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一對親姐妹,如今卻反目成仇不再來往,妹妹對姐姐很失望,姐姐心裡卻萬分委屈。他們之間過不去的這道坎就是錢。今天妹妹要向姐姐索要賠償款,姐姐卻嚴詞拒絕矢口否認,那麼這筆所謂的28萬欠款到底因何而起?金錢這把利刃,是如何斬斷他們的姐妹親情?
說起這筆28萬的債務,還要追溯到2008年,當時經營汽修廠的姐姐唐燕(化名)生意紅火,經常拿出餘錢去做投資理財,同時也幫親戚朋友一起做投資理財,這其中就包括妹妹唐笑(化名)。
投資前姐姐已告知風險,出於對姐姐的信任,妹妹把錢交給了姐姐,而姐姐則把錢交給了一個姓金的老闆去做投資理財。到了2013年妹妹理財的錢加上本息總共有28萬。但是2013年之後,這筆理財款卻出現了問題,錢拿不回來了。妹妹認為應該由姐姐來還她這28萬,因為她發現,姐姐在裡面動了手腳。
唐笑懷疑姐姐拿她的錢去做投資了,而且從2013年後,她就再也沒有收到過利息。對於妹妹所說的挪用理財款一事,姐姐矢口否認,她說從2013年起理財資金就出了問題,所有利息也沒了,她自己也有100多萬卡在投資裡。
看到姐姐否認,妹夫急忙上場,他向姐姐提出兩點質疑:1、如果你沒挪用,那你為何以個人名義給我們打欠條,而不是投資理財公司;2、姐姐幫大家理財的目的是什麼?唐燕說,金老闆給她打了150萬的欠條,她之所以給妹妹打欠條,是因為想到妹妹的不容易,如果這個錢能回來她一定一分不少還給妹妹。在姐姐看來,她是好心幫妹妹賺錢,出現問題並非她所願。
為了挽回損失,妹妹想要姐姐以房抵債,抵掉投資款裡的18萬來買姐姐的房子。姐姐也同意將房子給妹妹,可妹妹後來又不要了。在姐姐看來,不管是一開始單純地賣房給妹妹,還是後來想用房子來彌補妹妹理財的虧損,她都是在為妹妹著想。
2016年,父親想在老家建房,姐姐出資10萬但依然差錢,於是姐姐想把自己的房子給賣了,再湊一筆錢給父親,可沒想到,一聽到她要賣房,妹夫卻突然跳出來說這套房子是他的。姐姐無奈同意將房子給妹妹妹夫,但因為房子還有5萬按揭款沒還,妹妹妹夫得知房子要交錢,再次出爾反爾。
對於以房抵債,到底是要房划算還是要錢更划算,妹妹妹夫非常糾結,他們一會要房一會又要錢,兩次出爾反爾思來想去,最終他們覺得還是拿到房子更靠譜,可這時候姐姐不答應了,她直接辦了房產證,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姐姐認為,他們應該共同向金老闆要錢,錢要回來了再把28萬還給妹妹。
主持人現場連線了金老闆,金老闆說投資項目正在走法律程序,進行資產破產重組。官司打完有可能本金會回來,也可能只會回來一部分。針對妹妹所說姐姐拿錢私自去投資了,金老闆也說了自己的看法,他覺得以姐姐的人品,姐姐不可能會幹這種事。
妹妹妹夫不同意追債還錢方案,他們希望姐姐能給他們一個明確的答覆,什麼時候還錢。姐姐說,她曾想彌補妹妹15萬,分三年支付,等錢追回來了再把剩下的錢還給妹妹。但她現在不願意這樣做了,因為妹妹妹夫一直說她吞了錢,所以才願意承擔這筆錢。傷透了心,所以她才決定追到多少錢就按多少比例分。
唐燕潸然淚下,一直以來她都是在為妹妹著想,沒想到在利益面前,妹妹竟罔顧親情冤枉她。唐燕說,父親肝癌做手術和後期的治療費用都是她一個人出錢,弟弟腳有點瘸,也是由她一個人負擔。弟弟結婚妹妹出了一千塊,她出了一萬塊。唐燕名下還有一個小賣部,考慮到妹妹沒工作,唐燕也將店轉給妹妹了,這麼多年沒收過一分錢房租和水電費。妹妹說房租沒收,但每個月收了她500元水電費。唐笑認為,姐姐對她的好,只是做樣子的,做給別人看的。
調解員認為,妹妹在投資時知道有風險,所以也必須承擔責任,不能因為一張借條就把自己撇得乾乾淨淨,姐姐只是出於好心,為你們提供一個賺錢的渠道。姐姐錯就錯在什麼都敢做,什麼都敢攬,掙了錢大家都開心,掙不到錢連基本的信任都沒了。妹妹不僅懷疑姐姐當初提供賺錢渠道的目的,還懷疑姐姐私自挪用錢,妹妹妹夫就是想規避風險。姐姐為這個家傾盡全力無怨無悔,老師希望妹妹能從情理上多考慮。
密室裡,妹妹妹夫提出解決方案,如果姐姐追回錢,還他們28萬,如果追不回還他們15萬。聽了妹妹這個方案姐姐面露難色,唐燕說她離婚了,兒子又要買房結婚,前段時間給父母各買了6萬多的保險,現在她承擔不起15萬了。經過老師的勸說,雙方再次確認好了金額,將15萬降到了12萬。
債務解決了,妹妹在現場感謝姐姐多年的照顧,姐姐也體諒了妹妹的生活不易,話講開了,兩姐妹抱頭痛哭。曾經的怨恨都隨淚水而去,留下的是親情和感恩。