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薩克·牛頓的傳奇一生(二):天才的機遇和挑戰

2020-12-15 百家號

進入英國皇家學會的首次碰壁

英國皇家學會初期在牛頓發明反射式望遠鏡不久,英國皇家學會給他拋出了橄欖枝。1672年一月,牛頓加入英國皇家學會。在這樣一個學術氛圍濃厚的學會,沒有什麼課題是被禁止的。在這裡你可以找到愛德蒙·哈雷有關大麻的文章,還有《怎樣種好蘋果》,《洗衣服秘訣》等等。這是一個充滿魔法奧秘的神秘花園。

剛進入皇家學會的艾薩克·牛頓,躊躇滿志,發表了他的第一篇論文——《光和顏色的理論》,牛頓深信自己論文的重要性,對自己也是有極強烈的信心。在皇家學會,論文的發表必須通過審核,對這篇論文的審核就交給了時任皇家學院的會長——羅伯特·胡克。

羅伯特·胡克

胡克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自然哲學家和發明家,他建立了彈簧體變形與力成正比的胡克定律,也就是我們所知的F=kX。生物學方面,他利用自製的複合式顯微鏡觀察植物結構,將發現的最小單元命名為「cell」(細胞),這種說法一直沿用至今。胡克對牛頓論文的評價持保守態度,他認為還不存在一種不可推翻的論證可以證明牛頓論點的可靠性。

胡克定律

牛頓的自尊心極強,他認為並不能因為論文起點過高而判定他是失敗的。胡克回絕牛頓,一定意義上來說,為他自己埋下了禍根,牛頓一直沒有原諒胡克對自己的偏見,以至於當他自己當上會長之後,燒掉了所有關於胡克的一切。這位天才的科學家也有十分記仇的一面。

胡克與牛頓

牛頓決定自己單幹,再聯繫出版社之後,他成功地發表了這篇名為《光和顏色的理論》,顯然他高估了自己實力。他的論文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反響,甚至有很多社會上異樣的呼聲。他開始面對公眾的壓力,由於自己不擅長人際來往,牛頓顯然對這種社會輿論壓力顯得不適應。他開始自閉,將自己反鎖在劍橋大學的房間裡,他害怕面對公眾的批評,重新皈依自己自由平靜的生活。對皇家學會來說,他們想知道牛頓到底的近況,然而他回答:「我在從事自己私人的研究。」。

隱居的秘密研究

神學與鍊金術隱居避世的十二年是牛頓人生中最神秘的十二年,他將自己的手稿封存在箱子中,無人知曉,直到1936年,經濟學家凱恩斯通過拍賣獲得了牛頓當年的手稿,才揭開一代偉人的神秘面紗。手稿所記錄的文字,完全偏離了世人對牛頓的認知,他從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變成了神學研究者和狂熱的鍊金術師。

牛頓渴望在神學中得到慰藉,他開始翻閱古代經典,最後得到一個結論:古代文明可能早已經深知宇宙的運行規律,所有的文明起源於一個共同的起點,國家和部落的產生才是導致信仰不同的原因。由此,他指出「三位一體」的神學基礎是錯誤的。他堅信神,只有一個。這種思想相當超前,在當時的英國社會提出異端宗教言論是要送上斷頭臺的。牛頓將自己對神學的思考記錄在手稿裡,封存了兩個世紀。從他對神學思考的嚴謹程度可以看出,牛頓渴望一種統一,這為他以後提出三大定律提供了思想基礎。

三位一體的宗教學說

在這黑暗的十二年裡,牛頓從事的另一項研究就是鍊金術。他相信任何物質都存在一個相互轉化的機理,像蠟燭燃燒變成了光,光也應該可以逆向的變成蠟燭。牛頓開始探索將一些廉價的物質轉化為金子,他想找到可以點石成金的物質,甚至於想找到一種可以創造生命的物質。牛頓深知世人並不能理解他的思想,但是在兩個世紀以後,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研究證明了牛頓瘋狂的猜想——質量即是能量。牛頓對鍊金術的研究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這種物質之間相互轉化的思想,引領了幾個世紀的科學潮流。

中世紀鍊金術

牛頓運動定律的創立和曠世巨著的發表

牛頓運動定律與萬有引力時間到了1684年,牛頓成為了一個無名的學者,過上了隱居避世的生活。雖然也在從事相關的科學研究,但是他並不希望跟別人分享。同年,天文學家艾德蒙·哈雷突然造訪。哈雷說過誰可以揭示天體的運行規律,誰就可以進一步的完善天文學。

牛頓對哈雷突然地造訪顯示出極大的興趣。個人方面,他受到哈雷的感化,對自然哲學的研究有了更強的動因。時代背景下,很多科學家都在從事天體運行規律的研究,其中就包括牛頓的宿敵羅伯特·胡克。牛頓深知這是一次好機會,他開始著手研究這一課題。這一次他相當的嚴謹,並不想重蹈覆轍。他並不滿足於天體運行規律的研究,更傾向於提出一個大一統的理論,揭示萬物統一的運動理論。牛頓三大定律應運而生。

