的溫馨提醒
原來,當天晚上,兒科急診出診醫生羅濟璇患有重感冒,嗓子疼痛,無法說太多話。為了使家長更詳細地了解流感的應對措施,特意詳細寫明了孩子一旦患上流感,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等不同症狀時,怎樣做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並用各種不同的符號,對重點內容進行了標註與強調。
「流感,絕大部分不需要用抗生素」,「注意不要穿太多衣服,注意散熱」,「能哭鬧,能吃會拉,精神好,就不需要太緊張」……對於常見的誤區,羅醫生也特別進行了標註。
一起收好這份文字版溫馨提示
↓↓
孩子得流感
這些注意事項家長一定要了解
1、上感/流感:無論是哪種感染,都是病毒感染,絕大部分不需要用抗生素(抗生素並不能退熱),只需要對症治療即可,一般要燒3-5天,1周左右大部分也能自愈,期間只要小孩退熱後精神好,則不需要到醫院就診。
注意不要給孩子穿太多衣服,注意散熱。如果手腳涼是正常現象,只需要戴手套、穿襪子就可以。除非小孩經過物理降溫、按醫囑服藥後仍高熱不退,或出現精神萎靡、四肢發紺、嗜睡、抽搐等情況,則需要到醫院就診。如果能哭鬧、能吃會拉,就不需要太緊張。
2、體溫>38.5度可服用美林退熱,如果美林能控制體溫6-8小時<38.5度,則繼續服藥退熱,不需要再來醫院。若服用美林並且輔以物理降溫後仍2-3小時又燒至38.5度以上,則需要開多1-2種退熱藥交替服用。
3、發熱:主要以物理降溫為主,患兒需大量飲水(效果比只吃藥好),家長可以用溫熱(40度左右)毛巾在患兒雙側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大齡孩子可以洗溫水澡,低齡孩子可以用熱水泡膝蓋以下部位。
4、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多為病毒感染,抗生素有時會加重腹瀉):
(1)只腹瀉:服用口服補液鹽(由糖、鹽及其他電解質組成)效果最佳,一小包衝250ml溫水服用。
(2)只嘔吐:先物理治療,按摩、溫暖腹部,如果不吐了可先服用口服補液鹽,具體見上項;如果仍嘔吐嚴重,需要靜脈輸液以防脫水。
(3)嘔吐加腹瀉:先按第(2)項處理,不吐之後可服用口服補液鹽,之後可以吃白粥等清淡飲食。
只要對症下藥,流感並不可怕
預防是最好的治療
兒科中心主任醫師表示,當前流感均是B型流感為主,表現為發熱、咽喉痛,且多發於學齡期兒童。「雖說流感來勢兇猛,但是,只要對症下藥,流感並不可怕。」另外,預防是最好的治療。兒科護士建議家長多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把控。
每天保證孩子2000毫升的飲水量;
讓孩子多洗手,保證手部衛生;
流感高發期,家長儘量不要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空氣混濁的場所,如各類購物中心、遊樂場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