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月15日廣東舉行疫情防控第二十一場新聞發布會
2月15日,廣東舉行疫情防控第二十一場新聞發布會,請省衛生健康委疾控處處長馮惠強,佛山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副市長喬羽,佛山市衛生健康局局長王政,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劉銘恩,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鎮鎮委書記何春雲出席發布會,介紹廣東省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佛山市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等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陳江帆: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下午好!按照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的安排,省新聞辦今天在這裡繼續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省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重點介紹佛山市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情況。
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發布會的發布人:省衛生健康委疾控處處長馮惠強先生;佛山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副市長喬羽先生;佛山市衛生健康局局長王政先生;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劉銘恩先生;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鎮鎮委書記何春雲先生。
現在,請馮惠強先生介紹廣東省最新疫情及防控工作情況。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疾控處處長馮惠強: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昨天,省長馬興瑞到江門鶴山市,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做好廣東省農村防疫和「菜籃子」供應保障工作進行調研。
首先,通報一下新的疫情情況。截至昨天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94例。14日當天全省新增確診病例33例,新增出院54例,累計出院386例。新增出院病例中,5例為重型病例治癒出院,其他為普通型或者輕型治癒出院。新增確診病例中,東莞8例、廣州7例、深圳6例、珠海4例,韶關2例、惠州2例、佛山2例,中山、梅州各1例。另有疑似病例12例。有2718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截至昨天24時,在院的906例確診病例中,輕型82例,普通型721例,重型68例,危重型35例。累計死亡2例。
下面,介紹一下疫情防控的最新進展情況。
一是制定空調通風系統管理指引。為保證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的安全合理使用,防止因空調通風系統開啟而導致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和蔓延,最大限度地保護使用者,我委制定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引,明確了指引的適用範圍、使用原則、運行要求、管理要求。對於公眾來說,我們需要清楚兩個使用原則,一是情況許可應優先打開窗戶採用自然通風;二是需要繼續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必須滿足運行和管理要求,並應定時對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檢查、換氣、清洗和消毒。
二是開展疫情心理援助工作。目前,省衛生健康委公布了2條省級和11條地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廣州市惠愛醫院開通6條熱線,每天24小時為公眾服務,每天接到的電話有400多例,他們還開展了網上諮詢。省教育廳公布了首批10所高校熱線電話。省民政廳設立208個「廣州社工紅棉守護熱線」,並在全省160多個「雙百」社工站開通了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團省委以12355熱線為載體,統一為全省各地青少年提供熱線心理諮詢服務。為指導各地各單位科學、規範、有序地開展疫情相關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援助熱線工作,廣東省在國家相關指導原則和工作指南的基礎上,強化了工作要求。要求各地市儘快建立健全本級心理危機幹預隊伍,為轄區各級提供心理危機幹預指導技術培訓,有序開展專業機構、專業人員的心理危機幹預培訓;要充分調動資源,精準開展心理危機幹預及心理服務工作。為方便群眾快捷獲取心理援助服務,我委已經整合了全省的心理援助熱線資源,具體可登錄省衛生健康委官網和微信公眾號「健康廣東」查詢。目前,「健康廣東」微信公眾號已推出了省防控新冠肺炎全媒體融合平臺,剛提到的心理諮詢熱線及發熱門診、定點醫院、網際網路醫院、防控指引、AI自我篩查等都可以在此平臺上實現一站式查詢。
三是通報廣東援助湖北的最新情況。為進一步充實荊州前線醫療救治力量,強力支援荊州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昨天晚上,廣東省對口支援湖北省荊州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呂業升,率廣東援助荊州第三批醫療隊隊員啟程出發。
今天,根據國家的統一調配,廣東又緊急組建了第16支援湖北醫療隊,共102人,晚上啟程前往武漢開展醫療援助工作。醫療隊員來自惠州、肇慶、清遠3個地市的二級以上醫院,專業主要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感染病或傳染病科、重症醫學科。
截至目前,廣東省總共向湖北派出醫護人員達2000多名。
我的通報到此,謝謝!