牛頓第一定律

三大定律的提出並沒有讓牛頓止步,他觀察地球圍繞太陽轉動,月球繞地球運動,以及雨滴的落下,成熟蘋果的掉落。將三大定律上升到天體運動方面,結合哈雷的啟發,提出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他指出萬有引力是一種超距作用,他跟兩個物體的化學組成和其中的介質沒有關係。

蘋果對牛頓思考萬有引力的啟示

牛頓的發現讓胡克及其嫉妒,然而牛頓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有能力與胡克理論。胡克發表了萬有引力的基本理論,明確的指出牛頓沒有宣布發現的權利。然而胡克的理論只是一些淺顯的基礎。哈雷等諸多科學家對牛頓創立完整的萬有引力理論都有所貢獻,牛頓也準備好承認他人成果的重要性,但不包括胡克。牛頓覺得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覺得胡克是一個只會竊取成果的小人。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1687年,牛頓發表了驚世駭俗的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將人類對理性世界的理解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此,牛頓名聲大噪。而胡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變成了失敗者。

相關焦點

  • 艾薩克 · 牛頓:天才科學家孤獨的一生 | 牛頓商學院人物
    牛頓商學院觀點: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艾薩克·牛頓名列第2位,僅次於穆罕默德
  • 艾薩克·牛頓爵士瘋狂的16個例子
    在他漫長的一生中,在1692-1693年間,艾薩克牛頓陷入了一個所謂的瘋狂時期。從他的精神狀態來看,這一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仍然是歷史學家和學者們爭論和討論的話題。有些人把他的症狀歸咎於發育障礙;阿斯伯格綜合症。其他人則將博學者稱為患有抑鬱症。還有一些人將他遇到的困難歸咎於他用於各種實驗的汞和鉛的毒性效應。
  • 牛頓:從被人嫌棄,到創造出不朽傳奇被後人敬仰,有性格的天才
    只要一提起萬有引力,相信所有人都能想起它的發現者,牛頓。牛頓被人們稱為傳奇,很多人一直認為他從小就智慧過人,其實不然,他的一生非常坎坷,還經常被人看不起。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關愛,他就這樣在姥姥的照料下長大,他的姥姥是一個文盲,沒什麼文化,一直想著把牛頓培養成一個農夫,在這個小農村平平安安的生活就足夠了。
  • 【磨耳朵故事】326.Isaac Newton 艾薩克-牛頓
    今天,我們要講的小故事是《艾薩克-牛頓》,一起來聽吧!Isaac Newton每天一個英語小故事磨耳朵Isaac Newton艾薩克-牛頓Who is Isaac Newton?誰是艾薩克-牛頓?每次他在蘋果樹下看到掉落的蘋果,牛頓就想知道為什麼蘋果總是掉在地上。Then he thought that there must be some power (力量) of the Earth that pulls the apples.之後他想一定是地球的某種力量吸引著這些蘋果。
  • 燒毀的《大金字塔》筆記揭示了艾薩克·牛頓痴迷神學
    燒毀的《大金字塔》筆記揭示了艾薩克·牛頓對世界末日的研究。艾薩克·牛頓爵士未發表的筆記證明了他對神秘學、鍊金術和聖經啟示錄理論的長期痴迷興趣。備受讚譽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但他的廣泛研究將他帶到了與我們現在所認為的科學相去甚遠的陌生地方。在他傑出的學術成果中,大量的碎片和未發表的筆記,其中許多是在他1727年去世後發現的,證明了他對神秘學、鍊金術和聖經啟示錄理論的長期痴迷興趣。
  • 英國歷史人物介紹:艾薩克•牛頓(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國歷史人物介紹:艾薩克•牛頓(雙語) 2013-08-09 23:12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愛因斯坦和牛頓對科學界的貢獻誰更勝一籌?
    牛頓與愛因斯坦都是物理學界的大神級人物,科學界流傳著「一牛二愛三麥」的說法,也就是說大多數人認為歷史排名牛頓第一,愛因斯坦第二。但是在這個問題上筆者認為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他們的差距實在太小了。艾薩克 牛頓牛頓,1643年-1727年,牛頓所處的年代距離今天已經很久遠了。很多人不知道那時候的歐洲或者大不列顛島到底是怎麼樣的社會,歐洲正處於文藝復興後的大發展時期,而中國正處於清朝康熙年間,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
  • 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和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相比,誰更「酷」?
    物理學作為一門科學,你認為誰對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更多的貢獻,是艾薩克·牛頓,還是尼古拉·特斯拉呢?為什麼說對牛頓與特斯拉的比較是毫無意義的?毫無疑問,艾薩克·牛頓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這也是大家熟知的。他徹底改變了科學思維和世界觀,為數學分析以及關於力學和引力的形式化觀點奠定了基礎。直到今天,在許多領域,我們都還在運用牛頓的公式。
  • 牛頓親筆:科西嘉圖書館發現罕見的艾薩克·牛頓手稿
    在法國科西嘉島的一家圖書館裡,人們發現了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那本開創性著作的第一版,該書闡述了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1687年,牛頓首次發表了拉丁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通稱《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在英格蘭格蘭瑟姆的花園裡看到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受到了著名的啟發,這激發了他對經典萬有引力定律、運動定律和光學定律的闡述。後來出版了英文版,但原版仍受到收藏家的青睞。
