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的播出已經有幾個年頭了,就在去年山影又在琅琊榜的的基礎上創作了全新的琅琊榜2,即使如此,琅琊榜的熱度和成績也沒有被掩蓋,反而隨著觀眾的口口相傳被推崇為經典,許多人在劇荒的時候還是選擇二刷三刷,果然山影一出,必是精品。琅琊榜這部電視劇在播出的時候,林殊和霓凰郡主的愛情故事賺足了大家的眼淚,他們一路走來、歷盡艱辛卻不能最終相守白頭,想來這也是人生一大憾事吧,不過一對有情人彼此心意相通,攜手走過一段人生路也是一件幸事。琅琊榜的編劇將這部劇中的主角和配角刻畫的非常豐滿,再經過演員的二次創作,呈現到我們眼前的這個任務分外鮮活和生動,那麼除了林殊和霓凰,還有哪些人物吸引了觀眾的眼球,讓這部劇值得被一再的翻看呢?
蕭景琰
少年情、長銘記,並且為了替皇長兄和自己的兄弟翻案,他一直做著「耿直」的事,哪怕被貶黜被流放都無怨無悔,從霓凰遇險的挺身而出,到庇護庭生,再到兵行險招奪嫡翻案,他始終初心不改:他始終保留著摯友當年的弓箭,不肯別人觸碰一下;他始終記得當年承諾的鴿子蛋,遺憾沒能早點兒歸來;他悔恨沒能早點認出他來,導致他遭受了這麼多的罪;他在聖駕面前挺身而出,堅決維護失而復得的摯友 …他就是這麼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忍辱負重、厚積薄發,不論世事如何更迭,他始終都是當年的那個少年郎。
言侯
因為一次皇家祭禮,言闕第一次出現在我們眼前,甫一出場的這個老頭子似乎只是個被仇恨衝昏頭腦的魯莽之徒,而隨著劇情的逐漸推進,我們慢慢了解到言侯爺的風採:年少時期他和林帥也曾像林殊和豫津那般鮮衣怒馬、快意人生;二十歲手持使節隻身出使敵營,舌戰群雄瓦解敵軍聯盟;謝府門前的步步緊逼、寸步不讓;面對梅長蘇的詢問斬釘截鐵地說出「願意」二字,還有他對宸妃的情、林帥的義,看似輕描淡寫的敘述和事件,實則一針見血的展露了言侯身上剛正不阿的風骨。
言豫津
豫津和景睿是同時出現的,相較於景睿的穩妥,豫津略顯的有些孩子氣,其實不然,劇中雖然對他著墨不多,但從細節處可以發現他其實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對世事點評一擊即中,在關鍵時刻機敏果決,跟隨其父共擔責任,九安山上挺身而出,還有他對待梅長蘇和景睿的真心相待,對宮羽姑娘的呵護,時刻記掛著幼師教他練箭的林殊哥哥,他懂得人情冷暖,更懂得人間大義。正所謂一家風骨,代代相傳,大概只有言侯這般風骨的人,才能把孩子教育的如此通透聰慧吧。
蕭景睿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句話用在景睿身上應該恰如其分吧。他體貼地邀請剛結識的朋友來京小住,替他擋掉不必要的應酬;他對待其弟和朋友慷慨大方,更敢於為了妹妹與父爭執;得知兩姓之子的真相,他感恩養育、遠離奸佞;面對蘇兄的利用,他以德報怨、胸懷坦蕩;南楚遊歷歸來,他更添了一份擔當和責任;看到謝玉手書的罪行,他堅定果決地說服母親。整部劇中,蕭景睿是最離奇的一個,卻是最豁達、最成熟的一位,相信這份赤子之心,也令無數觀眾為之動容。
蒞陽長公主
初相見,還以為她只是個幸福的深宮婦人,有著英偉的丈夫和跳脫的孩子,可隨著劇情的逐步推進,才知道她的一生寫滿了苦楚和不甘,作為女人,她只有認命和服從。作為局外人,在旁觀了她的故事之後,我也欽佩她的堅韌和果敢:情來時,傾心相付,情滅時,事過無悔;廟宇生子,她拼死護下哪個幼小無辜的生命;謝家遭變,她承諾保全謝家,扛起為人媳為人母的責任;金殿鳴冤,她頂住壓力為死去的亡魂討回公道。在她的心裡,或許有對前塵往事的怨懟和不甘,但依然住著當年那個鮮衣怒馬的小公主,細想一下,那句「情出自願,事過無悔」不也與景睿長亭送別時的言語如出一轍嗎?
夏冬
她是赤焰軍副將聶鋒的未亡人,人前是風風光光的懸鏡司掌鏡使,雷霆辦案毫不手軟,可誰又知道她曾在暗夜裡哭過幾回呢?因為林帥一家她失去丈夫,雖有怨懟卻還是不忘開解摯友霓凰;時刻牢記師傅的教養之恩,在法度面前從不徇私結黨;平日裡與景睿豫津打鬧,關懷小輩的心思從未變過;意外得知丈夫尚存於世,即使不能恢復原貌也要相守白頭。大概夫妻倆生死相隨苦痛共擔,就足以抵消之前的種種罪責吧,上天到底是沒有辜負她的這一腔深情,相比林殊和霓凰,他們也算是幸福無比了。
紀王
他是個每日縱情聲色的閒散王爺,卻是私下裡最明白皇帝疑心的人,認清時局明哲保身就是他最大的智慧。風口浪尖救下庭生,他時刻牢記血緣之情;整日聲色犬馬,卻能知曉最新的時事;面對皇帝的猜疑適時裝傻,矇混過關;金殿鳴冤時審時度勢,挺身而出…這哪裡是糊塗蟲啊,分明就是老狐狸上身吶,老一輩中還剩下的沒有幾人了,有智謀、有膽略的也就是紀王和言侯兩人了,真真就是豫津口中所說的「妙人」一個啊!
這不扒不知道,一扒嚇一跳哇,琅琊榜中居然還有這麼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也正是因為這些配角的形象豐滿、出色生動,才使得這部劇被眾多的觀眾所喜愛,不得不說,導演的眼光果然犀利無比,在下服了。怎麼小編搜羅完這些人物,有一種在一次仔細看劇的衝動吶,不說了,我得再去看一遍琅琊榜,順便感受這些配角的魅力了。
本文由百家號發布!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