佛山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副市長喬羽: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佛山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把佛山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向大家做一個介紹。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佛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把防疫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切實履行屬地責任,迅速行動、精心組織,全面部署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的原則,我們在1月22日成立了以市委書記魯毅同志為總指揮、市長朱偉同志為常務副總指揮的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統籌推進全市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截至2月14日24時,佛山累計確診病例84例,治癒出院22例,目前在院病例62例,其中重症7例,危重症2例,無死亡病例。無醫務人員感染。
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堅決遏制住疫情蔓延的勢頭。在外防輸入方面。從目前來看,我市病例以輸入性病例為主,全市的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都跟疫情發生地有關。為此,我們全面加強聯合檢疫,在「三站一場」和所有公路出入口設置聯合檢疫站,全部配置3-5人小組並設立留觀室或隔離區,實行24小時值守,逢車必查、逢人必檢。2月10日,省委李希書記到我市調研,到了廣珠西線高速碧江收費站的聯合檢疫站,對一線工作人員不辭辛勞、日夜輪值開展檢查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另外,我們加強人員篩查,聚焦企業、學校、工地等重點部位,提前做好返工、返校、返崗等節後「三返」人員篩查和管控。
在內防擴散方面,為了避免人員聚集導致疫情蔓延,我們實施最嚴格的公眾聚集活動管制措施,果斷取消逛祖廟、「行通濟」等民俗活動。大家都知道,元宵「行通濟」是佛山影響非常大的一項傳統特色民俗活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每年吸引佛山和周邊城市乃至港澳、海外僑胞等地數十萬群眾參加。為此,我們在取消「行通濟」的同時,想方設法滿足群眾祈福需求,創新策劃了「溫愛佛山網上行通濟」,在對抗「無情」疫情的同時展現佛山「溫度」,這項創新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網上行通濟的網上瀏覽量超過200萬人次,參與人數超130萬人,實現了「線下不行 線上行,線下不通 線上通」,市民紛紛感言,「找到了特殊時期行通濟的最佳方式」。
二是嚴格落實「四個集中」的原則,全力地開展醫療救治工作。我們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救治」「四個集中」的原則,不惜一切代價、動員一切力量,全力救治感染患者。指定第一人民醫院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以及兒童和孕產婦患者定點收治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輕症患者和普通患者及疑似病例。同時,我們成立由全市135名醫學專家組成的醫療救助組,統籌組織調配了全市最優質的醫療資源投入救治工作。
三是堅決服從全國一盤棋,在疫情防控中體現佛山擔當,貢獻佛山力量。在防疫物資保障方面,佛山是全國製造業大市,我們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製造業產業門類齊全、產業鏈完善的優勢。全市多家口罩、防護服生產企業,包括上遊的原材料廠商,早在春節前就緊急組織復產擴產,還有多家具備轉產條件的企業也迅速轉產防控物資,全力確保完成中央、省下達給我們的防控物資調度任務,體現製造大市的責任和擔當。
同時,佛山市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全力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工作。2月12日晚上10:30,連夜集結組合了一支320人的醫療隊,並於2月13日下午在廣州白雲機場集合後馳援湖北,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2個重症病區。在此之前,我市已經按照省的統一安排,分三批選派了29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武漢和荊州。
四是出臺政策指引,全力幫助企業分類有序復工復產。
為進一步落實中央和省關於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要努力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的指示精神,我市迅速行動,積極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一是成立市復工復產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雙組長,建立市、區、鎮三級聯動機制,印發《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領導小組工作方案》,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二是壓實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制定實施企業復工前後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年後返工人員防控指南、提前復工備案指引等文件,細化對企業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的指導。目前,已完成了對全市3.7萬家用工主體的篩查,暫未發現異常情況。三是多措並舉幫助企業應對疫情造成的生產經營困境。組建強有力的工作專班,建立重點企業派駐聯絡員制度,出臺《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拿出真金白銀,多措並舉幫扶企業共渡難關。比如,為著力解決企業招工難問題,開啟線上招聘模式。目前,我市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接下來,佛山市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李希書記、馬興瑞省長調研佛山時提出的指示要求,做細、做足、做實各項防控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堅決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制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謝謝大家!