  • 牛頓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被一顆蘋果砸中的天才牛頓在我們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習中,會見到很他的相關定理理論,無論是物理的還是數學的;其中最有名的還是他被蘋果砸中的那個故事,他由此想到了萬有引力定律,我在想為啥不是一個榴槤.牛頓具體介紹一下這個牛人,艾薩克.牛頓是其全名,1643.1.4---1727.3.31.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物理學家、數學家.
  • 牛頓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牛頓那是真牛
    在我看來,艾薩克·牛頓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也是孤獨的一生。一輩子沒有朋友,也沒有結過婚,很可能到死都是處男,孤傲,沒有同行者,獨自走在科學的道路上,他沒有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那批科學家那麼好,至少百花齊放,相互競爭,但牛頓證明了,什麼是鎮壓一個時代。
  • 牛頓一生有哪些故事?
    我們覺得有必要在這樣的時刻來紀念這位傑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後,都還沒有人能像他那樣決定著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實踐的方向。他不僅作為某些關鍵性方法的發明者來說是傑出的,而且他在運用他那時的經驗材料上也是獨特的,同時他還對於數學和物理學的詳細證明方法有驚人的創造才能……在牛頓以前,並沒有一個關於物理因果性的完整體系,能夠表示經驗世界的任何深刻特徵。
  • 艾薩克牛頓,影響世界進程的偉大人物!
    他就是艾薩克牛頓。艾薩克·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萬有引力定律的提出者,經典力學的奠基人,和萊布尼茨各自獨立地發明了微積分。牛頓身後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 你肯定不知道這個---牛頓不僅是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更是
    艾薩克-牛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最經典的故事相信各位孩提時代都聽說過——蘋果砸到了他的頭上,然後發現萬有引力云云。其實不僅如此,牛頓確實是人類歷史上神一樣的物理學家,數學天才,據說智商290。也在神學及鍊金術領域研究頗豐。
  • 牛頓——人類之光
    艾薩克·牛頓,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與蘋果的故事幾乎成為了全球兒童科學啟蒙的經典。我小時候,就是聽著這個故事長大的,同時開始了對世界和科學的探索與學習。隨著年歲漸長,牛頓這兩個字的含義在我腦海中也日漸豐滿。
  • 牛頓一詞詞源上到底是什麼意思?牛頓為啥不結婚?
    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享年85歲!同時間段中國是明末清初,皇帝先後有崇禎帝、順治帝、康熙帝和雍正帝。中國上海大學小牛頓與金蘋果塑像1643年1月4日,艾薩克·牛頓出生於英國英格蘭林肯郡伍爾索普村。牛頓出生前三個月,他的父親才剛剛去世。由於早產,新生的牛頓十分瘦小。
  • 牛頓童年興趣決定一生
    早年的《星期日泰晤士報》對一千年以來,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人物,進行排名,牛頓赫然排在第一名。牛頓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和微積分學。那麼是什麼造就了他輝煌的人生呢?電子書董燕著的《牛頓》這本書裡,可以看出童年的興趣決定了牛頓的一生!
  • 牛頓和他的《數學原理》
    一個天才墜落了,另一個天才艾薩克·牛頓降生了。和穆罕穆德一樣,牛頓是個遺腹子,牛頓尚未出世,其父已經離世。牛頓的童年並沒有特別之處,小學時成績屬於次等。12歲時因為性格孤僻,不善交流,成績不佳,被班上的同學孤立,受到歧視,甚至挨過同學的揍。牛頓後來回憶說因為受到同學羞辱開始發奮學習,讓他成為了學校裡成績最優異的學生。
  • 牛頓——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絕無僅有的百科全書式天才
    艾薩克·牛頓,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和自然哲學家!高等數學的奠基人,萬有引力的發現者,經典力學的開創者。他的研究涉及物理、化學、天文、地理、哲學、經濟和藝術,所學包括飛機製造、船舶設計、火箭飛彈、現代建築等眾多領域,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百科全書」式天才。
  • 《經典閱讀》中學生推薦——《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
    圖書展示NO°/1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作者:[美]沃爾特 艾薩克森/著 牛曉彥 譯定價:68.00開本:16開出版社: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作者簡介沃爾特.艾薩克森《愛因斯坦傳》作者小愛因斯坦對物的理感(確定支配系統的規律)能力要遠遠超過於他的「移情」(體察和在乎他人的感受)能力,他迸發的懷疑論和對流俗之見的抗拒貫穿一生,這種精神與心性是其日後發現相對論等重大物理規律的緣因,但這種性格也讓其一度吃盡苦頭,從蘇黎世聯邦工學院畢業後成為畢業生中唯一找不到工作的人,靠朋友的舉薦幫助才最終成為一名聯邦三級專利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