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碩博在清華,任教科研在清華,創業成功後捐資清華……
現在,他還將就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第十任系主任。
年僅38歲,是該系首位80後系主任,也是清華電子工程系創辦以來第二年輕系主任。
他就是汪玉。
清華大學電子系教授、清華大學人事改革後首批終身教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ACM FPGA技術委員會亞太地區唯一成員,也是AI晶片公司深鑑科技聯合創始人。
擬任書已在清華內網公示,這不僅是輝煌清華電子系在薪火相傳方面的重要一筆,也是汪玉「無問西東」的最好獎勵。
汪玉擬任公示最新消息,清華內文公示文件已出,38歲的清華大學教授汪玉擬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
公示顯示,汪玉1982年3月出生,安徽樅陽人,2007年7月參加工作,200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汪玉清華電子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
現任清華電子工程系黨委副書記。
擬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
清華電子系史上首位80後系主任清華電子系1952年9月正式建系,距今68年,是清華最受關注的院系之一。
其間人才輩出,在計算機興盛之前,也是全國門檻最高的院系之一。
創辦至今,先後有9位系主任。
多位系主任其後還進一步成為清華大學校長和校領導成員。
其中第二任系主任李傳信,1959年33歲時就任系主任,是該系史上最年輕系主任。李傳信也是1984年7月至1988年9月的清華大學校黨委書記。
汪玉之前,清華電子系由黃翊東教授掌舵,她1988年入學清華本科,2013年成為清華電子系系主任,也是清華電子系首位女性系主任。
汪玉則1998年入學清華,本碩博均在清華,博士師從楊華中教授和謝源教授,2007年開始留校任教。
汪玉研究方向主要為並行電路分析、低功耗系統設計方法、特定應用的硬體計算、MPSOC 的片上通信/控制策略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大形勢下,國家自研晶片也呼聲益盛,汪玉研究方向於是也更加受到關注。
在研究成果方面,汪玉論文發表共計200餘篇,IEEE/ACM雜誌文章40餘篇;谷歌學術引用4000餘次。
他擔任ACM SIGDA E-News主編,IEEE TCAD、TCSVT編委,DAC等領域頂級會議技術委員會委員,ACM傑出演講者,ACM FPGA技術委員會亞太地區唯一成員。2016年獲得NSFC優秀青年基金,曾獲得ASPDAC19、FPGA17、ISVLSI12最佳論文。
此外,還有產業方面的重要成果。
2016年,汪玉參與AI晶片公司深鑑創立,其學生姚頌、單羿是該公司其他創始成員。
深鑑發展迅速,成為國內AI晶片創業頭部公司之一。
2018年7月,深鑑被全球最大的 FPGA廠商賽靈思收購,成為國內最先成功上岸的AI晶片創業公司。
創始團隊也因此獲得豐厚回報。
但隨即,汪玉、姚頌,單羿就宣布向母校清華大學捐贈500萬美金,約合3400萬人民幣,其中2000萬用於設立「孟昭英講席教授基金」,用於支持高端人才引進與培養;1400萬用於設立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劉潤生勵教勵學基金」,支持教師隊伍與學生的培養。
其中孟昭英是清華電子系第一任系主任,而劉潤生也是清華電子系知名教授。
如此「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回報母校活動,也得到廣泛讚譽。
輝煌的清華電子系當然,就任清華電子系系主任,責任必然重大。
畢竟這是清華乃至全國最重要的晶片人才重鎮。
作為晶片人才的搖籃,這裡走出了中國晶片產業的半壁江山。
不僅僅有深鑑科技,從中芯國際、紫光展銳到地平線和比特大陸,都有清華身影。
有產業界大山清華紫光幫,也有投資領域以晶片推動知名的北極光鄧鋒。
目前阿里平頭哥的「讓天下沒有難造的晶片」,帶頭大哥也是清華電子系畢業的謝源——汪玉的導師。
此外,清華電子系還有幾位「名以文藝著」的系友。
高曉松,1988級清華電子系,雖然最終沒能拿到畢業證。
李健,1994級清華電子系,大一組隊「水木年華」,後來單飛。
以及「水木年華」的另一位創始成員繆傑,也是清華電子系系友。
所以,雖然AI復興以來,清華計算機系大盛,但人才輩出的清華電子系,依然不容忽視。
並且大形勢下,中國AI晶片,或許依然得看清華電子系。
你說呢?
延伸閱讀:
誰是謝源?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 完 —
拓展優質人脈,獲取最新AI資訊&論文教程,歡迎加入AI內參社群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