南方日報記者:
請問馮處長,疫情發生以來,大家都很關心口罩的使用和供應問題,普通市民如何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口罩,您有何建議?謝謝。
馮惠強:
謝謝記者的提問。關於如何使用口罩,廣東省以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的名義發布過兩個通告,指導公眾怎麼科學佩戴口罩。昨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生活物資保障組也印發了《關於指導社會公眾科學按需使用口罩促進復工復產有關工作的通知》,形成了11條社會公眾使用口罩的簡易問答指南。一般的居民佩戴口罩應該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如果你是在醫院、機場、火車站、地鐵、地面公交、飛機、火車、超市、餐廳等相對密閉、人員比較集中的地方,或者是與疫情相關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遞等從業人中的高暴露風險人員,建議在工作場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第二類,如果您在超市、商場、交通工具、電梯等人員密集區,或處於普通室內辦公、工廠車間等環境,或是在醫療機構就診(除發熱門診外)的患者,或是集中學習和活動的在校學生等一般屬於較低暴露風險人員,建議佩一次性使用的醫用口罩;第三類,如果您本人健康,在居家、通風良好或人員密度低的場所,一般屬於低暴露風險人員,可以不用戴口罩。一般社會公眾不建議戴N95口罩;佩戴兩層口罩不能增加安全性。
簡易問答指南還解答了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項、兒童口罩佩戴、口罩能否重複使用、口罩使用後如何丟棄等問題,各位朋友可以通過網絡或者通過省衛生健康委微信公眾號「健康廣東」查詢。謝謝。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隨著企業的復工復產,返回佛山的外地務工人員也不斷增多,我在網上看到一些市民反映,因為防疫,部分地方公交還沒有完全恢復,想請問喬市長,佛山在兼顧好疫情防控跟復工復產方面有沒有什麼具體的安排?謝謝。
喬羽: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雖然佛山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現在我們面臨的防控形勢依然非常嚴峻,特別隨著復工復產人流量的增加,肯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壓力。大家也知道佛山是一個製造業大市,我們的產業工人超過320萬,流動人口超過500萬,復工復產之後,我們相信輸入性疫情的風險可能會加大,但是如果我們不復工復產,或者說我們復工復產的工作做得不好,那麼我們疫情防控的物資,還有生活的物資,這些保障怎麼解決,也會給我們接下來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更大的困難,所以我們也沒有退路,要把這個「兩難」的工作做成「兩全」的工作。我前面也說了,我們佛山市已經成立了復工復產的領導工作小組,我覺得在接下來可能要抓好幾項工作:
第一,要堅決落實好疫情防控的措施,因為做好疫情防控是當前各項工作的一個前提。主要還是要做好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治的工作,嚴格落實「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堅決阻斷疫情傳播。要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及時把復工復產的每一家企業納入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確保防控措施覆蓋每一家企業、每一名員工,真正築牢「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有效防線。
第二,要結合實際,要科學有序地安排企業的復工復產,我們已經出臺了佛山市復工復產的工作方案。首先對疫情防控必需、城鄉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的行業,以及重要國計民生、供港供澳、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企業提前復工。例如供水、供電、公共運輸、醫療藥品、防護用品生產運輸、超市、物流配送等行業全力保障儘快復工復產。其次積極組織和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特別是對規模以上的企業。目前,我市規模以上企業已有3519家開工,佔規上企業的45%。對影院、劇場等文化娛樂場所,各類博物館、旅遊景區等文化旅遊業單位要結合疫情防控情況從嚴把握。
第三,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指導企業根據生產經營特點制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案。對返崗的員工開展一次全面的風險隱患排查,掌握每名返崗員工的健康狀況。督促企業提前為員工配備口罩等防護用品。指導企業強化內部管理,在就餐安排、住宿管理、防疫檢測等「衣食住行」各環節和生產組織全流程落實好各項防控要求。
第四,做好服務工作,為復工復產的企業做好生產生活保障和政務服務。我們佛山有一個比較好的傳統,每一年有一個「暖春」行動,我們把復工復產的工作和企業的「暖春」行動結合起來,組建工作專班,對重點企業我們會派駐聯絡員,採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做好服務,真正把佛山市前不久出臺的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10條政策意見落到實處。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好員工居住、通勤交通、物流、生產經營等方面遇到的困難,讓企業輕裝上陣、安心復工復產。
至於記者剛才前面提到的群眾反映部分地區公共運輸還沒有恢復的問題,是這樣的,我們全市全部的公交大概是600多條,現在已經開通了將近500條,接下來我們會及時地根據客流變動情況有序地恢復一些公交線路,特別是在早晚的一些尖峰時段,我們會適當地增加運營的班次。對一些社區的微循環的公交服務,我們也會酌情地逐步地恢復。謝謝。
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請問王局長,隨著務工人員返回佛山,將給地方疫情防控帶來新的壓力,佛山在加強社區、村居防控方面有怎樣的措施?
佛山市衛生健康局局長王政:
佛山的工業化起步是比較早的,一些工業園特別是一些村級工業園規模比較小,而且也比較分散,一些員工居住在園區周邊的一些城中村。根據我們的統計,到去年年底,我們的流動人口達到531萬人,其中外省籍的有345萬多人,全市一共有出租屋41萬棟(套),246萬間出租屋,這個數字還是比較多的。出租屋居住的人群也比較密集,流動性也比較大,隨著春節後企業復工復產和務工人員返回佛山,村(社區)防控面臨巨大的壓力。為此,我市全面推行村(社區)網格化疫情防控,把復工復產企業員工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範圍,讓社區成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一線堡壘。
首先,織密防控網絡,強化群防群治。全市建立網格787個,堅持「摸、查、疏」並舉,推動市、區兩級機關近1.5萬名黨員幹部下沉支援基層一線疫情防控,組織調動村(社區)兩委幹部、網格員等力量,分片包幹、責任到人,入戶開展網格化、地毯式大排查,以房找人,全面摸排人員往來情況,做到摸排不落一戶、不漏一人、不留盲區、不留死角,切實把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具體。
第二,加強聯防聯控,實現精準防控。為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疾控部門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制定周密科學的工作流程,理順工作機制,聯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健康監測管理。實行村(社區)拉網式健康排查管理,以大數據為紐帶,整合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構建起動態監測、主動發現、快速預警、落地反饋、綜合評估的工作閉環,實現了從「發現得了向發現得早」轉變,從「粗放排查向精準核查」轉變,大大提高了防控工作的精準性。
第三,加強宣傳引導,動員各方力量。對出租屋房東和承租人100%宣傳到位,房東主動排查、主動登記、主動上報,提醒返工人員履行相關法律義務和責任。而且還主動與湖北、浙江商會建立了溝通協調的機制,充分發揮商會廣泛聯繫企業會員和鄉友的優勢作用,合力加強對重點地區返回佛山人員的管理。
第四,壓實企業責任,加強環境整治。市指揮部辦公室加強對復工企業的指導,要求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分批輪班錯時上崗、錯時用餐等制度,嚴格落實返崗員工排查、檢測篩查、個體防護等防疫要求,嚴格落實車間、食堂、集體宿舍等重點場所的清潔消毒。在全市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2300多次,全面清除病媒孳生地,切實改善社區(村居)環境衛生狀況。謝謝。
廣州日報記者:
請問喬羽副市長,現在廣佛同城,很多廣州的市民在佛山居住,有一些群眾反映,在兩市連通的一些道路,由於防疫監測點的不足,或者是缺乏交通引導造成擁堵。請問佛山在改進城市出入交通方面有什麼打算?在與廣州聯防聯控方面有什麼具體的做法?謝謝。
喬羽:
謝謝廣州日報記者的提問。我前面通報的時候也說了,佛山市的新冠肺炎的病例數主要是輸入性的,所以我們加大了對外防輸入的檢查力度,我們在公路,包括「三站一場」都設置了聯合檢疫站,隨著復工復產人流量的增加,確實給這些聯合檢疫站的交通堵塞帶來很大的壓力,對這項工作我們高度重視,準備採取幾項措施:
第一,我們要利用大數據來提前申報相關信息,減少現場檢查的時間。我們已開發了一個程序嵌入「佛山通」政務服務平臺,從2月13日零時起,對所有從外地進入佛山的機動車駕駛員或者乘客,可以通過手機登錄「佛山通的疫情防控小程序」或登錄「佛山市公安局」微信公眾號,進行提前申報相關身份信息,在現場,我們的檢查人員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清楚相關信息,無需再登記,從而提高通行效率。這裡,也請各位媒體記者幫我們宣傳一下,請司乘人員在進入佛山時儘量利用這個系統進行提前申報,減少現場排隊時間。
第二,確實要增加人力和設備,我們正在根據車流情況,在各個聯合檢疫站增派人力、增加車道,也增加設備,確保每一條車道都安排人員進行檢測工作,並根據車流情況採取複式檢測,加快檢測速度。
第三,我們制定了聯合建議保暢通的指引。為了加強檢疫,保持暢通,我們制定了《聯合檢疫檢查保安全、保暢通工作指引》以及《公路聯合檢疫站提示標誌設置規範》,下來我們會繼續完善,提前設置指示標誌,引導車輛有序、順暢通行。
第四,進一步優化重點地區來佛山的重點人員信息登記流程。通過建立檢疫檢查信息採集系統,一次登記,全市放行,減少重複登記,壓縮等候時間,加快通行效率。
同時也希望廣大車主對我們的防疫工作給予理解和支持,在通過檢查點的時候,及早地打開車窗,提前地準備好身份證件,來加速地通行。
關於與廣州開展聯防聯控方面,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雙方就建立起了聯防聯控的聯動機制,不定時通報信息,努力做到信息互通、動作聯動、步調一致。例如,2月10日下午,我市相關部門與廣州地鐵等單位召開加強廣佛地鐵聯防聯控工作現場會,提出要共同加強廣佛地鐵疫情防控聯防聯動,對進站的所有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及查驗身份證。我市南海區,與接壤的廣州荔灣區、白雲區、番禺區、花都區都建立了實時溝通機制,及時交換跨區疫情信息,也相互學習借鑑好的做法,並實行首接負責制 接管確診或疑似病例,不推諉、不懈怠、不拖延,確保疫情防控工作不留盲點,不留死角。謝謝。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請問劉局長,佛山的製造業非常的發達,這次疫情導致的影響,會對佛山的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主要會影響哪些行業?謝謝。
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劉銘恩:
影響肯定會有的,明顯的影響在2月份會看得出來,甚至是一季度。總的來講,我覺得從製造業角度來講,對佛山影響可能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企業短期的影響,包括企業延遲開工、員工返崗率的問題,都會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減產;第二,企業履約風險的問題,停工停產一段時間以來企業以前所承諾的或者安排的生產計劃會有點打亂。當然,我知道現在外銷方面,貿促會可以出具憑證,讓企業能夠跟客商商討免約責任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第三,比較直接的影響,我覺得還是剛性支出和要素成本的上漲互相疊加,剛性支出是指停工停產這段時間房租、人工、利息等會帶來一定的壓力,同時現在原材料、物流等成本也在上漲。
從行業來講,因為佛山是傳統製造業佔比比較高的地方,像我們的建材、裝備、汽車、家電家具、五金、塑料製品、紡織,門類比較齊全。我覺得衝擊比較大的是像鋁材、陶瓷這樣的建材行業,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開工復工率比較低的還是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房地產項目,這個影響是相對大一些的。第二個是裝備製造,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企業投資的意願和增資擴產的意願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抑制,但是接下來裝備製造業會有一個急速的反彈。汽車也是我們一個比較主要的產業,我們既有整車,也有相當多的零部件企業,但是汽車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它這個產業鏈比較長,產業的布局比較廣,不僅僅局限於一個地方,在全國各地開工時間不一的情況下,產業鏈的協同問題會對這個行業有一定影響。其他行業,通過我們的調研,我們覺得影響沒有那麼大,也不是特別明顯。
從佛山工業角度來說,我們對佛山的製造業還是有信心的,中央也好,省也好,我們市也好,應對疫情的幫扶政策陸續出臺,能用好的話,對企業是一個很大的幫助。佛山是製造業大市,我們門類比較齊全,配套能力強,佛山的製造成本相對是偏低的,應該說佛山的企業總體上的負債率跟其他地方相比也是不高的,並且佛山是民營經濟為主,適應市場經濟、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強,包括從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開始,到現在經歷那麼多的起起伏伏,佛山的企業抗風險能力是強的,我相信疫情過去之後,佛山工業肯定很快就能走上平穩發展的軌道。謝謝。
新華社記者:
請問劉局長,因為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復工復產面臨很多的困難,作為製造業大市,目前佛山的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怎麼樣?佛山在支持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上有什麼政策?謝謝。
劉銘恩:
佛山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剛才喬羽副市長作了一些介紹,我這裡做一些補充。
2月9日之前,我們主要是幫助和推動「三個必需一個重要」,尤其是一些承擔國家和省的保障任務的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到2月9日,我們全市一共有450多家企業提前復工復產,其中包括了9家防疫物資重點生產企業和近80家關於防控物資生產的配套企業,這些配套企業不僅僅是為佛山的企業配套,也包括幫外市的物資企業做配套的企業。到了2月9日之後,按照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我們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及時解決企業復工當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推動企業有序地復工。剛才喬市長已經介紹過我們規上工業的復工率已經達到50%,另外,我們的工業和商貿流通領域的企業到昨天為止一共復工12100多家,返崗人數已經有60多萬。
佛山的做法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我們出臺政策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比較早,2月5日佛山就出臺了應對疫情支持企業的政策,我們這個政策出臺是比較早的,從十個方面對企業進行幫扶,比如我們財政拿2個億出來對企業進行延遲復工的補助,對按照規定員工暫緩返崗,但是企業向員工支付了工資的那些企業,我們給予一次性的復工補助。比如我們協助企業溝通金融機構,對那些疫情防控重點物資重點生產企業在融資上給予保障,到昨天為止我們已經協調金融機構為佛山的企業提供了26億元的授信額度,已實際放款4.7億元。此外,對部分疫情防控物資重點生產企業,市政府按照企業3個月的產能下訂單,並預付50%的貨款給企業,解決企業的流動資金不足。佛山市各相關部門也正在根據市政府印發的文件制定相關實施細則,讓我們的企業能夠儘快享受到相關政策的支持。
出臺工作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完善工作機制。2月11日市委常委會決定成立佛山市推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領導小組,12日召開推動全市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會議,出臺《佛山市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領導小組工作方案》,成立以市委書記和市長為組長、有關市領導為副組長的佛山市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領導小組,2月14日,佛山5個區也相應制定了各區的工作方案。
「暖春行動」是我們的一個政務服務品牌,今年我們「暖春行動」跟企業復工復產結合在一起,聚焦企業復工復產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市四套班子每人安排走訪5-6家企業,親自和企業家面對面交流,了解企業的情況,解決企業的問題,我們在這個基礎上也建立了市、區、鎮三級領導聯繫企業的制度。對規上工業企業,我們要求鎮層面必須做到專人聯絡,做到全覆蓋,一個不漏。為什麼我們那麼重視規上工業企業,因為規上工業企業對佛山的工業貢獻超過九成。
通過這幾方面的工作,這幾天佛山整個企業的復工復產勢頭是非常良好的。謝謝。
南方都市報記者:
想問一下龍江鎮的何春雲書記,龍江鎮的家具產業比較發達,外來務工人員也比較多,目前龍江的疫情防控情況如何?以及前幾天有媒體報導過順德利用大數據做好防控的工作,龍江鎮在這些方面有哪些表現?謝謝。
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鎮鎮委書記何春云:
龍江鎮是佛山市順德區的一個產業大鎮,常住人口35萬,其中有超過23萬的新市民。作為基層,我們的核心就是要全面落實上級的部署。主要抓好兩個方面,一是大數據防控,二是社區防控。
大數據防控方面:我們用好平臺,精準施策。
前幾天,順德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引起了央視關注,上了新聞聯播。在順德區的統一部署下,我們通過大數據平臺,及時掌握到全鎮有湖北籍新市民12505人,回鄉過年的8963人;武漢籍295人,回鄉過年的162人。利用平臺,我們對篩查出的523名重點人員,及時採取了防控措施。我們也通過這個平臺,及時匯集了企業復工需求、員工的流動和健康情況等信息,為我們做到「一企一策,一人一檔」,助力企業有序復產提供了支撐。
社區防控方面:我們全面發動,嚴密防控。
我們號召黨員站出來,帶動全社會守住路口、守住村口、守住家門口,讓黨旗插在防疫的第一線。
45個鎮屬黨組織,2653名黨員,23支黨群志願先鋒隊戰鬥在防控一線。市裡面和區裡面支援的362名幹部跟我們一起守路口、走小區、排查出租屋。
我們發動全民參與。企業、市民、社會各界同舟共濟,組成最廣泛的抗疫戰線,守護自己的家園。
我們第一時間(年初一)讓企業通知重點區域人員暫時不要返回,承諾保留員工的崗位和待遇,為「外防輸入」贏得主動。我們也第一時間讓商協會發出倡議,暫停娛樂和餐飲單位對外營業,業主主動減免租金。熱心企業早在年初五就在全球想方設法籌集了一批緊缺防控物資捐贈我們,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超過5200名市民志願者和我們一起戰鬥,給與了我們很大的支持。
我們強化網格管控,織密織牢鎮、村、組、戶、企五層的防控網。
對隔離人員,我們還提供水果、報紙、手機流量卡、兒童玩具等,讓「嚴格的制度」與「暖心的服務」相結合。我們提供的手機流量卡是每張卡80元,我想也夠隔離的人員14天的手機流量,對於有小朋友的家庭,我們也送上合適的兒童玩具。
在這企業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我們成立了一支110人的復工專員隊伍,掛點服務233家規模以上企業及眾多中小微企業。
接下來,我們一方面將以更嚴格的措施強化防控,另一方面將以最貼心的服務來助力復工復產。
當前的龍江,同志們士氣高漲,我們充滿信心,一定會勝利!
鳳凰衛視記者:
想問一下王局長,目前針對新冠肺炎的患者,佛山市有哪些舉措來安慰他們的情緒,包括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同樣針對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有沒有相對應的措施?謝謝。
王政:
謝謝記者的提問。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心理援助熱線工作,為疫情防控期間不同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危機幹預等服務,我們佛山制定了《佛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心理援助熱線工作方案》,主要針對三類人群進行服務。第一類就是病患者,病患者得病以後要去住院,住院的時間也比較長,治療的效果還存在不確定性,也遠離家裡的親人、朋友,患者很容易出現焦慮、恐懼、抑鬱等心理上的不適症狀。為了安撫患者情緒,早日戰勝新冠肺炎,我們派出心理醫學專家進駐定點收治醫院開展心理危機幹預工作,對患者開展心理評估和危機幹預,同時我們心理醫生也參與到患者治療方案的討論,提出心理學的建議和措施,參加到有精神心理障礙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工作當中去。到現在已經有19次心理幹預疏導工作。
第二類重點的人群就是醫護人員,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醫護人員在抗疫工作當中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對醫護人員,特別是對重點收治醫院的醫護人員我們進行了心理幹預的調試,一是對一些抽調過來支援定點醫院的醫護人員,對他們進行進入定點醫院之前的輔導培訓;二是對定點收治醫院的醫務人員開展心理評估和危機幹預;三是駐點的心理醫學專家,通過他們,也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地介入開展疏導幹預工作。通過以上舉措,減輕一線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提振信心,保持戰鬥力。目前我們一共對26人次的醫護人員進行了培訓和幹預。
第三類就是對於公眾,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公眾心理造成的傷害,幫助受到心理創傷的人群擺脫心理危機。我們設立了24小時心理熱線(電話號碼:0757-82667888),這個熱線我們安排全天24小時專人值班,開通4個坐席來接通電話。通過熱線服務,為疫情防控期間不同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危機幹預等服務,幫助求助者預防和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頓,防範心理壓力所引發的一些極端事件。截至2月14日,我們已接聽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熱線電話196次,有效幫助群眾疏導緩解心理問題。謝謝。
陳江帆: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明天我們將邀請省公安廳有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介紹全省公安機關落實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情況。歡迎大家繼續將感興趣的問題發到省新聞辦電子郵箱,我們將會同發布單位及時回應。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